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提升数学课堂品质

2022-04-08叶焕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41期
关键词:品质课堂育人功能小学数学

叶焕娥

【摘要】“品质课堂”的打造,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数学教学除了学科知识的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外,其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把“教”与“育”整合统一起来,通过“教书”来实现“育人”的目标。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育人功能;品质课堂

润物无声,育人无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数学学科在基础教育阶段具有良好的育人价值。教师要具有育人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敏锐地找寻育人契机,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教育回归本质,以建构有灵魂的课堂,让每一节课成为有品位、有品质的课堂。

一、用数学史知识激励学生

中国古代数学有着辉煌的历史,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可以运用我国古今数学上所取得的成就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着重大作用。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通过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经历圆周率“再发现”的过程,在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圆片,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圆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在此基础上介绍圆周率π及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图1):祖冲之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演算,最终求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在当时,这个数值是界上最精确的。因此,他成为世界上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7位数字的“第一人”。欧洲人打破该记录用了一千多年的时间。祖冲之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作出了如斯巨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他的成就,圆周率被外国的数学史家称之为“祖率”。通过对数学史讲解,既让学生感受了我国古人令人惊叹的智慧,又激励了学生的爱国热忱,有效地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数学史对学生理解数学、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如,在学生学习了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这一单元内容后,为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等一些概念的理解,以教材第17页第7题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游戏“两人一组,一个给出大于2的偶数另一个找出和为此数的两个质数”,接着引出“哥德巴赫猜想”及相关的资料(图2),让学生认识到歌德巴赫猜想看似简单,要证明却非常困难。世界各国的数学家都想攻克这一难题,但至今还未能解决,成为数学中一个著名难题,“数学王冠上的明珠”由此得名。同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王元、潘承洞及陈景润三位数学家先后在这个猜想的证明上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陈景润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轰动了国内外数学界,被公认为是最具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是当代在哥德巴赫猜想在研究和证明方面最好的成果。

了解一定的数学史,一方面能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的智慧和对数学研究的执着,这对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二、用数学美陶冶学生

数学之美,如诗如画。数学美的内涵非常丰富,数学具有形式简洁之美、结构和谐之美、表达对称之美,等等。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揭示数学美的内容形式和本质特征,通过数学美的展示,陶冶学生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

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语言中,只要细心寻找,都能找到数学美的踪影。在教学中,教师要可以把美育渗透于教学内容当中,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美、发现数学美、鉴赏数学美。例如,笔者在教学《外方内圆和内圆外方》时,让学生欣赏一些苏州园林的雕窗图片,感受建筑中的数学美。在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例如,在《对称图形》的教学中,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树上的叶子、盛开的花朵、美丽的蝴蝶、天空中的风筝等(图3),让学生感知这些图形的特点是左右都一样,进而初步感知“对称”。接着出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圆形等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几何图形中蕴含的对称美,然后展开教学。课后让学生用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创作一幅漂亮的图画并带回班上进行展示。教学中让学生对对称美有所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使数学中的对称美的文化特性浸润于学生的心田。

美育对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促进智力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用数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

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及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同样也很重要。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及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得的科学态度、理性精神、自信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些简便计算题,只要是能简算的就必定有依据,要根据算式的特号和数字特征,选择对应的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加以运用,从而简化算式的计算过程。例如,计算45.18-(7.5+5.18),可以利用减法的性质变为45.18-5.18-7.5进行简算,但类似45.18-(7.5-5.18)这样的计算题,总有学生会错做成45.18-5.18-7.5。教学中利用对比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45.18-(7.5-5.18)小括号内是减号,而减法性质中小括号内是加号,显然不符合减法的性质的特征,不能进行简便计算。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观察要细致入微、思考问题要严谨、考虑要周到,不可主观、轻率、盲从,数学解题的每一步要有依据,做到客观分析,这是数学应有的科学态度。

数学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都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数学还具有严谨性。因此,在叙述数学结论时要做到准确和精炼。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语言是否严谨、解题是否灵活、做题是否规范、板书是否工整,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开拓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

四、用数学实践活动教育学生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跳出课本的例题、习题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开展一些数学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并把德育渗透于其中。例如,完成《认识人民币》这个单元内容的教学后,以“我是小小售货员”为主题设计一节数学活动课。课前让学生准备一件“商品”(可以是生活用品、文具、玩具等),并给“商品”写上价格,然后在课堂上“出售”,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适量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具),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进行购物体验。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还强化了对人民币简单计算的技能,也更好地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学生还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体会到挣钱不容易,平时购物要根据实际需要,不可乱花钱,从中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

又例如,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后,教师可设计一个调查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调查妈妈每天买菜时使用塑料袋的数量,然后再算出自己家庭一个月(以30天算)、一年所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让学生课外完成调查,课堂上再组织学生讨论塑料垃圾对环境、生态的危害,这样既让学生学习到有关统计的知识,又让他们知道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从而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在教学中,“教书”与“育人”并重,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造品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立足教学教材,借助数学思想,深入挖掘学科育人价值,发挥学科育人功能,让教学真正回归育人本位,以构建有温度、高品质的小学数學课堂。

责任编辑  杨  杰

猜你喜欢

品质课堂育人功能小学数学
浅谈小学体育与健康品质课堂的打造
六年级语文写作品质课堂的构建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创业教育育人功能与孵化园建设的互动研究
如何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中职语文教学中育人功能的发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完善职校职业生涯规划育人功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