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式教学视域的英语演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研究

2022-03-28赵岩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摘  要:高校英语演讲课程同时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课程特征,在实现高等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环节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与优势。而混合式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限制,将英语演讲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英语演讲技巧提升、演讲知识储备提升、演讲能力提升的同时,也接受良好的思政教育。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在英语演讲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环节引入混合式教学的融合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高校教育;课程思政;英语演讲课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65-04

开发相关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发挥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可以满足思政教育多元化发展需求,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高校通过在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环节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在线上教学环节与线下教育环节分别发挥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相互促进,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共同实现高等院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育人目标。

一、在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环节引入课程思政的重要价值

通常而言,英语演讲课程开设于高校学生入学的第三学期,一般为专业基础课程性质。通过演讲基础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演讲功能、英语演讲目的以及常用修辞手法;通过对各类演讲资料的分析,帮助学生掌握英语演讲结构、英语演讲风格以及常用修辞特征;通过各类公共演讲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以及演讲稿撰写能力。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拓宽知识储备,而且在学生英语听力能力、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分析能力、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环节也可以发挥作用,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与自主学习环节中总结演讲经验与演讲技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演讲经验有机融合,提升其公共演说能力;引导学生对文化问题与社会问题展开深度思考,在提升英语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能力、阐述问题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人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通过英语演讲课程学习能够养成良好的爱国意识与文化宣传能力;在文化赏析环节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展开培养,使学生成长为炙手可热的翻译专业人才,并且在岗位竞争当中拥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而思政教育需要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认知能力、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助力学生早日成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相较于传统课程教学,课程思政理念更为多元化,不仅拥有价值塑造功能,同时兼备基础知识传授功能,因此可以促进学生素质与能力平衡发展。结合目前形势分析,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时代,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兴趣追求都产生巨大影响,高校学生发展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因此高校英语演讲课程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知识传授屏障,做好传统文化输出与传统文化宣导工作,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辩证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正确的方法以及正确的立场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将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紧密相连,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与历史发展方向,以平和心态、主流思想看待社会现象以及社会本质,养成良好的辩证思维与历史发展思维,这不仅是高校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发展途径[2]。

二、高校课程英语演讲课程思政现状分析

由于国内对文化教学的研究工作不够深入,文化教学经常被片面解读为文化导入,这也使得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演讲教学环节有所缺失。在教学材料以及考试环节,思政教育元素含量极低,而学生虽然拥有良好的英语演讲知识储备,但由于没有结合母语文化来理解,无法实现英语演讲知识内化,在知识迁移与知识应用环节出现“失语”现象。高校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性群体,其英语学习并非单纯地学习西方文化与西方语言,而是需要承担起向世界呈现传统文化的重任[3]。但结合目前形势来看,无论是教学政策还是教学实践都是以英语演讲技巧、英语演讲知识传授为主,思政教育元素渗透效果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部分学生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失去认同感与自信心,价值观念与世界观念也产生些许偏差,甚至部分高校学生出现迎合外来文化、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这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逐渐失去国际影响力,成为限制传统文化输出的重要阻碍。追根溯源,之所以文化教學效果不佳,还是由于学生对文化教学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没有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价值,传统文化的作用与优势没有在英语教学环节得以呈现[4]。

三、高校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环节开展课程思政的基础条件

(一)为学生预留自主选择空间

相较于其他高校课程,英语演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活动注重双向交际,是当代高校学生向世界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学生参与社会发展、改变社会生活的重要工具。英语演讲课程的主要内容有英语演讲本质、演讲诚信与演讲道德、演讲焦虑与紧急应对措施、演讲逻辑与语言组织、演讲元素与非语言应用、即兴演讲与演讲策略、主流演讲特征与主流演讲类型、主流演讲方法等核心内容。主流演讲方法教学包括观众分析法与批判评价法等演讲方法。通过引入课程思政理念,可以将文化观念培养与英语演讲知识教学、英语文化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提升英语演讲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良好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以及爱国意识。高校学生通过英语演讲课程学习,不仅能充分了解西方演讲文化与西方演讲技巧,还能在话题讨论环节、内容搜罗环节以及基础训练环节,更好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民族荣誉感与民族自信心。在文本资料选择环节,教师可以引入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料,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在演讲训练环节不断向国际展现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好形象[5]。

(二)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

结合高校英语演讲课程特点展开分析可以得出,混合教学模式要达到预期应用效果,需要确保教学视频足够精简,内容足够丰富,采用全英文讲解且语言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知识点充分凝练,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有机融合,教学方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为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在课前观看英语演讲视频,结合各个课前预习环节当中的知识点进行预习测试,通过课前预习测试结果来掌握学生在学习环节当中所遇到的疑点问题与难点问题,将其作为课堂讲解重点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注重以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深度讨论,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具体而言,学生在演讲环节当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分别是在演讲环节存在畏难情绪;演讲内容空洞,无法激发听者兴趣;缺乏演讲逻辑,演讲过程语无伦次。针对高校学生在英语演讲环节反馈的各种问题,教育人员通过科学设计,可以实现逐一突破,使学生在任何场合都可以清晰地表达自我认知,用交际感染他人、影响他人,成为一名出色的沟通者与演讲家。为此,教育人员需要设定以下训练项目:首先增设面试演讲项目,面试演讲属于介绍性演讲性质,需要结合具体岗位来展开英语演讲训练,这一项目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环节提前思考职业规划,找到针对性学习目标,了解自身所学专业的岗位职责需求,同时朝向既定目标发展,充分体现英语演讲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展开有效培养。其次,增设商务文化推荐项目,这一训练项目属于说解性演讲性质,要求学生在训练环节向外国友人进行产品推广。通过英语演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最后,增设英语演讲大赛项目,以说服性演讲发挥以赛促学功能,为学生预留充足的主题选择空间,使学生在演讲环节大胆设想、大胆构思,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思考能力。结合以上三大演讲项目训练,可以显著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将思政教育元素引入实践项目当中,可以发挥隐性思政教育功能,对学生展开科学教育、科学引导[6]。

