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路径探析

2022-04-20辜靖雯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6期
关键词:共建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辜靖雯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是高等学校进行学科教学的前提基础和重要资源保障,各高校办学特色不同,其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建设也各不相同。同时,客体要符合教育主体的需求,才能实现其价值。由于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和活动内容都有不同要求。因而,要积极促进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协同,加强院校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合作共享,以便发挥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探讨如何对高校政治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共建共享,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价值所在

1.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共享优质思政教育教学资源

在现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只有有效解决其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并形成科学合理的资源共享模式,才能进一步有效提升本学科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助力于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若学科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被使用的目的太过单一化,且运用对象也十分单一,就会产生相互矛盾的问题:一方面,大量的教学资源处在闲置状态下,会被人看作是“无用”资源:另一方面,在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针对性强、质量高的资源。无论是哪一种状况,都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对高校优质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发展建设和有效利用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建立其学科与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就显现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实现高校间、学校与社会间、家校间的协作育人,并统筹设置好各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资源的共建共享,以实现互补互进的合力,才能达到全面协调培育,从而推动本学科的创新发展,进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育人实效。

1.2有利于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对我国大学生開展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其对提升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以及在强化其理想信念,促进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大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其终极旨趣,就需进一步探究其教育教学规律,并汲取一切有利的教学资源成果,从而提升其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合作共享,既可为思政老师顺利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及其实践活动,提供大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还能促进优质学科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当前,众多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队伍负责人,均属于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他们所研发出的思想政治教育“金课”资源,对于全国广大高校的思政教育者均求着指导、示范作用,这将有助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和教育效果的充分展示。

1.3有利于拓展学习空间和视野,提升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青年大学生在大学校园的学习过程中,都想要不断扩大自身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而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想通过有效学习掌握更多优质的思政理论知识和其专业知识技能,以此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优秀人才。不同区域不同高校的大学生之间有着彼此沟通的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为众多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多良机,通过接触、了解不同地方和不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来拓宽自身眼界,完善丰富自身的学识,从而使其掌握更新、更全、更具内涵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此外,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还能促进大学生集思广益,并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接收学习,及其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过程中来。由此,不仅可激发大学生对此学科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帮助他们了解把握教材,理解其中的理论知识,并促进他们将理论知识进行灵活地实践应用,以此提升大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真正让他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的学习,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实效,这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真正要义。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现存问题

2.1共建共享意识不足,优质资源配置不合理

当前,由于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仍然有封闭保守、缺乏全局的观念存在,部分高校的共建共享意识还不强,也未能充分考虑到共建共享给自身本学科教育发展及其实际工作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一方面,他们片面地认为,若将自己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与外校共享,会降低自身竞争力,会让自己陷于劣势竞争的状态,因而他们会有所保留的将自己所拥有的优质资源与其他高校进行共享。从而会造成部分高校存在教育教学资源浪费,仪器设备使用率低、闲置率高,以及校内共享多,校外共享少等不良情况。另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的共建共享意识还较为薄弱,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认识度及参与性,从而又会造成部分高校对此学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不足。由此,这不但会造成自身与其他高校间教育资源质量及其育人效果的差异,导致各高校间优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还会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停滞不前,妨碍高校间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活动的顺利进行。

2.2课程资源内容碎片化,深入整合较困难

由于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视力度不够,加之开展这一工作的体制还有待完善,就使得这一学科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秩序较为混乱,总体框架也并不明晰。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信息化平台上产生的各类思政教育教学资源让人人眼花缭乱。尽管这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多元,且获取便捷,但由于网络信息管理难度较大,这些分享到互联网中,所能利用的思政教育教学资源信息过于碎片化,同时其质量参差不齐,这使得高校思政老师对其无从取舍。思想政治教育学资源质量的良莠不齐,可使用价值的有限性,又会让思政教育工作者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平台资源库中甄别有价值的信息,而这种信息资源的甄别困难,也影响了其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此外,受地域范围影响,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大同小异,没有展示出自己的风格特色,同时教学课件也多是普通教材的缩编,相关的视频、影视资料少旧且缺乏新意。此外,还有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库内,仅放置了资料名称及其来源网址,且很少能够被打开,或是打开了但会受限,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校使用。

2.3思政教师素养需完善,资源运用能力还不足

高校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水平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需要强有力的师资力量作为基本保障。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师资水平整体向好,但仍面临着不少问题:如,部分教育者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还较陈旧,或是以课堂、教材为中心,忽视了本学科教学的特殊性以及大学生的主体性。将本学科教育教学等同于一般理论知识的传授,缺少了科际间、校际间的沟通协作思想,从而不自觉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性;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师由于长期进行线下授课,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操作能力还有待提升,对线上思政教育课程资源的运用仍有滞后性,或是在运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仅是完成教学任务,并未结合本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开展教育教学,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课堂感受,而且还降低了优质思政教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是有限的,而思政教师群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主要参与者,其能力水准的偏离,也势必会使其教育教学水平发生偏离,正是上述问题,限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源共建共享工作的顺利进行。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改进策略

3.1树立共建共享意识,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任何事物都是个矛盾体,也都是在矛盾运动中进一步发展的。共建共享也是一个不断解决矛盾的持续过程,要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建共享模式实现良性运行,就需要转变旧有的闭守观念,进一步建立开放共享意识,积极推进共享发展。合作共建与共享紧紧相连,合作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同时其水平决定了共享的程度,要以共建保共享,以共享促共建。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教育教学资源的合作共建共享,可进一步增进高校教育的公平性,并深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發展。故此,各高校都应该建立合理的共建共享利益观,站在全局观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合作共建共享的重要意义,科学公正地看待利益得失,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另一方面,全体高校思政教育者亦需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正确的合作共享意识,并积极支持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主动参与学科间、校际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以此吸收其他学科或其他学校思政教育中先进的教学方法手段,将其灵活运用于相应教育教学之中,并给予正确反馈,从而使共建共享双方扬长补短,双向受益,实现共同进步。

3.2拓展教育合作渠道,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高校校际之间可通过拓展合作对象,合理配置其优质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并积极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合作共建与共享,使此学科教育教学资源的构建可体现出新的社会要求,进而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高校要把大学生培育成为能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时代新人,就不可只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其实践教学亦是本学科教育教学的重要部分。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渠道,其共建教学资源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育人”的有效途径。因此,各高校可有目的地选择与其他高校、各企业等,作为其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活资源。具体来讲,校企之间,可联合研究、设计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同时,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做好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共享注入强大动力,共同培养优质人才资源。此外,还可将区域内外各高校进行联合,学生之间互相进行线上线下的交流和探讨,集思广益,各高校发挥自身的办学特色和教学优势,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资源的流动共享,进而从现实意义上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3.3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优质教师资源的共建共享

师资力量的不平衡发展将会导致教育教学资源的失衡。因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平衡发展,建设优质的思政教师队伍,实现优秀思想政治教师互动流通是关键问题。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还应积极提升自身整合、操作、应用、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进行教学反思,以及时改进教学更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另一方面,各高校可积极鼓励优秀思政教师与其他学校进行流动,以此推动高校间思政教育的合作交流,这样各高校就都可享有更加丰富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此外,由于高校思政教师的工作内容主要为基础教学,而本学科的教育教学还需要进行丰富的实践教学。因此,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中,增加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育人功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唐景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优质网络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困境及路径选择,以广西新建本科院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9(03).

[3]肖月,刘霞.基于共建共享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配置路径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11).

[4]杜晶波,郝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共享内涵及意义探析[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5).

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9 年重庆理工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是项目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以美育德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共建共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
Interlib在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的应用初探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现状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