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

2022-04-03李雪颖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历来被认为是翻译这座大山上的高峰,它不仅需要翻译者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刻的理解能力,还需要翻译者对古典文学中的典故、意象、韵律等有精准的把握。文章以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三字经》的英译为例,选取了我国著名翻译家赵彦春先生的译本《英韵三字经》,通过对其与英国翻译家翟理斯的译文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译法规律,明确古典文学英译的注意事项,希望能对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与推介有所裨益。

【关键词】文学翻译;古典文学翻译;《英韵三字经》;赵彦春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1-12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雪颖.论中国古典文学的英译——以赵彦春《三字经》英译本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1):127-129.

一、当前我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困境

中国古典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翻译中的一座高峰,其攀登者较少近几年,随着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国文化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名著的翻譯热度也随之不断增加。诚然,英译中国古诗、词、文向来被视为不易之事,那么,究竟在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时候,让译者们感到难以起笔的地方通常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地域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中西方对于意象的理解的不同,如李商隐在诗中写道:“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此处“东风”应翻译为“Spring breeze”,这是因为东风这一意象在西方被看作萧瑟凄凉之意,但是原文指的是春天之暖风。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翻译为“East wind”就改变了原句用这一意象希望达到的“情语”,属于不当。再如中国古诗词中常用的“月亮”这一意象,中国诗人词人常寄思乡之愁予明月,但在西方,月亮却代表了年轻美女或者年长妇人,确实不同。从中西方语言结构上看,中国的语言总体较为简明凝练,在诗词文中尤为如此,这也是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鉴于此,笔者以赵彦春先生《三字经》英译本(即《英韵三字经》)为例,希望能对中国古典文学翻译的困境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典故、史实、冠词用法、逻辑以及韵律的翻译等)有一定认识,以期在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古典文学用意形兼备的译文方式,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

二、赵彦春先生《三字经》的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三字经》共574句,涵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伦义理、文学地理、忠孝节义等,其核心思想包括“仁、义、诚、敬、孝”,可每句仅为三字,大多西方译本都是以释译(解释翻译)为主,缺乏形美和韵美,甚至对于文义把握也有欠缺。对于词来说,有些篇幅很短,最短的词甚至只有十几个字,如我国古代的《十六字令》。再来看看中国古诗词文的韵律,西方诗歌也有韵律,但是中国古诗词文的韵律仿佛是必备品,在汉译英的过程中,意义对了,字数齐了,但是韵律不济,也是让人遗憾的事。从诗词文的内容上看,典故的运用十分普遍。西方也有类似的用法,但是在汉译英的过程中,典故的使用给译者造成了困扰,如果没有熟知典故,望文生义,则很难做出正确的翻译。

赵彦春先生在翻译实践上一直坚持“以诗译诗,以经译经”的准则,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观念。赵彦春教授译作《英韵三字经》是历史上第一个以三词对译三字的英译版,简洁凝练、易于诵读、意境幽远,堪称最美翻译。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访华时,习总书记的外孙女所背诵的《三字经》的字幕译本正是赵教授的译本。他采用“三字格偶韵体”的方式对三字经进行了翻译,其措辞、韵律堪称完美。

诗的内容是诗为之诗的根本依据,它与诗的形式相辅相成,互为表里。在平时大多数非诗歌体裁的翻译过程中,最为大多数译者所遵循的是“信达雅”这一原则,而“信则”是重中之重。在诗歌中,“信”与“雅”可谓平起平坐了,不是“信”的地位降低了,而是“雅”的地位因诗歌这一类天然带有“形美”的体裁而得以提升。如果空洞地谈格式、韵律,这样的诗词译文也是偏颇的,因为抛开了本意,译文像是一具穿着礼服的塑料模特。笔者根据赵彦春教授英译的《三字经》,发现了英译诗词时,抓住原文意义的重要性。

例1: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赵译文:Then Mencius’s mother,Chose Her Neighbor.

At Mencius’ sloth,She cut th’cloth.

