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课程思政实施的困惑及教师胜任力问题的思考

2022-03-28武文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胜任力课程思政高职

摘  要:课程思政在全国深入推进,涌现出了一批示范课程,然而课程思政行动的深度不够,实际效果也参差不齐。主要表现为知识层面的相似内容渗透,而不能成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自觉行为,在价值层面转变为教育教学的整体原则。关键在于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即教师的站位不高、理论积累不厚、教学能力不足等等,需要制度性地加以培训和培养,系统提升教师的育人自觉和政治敏锐性。

关键词:高职;课程思政;教师;胜任力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93-04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旗帜鲜明地指出“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2020年12月24日,教育部、中组部等六部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德育能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表明国家愈发重视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作用和育人职责的发挥。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校教师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专业课教师提升育人效益的重要增长点。

一、当前课程思政开展的情况

随着课程思政在各院校不同专业的深入推进,高校对课程思政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深化。探索的问题包括:一是课程思政策略的整体设计和模式探索,主要是课程思政管理者,以及硕士毕业论文,力求全面系统地梳理课程思政的由来、发展进程和状态,以及课程思政的教育学规律和实施整体策略,研究的理论梳理和研究比较规范,对课程思政实施过程堵点问题的深入研究不足;二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行同向,重点探讨了如何促进相互之间的配合,两支队伍的配合的重要性问题,在梳理二者在开展的宗旨、实施的路径、教育教学的特征等方面的关系方面显得不够系统和深入,未能明晰二者关系的理论模型;三是课程思政实践中具体问题研究;四是具体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心得体会。课程思政探索的热点问题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大家关注的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边界问题[1];课程思政内容生成与教学策略问题等,在实践上也形成了一批优秀示范课程。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课程和思政中建立联系[2]。这两类文章的篇数占绝大多数,研究整体上是基于经验的描述,欠缺教育理论的逻辑阐述。一般认为,根据课程内容而选择思政元素,即立足于知识层面,关注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相似度和相关度。基于这个思路,专业课教师期待建立一个系统,能够把所有的课程(或者相近课程形成的课程群)与章的篇数占绝大多数,研究整体上是基于经验的描述,欠缺教育理论的逻辑阐述。一般认为,根据课程内容而选择思政元素,即立足于知识层面,关注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的相似度和相关度。基于该思路,专业课教师期待建立一个系统,能够把所有的课程(或者相近课程形成的课程群)与全部的思政内容之间形成对应的序列,建构一个谱系并建立思政元素资源库。教学中就根据这个谱系,从提供的資源库中抽取思政素材,再利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渗透到课程里。

图1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开展方法

接下来的就是方法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一是“贴”入,就是不改变原来的教学设计,只是在教学过程中,空出几分钟时间来,把相应的思政内容放进去,类似“膏药”一样贴进课堂;二是“插”入,就是基本不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只是找到一个内容与思政元素相近的地方,把思政内容插入;三是“替”入,即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在对解释内容的材料进行选择时,用思政元素相关内容去替换原来的素材,如用一个红色革命小朋友的故事替换哈利·波特的故事等等;四是“嵌”入,即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思政内容作为教学技能的载体,如舞蹈课排练红色舞蹈,音乐课教唱红色革命或者主旋律歌曲等;五是“融”入,就是许多专家讲的,把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融为一体,这是课程思政的较高境界。以上五种方法,最简单的和水平较低的是贴入,从替入往后的几种方法,都要求认真进行研究和设计。然而相关调查发现,教师对开展课程思政表现出很大的困惑。主要表现在:内容方面,讲故事没有真情实感,讲道理没有真凭实据,讲问题没有真知灼见,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共鸣;方法方面,装腔作势,空洞乏味,材料堆砌,视频填空,同质展示,浅层互动,不能与学生的专业相联系,不能切中学生的疑惑;不同学科之间各自为政,内容重复,形式主义,有“孤岛”现象和“内卷”现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仍需要回到课程思政的概念,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特征

理解课程思政及其意义,要从三个角度思考。第一,教育本身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教育是生产力,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智力和能力,服务于社会生产,提升人力资源质量;另一方面,教育是上层建筑,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培养适合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第二,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西方加紧对我国进行和平演变,对年轻人进行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政治态度的诱导[3]。国内价值多元化和个性越来越得到解放。青年学生分辨力不足,没有正确的引导,就可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如被偷换了概念的“普世价值”、个人权利至上、民主自由等,成为世界主义者。党和社会主义事业面临后继者立场模糊的巨大风险,面对这种风险,要用底线思维,加强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击。第三,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学校教育过分强调学生成绩、竞赛成绩,功利性和竞标主义教育的现象严重背离教书育人的本质,重智轻德现象普遍,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提出课程思政概念,是矫正教育偏向的有效举措。

课程思政覆盖学校教育的全部课程,课程思政最容易混淆而不容易厘清的,应该是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关系问题。课程思政具有三个特征:一是随机性,即非系统性,其不像思政课程,有严格的知识体系,而是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渗透相应的思政内容,从内容角度来看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二是情境性,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内容,与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以及当天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本专业、行业相关事件、关键问题等等有关,教师要随机而动;三是主体性,课程思政最根本的和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师的胜任力,即师者育人的职业自觉和教育情怀、马克思主义信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课程相关知识的价值维度问题、关注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和关键困境等等[4]。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敏锐地发现课程内容相关的思想因素或者是学生可能出现的观念偏差,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站在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和学生成人成才的角度,并依照教学具体情境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创造性地适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同一门课程,不同的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能是不相同的,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开展课程思政内容也可能不同。

