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

2022-04-19李书杰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信息化

摘 要:随着区域经济体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策略产生了多种方向的信息适配性问题,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是有意义的。探析农村现代化与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将提升区域经济信息化程度。同时,互联网信息平台和个性化的基础设施作为管理策略的构建基础,将稳定区域经济内的市场环境、完善市场制度设计,从而完成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区域经济 信息化 信息适配性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046-04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下,农村区域经济迅速兴起,并逐渐成为一个整体。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动资源共享和经济体的联动发展后,农村经济体内就逐渐形成一个固定的优化配置形式,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循环,形成农村经济所特有的发展格局[1]。在该种发展格局的影响下,逐渐带动农村中不同形式的经济体参与其中,在区域经济形式的控制下,逐渐发展成为互不可分的经济纽带。打破了农村经济环境中存在的空间壁垒,为农村经济格局打造了一种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国家农村政策制度的引领下,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稳定发展。但当下农村经济依旧存在着增收困难的问题,受到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影响了粮食的生产,导致很多的农户收入增长缓慢或是下降[2]。为此,在农村现代化背景下,研究区域经济信息化的管理策略,综合考虑农村经济发展趋势,落实信息化的经济管理措施。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外研究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起步较早,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研究人员使用经济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管理措施与农村经济增长效率间的相互作用与关联度,并研究得到了多种推动因素[3]。国内研究信息化管理策略起步较晚,如今已研究得到多种产业结构与升级间的关系,在经济数据的支持下,构建了多种数据模型,检验信息化管理措施与农村现代经济间的关系。

二、探析发展现状及存在不足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从当下研究学者对农业经济信息化与区域经济管理策略来看,农村信息化充分调配了土地资源、资本走向以及生产劳动力间的关系,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协调了农业生产,整合了农产品销售与消费方式,平衡了生产效率和市场规模间存在的矛盾。在信息化的方式下,整合了农产品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各项信息,将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形成了一体化的形式[4]。改变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向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加快了农村区域性经济体的形成速度。根据区域性的农村土地环境,现代化的信息获取方式能够将农村区域性经济体与经济环境相融合,带动区域环境中其他经济体的快速发展。

积极构建现代化农业知识资源信息网,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机制处于稳定状态,不断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统筹规划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增强农业信息的配置效率[5]。基于各区域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总结取得的建设成就,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增大农业现代化的范畴。变换区域现代化视野,不断论证现代化农业建设对农业产品的促进作用,调动区域经济内的生产要素,完善农业供给机制。

(二)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发展现状

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需要健全的保障体系支撑,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信息化建设有着公益性色彩,信息服务主体的不同,其信息建设工作有着不同的复杂性,从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融合性作为基础,管理策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充分调配了公共信息资源[6],对区域经济内的整体规划进行了宏观调控,发挥了建设工作的最大效益和产出,平衡了区域经济内各项经济体的发展。在农业区域经济范围内,以政府发布的经济信息作为支撑,确定经济管理策略的制定主体,完善细化管理策略的监督体系,保证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政府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比较高,居民认可度普遍比较高。政府应优化组织领导体系,明确自己作为制定者、监督者的功能地位,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并以信息产品供给者和信息市场调节者的双重身份进入市场,既要保证信息的有效供给,还要积极参与到整个农业生产信息化服务的中间环节来[7]。政府职能部门根据当地的农业现代化程度,制定出台多种经济政策,在宏观财政调控的支持下,不仅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发展资金,还带动了个体经济与区域经济的融合,丰富了区域经济管理策略可调控的资金。加强了区域经济环境内基础信息设施的建设,建立了多种信息传播平台,拓展农业个体与外部经济环境间的联系,准确提供區域经济环境所需的各种农业经济信息。

(三)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存在的不足

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在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特性,所以在践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从整体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受到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影响,部分区域经济建设工作的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时间的投入,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受到信息化管理策略实践性的影响,如今信息化管理环境存在很多的思维限制,缺少对信息化管理战略的制定,规划方向混乱。从管理层面上来看,在农业现代化的影响下,过多注重策略的标准化,而忽略了管理策略的个性化发展,策略内的机制实用性较差[8]。管理工作缺少合理的选拔机制和激励机制。专业的经济信息化人才受到发展约束。在策略实践过程中,无法平衡区域内的发展不均,解决信息化管理策略产生的约束。从地域环境来看,不同区域的信息化管理策略的侧重方向不同,信息化策略落实情况参差不齐。核心管理技术的硬件结构存在空缺,多数的核心信息技术对外部的依靠程度较高,多数管理策略还不能适用于大规模的区域经济体。信息管理策略构建的市场环境稳定性较差,践行管理策略时的风险性较强。

