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构式心理护理在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03-29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8期
关键词:结构式情绪疾病

吴 阳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室,辽宁 辽阳 111000)

心律失常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诱发心悸、头晕、低血压、胸闷,甚至晕厥和猝死[1]。心律失常主要由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先天性心脏病等导致,也与情绪和精神因素、饮食因素和感染因素有关[2]。心律失常影响患者活动耐受力,导致其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下降,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精神状况,诱发抑郁等负性情绪[3]。有研究表明,抑郁等负性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的康复水平和预后,还会增加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4]。因此尽早识别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构式心理护理基于心理支持理论,将应对技巧、行为训练、应激处理和健康教育有机整合的一种综合式心理干预方法[5]。本研究团队为改善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情绪状态,进行了结构式心理护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7月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律失常伴抑郁的成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③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评估和确认存在抑郁。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②存在严重认知、语言和听力障碍。③日常生活能力重度功能障碍。④既往抑郁或其他精神异常者。共筛选出135例患者,采用抛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共68例,男性22例、女性46例,年龄22~65岁,平均(42.35±10.64)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6](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8~22分,平均(14.15±5.29)分;心动过缓者27例、房颤者16例、房室传导阻滞者4例、室性早搏者17例、其他心律失常4例。对照组共67例,男性22例、女性 45例,年龄22~66岁,平均(42.60±10.34)岁;HAMD评分8~21分,平均(14.09±5.34)分;心动过缓者26例、房颤者15例、房室传导阻滞者5例、室性早搏者18例、其他心律失常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①做好入院护理,包括评估和入院介绍,讲解医院环境、疾病相关知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②遵医嘱给药。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脉搏、心率、血压等。④提供低脂低盐、营养丰富、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⑤运动指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锻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具体如下。①组建干预小组:包括心理医师1名,护士长和主管护士各1名,高年资护师2名。心理医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制订结构式心理干预措施;护士长和主管护士拟定干预方案,并负责小组成员疾病相关知识和干预内容的培训。②细致评估:从患者入院后,主动热情接待,介绍病区环境和相关医护人员,语调温和、态度亲切,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文化背景、既往史和发病过程等,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自理能力、肢体运动和心理状况,明确患者的抑郁水平和缘由,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基础资料。③认知疗法和健康教育:干预小组成员利用手机、平板电脑或宣传手册等,辅以图片和视频资料,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病原因和机制、治疗方式、疾病转归及预后等。④个性化心理护理:由 2名高年资护师具体实施,每日与患者和家属沟通、交谈,认真倾听其述说、观察其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保持对患者的情绪关注,并教会深呼吸、转移注意力、检验假设、心理暗示等心理疏导方法,尤其对性格内向、敏感的患者做好心理宣教。发现患者存在悲观、失望等情绪,多陪伴、关注,提供康复较好的病例进行正性引导;鼓励患者表达焦虑、紧张感受,并做好家属的宣传解释,对患者多理解和保持耐心;当一般行为疗法无效时,请心理医师进行专业辅导或用药治疗。⑤促进社会支持:向家属宣传疾病健康知识,鼓励家属多陪伴、理解和体谅患者,教会家属生活护理方法,并为家属的陪护尽可能提供帮助,创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家庭氛围。邀请患者加入病友微信交流群,通过病友间交流增强其治疗信心。病情稳定后,鼓励朋友、亲友前来探望,维持患者的社交圈和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和人际沟通可以转移患者对本身疾病的注意度,使其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愉悦,有利于稳定患者情绪,减轻紧张心理和负性情绪。对于无人陪护的患者加强沟通和增加巡视频次,或代办请护工,使患者尽可能多地感受支持和关爱。⑥指导康复训练:活动不便的患者,在干预组成员的演示和指导下,家属协助完成患者的主动和被动肢体锻炼。鼓励患者自己洗漱、穿衣、活动,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提高其自信心。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HAMD[6]评估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抑郁情况。HAMD中文版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包括焦虑/躯体化、体质量、认知障碍、昼夜变化、阻滞、睡眠障碍和绝望感7个方面,共17项条目,每个条目包含3~5个选项,计分0~4分,HAMD总分为各条目得分之和,总分越高,抑郁越严重。HAMD总分<8分无抑郁,8~17分为轻度抑郁,18~23分为中度抑郁,≥24分为重度抑郁。HAMD由受过系统培训的心理咨询师以问答形式逐项对患者进行评估,最后计算总分判定其抑郁状况。②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用(±s)描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MD得分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D得分(9.27±3.46)低于对照组(12.82±4.80)(t=-4.935,P<0.001),干预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17.685,P<0.001),说明观察组患者抑郁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得分比较(分,±s)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HAMD得分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比较 结构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6.76%,高于对照组61.19%,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0,P=0.001),说明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提高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和健康知识水平;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65%,高于对照组77.61%,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5,P=0.014),说明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对结构式心理护理模式较为认可和满意。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一种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差异大的心血管疾病,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时容易导致病情加重。因此通过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负性情绪的产生,对于病情的稳定和预后转归有良好的促进作用[7]。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患者出现心悸、胸闷、活动无耐力,甚至晕厥等症状,再加上对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预后的不确定,患者容易产生恐惧、抑郁等心理,导致心律失常伴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8],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伴有抑郁等负性情绪的患者,其疾病转归不良,易诱发各种不可逆的并发症。负性情绪是重要的心理应激源,可导致机体生成并释放大量的内源性物质,如儿茶酚胺,引起血液系统动力学和功能的改变,诱发高血压、心肌劳损、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症状[9-10]。通过心理干预和情绪疏导,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心理应激反应,可减少血液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生命体征的平稳[11-13]。因此,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干预前,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得分分别为(14.15±5.29)分和(14.09±5.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后HAMD得分低于对照组(t=-4.935,P<0.001),干预前后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17.685,P<0.001),说明观察组患者抑郁好转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构式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抑郁程度。结构式心理护理基于心理支持理论,重视人的整体性,将应对压力、应激的技巧与健康教育相结合[14]。医护人员首先细致评估患者的疾病背景,在了解抑郁水平和应激源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每日专人沟通,密切关注抑郁情绪变化,并根据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异常给予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辅导,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患者焦虑、抑郁心情。有研究[15]发现,心律失常出现抑郁状况的重要因素来源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陌生感,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对情绪障碍明显改善作用。结构式心理护理中的认知疗法和健康教育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图片、视频等讲解疾病、治疗和预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从而减少恐慌、焦虑和抑郁。基于结构心理护理的研究中,对患者的情绪变化重点关注,通过各种心理疏导方法,尤其针对性格内向、较为敏感的患者,及时情绪疏导,在耐心陪伴和心理宣教之余,利于康复较好的病例正性引导,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减少负性感受和心理应激[16-18]。