三、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提升的策略

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和效果,可以有两种思路。其一,从内容和模式入手,如前所述,在内容中建立思想教育的内容与专业课程之间对应的谱系,然后依据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段和方法(方法储存内容)。然而课程思政是非系统的思政教育,内容没有体系,要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情况来确定,很大程度上属于隐性的课程,甚至内容和方法都是教学中的随机行为,因此很难进行系统设计(或者系统地设计效果未必是好的)。其二,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思政育人觉悟和水平,把课程思政变成教师育人的自觉追求和主动行为,这样教师就会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适时开展思政教育,内容和方法都会是发自内心的教育情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行为,这种教育源自教师的崇高理想、信念,源自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源自对年轻一代的热爱和职业操守,这样课程思政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从事课程思政,必须达到三个标准:一是站位要高,要立足“新时代”的主题和使命,体现党中央的关切,呈现时代精神,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二是理论水平积累要厚,具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教育教学能力要强,能够把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把教学手段运用得行云流水、得心应手。应该说,教师实施课程思政的主要困惑在于内容提炼时出现的“同质化”,课程思政基本在知识融合的层次上,达不到思想引领的层次,主要原因有:一是教师站位不高,本位主义、任务主义严重;二是思政理论认识肤浅,基本停留在上学时背诵条目的水平和日常碎片化学习水平上;三是教育教学能力(教育学理论)不高,方法落后、单一、机械。

四、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提升的策略

要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胜任力,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实施课程思政的内在动机、比较系统的思政理论基础、灵活机智的教学机制。

首先是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一般专业课教师对开展思政教育并不主动,认为那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术业有专攻”,“专业课就应该专攻专业,思政专攻思政”,因此在认识上会对开展课程思政有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而事实上,任务行业都是在国家战略下的具体内容,所有的行业发展,都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专业课知识自身就包含了价值维度和思想意味,这是专业课程知识体系的产生、发展内在逻辑的客观要求,从隐性教育的角度来看,知识形成和知识体系建构离不开特定的思维方式,而持不同世界观的人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学科化的知识中隐含着一定的价值意涵,知识传递的过程也不断地传递价值观[5]。因此,在行为中有意识地戒除思想因素是行不通的,关键在于教学中传递的是什么样的思想因素。教师的教学是国家教育职能落实的最终环节,“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是国家关注的,也是教师必须关注并体现在行动中的,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是教书育人的应有之意。教师要提高站位,一是政治站位,要站在党和国家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立场上看待课程思政,回应时代主题和党中央的重大关切,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人生诉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教育站位,要从育人的角度和价值层面看待课程思政,超越知识层面相似性引入教学的模式,从课程内容相关领域的发展热点着眼,整合优化思政元素。

其次,系统地对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辅导。非思政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一般呈现几种情况:一是重复思政课程内容,即直接找到思政课程相关内容插入教学;二是所有的课程选择的素材同质化,基本都是理想信念、爱国主义、爱岗敬业、工匠精神、责任意识等,不能体现专业特质和课程风格;三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概念化讲解,讲故事没有细节,讲道理没有逻辑,不能与学生关心的问题相契合,主要原因是专业课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存在认知的缺失,对专业课程中的思想问题没有敏感性,对相关的概念和事件没有解释力,对学生相关的疑惑没有引导力。针对这种情况,有效方法是开展系统的理论辅导,深化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

再次,通过制度化手段促进资源整合优化。开展课程思政也是非思政教师的职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要同向同行,内在统一。开展课程思政的实践中,教师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是具体的、生动的,也是多元的、复杂的,系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并不能解决全部理论问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开展专题研讨以求突破,才能真正解决专业“痛点”问题。课程思政整体上是非系统性的,然而也不是无规律的随意行为。针对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要突出社会主义劳动观教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教育是必然选择;针对不同专业特点,从专业育人目标出发,凝聚专业理念和专业文化,统筹专业内的课程思政,才能形成合力;针对课程内容的内在逻辑,选择富有特色的思政元素,并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才能实现课程思政的预期效果。整合专业教师、相关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开展联席讨论,并形成制度,是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保障。

最后,高职教育必须体现其固有特征。职业教育的主体是学校与企业双重主体,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这个阵地的作用,企业的工作现场和一线工匠的精神,是最直接、最生动、最丰富的教育源泉,采取引进企业典型案例和工匠、走进企业现场、特色场景连线等手段,开展实境化教育,把思政教育与专业工作过程有机融合,会产生预想不到的效果。职业教育的课程是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职业情境下的职业工作体现了产业的基本业态,隐含着行业发展与整个产业链、行业动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也隐含着国家战略与民族振兴、文化自信等相关的思政元素,生产与服务一线的内容是最鲜活的材料。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行动导向的策略设计,在行动中学习过程,体验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形成职业品格的基础。职业教育是培养一线劳动者的教育,劳动观教育是育人的核心价值,也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劳模人物和典型的劳模事迹,是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生动载体,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根本原则。

参考文献:

[1] 邱仁富.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理论阐释[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4):110.

[2] 高德毅.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4.

[3] 黄济. 教育哲学[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4] 顾晓英. 教师是做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J]. 中国高等教育,2020(06):19-21.

[5] 檀傳宝. 浪漫:自由与责任[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陈华康)

基金项目: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基于‘专业思政’一体化设计的酒店管理专业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方法与路径研究”(课题编号:YB2021080201);山东省2021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一体化育人实践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021043)。

作者简介:武文(1966—),男,学士,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思政教育。

猜你喜欢

胜任力课程思政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的自我评估与模型建构
浅议文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