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探究

2022-04-16乔慧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3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幼儿园

乔慧

摘要:自我意识是幼儿人格发展的基础,也是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由于年龄因素,身心发展程度较低,一般都不具备成熟的自我意识,需要幼儿教师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引导与培养。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关注学前教育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体现,即引导幼儿们发展个性,以此认知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并且积极引导幼儿与教师、其他幼儿进行交流,以交流塑造幼儿的自我意识与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自我意识

班级作为幼儿园活动的基础单位,他承载着幼儿的一日生活,游戏和集体活动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础上,幼儿园的班级管理质量便显得更加重要,良好的班级管理应当关注到每一个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够发展出良好的自我意识,并得到全方面的成长[1]。而不良的班级管理很可能会忽视部分幼儿,致使部分幼儿的成长较他人缓慢。因此,教师应当努力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分析成长规律,挖掘影响因素

由于当前幼儿在幼儿园中生活的时间较长,因此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对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显然极大。但在实际培养幼儿自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能简单地将影响因素全部归类于幼儿园,而是应当从幼儿生活的整体环境入手,分析幼儿的成长规律,挖掘影响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因素。

基于幼儿的整体生活,教师可以分析得出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来自于家庭与幼儿园两个方面。在家庭方面,父母对幼儿采取的教育态度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若父母溺爱幼儿,那么幼儿的动手能力便不能得到培养,幼儿也就会更依赖父母,其自我意识也就难以得到培养与发展。若父母鼓励幼儿做自己的事情,那么幼儿的独立、自理等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其自我意识自然也会在独立实践过程中得到发展[2]。在幼儿园方面,教师的班级管理质量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每一项教学策略都会影响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如教师在教学中若鼓励幼儿表达个性,幼儿的自我意识便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若教师在教学中压制幼儿的个性,并将幼儿的个性表达视为“标新立异”、“扰乱课堂秩序”,那么教师采取的措施甚至脸上展示消极表情都会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产生阻碍。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当重视班级管理的方法与质量,并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引導家长配合幼儿园,实施有效地家园共育。

二、鼓励表现个性,认知个体差异

如前文所示,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就需要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鼓励幼儿表达个性,从个性表达中认识自我,并让幼儿们从彼此的个性表达中认知到彼此的差异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表达个性,使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到全面的培养。

首先,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表达个性,展示自己与旁人的差异性。比如,在“认识颜色”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幼儿们分别说一说自己喜爱的颜色,然后说出自己喜爱某种颜色的原因。由于幼儿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都较弱,因此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引导[3]。比如,当幼儿说出自己喜爱红色时,教师可以提问幼儿:红色是什么东西的颜色?是漂亮的花的颜色吗?还是温暖而又危险的火的颜色?还是其他事物的颜色?在教师的引导下,同样喜欢红色的幼儿会说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是花的颜色,有的说是火的颜色,还有的说是妈妈毛衣的颜色。随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其他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如说一说自己喜欢其他颜色的原因,或者说一说不喜欢红色的原因,在他们眼中红色是一种怎样的颜色。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幼儿们的表扬、鼓励与调节,既肯定幼儿的个性表达,又避免幼儿们因为意见不同而产生争执。通过这样的引导与鼓励,幼儿们能够逐渐意识到彼此的差异性,然后得到自我意识的发展。

三、积极引导交流,明确自我意识

在幼儿园的教育中,与幼儿个体相对应的是各种规模的集体、团体。在幼儿园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是促进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重要方式,而沟通与交流又是幼儿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的主要渠道。因此,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让幼儿通过沟通交流认知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进而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在学前教育活动中,角色扮演游戏是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以及自我意识的重要渠道。在设计并开展角色扮演游戏时,教师应当引导并增强幼儿之间的互动,使幼儿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交流,培养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4]。比如:小班角色游戏“娃娃家”,教师布置温馨的娃娃家环境,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游戏材料,幼儿在娃娃家中扮演爸爸妈妈,照顾宝宝,给宝宝做饭,梳妆,自我意识在一次次的游戏中不断形成。中班幼儿的同伴互动性逐渐增强,教师可以设计开展“餐厅”的角色扮演游戏。在游戏中,教师需要为幼儿们提供相应的身份背景与游戏道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进行初步的引导。比如,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可以在区角中投放不同角色的服饰或头饰,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游戏角色,如服务员、顾客、厨师、收银员,然后基于背景赋予他们自身的角色特点,鼓励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交流与互动,明确不同角色的职责与任务。通过这样半强制化的设定,教师能够让幼儿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建立起个体身份意识。随后,教师再鼓励幼儿自行编辑身份,以自行编辑的身份去进行游戏。比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询问幼儿长大后想要从事的职业,让幼儿扮演相应的职业去餐厅就餐。

四、合理开展活动,加强自我概念

除游戏之外,教师还应当合理开展各种类型的实践、主题活动,以多样化的活动增强幼儿的自我概念,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并且教师还应当主动拓展活动的范围,将活动设计为家园联合模式,以此影响幼儿的父母,使幼儿的父母能够配合幼儿园内的教育策略,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以主题活动为例,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教师可以开展不通过类型的主题活动,让幼儿认知自我。针对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开展时间较长的“我是能干宝宝”的主题活动,并将这个活动与幼儿的家庭生活联系在一起。如:教师可以先在班级管理中跟幼儿一起制定区域规则和一日生活流程,如能够自己吃饭的宝宝可以获得一颗红色五角星奖励,能够自己穿衣服的宝宝可以获得一颗绿色五角星奖励,有进步的宝宝可以获得一颗金色五角星奖励等。然后,在颁布活动规则之后,教师先不开展活动,而是告知幼儿可以回家之后请教爸爸妈妈,使自己学会这些技能。从第二天开始,教师再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教师能够让幼儿们积极发展自理能力,提升自己的独立自信心[5]。并且,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教师还能够让家长参与到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增强学前教育阶段幼儿自我意识培养的有效性。针对中大班幼儿,我们可以开展《我是值日生》主题活动,培养幼儿不怕脏不怕累,敢于担当、热爱劳动的自我意识,活动中先让幼儿观察一日生活活动中能为集体服务的事项,如擦桌子、整理区域、浇花等,再让幼儿自主选择所要承担的劳动内容,萌发幼儿的服务意识,做生活的主人。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质量对幼儿人格、社交等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就需要教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并在班级管理中关注每一个幼儿。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除必要的行为规范教育外,教师不应当对幼儿的个性行为进行太多的限制,而是应当鼓励幼儿发展个性,与同伴进行积极交流,以此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并且促进幼儿个体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巩芳芳.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J].天津教育,2020(04):145-146.

[2]张娅.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有效培养[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6):244-245.

[3]杜佳恋.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有效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8.

[4]邵海燕.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上),2017(11):221.

[5]藏兰荣.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幼儿自我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48-149.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