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诵读活动策略探究

2022-03-29吴永红

当代家庭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典诵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吴永红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对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帮助学生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经典文章的学习与理解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技能,此外对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增长也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2)07-0007-03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Classic Read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WU Yonghong  (Huafu Guangcai Primary School, Liuchuan Town, Jingyuan County,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requirements of core literacy, 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in learning Chinese. Teachers help students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classic articles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by carrying out classic reading activities. It is also beneficial to help students acquire more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the process of participation, and it is also helpful f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moral awareness.

【Keywords】Core literacy;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ic reading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人民的注重,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中有着许多的经典文章值得学生去品读,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自身知识、品行等方面的提升有着重大作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帮助学生再一次地感受这些经典文章的内涵以及教育意义,帮助学生在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对于其中优秀品质有所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对优秀品质有一个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在通过诵读活动时获得更多知识以及技能的提升机会。

1.经典诵读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对于经典文章的诵读首先有助于帮助学生锻炼开口说话的能力,帮助部分学生提高自身的胆量,敢于在别人面前说话,进而敢于在别人面前表达自身的想法。其次,锻炼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对课本中的一些字词掌握得还不是很透彻,通过诵读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比如《咏鹅》,通过学生的诵读对于《咏鹅》中“鹅”“歌”“浮”“绿”等字词的发音有所掌控,从而帮助学生学会更多的字词。最后,是帮助学生对诵读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一个较好的把握。“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再加之教师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对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及思想感情有所感悟。再以《詠鹅》为例,学生通过多次的练习,以及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去理解诗中所想表达的意思:鹅弯曲着脖子向天歌唱,身上是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绿水上,红色的脚掌在拨动着清澈的水波。同时也丰富了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更加有趣,也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从而更好地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利于弘扬优秀的文化价值

通过诵读经典的文章,也可以帮助学生去感受文章中所要传播的文化价值,例如《石灰吟》中,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来表达了自身精忠报国、不怕牺牲的精神品质,以及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首先,通过诵读来帮助学生对于诗中的思想感情有所触及,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特有的古诗词的魅力,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其次通过诵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于所诵读文章中优秀思想的继承与弘扬,这有利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在面临西方文化入侵时,对外来文化具有判断意识,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思想文化意识;同时对于我国传统诗词以及一些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皆有道德规范作用,通过诵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受到相关知识的感染,从而使自身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例如《孔融让梨》中就教导学生学会尊老爱幼,为他人着想。通过诵读,让学生不自觉地受文章中良好的品质影响,从而使自身也具备良好的品质,从而帮助学生培养起核心素养。

(3)利于传承中华近千年以来的文化

五千年的文化是华夏文明中不可磨灭的璀璨成果,经历了千年来的多次变迁,使得中华文化至今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从春秋战国到先秦,曾踊跃出了无数的学术流派,我们称之为“百家争鸣”。儒家文化以“仁”的思想影响了后世近两千年,直至今天,好多地方都出现了孔子学院,《论语》《春秋》《荀子》《孟子》已经成为学生时代必读之物。更有甚者,许多企业家都以儒家思想管理企业。诵读经典之书,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学到古代先贤的智慧,更能够让他们在阅读过程当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例如在读《论语》时,有一句经典的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可以利用这句话教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脚踏实地,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可以不懂装懂,要学会在遇到困难时不懂就要问的品质,那并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又如遇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到这些的时候,引导学生去与其他同学共同去探讨。很多人在一起讨论的时候,自然会有新颖的想法。学生应当取其所长、避之所短,不仅能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更有利于将国内这些经典的古代文化传承给下一代。诵读经典,读的是先人的智慧,学习的是先人的优良品德,而不是说毫无目的地去读这些名家经典。每次读完的时候教师可以召开一个相关的辩论会,可以拟题为“如何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得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辩论会,让学生分成正、反方,相互交流,通过这次的辩论会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性。

