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唑来膦酸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活力的影响

2022-04-21刘婷婷王枫淼李显博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骨细胞骨密度椎体

刘婷婷 王枫淼 李显博

(1.南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南阳 473000;2.南阳市骨科医院 南阳 473000;3.南阳市中心医院骨科 南阳 473000)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是老年常见骨折类型,通常是指由于年龄增长、骨质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常导致胸腰段骨折,该类骨折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使其家庭负担加重[1~2]。临床认为出现OVCF需要尽早治疗,目前临床主要治疗方式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需要绝对卧床休息,易形成血栓、压疮等并发症,且效果不佳。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临床常用术式,属于微创手术,目前治疗OVCF效果较好,但对骨折疏松作用较小,因此单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率较高。为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常联合药物治疗,相关研究表明,联合唑来膦酸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骨密度,提高骨代谢水平[3]。为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患者进行分组探究,观察唑来膦酸联合PKP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活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OVCF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2.88±6.2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8±0.23)年。观察组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54~77岁,平均年龄(62.28±6.45)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78±0.23)年。两组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4]OVCF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加本研究;(3)存在腰痛症状。

排除标准:(1)脊柱肿瘤;(2)严重脊柱急性;(3)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PKP治疗,手术均由同一位医生进行手术,取俯卧位,X线下定位伤椎弓根体表投影,其旁1.5cm处为穿刺点,消毒、铺巾后于穿刺点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利多卡因稀释液),并置入穿刺套管针,X线下侧位透视观察椎体针尖达椎体前1/3,正位透视观察是否至棘突中线附近,接近时拔出针内芯,利用扩髓器进行扩髓,置入球囊撑开器并在X线透视协助其到达椎体前中1/3,慢慢加压撑开椎体,利用造影剂含量判断椎体撑开情况,达所需高度后慢慢回缩球囊并退出套管,将骨水泥推杆置入套管至椎体前1/3处,调制适宜的骨水泥(“牙膏”状),利用推杆慢慢置入,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速度一定要慢,待其弥散、硬化后拔出,利用无菌敷料包扎切口,术后进行常规给予钙剂或维生素D3,600mg/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河北仁合益康药业,国药准字H20213707)5mL+生理盐水100mL进行滴注,滴速:30滴/min,然后继续滴注生理盐水500mL进行水化。

1.3 检查指标

(1)骨密度: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株式会社澳思托OsteoSysCo.Ltd;型号:澳思托EXA-3000)检测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正常骨含量:t值为-1~+1g/cm3;骨量减少:t值为-1~-2.5g/cm3;骨质疏松:t值≤-2.5g/cm3。

(2)骨代谢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取患者外周血,离心处理取血清,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碱性磷酸酶(BALP);电化学发光法检测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与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3)疼痛程度: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利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共10分,分数越高表示疼痛越难以忍受。

(4)腰椎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利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定,共50分,分数越高表示腰椎功能障碍越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对比

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骨密度对比

2.2 两组患者的骨代谢指标对比

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骨代谢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PⅠNP、BALP水平高于对照组,TRACP、β-CT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对比

续表2 两组患者骨代谢指标对比

2.3 对比两组患者的VAS、ODI评分

术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近年来,医院就诊的OVCF患者数量占比逐年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胸背或腰背部疼痛,活动时症状加重。骨折部位疼痛会引起患者肢体限制性体位活动,姿势行走异常,长久甚至会引起脊柱畸形侧突,加重椎体不平衡受压,从而导致骨折程度加重,或引起椎体、椎间盘突出、滑脱,进而压迫腰骶神经,出现压迫部位以下知觉麻木、无力或走路虚浮等症状。其发病与患者饮食习惯、生理机能衰退、骨质疏松治疗不佳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最佳的治疗方式是PKP,但由于高发于老年人群,机体功能退化,免疫力下降,且患者合并骨质疏松,其手术治疗短期疗效较高,随着骨质疏松的发展,其复发风险就越高[5~8]。这主要是因为PKP手术,是一种向椎体注入骨水泥,以恢复患者椎体高度,缓解骨折疼痛感,恢复患者椎体功能的手术。该手术无法逆转持续性骨量流失、骨质疏松,所以其短期效果较高,随骨密度下降,仍出现慢性腰背痛、行动功能受限,甚至骨折。对此,马江卫等[9]指出术后联合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治疗可以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感,改善腰椎功能。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治疗与单手术治疗相对比,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腰椎功能。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其是一种可特异性作用于患者骨骼二磷酸化合物(第三代),通过抑制甲羟戊酸在机体的流动,降低破骨细胞合成,减少其介导骨吸收过程,促进股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腰椎功能;另一方面,该药物对矿化骨具有高度亲和力,可以缓解骨质疏松的进展,降低疼痛感。

骨密度值可反映出机体骨代谢平衡的整体状态,一般青壮年人群骨形成与吸收的速度呈动态平衡状态,其骨密度t值一般处于-1~+1g/m3之间,而老年人机体功能退化,破骨活性增加,骨钙化速度下降,因此其t值呈进行性下降,当t值≤-2.5g/cm3表明患者存在骨质增生,小于老年人破骨活性增加、成骨速率下降并导致t值进行性降低。本研究中,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密度比对照组的骨密度高(P<0.05),提示联合唑来膦酸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骨代谢平衡整体状态也可以检测骨形成与吸收相关指标水平,其中BALP、PⅠNP骨形成细胞,主要反映骨细胞活性及骨功能,其水平降低易出现骨质疏松,而β-CTX、TRACP为骨吸收细胞,广泛存在破骨细胞中,其表达水平的高低代表骨硬化与骨质疏松,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内BALP、PⅠNP明显较高,而β-CTX、TRACP明显较低(P<0.05),与董鹤萍等[10]研究结果类似,提示唑来膦酸可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质疏松的紧张,与骨密度值相互呼应。分析其原因:药理作用表明唑来膦酸可抑制骨吸收,聚集于高骨转化部位,其对破骨细胞活动具有高抑制作用,可诱使其走向凋亡;同时该药物可以与骨结合,阻断破骨细胞进一步吸收矿化骨、软骨,从而稳定骨代谢指标表达水平。

综上所述,对OVCF采用外科手术联合唑来膦酸,与单手术治疗相对比,其可以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患者骨密度,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稳定患者骨代谢指标的稳定性。

猜你喜欢

骨细胞骨密度椎体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球囊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探讨
成骨细胞调节破骨细胞功能的机制及途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