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大变局下数字经济的重构

2022-04-19王凤良安筱鹏汪源

经济师 2022年4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重构

王凤良 安筱鹏 汪源

摘 要: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数字经济也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建立一个廉价、快速、高效的数字经济体系,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正推动人类进入一个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精准决策的数字经济新时代。文章从数字经济重构国家经济转向、重构“双循环”转换、重构传统制造业转型、重构基础行业转接、重构新旧动能转变、重构工业4.0转速等几个方面,探讨全球大变局下的数字经济的重构应用、趋势、意义和重点,通过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不可见世界和未知世界进行预测,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数字经济重构的认识。

关键词:全球大变局 数字经济 重构

中图分类号:F0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4-009-03

随着5G、4K、8K、VR、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云计算、边缘计算、时间敏感网络等智能技术群的“核聚变”,数字经济成为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数字技术正处于系统创新、深度融合与智能引领的重大变革期,各国高度重视数字技术创新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具规模,并与制造、能源、材料等各个领域交叉融合,量子计算、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正快速成为各国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2019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数字经济“逆势上扬”,成为各国稳定经济增长,实现经济复苏的关键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宏阔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的提出了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出“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强调“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十三五”期间,我国数字经济超35.8万亿元。2018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4.8%,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网络和数字化大国。到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5.8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7.7%,占GDP比重超过1/3,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数字技术将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形成更强大的创新活力,数字经济将引领新一轮经济周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当前,我国正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大数据消解着供求两端的信息不对称,市场需求能够直达生产终端;电子商务下沉到偏远地区,让更多人享受商品贸易红利。中国还在不断拓展数字经济发展的伙伴关系,为全球经济发展助力。“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特殊期,数字经济在复杂和不确定中,从孕育兴起阶段向更高质量、更深融合的新阶段迈进。然而全球变革下,数字经济发展面对竞与合、危与机并存的复杂局面:一方面全球合作共赢空间不断拓宽、国际经贸活动加速向数字世界延伸;另一方面数字经济也成为“逆全球化”中“贸易战”“技术战”的重灾区,科技产业竞争和治理规则博弈持续加剧。

为此,在当前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全面渗透、跨境融合、加速创新、引领驱动经济发展新时期阶段,在此全球大变局下,必须认清数字经济走势。随着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正在加速由产业局部延伸至产业的全局、从传统的单一部门延伸至整个产业链的扩散,数字经济正在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和“范式迁移”的新时期。意味着数字经济的崛起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体量的爆发式增长,更将对人类社会进行深度重构。

一、数字经济重构

国家经济转向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幅都呈现出明显的放缓状况,但是数字经济的增幅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速,这一特点并未发生任何改变。主要发达国家的数字经济所占GDP的比重迅猛地提升,已经成为了带动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的重大驱动力。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增加了16.74个百分点,占比从41.59%提升到58.33%;日本增加了15.92%,从30.51%提升到46.43%;英国增加了31.5%。美国、德国、英国的企业数字实体经济所需占到GDP的总量比重已经超过占到了GDP的权重比例已经超过50%,日本、韩国等发达地区的企业数字实体经济所需占到的比例也都已经超过40%。各主要国家的融合型数字经济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明显,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等融合型数字经济总量所占全球整体数字经济的比重均高于80%。跨境、融合、创新、转型一直都被认为是推动信息时代下一个全球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一道重要主旋律,全球化和数字时代经济仍然正在逐步进入一个通过重塑全球发展战略观念、调整发展战略重新布局、重构全球市场竞争合理规则的新发展时期,在这个全球大变局下,从发展的速度来看,主要地区和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的增速明显高于当前本国GDP的增速。全球发达国家的全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大约应该是50%左右,数字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从产业结构上总体来看,基础类产业数字网络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潜能巨大是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力军。数字经济实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二、數字经济重构“双循环”转换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我国“十四五”期间发展的重点战略和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发展的战略主轴,必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为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7.7%,特别是2020年数字经济为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数字经济发展及其所表现出的能效来看,数字经济可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在数字经济推动双循环新格局加速布局,加快了在内循环中加快供需双升级的步伐,巩固和拓展内外循环的多元纽带。