三、构建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提升经济区域信息化程度

基于上述研究得到的现状及存在不足,在提升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时,利用区域产业内存在的资本集聚制度,丰富区域环境内信息化设施的形式,拓宽产业发展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的适用性,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作为发展基础,增强区域经济与信息基础建设间的相互关系,加快管理策略形成的速度。将建设得到的信息化基础环境作为管理策略的发展动力,以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资本进驻[9]。加强经济信息网络硬件的设计,为经济信息管理策略提供流畅的交流环境,加强区域经济产业间的交流,完善各个产业结构。

不同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对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特征,与传统式的管理方式相比,信息化管理策略能够调动区域内所有的生产材料,减少传统式管理方法产生的成本浪费,将呈散落分布的产业形式转换为集聚形式,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地方经济特色的区域经济体,带动其他经济体的发展[10]。以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主体,注重完善区域信息化的体系改造,平衡区域经济环境带来的资本溢出。通盘考虑整合区域环境,并划分为不同的组成区域,制定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机制。平衡基础设施带来服务性,将该服务性与信息化管理策略中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增强区域经济基础设施的信息化程度。

(二)构建互联网信息平台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互联网信息平台已不再是单向的交流环境,所以在构建互联网信息平台时,以区域经济环境中的基础硬件环境作为基础,不断丰富支持管理功能的软件,平衡信息化管理的对象[11],激发不同管理对象的发展动力,促进区域经济内的产业升级。以机械性的平台建设工程作为基础,完善区域内电力网络,支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推动经济环境内互联网平台技术的基础层建设。引入高技术水平的信息化人才,以政府构建的信息交流网络作为基础,在政府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构建一个良性的信息循环,实现平台信息功能间的互通[12]。以区域内的产业结构作为信息主要内容,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转换信息为可利用的数据,在互联网信息平台内创建多种分工合作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内经济体向信息化方向的发展。在构建的互联网信息平台中,采用互联网+的模式,宣传多种区域经济的商业模式,将经济信息化的方向由传统的借鉴式转向创造式[13]。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控制下,升级改造原有互联网信息平台中的产业分工,在互联网信息平台内设定不同的信息管理模式,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与管理机构间的联系,形成以区域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环境。细化各个研究部门间的分工,创新互联网信息平台中的功能结构向服务化方向发展。

(三)建设个性化的基础设施

从当下的区域设施环境上来看,不同区域经济体内的產业结构对基础设施有着不同的需求,基础设施的针对性越强。分析各个区域经济信息化表现出的显著性作为个性化建设指标。当该区域经济环境内的建设指标呈正向显著状态时,维持该环境内的基础设施。当该区域经济环境内的建设指标呈正向稳定状态时,则表明该区域内个性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一般,需要加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研究,平衡各个基础设施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该区域环境中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14]。当该区域内个性化基础假设水平呈负向状态时,表明此时区域内并未存在具有个性化的基础设施,应加快地区内信息基础设施的设置,侧重突出区域的经济特点,并逐步增加设施环境建设的扶持力度。提取区域经济中具有个性的一项资本组成,以基础信息设施环境作为个性化支撑,创造一个个性化的基础设施环境[15]。以个性化的基础设施作为研究基础,研究稳定区域经济市场环境的具体措施。

(四)稳定区域经济的市场环境

在上述基础设施的支持下,在稳定区域经济环境时,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作为处理对象,综合考虑外部的经济开放环境,不断完善管理策略内的经济制度。采用创新的形式重新调配市场内存在的要素配置,控制市场内的竞争机制向公平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完善经济体所特有的专利技术,平衡各个经济体间的要素分配方式,增强同产业间的竞争效率,打造一个各产业间争相创新的发展环境[16]。针对区域经济中不同的商业模式配置不同的技术外溢机制,设定不同的市场秩序管理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遵循各个行业的发展规律,坚决打击各种恶性经营行为。以政府建立的制度作为管理准则,严格掌控各个经济体所使用的创新要素,保证区域市场内经济体的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对于市场行业的上下游产业,运用有效的市场秩序管理保证该产业实现有效供给[17]。保护技术型产业构建市场结构的过程,抑制恶性抢占市场的行为,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综合区域内政府制定的各项制度,在各项制度内针对不同的市场建设行为,创建市场经济激励与补偿措施。以市场内形成的产业结构作为市场服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断细化保障市场环境的措施,充分发挥经济市场环境中各个企业的主体作用,稳定市场环境向稳定的方向发展。

