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普通本科高校口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问题和对策

2022-03-30李坊剑

校园英语·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口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

摘 要:近年来,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带来了巨大的口译市场,给普通本科高校培养口译人才带来了更多的机遇。本文从近年英汉口译教学研究成果出发,对目前口译教学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现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思考对策,以期启发口译教师创新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价,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译人才。

关键词:口译教学;人才培养;以学生为中心;能力水平

作者简介:李坊剑(1980.03-),男,汉族,江西大余人,赣南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汉翻译、汉语国际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与各国贸易往来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带来了巨大的口译市场需求。由于口译人才紧缺、口译行业薪资报酬较高等市场导向,国内许多普通本科高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了口译课程。口译教学快速发展,引起口译教师们对口译教学研究更加关注,例如,口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口译市场的相关问题与对策研究、口译教学方法的研究等。笔者曾在《口译教学改革中的几个被忽视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梳理了当时口译教学的共性问题,提出过应对策略,现就目前口译教学中容易被忽视的几个新问题再次分析研究,以期改善和促进普通本科高校的口译教学。

二、普通本科高校口译教学容易被忽视的新问题

(一)忽视口译教学的目标培养

口译教学逐渐出现两种趋势:一是口译教学以各类口译证书考试用书为主要教材,以获得口译证书等级证书为主要目标,以口译证书的考试评分标准为课程考核标准;二是口译教学以职业译员的培养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规范和职业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口译培训代替口译教学,以职业译员的标准进行课程考核评价。以上两种趋势看似契合口译课程实用性的特点,但忽略了高校口译教学和口译培训不能混为一谈的问题。口译教学的目标不仅是习得相关口译技能、通过相关的课程考试,还有立德树人方面的要求。高校学生的口译能力水平培养和职业口译员的培养属于两个不同领域、不同目标的培养。

(二)忽视口译教师的专业培养

口译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有相关的口译理论素养,又要有熟练的口译技能和具备一定的口译实战经验,一般的专业英语教师要达到专业口译教师的要求难度较大。口译具有即席性强、压力大、独立性强、综合性强、知识面宽等特点,缺乏口译专业背景和口译实战经验的教师,口译教学时往往力不从心,课堂上容易采用逐句分析译语、讲解译语的方式,忽略了口译标准与笔译标准的显著区别在于口译要快速地产出译语,容易把实践为主的口译课变成传统的翻译课。

(三)忽视教学对象的特点研究

口译教学侧重于教师在口译理论、口译技能的“教”和口译思维、口译技巧的“讲”,忽略了在口译教学活动中应着重于学生口译技能的“学”、口译思维的“练”、口译技巧的“悟”,忽视学生主体作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同时,缺乏对选课学生的知识结构、个性特点、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有数据表明,67.82%的学生对口译学习有畏难情绪,65.57%的学生在做口译时存在焦虑心理,49.18%的学生表示自己记忆力不好。口译教师只关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技能习得的外部要素,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爱好、心理特点等内部要素,口译教学容易陷入教师主导的独角戏,无法帮助学生们克服焦虑,树立信心,激发潜能,最大限度地习得口译技能。

(四)忽视口译课程的科学考核

作为一门课程,一定阶段的学习后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一定形式的考核,评定成绩。部分高校口译课程只有期末口试,学生根据听到的音频内容产出译语,教师按照赋分标准给予相應的考试成绩或等级。这种考核方式忽略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一个学期的口译学习变成了“一考定成绩”。有的高校采用笔试和口试的课程考核形式,各占一定的比例。笔试采用试卷答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口译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口试则是播放几段音频材料,在停顿时,学生根据记忆或笔记开始产出译语,教师根据学生现场口译表现或学生的口译录音进行评分。这种考核形式非常普遍,看似合理,但这种口译评价方式过于主观,忽略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存在任课教师先入为主的印象干扰、个人风格的偏颇和个人经验的主观臆断。考试材料录音往往都是标准的普通话、英式或美式英语,缺乏真实性和即时性。

(五)忽视设备技术的充分使用

许多普通本科高校为了满足专业的口译教学和口译训练的需要,都建立了专业的口译实验实训室,用于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口译训练。据悉,建好一间专业的口译实验实训教室需要投入几百万元,每年还需要有一定的经费用于设备维护、维修和系统升级。设备先进,却普遍存在利用不充分的现象。一是受事业单位的特点和传统的管理制度限制。口译教室开放的时间导致口译训练设备只有在工作日的上班时间可以使用,每天晚上和周末时间通常是关闭状态。二是因为普通本科高校的口译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口译训练经历。先进的口译训练设备只能使用部分功能,很少使用会议模拟、录音回放等重要功能,学生体验口译厢等同传设备也难以得到指导。三是因为缺乏合适的口译训练素材。口译训练系统的口译素材主题较少,内容更新较滞后,缺乏时代感和吸引力,也导致使用率偏低。此外,还存在着线上App、智慧平台、机器翻译、翻译软件等信息技术应用不够等问题。

三、针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对策

(一)高站位设置课程目标,构建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课程教学是有效育人的重要载体。与口译培训纯实用性不同的是,高校口译教学应体现育人要求。不少英语专业学生思想长期受到西方文化和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造成理想信念淡化、认知与实际脱节。因此,口译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口译实践性、技能型的特点,更要提高站位,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在传统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口译课程目标设置基础上,增加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程目标,构建口译课程知识、能力、素质、思政“四位一体”的目标体系和育人模式。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口译教学,优先选择中国社会发展伟大成就、中国抗疫故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建设等紧跟新时代、唱响主旋律的口译教材和训练素材,培养学生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二)多路径加强口译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口译教学能力水平

