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2016-12-20邵晶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

邵晶

摘 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对接,更是两种文化之间,译者和作者之间的语言甚至是精神对话,俗话说:“翻译是戴着镣铐的起舞”足见要想将翻译进行好的难度之大。尤其由于作者与译者的文化背景差异、时代差异、文风差异等影响因素众多,翻译难度更是可想而知。本文就运用语言哲学中的诠释学思想对文学翻译中的主体性表现,及主体性带来的翻译难点进行分析。最后对翻译者如何进行主体性对接实现良好翻译,即从文风、背景文化、翻译语言等方面做好翻译进行说明。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文本诠释

1 “译者主体性”与“文本诠释”内涵

文学翻译是译者和著者之间的语言对接,精神沟通,能否在译者和著者之间达到这种深层次沟通,是文学作品翻译成败的关键。然而译者由于自己所处的语言环境,自己习惯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文风,以及自己成长的文化环境,这就不可避免形成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样文学作品的著者也会形成这样的主体性,所以我们说真正完全做到忠实原著的翻译在理论上是难以做到的,因为译者和著者的主体性之间不可避免的会有所冲突。但是“译者主体性”也并不是只会对翻译工作造成阻碍,因为根据海德格尔的观点,任何文本的解释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即文本的内涵意义并不是只由文本著者决定,还由文本的阅读者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我们常讲“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产生过程中,著者与读者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读者的个性化解读而只有莎士比亚的创作的化,同样不可能有哈姆雷特丰富的内涵,而这种个性化的解读因素应用于翻译我们也就可以称之为“译者主体性”,翻译中的文本诠释也离不开这种“译者主体性”。

很多优秀的翻译作品正是积极利用“译者主体性”进行“文本诠释”的结果,如果我们在翻译大师穆旦译出的济慈诗歌,会发现穆旦的译作就带有很强的“译者主体性”但这不仅没有影响翻译效果,反而是穆旦翻译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在保持济慈诗歌自然风味的同时,将自身对文本的理解融入翻译之中,也将自己所处的汉语言背景的韵律、语感融入翻译之中,所以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二次创作”。接下来我们就从译者对于外语文学作品的原著语言和对于作者文风的把握,译者与著者文化背景对接两个方面具体阐述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为了便于研究,我们统一以中英翻译为默认范例。

2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2.1 译者对于外语文学作品的原著语言和对于作者文风的把握

好的外语文学作品一般都有鲜明的作者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作者在长期写作中形成的,文学作品语言风格贯穿于文学作品始终,虽然不能具体说那一部分是作者语言风格的具体体现,但语言风格却又无处不在。虽然语言风格鲜明的外语文学作品体现了文学作品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独特的文学品味,但是对翻译工作也带来了极大挑战。翻译过程中如果不能全程把握作者的语言风格,翻译出的作品往往会给人一种各部分拼接的感觉,严重影响阅读统一性和流畅性美感,翻译出的效果甚至会不如完全忽视作者语言风格。外语文学作品作者语言风格对于翻译流畅性造成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作者语言风格往往各不相同,把握难度较大,例如美国现代意识流文学作品大师威廉.福克纳,其文学作品创作意识流风格特色明显,文学作品中人物心理性格的描写往往含而不露,人性心理描写更是细腻多变,对这样的文学作品翻译也成为一大难点。其次语言风格对文学作品翻译完美性的影响还在于一些外语文学作品语言特色和作者文风本来就基于英语字母文字的背景之上,译作汉语难免对原文语言风格形成一些破坏,这和汉语诗歌向英语翻译的难度是基本相同的。

这种译者主体性与原著语言个文风的冲突,我们可以通过加强“主体间性”的渠道加以解决。“主体间性”在哲学上是指放下本位主义,取消我他对立,从而在主体间实现对话的一种可能渠道。具体而言,对于翻译者加强对原文作者语言风格把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可以尝试一段时期内集中对一味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大量阅读同一作家作品是把握其语言风格的最佳途径;其次,可以尝试在翻译之前适当阅读中文作品中文风类似的作品,例如翻译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之前,可以阅读莫言的作品在比较中加强对外语文学作品语言风格的把握。

2.2 译者与著者文化背景对接问题

译者与著者间的文化背景对接同样是文学翻译主体诠释的重要影响因素,以中英作品翻译为例,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也是影响外语文学作品翻译完美性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意识流文学作品兴起以来,更是与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书写方式、表达习惯等形成鲜明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学作品表达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作品,其创新性更多在于文章内容本身,对于语言结构等的思考并不是很多,形象性思维比较强。而西方文学作品,受理性主义哲学影响明显,发展脉络清晰,成不断批判上升趋势,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更是对传统理性和逻辑形成强烈批判,这种批判不仅仅是在协作内容上,更表现在主题上的无意义、空虚化,语言结构上的不讲逻辑,对于这些作品翻译起来,即使能够有效进行中英文对照,结果也往往比较晦涩。再加上西方文学作品中大量渗入诸如基督教等文化背景,更是给外语文学作品翻译流畅性带来很大挑战。例如我们如果对弥尔顿的《失乐园》进行翻译就会发现,其中无论是上帝的形象、圣子的形象都具有多面性,整个作品我们很难以一种固定的眼光定位人物基调。而在汉语文学中,就很少存在这样的问题,无论是《西游记》、《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特点都非常鲜明,人物的基调前后是一致的,这时候我们进行良好的翻译就要加强对西方文学背景性思想的了解。

3 总结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如何在不可避免的主体性背景下做到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个思想主体之间良性对接,从而更好翻译的问题,其精髓便在于放弃对立思想,寻求翻译中的辩证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台北: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5.

[2]罗新璋.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

[3]许钧.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作者单位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014035

猜你喜欢

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
特定历史语境下外籍译者群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译者主体性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试题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