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学生长期体育锻炼兴趣的激发策略

2022-04-12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赵青香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9期
关键词:应用程序体育锻炼体育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第三小学 赵青香

一、互联网背景下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骨骼发育有着积极影响。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既有助于学生肌肉骨骼的发育,又可以使学生的身高快速增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还能有效缓解疲劳。学生用脑疲劳的时候,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思维速度变慢等,适当的体育训练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并增强体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实际也伴随着意志的磨炼。要使自身健康、强壮,要学习和掌握各项运动技术,还要进行枯燥的练习,这既是体育锻炼的特点之一,也是磨炼意志的重要过程。

(二)提升学生的个人技能

通过互联网,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方式。各种体育锻炼方式能有效地让学生准确判断自身的体育特点、发现自己的体育擅长,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学生可以进行小范围的体育锻炼,综合培养各种体育锻炼技能,为自身今后体育锻炼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互联网的普及,使学生变得更加懒惰,丧失了许多提升自己、发展自己的好机会。借助互联网,学生和教师能够深刻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对自身健康发展有正确认知,能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强烈兴趣,从而感染周围的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

二、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锻炼的要点

(一)竞争性原则

遵循竞争性规律是现代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决定了体育锻炼的娱乐性与规则性。激烈的竞争性原则是体育锻炼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竞争学习意识教育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紧张的竞争氛围中,激发广大学生对竞技体育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合理发挥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心理素质,进而对学生竞争体育锻炼中的意识形成起到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比如,让学生在学习打排球的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目标,今天要学会发球姿势,明天学会接球姿势,挑战自己;树立榜样,让学生有学习、赶超的对象。在学习新的体育动作时,让动作做得较标准的同学录制视频,在上课的时候播放视频,以激发竞争意识。

(二)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体育活动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导,让学生在各种体育运动中积极参与并体验,体会参与各种体育锻炼的乐趣,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趣味性教学要求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不断地学习体育理论知识,了解最新的体育动态,提升自身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三)创造性原则

创造性思维包括多向性、灵活性、独立性以及求异性。教师对体育锻炼形式创新,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认知兴趣。比如,教师在网络上搜集到许多新的体育锻炼方式,学生就有想了解的兴趣。之后在一些比较陌生的体育锻炼中,就有足够的勇气去挑战,并且能够坚持不懈。创造性地增加体育锻炼小技巧、小游戏,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互联网背景下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措施

(一)体育锻炼课堂兴趣的激发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措施,尽力做到以下三点:

(1)不断改善教师课堂教学的环境。体育教学中,运动场地的好坏与体育器材的合理安装,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心理情绪,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课堂教学中的氛围,等等,都会影响到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如果课堂教学设计得好,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不断优化、改善教学环境。例如:针对器材,我们可以通过网上租借或者和其他学校的教师动手制作,这样不仅实现了器械的循环利用、节省了开支,而且拉近了和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距离,双方交流借鉴课堂经验;将在互联网上所学习到的、顺应班情的体育竞技小游戏运用到课堂之中,实现学生间的合作配合,以改善课堂环境。

(2)建立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当要学习一种新的肢体动作时,常常会遇到有些学生对于肢体动作观察不到位、教师做得不标准等问题。而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学习,遇到不会做的动作或相对难一点的动作,可以慢速播放视频,使学生能更仔细地观察。在学习一些体育竞技有关规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下载有关体育竞技的比赛视频,通过真实的比赛来说明体育规则。学生置于相应的情境中,就会更感兴趣,注意力也更集中。这样,实现了互联网与现实世界的有效结合,在教学模式得以创新的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了相关的体育知识,激发了他们对于这项体育锻炼的兴趣。

(3)丰富课堂体育活动。互联网大大丰富了学生体育运动的方式,教师有了更多用武之地。例如打太极拳、跳健身操、练气功、打篮球、踢足球、做广播体操、跳体育舞蹈、健身体能训练、轮滑、健步和快走等体育休闲活动,都可以通过线上参与运动、线下开展运动的体育方式有效推进。与此同时,可以借助各种网络运动竞赛、网络运动展示、网络运动交流、网络运动指导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打造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锻炼情况上传至互联网社区,这样做不仅展示了自身的锻炼成果,还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了解、接触这些体育项目,就能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

(二)体育锻炼课后兴趣的激发

1.鼓励学生使用体育锻炼应用程序

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许多体育锻炼项目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它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迎合少年儿童的终身体育运动需求,以体育服务健康,引导健康运动。应用程序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兴趣以及自身需要提供不同的模式服务,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体育锻炼。与此同时,应用程序可以及时提供最新的体育知识,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类体育活动。应用程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不仅有文字形式,还有图片、视频,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同体育锻炼的需求。基于以上这些优势,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优质的体育锻炼应用程序,探索适合学生个人情况的新功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练习。比如,学生想学习投篮的正确姿势,可以通过观看很多职业选手的投篮视频,也可以进入教练直播间观看投球姿势;或者可以用这些应用程序记录自己跑步的路径和时长,实现每日打卡……体育锻炼的应用程序顺应时代潮流,也符合互联网普及下年轻人的兴趣点,在近年来不断地更新完善下,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欢迎,逐步发展为体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工具。

2.加大互联网背景下体育大数据的使用

由于传统的学校体育培训教学模式无法全面了解广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情况,因此,全新体育教学大数据应运而生。通过这种全新体育教学模式,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需求多样化地选择体育锻炼,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数据,如对学生锻炼时长、锻炼方式等信息进行实时分析,从而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可以在学校互联网体育平台上的各个体育社区里随时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约一起开展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以满足各种社交活动需求。体育大数据的人性化特点十分重视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并满足中小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学生只有本身有所需求时,才会对这些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在互联网背景下,体育锻炼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多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增进其对体育活动的了解。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要从课堂根本出发,让学生成为主体,合理地应用互联网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改善课堂模式;课后使用应用程序,通过体育大数据的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长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为加强学生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应用程序体育锻炼体育
删除Win10中自带的应用程序
谷歌禁止加密货币应用程序
我们的“体育梦”
三星电子将开设应用程序下载商店
微软软件商店开始接受应用程序
小小“运动员”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