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IL-24的表达及意义

2022-04-23周晓丽郑雪莉李福军

实用癌症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口腔癌鳞状分化

周晓丽 郑雪莉 李福军

口腔癌患者口腔内部分布多种菌群,由于口腔内部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及频繁的舌肌运动,癌变后极易出现菌群失调及口腔感染,部分严重患者还易出现淋巴结转移,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1]。

研究[2]认为口腔癌的出现不仅表现为细胞异常增殖,也是细胞异常凋亡的结果,但细胞凋亡机制较为复杂,多种因子参与上述过程中。Survivin是现阶段发现的凋亡抑制作用最强的基因,但关于口腔癌的研究资料较少[3]。最新的文献[4]提示IL-24能够抑制癌细胞浸润和肿瘤血管的生成、诱导癌细胞凋亡并增强对化疗、放疗的敏感性,在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及黑色素瘤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本研究探讨了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IL-24表达及意义,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保存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65例,同时选取口腔扁平苔藓组织4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33例,各组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确诊;②临床病历资料保存完整;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术前行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②合并有其他系统恶性肿瘤、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

表1 各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实验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survivin、IL-24表达。分别取适量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扁平苔藓组织及正常黏膜组织石蜡包埋后常规切片,乙醇复水后蒸馏水冲洗,过氧化氢(3%)灭活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修复液抗原修复后牛血清蛋白(5%)封闭,滴加一抗抗体,4℃孵育过夜后滴加羊抗兔二抗,37℃与SABC混合孵育30 min后,DAB染色,苏木精复染;脱水、透明后中性胶封片,高倍显微镜观察survivin、IL-24表达情况[5]。

1.3 结果判断

采用双盲法,由两名病理科医师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计数100个细胞,其中阳性细胞比例≤5%为0分,>5%~25%为1分,>25%~50%为2分,>50%为3分;染色强度无着色为0分,淡黄色为1分,棕黄色为2分,棕褐色为3分。阳性细胞比例和染色强度得分之积≥3分为阳性表达[6]。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各组survivin、IL-24表达比较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组织(P<0.05),而IL-2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组织(P<0.05)。见表2。

表2 各组survivin、IL-24表达比较(例,%)

2.2 survivin、IL-2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IL-2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见表3。

表3 survivin、IL-2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的关系(例,%)

2.3 相关性分析

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与IL-24表达呈负相关(γs=-0.585,P<0.05),见表4。

表4 相关性分析/例

3 讨论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指发生在舌、牙龈、颊、腭、口底等口腔部位的鳞状上皮癌,属于口腔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口腔的鳞状上皮癌除了局部增生,侵蚀周围组织造成功能障碍以外,还经常会发生相应的颈部淋巴引流区的淋巴转移[7]。但目前关于口腔鳞癌具体的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晰,能够在早期准确诊断口腔癌,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Survivin基因属于凋亡抑制蛋白家族,可参与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其异常高表达可促使肿瘤细胞逃避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的双重作用[8]。IL-24是抗肿瘤基因,具有细胞因子特性,可通过介导多种不同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的免疫效应、增殖分化及自噬效应,进而抑制癌细胞浸润和转移、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9]。近年来关于胰腺癌、肺癌及乳腺癌等的研究[10,11]发现IL-24可抑制上述瘤种的细胞生长,但关于口腔鳞癌的研究资料较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组织,而IL-2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口腔扁平苔藓组织。提示survivin、IL-24可以作为口腔癌发生、发展的重要标志物,具有成为肿瘤诊断的理想标志物和基因治疗的重要靶点的潜力。Survivin以细胞周期依赖方式表达于G2/M期而作用于有丝分裂,能够使肿瘤细胞克服凋亡调控点[12],因而口腔癌组织中存在survivin高表达。

survivin、IL-24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关系结果显示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TNM分期Ⅲ~Ⅳ期、中低分化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IL-24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Ⅰ~Ⅱ期、高分化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上述结果说明survivin、IL-24与肿瘤的TNM分期、组织分化及淋巴转移具有相关性,可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初步将survivin认为是口腔鳞癌的候补促癌基因,IL-24作为候补抑癌基因。

相关性分析发现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survivin与IL-24表达呈负相关。该结果说明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升高,而IL-24表达降低具有相关性,可能是因为survivin可抑制线粒体活化并通过与线粒体的直接结合,抑制IL-24的表达,进而干预细胞的凋亡进程,但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有文献[13-16]提示IL-24主要通过MARK/ERK、JNK、PI3K-AKT等多条通路诱导癌细胞凋亡及抑制癌细胞增殖,此过程还涉及增加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级上调caspase蛋白酶等多种过程,阻断肿瘤细胞周期,进而促进细胞凋亡。但现阶段IL-24作为新型抑癌基因仅为口腔癌的治疗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具体的调控和作用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升高、IL-24表达降低,且与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口腔癌鳞状分化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快速康复外科在手术治疗口腔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口腔癌相关microRNA的研究进展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