一是从发展速度来看,2002年以来,中国的数字经济一直以超过GDP的规模增速保持快速成长,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上涨。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数字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尤其特别是2011年之后,中国GDP规模增速逐年放缓,而中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增速却连续走高,与GDP规模增速的差距逐渐拉大,并且带动了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所占GDP的份额和比重不断攀升,数字经济对于中国GDP规模增长的作用和贡献也在不断扩大。2016年,中国的数字经济同比增速预计为18.9%,是GDP同比增速的2.8倍,数字经济同比占GDP的总量和比重进一步上升至30.3%,相比2015年提高了2.8%,是2002年数字经济同比占GDP总量和比重的3.3倍,但仍然远远低于目前全球主要发达国家20%左右。2002-2016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高达34.3%。2019年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严峻、国内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领域数字经济稳步推进,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2020年新冠疫情中,数字经济更在防控疫情、维持消费、提振经济中展现出强大抗冲击能力和发展韧性。

二是从结构上来说,中国正在逐步建立起新动能的培育和传统动能的改造提高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以软件业为主要代表的基础型数字经济虽然保持着较快速度增长的态势,发展潜力巨大,但仍然困难地挑起了大梁,信息科学技术创新改造为传统产业发展所催生的一种新动能(即融合型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其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主力军。2016年,我国基础型软件数字经济的增速已达到8.8%,占数字经济的比重为22.8%,其中软件行业的主营商品收入总额增速已经达到12.6%;而且互联网融合型数字经济在全球数字经济中占比已高达76.2%。

三、数字经济重构传统制造业转型

伴随着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渗透扩散,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孕育兴起,制造业正迈向体系重构、动力变革、“范式迁移”的新阶段,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万物互联、数据驱动、软件定义、平台支撑、组织重构、智能主导正在构建制造业的新体系,它也成为了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一是数字化将发挥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催化剂”作用,加速传统制造业转型。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脊梁,制造业是大国崛起的支柱。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已成为科学和技术进步成果的主要载体,制造业已成为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工业4.0、互联网+制造、工业互联网、两化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极限制造、柔性制造、定制生产、循环制造、数字制造,制造业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在短短的时间内,为如此多的技术、概念、模式包围。从相对落后的昨天,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明天转变;感知、物联、数字孪生、信息物理系统正以制造业的实践诠释数字如何与原子融合,工业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融合起来为制造业带来了更高的效率。

二是数字化加速传统制造业变革。数字经济发轫于感知、物联、移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信息技术新领域,数字技術和工业技术的融合,工业基础设施与数字基础设施的融合,有能力改变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制造业形成的产业形态、技术路径、商业模式。从总体水平、发展阶段、关键指标、新型基础设施建成、新模式的创造性业态三个维度,勾勒了原材料、设备、消费品等多项重点领域的数字经济全景图。在数字时代背景下,制造业正在尝试突出重围、引领变革。一道道工艺、一个个产品、一条条生产线、一个个企业、一串串供应链正在将数字、技术、平台融合。

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蓬勃发展,我国各个重点领域和行业的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发展在其研发、制造、产业链条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发展道路也各种多样。其中,装备制造行业的规模和总量最大,以其数字化技术和研发工具的革命性创新和广泛运用作为突破口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是各个装备行业中最有潜力和最大发展潜力的领域;以石化产品行业为主要代表的原材料产品行业以加强制造环节的智能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作为其着力点,在生产设备的数字化速度、生产设备的联网速度和智能制造的速度三个方面均位于行业领先水平。食品、医药、石化这些产业链的协同程度相对比较高。