英国翻译家翟理斯译文(后简称翟译文):

Of old,the mother of Mencius,Chose a neighborhood.

And when her child would not learn,She broke the shuttle from the loom.

两篇译文看似都把原文所想陈述的事件说明白了,但从形式上来看,显而易见,赵译文简洁明了。再看翟理斯的译文,对后两句的翻译中,前半句采用了“when+过去将来时“的句法,后半句用过去式,形成了一种不确定性的陈述,具有习惯动作的意味,仿佛是一旦孩子不愿意学习,孟母便打破机杼,而事实上孟子仅有一次厌学,孟母希望“断机杼”,用无梭不得织布来比喻学习需要日积月累,不可半途而废。此处,赵译文选择sloth这一单词,十分贴切地译出了原文的“不学”,又根据传记史料,采用缩合方法,将断机杼译为“cut th’cloth”,完全匹配本意。传中也说,其实孟母并未破坏梭子,只不过是剪断了“织”而已,如果做此译文前不了解史实,则会错误描述孟母的形象,造成误解。翟译文看似字对字翻译,实则是赵译文更忠实于原文。译文要遵循逻辑,这个不仅在法律文本、科技文本等应用文体中需要贯彻,在诗歌的翻译中也是如此。

例2:

原文:苟不教,性乃迁。

赵译文:With no education,There’d be aberration.

翟译文:If foolishly there is no teaching,The nature will deteriorate.

两者差别甚大。想提及的逻辑问题在于翟理斯译文的第二句:deteriorate一詞,表示恶化,但是《三字经》开头已经提起,性本善。上例中提到的语法问题,也可以归结为对逻辑的把握不当。值得一提的是,赵在翻译前两句原文时,采用了aberration一词,该词意为“过失,冒犯,心理失常”,十分贴切“迁”字,翻译圣手蒲柏曾经说过:“To err is human,to forgive divine.”(凡人多舛误,唯神能见宥。)词根为err的这个单词也呼应了西方的语境。翟理斯的第一句翻译也颇难寻味,该句的翻译给人一种“如果没有给予愚蠢的教学”的意思,这样反倒会“让天性变得恶化”,不好理解,这也反衬出赵译文语法鲜明,不含歧义,逻辑清晰。

例3:

原文:子不学,非所宜。

赵译文:An unschooled child,Will grow wild.

翟译文:When weary of studies,The kids are to rue.

原文意思要年少就学习,从小好好学,反过来说,不学习是不好的,是一个泛指的概念。翟译文中的weary意为“厌倦,疲乏”,并不能表示“不学”这一概念,除此之外,第二句译文中的the表示了特指,但是上文中并没有提到某个孩子。反观赵的译文,“不学”则为没有学习,学习的场所在学校,school一词本就能表达上学的意思。非所宜本来表示“不是合适的事情或行为”,那么不上学这一件事是不合适的事情,必然会带来不合适的结果,什么结果呢,赵彦春直接写出结果:wild。另外,在诗词文中也常用到典故,必须查明典故之后,再进行翻译。

以上,是一些忠实于原文本意再做翻译的例子,现在再来讲讲赵彦春教授《三字经》汉译英为人称道的形美。赵彦春先生的《英韵三字经》创造性地使用了“三词格偶韵体”,即用三个英语单词对译三个汉语汉字(简称“三词格”),使用英语诗歌中常用的AABB 韵式(简称“偶韵体”),保留了国学经典的形式之美;朗读时韵律整齐、节奏分明,具备音乐之美;译文表意精准、文辞洗练、意境悠远,有意义之美,完全符合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所倡导的“三美”。赵教授在译文中还反映出译者通过易变,在不打扰语义的前提下,尽可能趋同于原文。

例4: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赵译文:What’s a father?A good teacher.

What’s a teacher?A strict preather。

翟译文:To feed without teaching,Is the father’s fault.

To teach without severity,Is the teacher’s laziness.

