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心循理,破立相济

2022-04-21张宏伟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全景式板书解决问题

?张宏伟

全景教育

研究学生,懂得学生,懂得学生如何学习,是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事。2017年,我在接受《中国教师报》记者专访时,谈到对全景式数学教育教师团队专业成长的理想时,曾这样殷切地希望:“我和全景式数学教育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接下来要苦修儿童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学、社会学,真正理解儿童、懂得儿童,理解人,懂得人,从经验之师走向科学之师,从经师真正转变为人师。”本期安排的四篇文章,是全景式数学教育团队的核心成员尝试以“心理动力学、认知心理平衡理论、格式塔学派的整体优先效应(全景式数学理念之‘在整座森林中研究一棵树、大意义整体教学均源于此)、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儿童认知科学和学习心理的视角分析、设计学习活动,分析和实施教学的过程的尝试和探索。目前,我们的认识还是粗浅的,探索还是初步的,权作抛砖引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张宏伟)

【摘 要】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利用“心理动力学”“认知心理平衡理论”,针对“归一应用题”设计了独特的“4破5立”教学,学生的认知在平衡不断被打破与重建的过程中愈加完整、全面,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丰富,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同时能够把学习重心更多地聚焦在“完整思维、学会思考、激发创新、开慧启智”上。

【关键词】心理动力学 认知心理平衡理论 归一问题 “4破5立” 策略多样化

传统的“归一应用题”,现今一般编排在三年级,归属于“解决问题”。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理解數学和生活、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路径和载体。全景式数学教育团队对这节课做了新的尝试:以“认知心理学”为依据,科学利用“心理动力学”“认知心理平衡理论”,设计了独特的“4破5立”教学。在实现上述目标的同时,学生更多地把学习重心聚焦在“完整思维、学会思考、激发创新、开慧启智”上。

“4破5立”中的“破”是指学生突破自己现有的认知平衡状态,“立”是指学生原来已经有的或者重新建立起来的认知平衡状态。

认知平衡理论认为:人总是具有力图保持其内部认知系统平衡与和谐的心理倾向,当新场景中的认知因素与个体原来的认知不同或冲突时,他内部认知系统的平衡与和谐便会被打破,进入不平衡状态。而这种不平衡的认知状态具有较强的动机性,会促使人积极主动改变其认知系统的某些因素,或改变现存的认识,或添加一种新的认识,以达到平衡状态或校正不平衡,最终重新建立新的认知系统平衡……

全景式数学教育下归一问题的学习过程依据上述理论设计,构建了“平衡—打破—……—平衡—打破”如此不断扩展、循环攀升的认知心路历程和思考过程。教学中还利用心理动力学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兴趣与探究欲,文中在相应的实录后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实录和分析

一、1“立”——意料之中:知道……就可以……

1.教师从左向右依次板书如下3个问题,同时,请学生独立静思:“只要知道……就可以求出……”。

(1)一辆汽车, ,7小时行多少千米?

(2)盐外附小三年级, ,6个班有多少人?

(3) ,8支铅笔一共多少钱?

2.学生踊跃反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构成完整题目,并解答。

第(1)题补:每小时行9千米;第(2)题补:每班有32人;第(3)题补:一支铅笔5元钱。

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3道题,虽然它们说的事不同,数量不同,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只要知道什么,就能求什么。

引出:

师:知“1”→求“几”,用乘法。

【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基本思路和解答流程,低年级形成了分析应用的格式:要求什么,就必须知道谁和谁。到学习归一问题时,学生已经强化了近5个学期。学生建立了相应的稳固的认知平衡,且这种平衡对学生而言已成定式,从所有的学生都使用了“必须”可以看出,学生把求多份量的前提更多单一地定向为“一份量”,对解决问题所需条件的多元化认识产生了负向迁移。第二个教学环节就是对学生这种已有认知平衡的打破。】

二、1“破”——意料之外:还可以……

师(发出挑战):求8支笔一共多少钱,难道只有知道1支笔的价钱才能求出来吗?(全班一时默然)

过了一会儿,几个学生突然大呼:噢……我知道了!

一个学生情不自禁站起来激动地自说自话:知道2支铅笔……

师:停!我知道你已经想通了,牛!下面的话不说了,给还没有想好的同学留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

【思考的独立是心理独立的重要路径和标志,同时也是创新的核心。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最大化地呵护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师又等了一会儿,学生纷纷举手示意自己也想到了,比如,知道2支笔10元钱,也能求出8支笔一共多少钱。(学生解法和反馈略)

师:这道题是属于知道什么是多少,求什么是多少。

生: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

师:这两个“几”表示的数量一样吗?(生:不一样!)