三是从“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来看。电力、烟草、电子、交通装备制造、石化等产品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实现整体融合发展的企业占全国总数的比重已经远远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准(22.4%)。2018年,各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排名由高至低依次分别是电力、烟草、电子、运输等交通器件制造、石化、医药、纺织、机械、轻工、食品、冶金、建材、采矿,整体表现显示了能源产品行业明显高于制造业和采矿行业,制造产品行业明显高于挖掘等行业。其中,对于装备制造业而言,装备产业“两化”融合发展的水平相对较高,远远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准,原材料、消费品产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也与之大致持平。近几年,随着国家持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两化”融合发展步入了深化应用、变革创新、引领转型的快速发展轨道,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现大范围普及。“两化”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截至2020年10月,全国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80%。工业电子商务普及率达到63%,开展互联网协同、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的企业比例分别达到37%、9%和27%。实现综合集成的企业规模占比超过了全国企业总规模(22.4%)以上的企业包括:电力、烟草、电子、运输设备制造、石化等。

四是从我国智能制造的就绪比例来看。全国仅有7.0%的企业初步形成了探索新一代智能制造的市场竞争条件,我国对智能制造的基础仍然薄弱。企业为了推进智能化制造,较高的技术装备和数控化水平、基本完成的综合和集成,这些都是最初级的必要条件。从不同行业中的智能化制造企业完成比例来看,大型钢铁企业中的智能化制造企业完成比例最高为19.9%;电子、石化等产业的智能制造企业完成比例略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准;而其它行业则均处于全国普遍的平均水准以下。

五是从我国制造业"新四基"来看。“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普及水平不高, “新四基”发展任重道远。感知与自动控制(一硬)、工业自动软件(一硬)、工业自动互联网(一软)、工业自动信息电子技术(一硬与平台)等新型工业基础配套设施正在发展成为支撑我国现代制造业的新一代基础配套设施。目前“新四基”的知识普及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仍然还在有待不断提高,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任重道远。在这个工作过程中,软件的基础性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软件的本质是事物运行规律的代码化,是工业技术、生产工艺、业务流程、员工专业技能、管理方式思想等专业知识的管理逻辑化、数字化和管理模型信息化,是企业实现其他企业隐性管理知识信息显性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有效载体,软件将通过对企业数据的自动计算流转和管理信息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以利于实现对企业数据的显性信息自动处理流转,促进其他企业知识的隐性信息自动流转、迭替换代、共享。

六是从数据驱动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来看。企业竞争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资源配置的核心在于科学、高效和精准的决策,这一决策越来越依赖于数据的自动流动,就是要把正确的数据以正确的方式在正确的时间传递给正确的人和机器。

首先是数据驱动的创新。在数字经济时代,对客户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的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水平已成为企业新型能力的分水岭。无论是工业4.0所强调的端到端集成,还是工业互联网所关心的效率提升;无论是传统制造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中的去分销商化,还是在互联网思维中孕育的“粉丝经济”,其核心都在于打造面向客户需求、客户体验的感知能力和转化能力,这依赖于需求—数据—功能—创意—产品链条数据联动的速度、节奏和效率。

其次是数据驱动的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智能装备的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奠定了从单机智能化到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的基础。生产线、生产设备的数据可以用于对设备本身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工业控制和管理最优化。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模式,带来了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及分享制造,重构了整个生产体系。

第三是数据驱动的决策。企业间内部数据的横向集成及企业间数据的纵向集成,带来了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可执行性,推动数据—信息—知识—决策持续转化,构建企业运营新机制。数据会成为信息,信息会变成知识,知识会带来服务,数据到服务的转变依赖于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来自数据的开放、共享、集成。