加强教师队伍素质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是保障口译教学稳步发展的重要条件。首先要制定口译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多渠道充实师资力量。通过优良环境、优厚待遇、优惠政策吸引具有口译专业背景和口译实战经验的人才加入;其次,要实施口译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多途径培养培训师资。定期对口译师资进行口译理论、口译技能、口译发展前沿等专业培训,选派中青年口译教师到专业院校进行的口译研修,选派具有学术潜力的口译教师到海内外专业院校进行访学或深造;第三,要加强与政府外事部门、翻译公司的交流合作,聘用职业口译员为外聘导师或兼职教师,作为口译“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有益补充,指导口译教学对接职业要求、紧跟市场需求;第四,多方面激励口译师资队伍。建立激励机制,通过课时认定、评优评先等导向,引导口译教师参加专业口译讲座、论坛、工作坊和口译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口译能力水平;第五,要建立口译教学团队,形成合理的队伍梯队,加强结对帮扶指导,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项目申报,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口译教学质量。

(三)全方位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口译习得最佳效果

2018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标准的指导原则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创新形式、改革教法、强化实践,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树立学生为中心,要在战略上做到知己知彼,通过辅导员、班主任,了解口译班级的专业基础,观察学生的个性特点,针对性地上好口译第一课,描绘口译美好的职业前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关注关心,关注学生们的课堂反映和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包容学生口译知识错误和技能不足,关心基础较弱的班级和学生,耐心帮助学生克服焦虑和恐惧,建立学生学好口译的信心。要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任务式、小组微课等形式,学生课前准备口译教学素材制作和策划小组口译活动,课中通过技能练习和实战模拟构建口译技能知识体系,课后总结口译心得和反思改进不足,让学生在实践中习得口译技能、训练口译思维、领悟口译技巧。这里值得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口译教师不仅是课堂组织者、技能指导者,更应在口译实践中以身作则,与学生一起训练口译笔记,按照“准、顺、快”标准产出译语等,及时指导学生化解压力,激发学生无限潜能,使口译习得达到最大值。

(四)多元化设计考核和评价,充分体现学生实际能力水平

考核结果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晴雨表,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指南针。为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口译课程考核建议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一是个人评价和团队评价有机结合。例如,在小组口译模拟活动,可以采用其他小组先评价,教师再评价的形式,给定相应的评分等级或分数。值得建议的是,学生的口译期末考试,可以采用教师个人评分和口译教师课程组评分相结合、按比例折算的方式;二是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有机结合。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口译活动角色、课后作业等表现情况,结果性评价包括小组口译活动评分、期末考试或测试;三是常态监测与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分主题、分技能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按月对所学口译技能或口译主题进行综合能力水平测试;四是经典性测试素材和时效性测试素材有机结合。既要采用教材内容、学生微课和小组口译活动提前准备的素材、课后练习作业等既定性经典性素材,又要采用最新的时事新闻、国内外领导人讲话、新闻发布会等即时性素材,还可以采用被考核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即兴演讲、即兴回答进行现场口译等充满不确定性活动,更好地呈现学生的优势特点和缺点不足,客观真实地展现学生在口译实战中的能力水平。此外,积分制增值性评价是值得探索的一种评价考核方式。学生平时的表现和实践参与可获得相应的积分,设定学生参加口译比赛、口译证书考试、口译论坛、发表口译论文、校内外实战口译等增值性积分,真正发挥考核提升教学质量的作用。

(五)常态化高频使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口译训练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是充分使用口译实训实验室。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是辅助口译教学与学习的有效手段和工具,配备有现代化的口译实训实验室,营造真实口译现场的气氛,是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增加临时管理人员,聘用研究生助教的办法,保证工作日晚上、周末开放口译实训实验室,充分满足学生对口译训练录音、会议口译、实战口译模拟的训练需求。二是常态化使用智慧平台、线上App等辅助工具。通过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建立相应的智慧学习和管理平臺,结合口译实训实验室资源建设,更好地进行口译训练和教学质量监控;充分利用口译公众号、口译App、口译有声资源网等线上资源,不断丰富口译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满足口译综合性强、知识面宽、时效性强的训练要求。三是合理使用机器翻译、翻译软件等技术辅助。充分利用线上翻译、机器翻译、翻译软件的多任务处理信息、高速度输出信息的客观优势,深刻认识机器翻译不具有人工翻译的精准、独特思维和应变能力的缺点不足,扬长避短,有机结合,不断提高口译训练和实战效果。值得期待的是,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革命深入进行,人机结合的智能口译、智慧口译将会让口译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四、结语

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口译教学也一样。作为口译教师,应坚持对过去的口译历史进行总结、对现在的口译教学进行反思、对未来的口译前景进行展望,根据时代要求和历史特征,结合普通本科高校的实际情况,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评估、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地改革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口译人才,更好地满足口译市场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李坊剑.口译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5):139-140.

[2]梁丽君,邓周林.“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英语口译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30):47-53.

[3]崔澍.普通高校本科英语专业口译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国轻工教育,2015(2):24-28.

猜你喜欢

口译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大学英语口译教学实证研究
高职英语口译翻转课堂教学有效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口译教学现状与应对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