教师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两个“几”,以示不同:这道题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

小结:求“几”是多少,可以寻找的条件有( )或者( )。

【上面教学环节中,有学生只说出一半的话“知道了2支……”像一重锤,把其他学生保持了5个学期的平衡破开了一个口,产生了“鲶鱼效应”,启发和激发了每一个同伴重新审视自己的认知,探寻另外一种可能。经过自己的思考和群体思维的碰撞,原来狭隘的认识得到矫正,添加了一种新的认识——知道“几”也可以求“几”。至此,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向从一个维度变为两个,应用题新的构成要素和框架重新建立平衡,但是,这个刚刚建立起的平衡还是比较弱的、不甚牢固的。】

三、2“立”——求“几”,先求“1”

师:刚才第一步用10÷2=5(元)的目的是什么?

生:把知道“几”是多少,变成已知“1”是多少。

师:这实际上是用转化的思想把“知道‘几,求‘几”简化为“知道‘1,求‘几”。

总结: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的解答思路是什么?

生: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先求出“1”是多少,再求“几”是多少。

教师板书箭头和步骤序号,形成如下板书,建立知道“几”求“几”的第一种解决方案。

师:也就是说,要求几份是多少,既可以寻找相对应的1份是多少,也可以寻找几份是多少。

补充板书如下:

【通过这个环节的跟进学习,不仅使刚才建立起的弱平衡(归一问题结构框架)得到强化,还打通了“知1份”和“知几份”间的联系,形成了解决归一问题的基本方案和流程,使认知的新平衡更为丰富、完整和稳定。】

四、2“破”——还可以怎么样想?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题目和解法问:“2支笔10元钱,8支笔多少钱?”难道只能这样做吗?还有别的方法吗?你做做我看看。

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尝试各种办法。(教师巡视,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并收集学生的作品。)

展示学生作品:

8÷2=4 10×4=40(元)

8÷2=4(个) 10×4=40(元)

8÷2=4(支) 10×4=40(元)

8÷2=4(份) 10×4=40(元)

師:最后的结果都等于40元。这种做法极可能是对的。现在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理解透它的每一步表达的意义。第一步“8÷2”是想先求什么?得数4后的单位到底是支,是个,是份,还是什么都不是?(大多数学生都非常茫然)

【第1次打破的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结构,这次打破的是解答归一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五、3“立”——先求“倍”,再求“几”

师:大部分同学都不会。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理解。我们一起画:用1根竖线代表1支铅笔,2根竖线就代表2支笔。为了便于对比,我们在第二行对应着画出要求的8支铅笔,这样便于对比和分析……

最后形成的板书如下:

【其实,这个学生此时处于认知的“次平衡”状态。她通过观察绝大多数同学和教师的反应知道这种解法是对的,但是自己又想不明白,经过短暂的挣扎与矛盾之后,不排斥但也不接受,处于一种中立状态,即认知的次平衡状态。】

教师指着学生一开始的反馈问:把已知的2支看成一盒,8支就相当于4盒;把2支看成……

学生:把2支看成1份,8支就是4份……

教师把原来的板书改为:

8÷2=4倍   8÷2=4(对)   8÷2=4(组)   8÷2=4(份)

(这里的倍不需写,简写为8÷2=4)

师: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的第二种解法是什么?

生:先求要求的那个“几”是知道的那个“几”的倍数,然后再求“几”是多少。

教师板书:

小结: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到目前为止,同学们思考出了两种解决路径:路径A是先求“1”是多少,再求“几”是多少;路径B是先求倍数,再求“几”是多少。

【“倍比”与“归一”是显著不同的两种思考,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很有挑战性的(教材上没有编排),而一切富于挑战性的事物或活动都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力学意义。课堂上学生积极投入的热情状态,以及解决问题后的兴奋都表明:学生是非常享受这种挑战带来的刺激的。】

六、3“破”——“倍”感不适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出一道题:24支笔120元,8支笔多少钱?

第一步,学生判断出这道题属于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

师:这样的题,你有几种解决路径?试一试。(学生独立尝试练习)

学生作品1:120÷24=5(元) 5×8=40(元)。(教师让学生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作品2:24÷8=3,3×(学生抓着头叙述完自己的思路:我先算24支笔是8支笔的几倍,求出来是3倍。再算8支笔的钱,我想用3×120,可是我一口算得360元,8支笔不可能是360元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没往下写。)

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思考该学生的问题,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学生刚刚建立的“先求倍数,再乘”的认知再次失衡,让学生“倍”感不适,又欲罢不能,再次平衡的渴望促使他们更为积极地思考和探索“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七、4“立”——全景倍的关系和运算

学生作品3:24÷8=3,120÷3=40(元)。

师:她这个结果是40,奇怪,我们原来做的这些题算出了倍数后,不都是乘吗,她怎么除了呢?你自己琢磨琢磨,小组间也可以商量商量。

最后,所有学生都明白了,并做了如下讲解:

这道题知道的这个“几”是多的,求的那个“几”是少的。这里的3倍,表示知道的这个钱是3份,求的钱才是1份。知道3份是120,求1份,用除法,不用乘法。(听课教师自发鼓掌)

教师让几个小组把这个思路阐释几遍后,问:那先求倍数,再求“几”的这种思路,什么时候用乘,什么时候用除,你们能总结一下其中的规律吗?