国内学者[19]研究发现,心律失常后社会交往减少、孤独感和缺乏社会支持是引起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而家庭关怀、朋友支持和人际关系密切有利于维持心理健康。结构式心理护理中强调家庭、亲友、病友间的支持网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患者从外界得到情感支持和专业支持,提高其领悟支持感受,高质量的支持系统避免抑郁情绪对患者的身心的不良影响[20]。患者在疾病状态中,渴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关怀,希望亲人和朋友给予足够的支持、鼓励和帮助,完善的支持网络对病情的好转有促进作用[21]。此外,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和功能训练,有助于心律失常患者心脏功能和肢体功能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稳定患者的病情状况、提高身心防御能力、减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重要现实意义[22],能促进患者生理、情绪、精神和社会功能的全面恢复。

本研究显示,结构式心理护理在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的应用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23]一致。结构式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运用,能促进患者的健康和疾病相关知识水平的提高,并能提高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干预小组成员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通过具体、生动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跟以往仅仅口头描述和纸质版的健康教育材料相比,视频播放或图片展示的形式,更为直观、形象,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并理解,促进其乐于接受基于结构式心理护理的健康教育[24]。同时结构式心理护理中,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和家属讲解发病原因和机制、治疗方式、疾病转归及预后等,确保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沟通环节过多而导致的疏忽或遗漏,提高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得以健康教育知晓率提高[25]。除此以外,护理人员在结构式心理护理过程中,从细致评估、认知疗法和健康教育,到个性化心理护理、促进社会支持和指导康复训练,多步骤全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注重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各方面的全面康复,提高患者自理能力和自信心,均有利于建立良好、互动的护患关系,因此,结构式心理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认可程度。

综上所述,对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实施结构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有利于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本研究只是对本院心律失常伴抑郁患者进行了干预,样本量的选择和干预受到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应当在样本量的范围、数量和干预时间进一步拓展,以期获得完善的临床实证结果。

猜你喜欢

结构式情绪疾病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向量题中关于结构式a=xb+yc的考点剖析与应用举例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寻求一类有机物规律的方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