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助力高师院校学生培养的可行性

2022-04-21李国晨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专业培训培养机制

李国晨

摘要: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开始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但由于众多因素,实施效果并不明显。组织中学名师团队为师范院校的学生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及课程开发与实施,有利于推进“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深入开展,能够为协同育人目标的实现做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中学名师团队;专业培训;培养机制

2016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教师〔2016〕2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师范教育要全面推行教育实践“双导师”制。师范生教育实践由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举办教师教育的院校要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协同遴选优秀教研员和中小学教师担任指导教师。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师[2017]13号》,在二级专业认证标准中,要求“实行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度。双导师数量充足,相对稳定,权责明确,有效履职。”同时还提出“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建立权责明晰、稳定协调、合作共赢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形成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的合作共同体。”由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国家要求师范类院校培养的人才,既要有较高专业理论素养,又要有较强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随着文件的下发以及专业认证工作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加强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联系,开始实施“双导师”制教学模式,以完成协同育人要求。那么师范院校开展“双导师”制的状况如何?外聘的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一、中小学教师在“双导师”制院校中的工作现状

高师院校外聘的中小学指导教师既要到高校参与指导师范生从教技能训练,又要指导师范生从教角色转换,还要指导和管理师范生课堂教学实践。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在承担这样的角色时,面临很多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双导师”制建设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高校、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的多方合作,完善的体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这项工程顺利实施的保障。目前地方高师院校、地方教育部门以及中小学校的责权利还不是很明确,地方高师院校有极大的想法和热情,但很多学校对校外导师的具体工作缺乏明确的规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指派中小学校选派教师,但也无法对所派教师提出相应要求。另外,校外导师的遴选、管理、激励和评价等缺乏有效的机制,由于校外导师在人事关系上并不隶属于高师院校,高师院校无法对校外导师进行管理,对校外导师的监管处于缺失状态。同时,部分高师院校的激励制度不够合理,校外导师的责权利不明确,无法与校内导师享受同等的权利,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对导师工作缺乏归属感和责任感。长时间下来,有部分高师院校的校外导师岗位变得形同虚设。

(二)校外导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校外导师是高师院校外聘的人员,他们所拥有的权限十分有限;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的沟通交流也很有限,对师范生的面对面指导次数也不多;此外,校外导师自身有繁重的教学或教研任务。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校外导师对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他们在指导师范生的过程中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是很高。

(三)校外导师的成就感不高。双导师制的主要受益者是师范生,在该制度实施过程中,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不是很向往,甚至内心抵触,专业认同感不强;部分师范生投身于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以及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备战,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向校外导师学习;更有甚者,部分师范生对双导师制的热情难以长时间维持,不关心甚至从来不联系导师,导致双导师制的实施缺乏学生的积极配合;部分师范生对待导师的态度内外有别,他们往往更亲近校内导师;这一切导致师范生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没有达到学校预期的目标,校外导师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他们的成就感很低。

以上情況说明,高师院校与中小学校的联合培养工作显得很不协调,外聘的中小学教师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其真正价值也没有得以体现。

二、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助力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的可行性

(一)高校发展的需求。2019年3月,随着廊坊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开始准备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进一步增多了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与市级教研部门的联系。在充分考虑学院已经实行“双导师”制的基础上,双方经过精心谋划,联合开展了“名师讲堂”活动,该活动由外语学院和市教研室联合举办。教研室选派优秀中学英语教师给外语学院的学生做专题讲座。讲课教师由市教研室负责在全市的初高中英语老师中进行选拔,课题由教研员和讲座教师共同制定。课题内容涉及名师专业成长、教学技能、班级管理、课例分享等诸多方面。从2019年9月起,计划每学年完成10场活动。“名师讲堂”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学院、老师和学生的欢迎,也得到了认证专家的赞许,也成为了外语学院活动的一个亮点。认证结束后,“名师讲堂”的活动也得以继续开展,也体现了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助力师范院校学生培养的效果。

(二)英语名师团队的实力保障。“名师讲堂”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得益于中学英语优秀教师的参与。十几年来,我市中学英语学科,立足课程改革实际,注重专业发展,开拓进取,勇于创新,优秀教师人数与日俱增。现有正高级教师12名,特级教师11名,省级骨干教师38名。在两年一次的河北省级优质课评选中15人获一等奖,其中四人代表河北省参加国家赛课,均获一等奖。全市中学英语学科优秀教师人数多,实力强,在省内颇具影响力。“名师讲堂”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通过组建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助力高校师范学生培养,将优秀教师的育人和教学的先进理念,丰富经验,教学技能等传授给在校大学生。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教学主张,会促使有志于教育事业的学生形成教育情怀,发展学科素养,为未来投身教育事业打下良好基础。

(三)未来发展展望。“名师讲堂”活动的开展,给大家高师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学英语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思考,今后可根据育人需求,进一步调整这种普及性的活动的开展,可考虑协助院校开展专班教学,一对一指导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进一步推动协同育人活动高质量发展。

中学英语名师团队在高师院校“双导师”制实施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活动,凸显优秀一线教师的影响力,榜样作用,有利于中学优秀教师团队助力高师院校学生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的尝试,有利于探索中学优秀教师团队助力高校师范生成长的梯次培养机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7.

[2]教育部.关于加强师范生教育实践的意见,2016.

[3]张瑛瑛.高校师范专业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初探[J].大学教育,2018(5):175-177.

[4]刘清玲.高校师范生“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探究[J].山东化工,2017(13).126-127.

[5]王向阳.地方高师院校“双导师”制的困境和出路[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4)22-24.

[6]郑柳萍.基于双导师制的卓越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4(8).294-297.

[7]夏伟,肖坤,罗丹.高职院校“双师协同”教学模式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5(6):108-111.

[8]张成恩.提升师范生实践能力关键问题研究[J].郑州师范教育,2016(6):43-45.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重点专项项目资助(课题编号:JCJY202136)。22C6D893-6510-48B1-A266-1B33A3F7A2BD

猜你喜欢

专业培训培养机制
专业培训中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动机激励法在学生专业篮球训练实践中的应用
用专业培训照亮职业生活
浅谈化工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要点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应用型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案的优化与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培训的 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