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载药微球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分析①

2022-03-31张明宵申冀阳蒋梦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载药微球栓塞

张明宵,申冀阳,蒋梦园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病诊疗中心内科,河南 南阳 473000)

原发性肝癌是肝内胆管细胞或肝细胞产生的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消瘦、乏力、肝区疼痛,死亡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1,2]。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临床常用治疗方式,传统栓塞剂为碘化油配伍化疗药,具有一定疗效,但临床治疗效果需进一步提升。近年来载药微球逐渐运用于临床,研究组表明,载药微球较碘化油乳剂而言,可维持肿瘤内部药物浓度,永久栓塞肿瘤血管[3],故本次研究旨在观察载药微球联合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05~2020-05于医院治疗的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组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35~69岁,平均(55.12±2.52)岁;对照组48例,男41例,女7例,年龄36~70岁,平均(55.33±2.65)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标准

①原发性肝癌诊断符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4]标准,并经病理诊断确诊,属于IIb-IIIb期,肝功能Child-Pugh 分级A或B患者;②年龄35~70岁;③初次进行TACE治疗者;④家属及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①肝动脉-静脉瘘,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者;②非局灶性、弥漫性病灶;③肿瘤体积>肝脏75%患者;④使用靶向药、消融等其他治疗者。

1.4 治疗方法

患者常规准备,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后经皮股动脉穿刺,分别采用5 FRH导管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行肝动脉及间接门静脉造影,可疑肝外血供者行胸廓内动脉、双侧膈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确定肿瘤病灶及供血血管,将Stride 2.6 F同轴微导管插管至责任血管,给予患者栓塞治疗。对照组患者常规栓塞剂,表柔比星(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H20143165,10mg)20~40mg+碘化油(上海旭东海普,国药准字HB1021603,10mL)10mL混合制成乳剂,根据患者病症大小用药,一般为5~15mL,栓塞截点以肿瘤染色消失及门静脉细小分支铸型为准。研究组给予 CalliSpheres 载药微球(江苏苏州迦俐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20153771072,100~300 μm),用量1~2支,静置,祛除上清液,加入表柔比星 60~80mg、碘海醇(体积比1:1),经微导管在透视下以流率约1mL/min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栓塞剂在肿瘤动脉3~4个心动周期滞留为截点,术后给予镇吐、抑酸、肝降酶等治疗4~5d,观察患者并发症情况。

1.5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1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清晨)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PF-300)检测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

1.6 临床疗效

治疗后 6 个月,参照改良的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病灶表现为液化坏死或动脉期无强化,计为完全反应;动脉期少许病灶强化,病灶直径和减少≥30% ,计为部分反应;动脉期可见部分病灶强化,病灶直径和减少<30% 以下,计为稳定疾病;病灶动脉期出现明显强化,病灶直径和增增加≥20%,计为进展疾病。总有效率(%)=(完全反应例数+部分反应例数+稳定病情例数)/总例数×100%。

1.7 并发症

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疼痛、发热、呕吐、胆管损伤、骨髓抑制、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情况。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AST、DBIL、ALT、ALB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AST、DBIL、ALT、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AST、DBIL、ALT水平升高,两组ALB水平降低(P<0.05),两组AST、DBIL、ALT、ALB水平比较(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AST、DBIL、ALT、ALB水平比较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72.92%(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48)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中-重度疼痛20例(41.67%),发热9例(18.75%),呕吐5例(10.62%),肝损伤13例(27.08%),骨髓抑制3例(6.25%),胆管损伤1例(2.08%),对照组中-重度疼痛18例(37.50%),发热13例(27.08%),呕吐8例(18.75%),肝损伤13例(27.08%),骨髓抑制6例(12.5%),胆管损伤0例,研究组中-重度疼痛、胆管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原发性肝癌是临床常见疾病,每年全球患病人数有50多万人,其中我国占一半以上,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死亡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5]。肝癌的发生是多因素累积的结果,如:丙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霉食物导致基因突变诱发肝癌,过度饮酒患肝硬化并恶化为肝癌,蓝绿藻类毒素污染致使不洁饮水,产生肝脏疾病,并病变为肝癌[6,7]。TACE技术通过肝动脉将栓塞剂注入肿瘤,导致肿瘤血管栓塞,阻断血液供应,致使肿瘤缺血坏死,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增殖、杀死肿瘤的目的[8]。碘油是临床常用栓塞剂,其本身化疗药物浓度低于载药微球,载药能力低,沉积不稳定;微球是一种末梢栓塞剂,组织分布好、颗粒均匀、易于注射、不易聚集,可达到微循环水平,对肿瘤侧支循环阻断效果好,还可制为载药微球,在机体中达到持续释放药物,维持血药浓度,从而栓塞肿瘤血管,杀死肿瘤,治疗疾病[9,10]。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AST、DBIL、ALT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但两组AST、DBIL、ALT、ALB水平相近,说明载药微球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无增加肝功能损伤;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发热、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载药微球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提升,无增加并发症,安全性好。

综上所述,载药微球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升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载药微球栓塞
壳聚糖/丙烯酰胺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与传统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不可切除的中央型鳞癌的临床疗效对比:一项回顾性研究
扫描电子显微镜在缓释微球制剂表征中的应用进展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眼科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
新型耐温聚合物微球的封堵特性研究
131I标记壳聚糖/明胶—拓扑替康载药膜对SK—OV—3腹腔荷瘤鼠的治疗效果
可怕的羊水栓塞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