(五)完善市场制度设计

在完善市场制度设计时,以现有的市场竞争机制作为基础,强化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法律监管和管理的地位,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下,创新现有区域经济环境中的管理体系,坚决维护正当的竞争行为。完善市场环境组成部分中的制度框架,消除创新方法与信息化管理策略间的“排斥性”,尽可能地消除市场制度践行时产生的潜在不良因素,帮助区域经济向稳定状态发展[18]。客观评价市场内存在的各项信息化管理的创新要素,积极调动政府以及社会组织参与到区域市场产业发展工作中,以政府行为作为市场制度的落实支撑,调配社会组织的行动能力,帮助管理策略的落实。在市场制度内设定一个产权保护机制,树立市场环境中产权的保护意识,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调动各个产业经济体的创新的积极性[19]。衡量区域经济环境内各项创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后,针对不同的创新等级,完善信息化管理措施的支持制度和资金标准,为区域市场经济提供一个完善的市场发展制度构建环境。信息化管理策略不同的分工行为能够决定市场环境的专业性,所以在完善市场制度设计时,政府职能部门应将增强区域性知识作为发展的主导地位,在市场环境不断扩大的过程中,控制信息化管理策略实施时产生的内生成本,强化市场区域内各个产业的分工,逐步构建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机制,保证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的有效性[20]。综合上述处理过程,最终完成对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的研究。

四、结束语

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逐渐形成研究热点,在文中构建的信息化管理策略控制下,能够改善当下区域经济中存在不良信息适配的问题,为今后研究农业现代化背景以及区域经济信息化管理策略提供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毛薇,王賢.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及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1):116-120.

[2] 王郁,郭丽芳,马家齐,等.供给侧改革下农业物联网风险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8(03):117-119.

[3] 童光毅,倪琦,潘跃龙,等.农业信息化背景下光伏发电扶贫模式及效益提升机制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9,35(10):131-139.

[4] 方向明,刘成.以信息化为先导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挑战和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4):68-74+2.

[5] 张显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推进渔业信息化的战略思考[J].渔业现代化,2018,45(01):1-4.

[6] 葛丽亚,丁生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39(09):136-142.

[7] 徐玮,孔祥慧,包庆丰.中国林业现代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8,38(04):86-90+111.

[8] 陈俊红,田有国,龚晶,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04):567-575.

[9] 苏屹,王洪彬,林周周.东三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要素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01):44-50.

[10] 张红丽,仝文静.中国区域经济—科技—农业现代化—生态环境耦合度空间差异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2):337-342.

[11] 张志坚,尹佑松.我国农业信息化生产效率测算及其提升策略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38(02):209-215.

[12] 方伟,杨震宇,梁俊芬.基于SFA模型的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技术经济效率测评及改进策略[J].南方农业学报,2018,49(06):1249-1255.

[13] 王佳茵.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实施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06):62-64.

[14] 林海英,李文龙,赵元凤.基于农业科技创新视角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02):80-83.

[15] 辛建生,岳宏志.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视角的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研究[J].改革与战略,2020,36(01):80-86.

[16] 刘益,张旭梅,但斌.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生鲜农产品数字消费者关系管理策略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8,38(04):71-74.

[17] 胡志全,朱殿霄,辛岭,等.基于产业要素年代差距分析的农业现代化水平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8,51(07):1412-1420.

[18] 马眸眸.区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8,37(01):145-152.

[19] 王春豪,张杰,丁阳.中国区域公路物流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37(02):318-328.

[20] 黄森,呙小明.高质量发展视角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多元空间经济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6(01):1-18.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 北京 100000)

[作者简介:李书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财稅与金融体制改革,硕士期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统计学院研学交流一年。目前就职于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经理学院)。]

(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区域经济信息化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