四、数字经济重构基础行业转接

当今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已具规模,并与制造、能源、材料等各个领域交叉融合,量子计算、未来网络等前沿技术已展现出诱人的应用前景,正快速推进基础行业转型重构。数字技术与生物科学、新型材料、能源、交通等领域融合,创造了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引发多领域、多维度、系统性、革命性群体突破。轻量化、智能化成为新材料技术发展潮流,新材料技术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产业数字化正在加速推进,中国的原材料、设备、消费品等产业由于其所处的产业链地理位置、行业组织结构、制造商的特点、生产要求、发展供给方式都有所差异,各自的数字化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产业特点。

原材料工程行业将进一步加强对制造各个环节智能化技术水平的培育,打造一个集约高效、实时最优化的制造生产创新体系。原材料工程行业中小企业智能化制造转型发展趋势明显,石化、大型钢铁等行业中小企业智能化制造的完成比例分别占8.3%、19.9%,而全国的平均水准则是7.0%,居于全国前列。围绕加快实现产业提质提量增效,原材料行业产品安全行业在对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全过程的管控、装备基础设施不可预防性的安全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资源整合和智能集成等各个环节上进一步深化提升产品智能化产业技术水平,不断积极探索加快建立基于云和大数据的智能产业融合生态圈、产业链资源整合和智能集成资源共享信息平台等产业创造性发展新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消费品产业构筑了对用户需要的精确搜索、快捷传导、实时反馈的新型能力。消费品行业与用户和终端的消费者之间接触紧密,食品、轻工等行业电子商务普及率分别为65.3%、62.4%,分别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6.5个、3.6个百分点。企业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进行营销模型和产品的差异化创新,在以客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及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与监管等各个环节上都开展了创新性的研究和探讨。

五、结语

面对数字化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穿越纷繁晦涩的新概念雾霾,厘清数字化转型的技术、经济和商业逻辑,重构企业的战略思维、技术体系、商业模式、产业版图、核心能力和组织架构,这些是业界同人共同思考的问题。我们认为需要思维重构,以大视野、大科学、大融合维度视角,审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理,打通穿透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产业、经济、商业、政策的语境与逻辑,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探索升维思考之后的降维落地之路;我们需要战略重构,数字化轉型带来了工具革命和决策革命,人们要重新思考战略的形成、演化与落地;我们需要技术重构,大科学、大技术交叉融合的时代,技术体系的解耦、分化、再封装正在构建新技术体系,如何洞察技术变局,以OT与IT融合、云架构升级、微服务落地,粉碎僵化开发模式和陈规桎梏,重建技术支撑体系;我们需要能力重构,技术赋能时代,传统能力升级与新型能力培育相互交织激荡,企业竞争力体系正在加速重构;我们需要组织重构,企业组织迎来了一场转基因工程,无边界的液态组织正在激活企业的内生动力。

参考文献:

[1] 安筱鹏.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J].智能制造.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03)

[2] 安筱鹏.新时代两化深度融合的新使命[J].智能制造,2017(12):13-15.

[3]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信息经济崛起: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4]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信息经济崛起:区域发展模式、路径与动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5] 中国信息化百人会课题组.信息经济崛起:“物联网+”时代产业转型路径、模式与趋势[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

[6] 安筱鹏.重构数字化转型的逻辑[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03-25-2.

[7] 2017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完整版-图文-百度文库-互联网文档资源(https://wenku.baidu.)-20193.

[8] 苏晓.数字经济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关键力量[J].人民邮电,2020(07):06.

(作者单位:1.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无锡分院 江苏无锡 214100;2.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 浙江杭州 310000)

[作者简介:王凤良(1967—),男,汉族,江苏沛县人,研究生学历,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无锡分院,江苏省无锡市行政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信息经济;安筱鹏(1973—),陕西渭南人,经济学博士,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产业及信息领域技术;汪源(1978—),男,浙江金华人,研究生学历,阿里巴巴集团阿里研究院数智化培训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数字经济。]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重构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一起来认识“数字经济”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
《刑法》第64条的实然解读与应然重构
对教育会诊的反思与重构
大数据时代我国信用评级业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