APP下载

Arg1及FOXQ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22-04-23程蔚蔚郭晓宇段会娟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生存期中位

程蔚蔚 郭晓宇 段会娟

胃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性恶性肿瘤,其主要是由胃黏膜上皮而引发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由于胃癌早期与胃溃疡及胃炎等良性疾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易被忽略,进而导致在确诊时绝大部分已处中晚期,而此类患者的5年生存率往往不到10%,因此寻找胃癌潜在新的分子标志物对提高疗效及改善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2]。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病理学相关指标被逐渐挖掘,其中研究发现精氨酸酶-1(Arg-1)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而叉头框蛋Q1(FOXQ1)作为重要的叉头转录因子在诸多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但二者在胃癌中的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 Arg1及FOXQ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旨在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改善进一步提供临床依据[3-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胃癌(术后病理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为(52.2±8.5)岁;体重指数为20.5~23.2 kg/m2,平均体重指数为(22.5±4.5)kg/m2;分化类型:高分化30例,中分化42例,低分化30例;Lauren分型:肠型46例、弥漫型 56例。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胃癌;②所有患者均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③所有患者胃癌根治术前均未行化疗、放疗等其他治疗;④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血液等其他系统疾病;⑤所有患者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

1.3 免疫组化方法

首先对胃癌及癌旁组织分别行切片、脱蜡、脱水、抗原修复、血清封闭处理,而后室温下加一抗(Arg1及FOXQ1)孵育切片3 h,滴加二抗37℃孵育切片30 min,而后采用EnVision二步法显色,判断阳性的标准为:无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观察阳性细胞数,计算阳性细胞百分比,百分比≤10%为0分,>10%~25%为1分,>25%~50%为2分,>50%~75%为3分,>75%~100%为4分,阳性细胞积分与着色强度的乘积为0~3分者为低或不表达,而4~12分者为高表达[5]。

1.4 观察指标

①胃癌及癌旁组织中Arg1及FOXQ1的表达差异情况;②Arg1及FOXQ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③全部患者均随访5年,记录并对比Arg1、FOXQ1高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并进行影响胃癌总生存率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胃癌及癌旁组织中Arg1及FOXQ1的表达差异情况比较

胃癌组织中的Arg1及FOXQ1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见表1。

表1 胃癌及癌旁组织Arg1及FOXQ1的表达差异情况比较(例,%)

2.2 Arg1及FOXQ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Arg1及FOXQ1高表达患者比例在弥漫型胃癌、低分化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中较高(P<0.05),见表2。

表2 Arg1及FOXQ1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例,%)

2.3 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多因素Cox分析

Arg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7个月、45.6个月,FOXQ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8个月、44.1个月,说明了胃癌患者中Arg1、FOXQ1高表达者预后较差。Cox 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Arg1高表达及FOXQ1高表达均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胃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

3 讨论

胃癌是我国比较多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且随着我国胃镜检查的普及,胃癌的诊断率虽然逐渐上升,但早期胃癌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常与胃炎等疾病症状相似,因此胃癌诊断时常常处于中晚期,而对于此类患者临床上常给予手术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但预后仍不佳,因此及时且准确的诊断早期胃癌及评估其病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6-7]。而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病理学相关潜在指标逐渐被发掘,其中 Arg1及FOXQ1均在肿瘤中表达较高,且可随着疾病进展而逐渐升高,但二者在胃癌中研究仍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 Arg1及FOXQ1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胃癌的诊断及预后改善进一步提供临床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的Arg1及FOXQ1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此结果表明Arg1及FOXQ1对于胃癌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同时研究发现,Arg1及FOXQ1高表达患者比例在弥漫型胃癌、低分化胃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中较高(P<0.05),此结果表明Arg1及FOXQ1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①Arg-1高表达可消耗胃癌微环境中L-精氨酸,进而抑制T细胞的免疫反应,最终导致胃癌细胞难以被清除,同时促进胃癌的进展;②FOXQ1可参与调节 Wnt/β-catenin 通路、调节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及促进胃癌细胞的侵袭及迁移等[8-9]。此外,本研究发现 Arg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2.7个月、45.6个月,FOXQ1高表达及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4.8个月、44.1个月;最后,我们对影响胃癌总生存率的多因素进行了Cox 回归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Arg1高表达及FOXQ1高表达均是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此结果表明Arg1及FOXQ1可如淋巴结转移一样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来应用于临床。

综上所述,Arg1及FOXQ1在胃癌中高表达,同时与淋巴结转移、低分化程度及弥漫型胃癌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后指标来评估患者的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生存期中位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脐带血冷冻前、小管复苏及大袋复苏后造血功能的比较
纤毛转运蛋白140谱系示踪小鼠模型构建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跟踪导练(4)
感染性心内膜炎手术治疗的疗效观察
肝癌TACE术后生存期小于1年及大于3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