父亲有职责教育后代,老师有义务严加训教。在此节经文中汉英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三字对三字,原文ABCB对照,赵译文竟然做到了一韵到底,兴许只是巧合,但是也是两相押韵,不破坏原文的偶韵格式。原文中两个“教”字复叠,译文中两个teacher连缀。两个问答句朗朗上口,气势如虹,可却丝毫没有损伤到原文的意思。

再看看翟理斯的译文,译文看似行云流水,字字对应,但是其实暗含诸多问题。我们可以用“it is one’s fault to do sth.”但是我们不能用“it is one’s laziness to do sth.”我们可以说养儿不教是错,没问题,但是“懒”和“错”本质上是不同的两个名词,懒是性情而非事件的性质,可以说某人懒,但是不能说某事懒。

在对中文诗词文进行汉译英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十分忠实原文,措辞冗长,不尊重诗体形式。这是诸多的外国友人英译《三字经》的版本中最集中的问题。纤毫毕现未必就能达其意;简笔勾勒未必不能传其神。第二个问题在于求韵忘意,过分迁就形式上的对等,使得语义和语用上有偏离。如上例“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四句,有译者译为:Mencius’ mother,Chose her neighbor,And seeing him lax,She stopped her labor.此处译文只是描述了孟母的行为——停止了“labor”,不难发现,此处翻译已经有了不忠于原文的嫌疑,因为读者并不知道孟母做了什么“工”,查阅词典后发现,labor一词还有“分娩”之意,仔细一想,确实滑稽。这段译文很明显,为了和neighbor相押韵,而不得不概括化地使用labor来代替织布做工这一行为,在这一点上赵译本的翻译就比较高明。由此可见,“韵”固然是翻译中国古诗词文不可缺少的,但是切不可将就使用。

结语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接受着经久不断的、强烈的冲击,不仅仅是传统的英美文学文化的冲击,日韩文化也对各个年龄段尤其是青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对传统教育教材的翻译更加要提升质量,以增进汉语使用者的文化认同感,增强对非汉语人群的吸引,这是简洁、有效地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也是弘扬传统文化的良好平台。

我国传统的古诗词、古代经典歌曲等都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三字经》这部重要典籍于华夏民族之林屹立不倒,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我国底蕴如此深厚的文化需要扩大其影响力。因此,与古代、近代翻译不同的是,以《三字经》为代表的的中国古典文学翻译在现代有更多的历史使命和更高的时代要求。作为翻译者必须培养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意识,牢记自己并不只是单纯的匠人、单纯的翻译者,而是要将译本传播得更广泛,让作品的影响更加持久。

我们相信,“中国元素”的传播范围必将会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大。而中国古典文学之所以在众多艺术形式之中能以文字的方式代代流传,更体现了其无关乎时代变革,经久不衰的思想。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不仅仅是我国翻译者的工作,更是我国翻译者无法推卸的义务和光荣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品.《三字经》美学价值在赵彦春英译本中的再现研究:翻译美学视角[D].湘潭大学,2013.

[2]李金明. “三美”视角下《三字经》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3]張新菊. 从安东尼·皮姆译者伦理角度评价《英韵三字经》[D].北京林业大学,2017.

[4]黄小艳. 接受美学视角下《三字经》译文对比研究[D].长江大学,2018.

[5]李彬.浅析《英韵三字经》的“三美”[J].英语广场,2018(10):32-34.

[6]宋丹,王蕙.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以赵译《英韵三字经》为例[J].文教资料,2019(24):93-94.

[7]刘岚.《三字经》一本多译的策略路线[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06):138-144.

[8]杜周军.从两种《三字经》英译本看归化与异化[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4(01):37-41+45.

[9]张建秀.《三字经》翻译策略选择的跨文化视角研究——以汉学家翟里斯的英译本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30(06):123-125.

[10]胡京京,王英鹏.赵彦春《英韵三字经》中的归化翻译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0,20(01):83-86.

作者简介:李雪颖(1992-),女,汉族,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文学、大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