四、在高等院校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环节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策略

(一)线上发布课程思政任务

课程设计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性环节,也是在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环节引入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要素之一。因此在课程设计环节应科学梳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将二者有机融合,以显性文本资源为依托,开发隐性思政教育元素,采用混合教学,合理应用在教学内容设计环节、作业上传环节、作业反馈环节以及学习资源设计环节、在线讨论环节。教育人员应做好课程思政的一系列工作,积极开发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之前,教育人员应在互联网教学平台当中发布英语演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自主学习资料以及教学进度安排,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来进行资源获取。与此同时,为保证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课件内容均以模块形式出现,使学生能在课前自主学习环节结合自身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来选择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其中必修内容为PPT教学课件、课前教学视频、教师讲义以及核心演讲案例;选修内容包括演讲知识点补充、互联网演讲资料链接、丰富的视频演讲资料以及文字演讲资料、演讲参考书。必修部分主要以基础内容为主,而选修部分则应当以拓展类内容为主,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学习需求,使整个教学活动朝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整个演讲教学活动效率,教师需要在教学方案实施之前,对全体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来展开教学模式微调,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与学习体验感。不仅如此,还可以将优秀的课堂作业、作文演讲范本向其他学生展示,通过科学的范本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念、价值观念与行为观念,使高校学生不仅具备良好的英语演说水平,而且具备社会责任感与良好的道德品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确保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如:在圣诞节内容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前自主预习环节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和圣诞节展开异同点对比,帮助学生建立中西方文化联系,使学生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在互联网平台当中通过传统文化节日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通过英文资料阅读提升学生英语能力,通过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提高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其次,将与春节有关的内容融入英语教学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英语语言应用规律的理解程度,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传统文化学习,可谓是一举两得。再次,通过本文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英国作家对文化的理解,教师可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特征,要求学生结合对中西方国家文化理解展开深刻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历史发展、地理情况、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特征、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最后,要求学生将本段文字以英文方式展现出来,提升学生的应用基础能力与英语翻译能力。

(二)加强线下课堂教學组织工作

从某种意义而言,线下课堂组织效率决定整个教学改革效率,因此也是教学改革工作的关键性环节之一,高校英语演讲教师应当构建完善的混合教学体系,将线上学习内容与线下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高校英语教师还可以在线下课堂组织环节引入驱动式教学模式,通过科学设计,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完成理论部分学习、基础部分学习,而在线下课堂组织环节,为学生预留演讲任务,发挥驱动式教学优势与作用。这与英语演讲课程具有极高的契合程度,学生通过大量的实践训练,可以显著提升演讲技能。教育人员可以将课堂训练活动设置为某个演讲话题,为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话题可以设置为半开放式话题、开放式话题以及封闭式话题。为提升学生理解程度,保证思政教育渗透效果,主题需要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主要以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而且学生也可以在社会热点话题讨论环节,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需要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学段学生,高校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线下课堂教学活动环节,可以通过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展开活动设计。这样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主体优势,使学生在实践环节合理应用所学到的英语知识,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当中,完成知识转化与知识迁移,在提升英语演讲能力与英语知识储备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

例如在说解性演讲训练环节,教师可以将主题设定为中华传统文化,学生可以选择将现代四大发明与古代四大发明进行对比讲解。通过此类主题式讲解训练,在教育人员的正确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学生搜索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词汇,并且以传统文化为题来谈谈自身见解,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程度,而且坚定了学生的民族信仰与政治觉悟。除此之外,在课程思政理念引入后,为保证英语演讲课程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室、图书馆都可以作为优质的教学场地,以集体形式参与来提升学生文化认同感与文化感知。教师可使用原因剖析法进行英语文化与传统文化信息收集工作,并且精准地向学生提供可以反映两国文化差异的信息,同时对学生展开精准讲解,在短暂的交流后,向学生公布正确答案,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中外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

五、结语

总而言之,混合教学模式与英语演讲课程思政模式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高校英语演讲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发布课程思政任务、加强线下课堂教学组织工作等方式开展英语演讲课程思政教学,在保证学生英语演讲知识储备、英语演讲技巧、英语演讲能力稳步提升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发展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静亭. 大学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以《商务英语综合教程4》教学为例[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34(03):145-150.

[2] 杨德武,王俊莹,姜俊茹,等. 课程思政资源共建模式在专业群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研究——以医学免疫与影像技术课程为例[J].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1,37(14):1764-1767.

[3] 宁平,张燕杏,梁萍,等. 立德树人理念下课程思政矩阵与教学实践研究——以植物保护技术课程为例[J]. 河南农业,2021(21):53-55.

[4] 张景成,王颖. 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1,31(02):63-66.

[5] 李晓旭. “课程思政”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探索——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为例[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5(02):22-25.

[6] 林玲,王秀娜,袁军,等. “免疫学导论”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以“疫苗的前世今生”为教学案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4):148-151.

(荐稿人:黎晓丹,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2020年沈阳工业大学校级立项“混合式教学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演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项目序号:160);2019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大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模式与实践”(项目编号:WQGD2019005)。

作者简介:赵岩(1982—),女,硕士,沈阳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高校设计教育网络平台的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