2.诵读的措施

(1)由简到难,循序渐进

教师在进行诵读活动中,应该先从较为简单的文章开始,在随着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也可以进行具有一定难度的文章诵读。从简到难,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作用,同时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不至于一开始因文章难以理解、生词较多等问题,使学生有了挫败感而对诵读产生抗拒心理,从而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大打折扣。例如活动举行初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悯农》《古朗月行》等较为简单的古诗进行诵读,又或者是对《乌鸦喝水》《猴子捞月亮》等故事来进行诵读,先通过诵读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兴趣。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所诵读文章的文体也可以丰富一些,如散文、记叙文、人物传记等都可以让学生有所接触,拓宽学生对于文体类型的涉及,帮助学生对不同文体之间在体裁、叙述特点上有一定的认知;或者是文章内容更具深意,对于文字的表达更加优美等类型的文章,例如《珍珠鸟》、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介绍四大名著、《道德经》《论语》等,帮助学生对于我国的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另外,也可以丰富学生在朗诵过程中的表现形式,例如可以在诵读《小蝌蚪找妈妈》时进行多人角色扮演,使学生可以声情并茂地将文章演绎出来,既可以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欢乐,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锻炼自身与团队的协作能力,以及在团队中的沟通能力与团队的管理和分配能力,以此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领导能力;或者可以借助多媒体或者自身的艺术才能来帮助自身进行更好的诵读,例如在诵读《白鹭》时可以制作PPT或自己画出所描述的风景,来帮助自身更好地完成诵读。通过在制作PPT或绘画的过程中,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所描述的场景,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绘画能力,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实现全方位发展。

(2)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

明确学生的主导地位,才能更好地帮助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从而更好地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开拓自身的思维。例如在不同的学生来诵读同一篇文章时,所采用的方法可能不同,可能一个学生采用慷慨激昂的方式进行诵读,另一个学生则是娓娓道来地诵读,因为学生理解的不同,导致学生在对于诵读时情感处理的方式也不同。通过相互交流,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的班级团体,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认知,也有利于学生在内部之间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也是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帮助学生可以展现自己所学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些好书好句,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在分享和收集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对于知识求知的渴望,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伴随着学生阅读量的提升,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以及思维得以开阔,正如王安石所言“我读万卷书,识尽天下理”。

(3)进行诵读记录

在学生诵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的诵读过程,以此来帮助学生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所把握,帮助学生锻炼写作思维,以及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帮助学生不只是诵读结束就代表着最终的结束,通过记录自身的诵读过程或者诵读后的感想,来帮助学生巩固所诵读文章的内容,以及帮助学生提升对事件的记录水平,从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例如学生诵读完《观潮》后,在记录时可以写通过这篇文章,对于钱塘江浪潮的感受是波涛汹涌,声势浩大;也可以在记录时摘抄一些好词佳句,帮助学生强化记忆,在之后的写作中进行合理的运用,帮助自身所写的文章更加优美。同时,对于一些句子在使用手法上通过教师的教导,帮助学生去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此类修辞,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更多的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4)进行合理评价

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诵读过程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在评价时,教师应该注意多注重于表扬,避免贬低。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若是教师过多地贬低学生,容易使学生丧失自信心,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变得自卑,不愿表露自身的看法,进而导致学生的社交能力变低,变得内向、胆小。例如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因为第一次的紧张而出现读音不准确,教师就马上说读音不准确、正确的读音是什么,语气还比较凶狠,表情严厉,这样只会使学生更加紧张而导致错误越来越多。作为教师对于这位学生表示否定,从而导致学生本就不坚定的自信心遭受打击,从而开始拒绝上台说话,慢慢地变得封闭。故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于学生先是肯定,肯定学生能够上台诵读的勇气,再根据不同学生的不足进行不同的引导,有的学生声音洪亮但是字词认识不全,可以先表扬该学生在诵读时声音洪亮,但美中不足的是对于字词的掌握不够全面,稍稍改正对于字词的认知就可以更加完美;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在学生诵读时应该给予多一些的包容,先鼓励这部分学生敢于上台诵读,提升学生的胆量,当学生的胆量提升后,相继地要求学生的声音可以放大一些、更有感情一些,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帮助学生锻炼开口说话、说好话的能力。教师也可以适当地表扬一些优秀的学生,让优秀的学生再接再厉的同时,既提升了优秀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也有助于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在诵读活动中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分享自身在诵读时的技巧,帮助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风气,同时也可以增加班级的凝聚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3.结语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来使学生动起来,带动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同时也顺应了学生好动的特点,不去过多的束缚学生的天性,从而使学生不会因为过于拘束而对学习产生厌倦。通过开展诵读活动还可以较好地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来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好奇程度,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再巩固和再学习的过程,帮助学生对之前的知识进行“温故”,也可以通过诵读一些新的文章而“知新”;或者学生再去诵读时,对于之前的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解决了之前对于相关文章所遗留的问题,帮助学生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诵读也可以从多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在进行诵读的文章筛选时,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积极意義的文章,以及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文章。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参加诵读活动过程中得到更好的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以及对于学生“开口说话”方面也得以提升,以此来帮助小学学生尽早地培养好核心素养,来更好地指导学生今后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章磊玲.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07).

猜你喜欢

经典诵读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教学实践与思考
经典诵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及其研究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唤醒、发掘、传达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