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信行护理联合减轻应激干预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效果分析①

2022-03-31李文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负性护理人员

李文华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慢性乙型肝炎为传染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疾病发生主要因乙肝病毒侵袭肝脏,导致器官出现炎症坏死或纤维化。疾病早期患者症状较轻,仅表现头晕、乏力及食欲下降等,伴随疾病发展,表现为蜘蛛痣、肝掌及肝脾肿大等。目前,临床对于乙型肝炎主要采用综合、个体性治疗方案,虽然可维持病情稳定,但疾病治疗时间较长,易反复发作,患者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上其缺乏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极易丧失对治疗信心,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生活质量[1]。本次研究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护理联合减轻应激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2019-07~2020-07共77例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20~40岁,平均(31.02±1.03)岁。研究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22~45岁,平均(34.35±2.36)岁。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研究组:实施知信行护理联合减轻应激干预。

1.2.1.1 知信行护理: (1)建立护理小组:选取科室内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5名,同时选取护师10名。上述人员均经过知信行护理培训和考核。首先将选取患者分5组,每组16~18例,每组选取一名高职称护理人员1名为组长,同时选取护师2名为组员,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实施干预。(2)建立友好关系:定期为患者组织集体会议,会议前对患者进行提问,评估并分析其患者心理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护患沟通方法、内容。同时小组成员可通过投情、移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应用亲切易懂的语言,增进彼此关系,提高沟通效果。(3)宣教疾病健康知识:宣教实施前小组成员充分了解患者担心的事,针对患者欠缺的部分进行相应的宣教。每周组织慢性乙型肝炎知识讲座,使其能够认识自身疾病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整个过程,指导其基础护理方法。利用乙型肝炎知识宣教手册、视频等方式向患者传递健康信息[2]。(4)建立信念: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发生原因,引导并鼓励患者重新建立健康信念,改变以往不良态度。护理人员应强化与其沟通,引导患者主动说出心理想法和诉求,耐心倾听不进行批评,但对其错误想法应进行及时的纠正。协助其分析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明确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实施相应的心理疏导,从而建立信心,改变错误态度。

1.2.1.2 减轻应激干预:(1)控制应激源:首先对患者进行个体访谈,通过与责任医师的沟通,查阅病历资料,对其生理情况、心理状况进行充分评估。访谈进行时,主要以安慰、鼓励、开导等方式使患者自己倾诉,护理人员应给予同情,增强信任感。对患者进行开放式提问,如:如何看待自身疾病情况?目前您心理状态和情绪处于什么阶段?您在平时是怎样缓解负性情绪的?通过提问增强对患者整体状况了解。经过个体访谈,肯定患者在治疗期间正确想法和良好行为,并纠正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3]。(2)松弛训练:集体宣教:每周2次,每日进行2h。其中1h时间由专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示教,另一小时进行个体的指导和练习。渐进肌肉放松训练:首选由小组成员大声讲口令读给患者听,然后指导患者根据口令逐步的放松机体各位置肌肉,以手、前臂、肩部、颈部、头部、腹部及腿部等为顺序进行训练,同时鼓励并引导患者体会训练过程中各位置肌肉的放松和紧张,同时应配合均匀的呼吸,每次15~20min。呼吸冥想:选取患者喜欢的轻音乐,或大部分人都喜欢的大自然声音、圣歌或赞歌进行播放,播放音乐过程中,患者可取舒适卧位,自然闭上双眼,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在听音乐的同时进行缓慢且深的呼吸,每次10min[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干预后效果,包括各项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应激状态评分等项。

2 结果

2.1 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应激状态评分对比

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应激状态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传染较强的疾病类型,其中血液接触、性接触及母婴传播等均是疾病传染的重要途径。疾病感染的原因较多,与乙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不洁性生活等存在密切关系[5]。虽然慢性乙型肝炎在经过临床治疗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心理状态,较高的依从性是控制疾病,减少并发症的关键。以往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效果并不显著,其重视疾病本身,忽略患者本身心理状态及对疾病的应激反应,因此,将知信行护理联合减轻应激干预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6]。知信行为近年来临床应用较新颖的护理干预措施,其主要通过知识宣教、重建信念、改善行为等提高患者对自身的护理能力,使其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机体健康。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护理,通过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知识宣教、信念建立,纠正错误行为等,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建立正确的认识,并在护理中逐渐建立积极、健康的信念,积极的配合疾病治疗和护理,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7]。而应激减轻干预的实施可有效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正常运行,激活机体血液循环系统正常运行,使淋巴细胞能够再次分配进行正常运作,提高机体对外界病原菌的免疫能力,将其应用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通过控制应激源、认知疗法及松弛训练等使患者能够积极应对应激反应,并在训练过程中放松全身肌肉,缓解心理压力,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8]。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应激状态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生理、心理、社会及疾病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综上所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应用知信行护理联合减轻应激干预,增强其对应激事件应对能力,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负性护理人员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全面化心理行为干预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围生期中的应用观察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