生:把知道的那个“几”和要求的那个“几”比,如果知道的“几”少,用乘法,如果知道的“几”更多,用除法。

【此时,归一应用题的“倍比”解法再次得到矫正、补充,倍比解法重新获得平衡。】

八、4“破”——倍之路“彻底不通”

师:数学和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一样,总有出人意料的时候,3支笔15元,8支笔多少钱?请问:知道什么,求什么?

师:请用你们探索出来的第二种方法解答。

生(议论纷纷):这怎么求啊?8除以3除不尽啊!……

师:是的,现在你除不尽的,未来你才能解决。回头再看你们总结的规律:知道“几”是多少,求“几”是多少的,先求倍数,再求“几”,有不同意见的或者补充说明吗?

生:补上“除得尽的,可以先求倍数,再求‘几;除不尽的只能先求‘1,再求‘几”。

师:课上到这里,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用求倍的方法解题时,要看是否除得尽,看求的几比知道的几大还是小……

【学生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的角度更加全面和完整了。】

九、5“立”——柳暗花明又“两村”

师:再思考,3支笔15元,8支笔多少钱?除不尽是不是用“倍”解也有可能?是不是还有第三种、第四种解决路径?

这时候,很多学生一脸惊呆了的表情,大呼:“什么!除不尽,还能?”

教师无比坚定地说:“能!绝对能!先独立思考,实在行不通,合伙解决!”

【学生此前历经了5次的“行—不行—另辟蹊径—又不行—……”过程,这些学习经验会让他们坚定地认为一定有第三种、第四种,甚至更多的方法,而这些未知的方法对全班而言都是“空白”。当人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的认知处于空白时,会本能地想添加对此事物的属性的认知,这种心理本能就是好奇心,而好奇心是“一种不依赖外在报偿便能促成某种行为的强烈内在动机”,可以充分诱发学生自觉、积极、专注投入新属性的探究,果然不出所料,学生们的创造之火接连迸发了……】

小组1反馈:是不是可以这样求,8÷3=2倍……2支,先求2倍的钱,15×2=30元。再求剩下的2支的钱,用15÷3求1支5元,2×5=10元。30+10=40元。

教师组织学生配合作图以充分理解这个小组的思考过程。

其他小组提出自己的看法:太麻烦了,你已经求出了1支5元,为什么不直接乘8支呢?

教师引导和激励:同学们,这种求法虽然麻烦,但是这个小组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路径和方法,这比什么都可贵!我们有A想法,先求“1”;B想法,先求倍。而这个小组……

生1:又求“1”,又求倍。

生2:它们的想法是A+B。

师:太牛了。把A、B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变成一种新的方法A+B,这就是整合、综合,也是创新!掌声鼓励!

生3(受此启发):我还有一种方法!把8支笔看成9支……

学生反馈:

师:天哪,你们不仅发现了A+B,还进行了假设。所以第四种解决方案就是……

生:A+B+假设。

【至此,学生经历了5次突破和改变,经历了从不同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体验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掌握了多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感受到了数学中更多的可能性,体会到了思维、创新和成功的快乐,达成了课前预设的“增强兴趣、开阔视野、完善思维、学会思考、激发创新、开慧启智”学习目标。】

十、全课盘点和总结

整堂课主要引导学生明确四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过程,感悟到每一道数学题都有很多解决的方法,感悟四种方法中蕴含的转化、假设等思想。

十一、4“破”5“立”

师:第三种“A+B”和第四种“A+B+假设”的解决方案,都是因为8÷3不能得到整倍数,我们进行了转化和变通。其实,将来学了分数和小数之后,你们会有新的解答方法。比如,8÷3就等于三分之八倍,8÷3=, 15×=40(元),这个不会没关系,因为要到六年级才学。当然,感興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学生目前暂时不懂8÷3=,笔者为什么还要“拎”出来,教给学生呢?笔者的目的是给学生打开一扇窗,让他们再多“看见”另一种可能,为未来的学习(六年级)播下一粒认知的种子。这粒种子孕育于“破立”之间,终有一天,会在合适的季节发芽、破土、长大、开花、结果!笔者深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

猜你喜欢

全景式板书解决问题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峨眉武术全景式教学模型及智能实施
语文教师,今天您板书了吗?
两只想打架的熊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板书设计的时效性
PEP小学英语第六册Unit3 B Read and Write 教学设计
On the Application of Full Spectrum Teaching Method in Office Oral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全媒体时代对“全能记者”的塑造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