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

2022-03-28潘伟伟吴晓辉肖启路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2期
关键词:传播路径正能量思政教育

潘伟伟 吴晓辉 肖启路

摘  要:思政教育是高校为端正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而专门设立的依附于诸多课程教育的一门学科,将立德树人视为教学理念,将课程育人视为教学目标,将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视为教学根本。文章主要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展开分析,进一步论述正能量传播路径:营造有益于“正能量”传播的外部环境、实时关注网络热点,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学会辨别与思考、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正能量”;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06-0105-04

自21世纪以来,互联网普及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对社会不同群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还对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互联网环境带来的既有正面影响,又有负面影响,为有效规避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教师应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手法,将互联网变成一种有利的教学资源,打造高质量课堂,完善教育空间,进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但纵观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的积极性尤显不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进展,还不利于课程教育正能量的有效传播。基于此,本文重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展开分析,为更好地探索正能量传播路径筑牢基础。

一、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基础

在实践教学中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其他学科教育的影响最为深远,是当前应重点建设的主要学科。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占据主导部分,这就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应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在时代变化中开启全新教育资源,拓展教学路径,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夯实基础[2]。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新媒体教学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关注,其中网络软件、多媒体资源最受高校青睐,网络资源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便捷的条件,如查找资料、课件预习、课后补充等。网络资源在对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意识,为规避网络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负面影响,正能量传播就显得格外重要。就当前企事业单位用人现状来看,除了要求员工具有专业知识与相关实践技能之外,还要求员工具有极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行为品格,而这两方面的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课程。高校的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也是推动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途径。从企业需求方面分析,人才的业务能力与实践水平可以在后期工作中逐渐学习与巩固,但是思想品格一定要满足企业用人条件。针对上述现状,高校教师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场需要长期坚守并且打好的教育攻坚战,提升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充分挖掘正面教育资源,利用课程正能量传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格,打造自身优越条件,提升高校毕业生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无论是从企业需求来看,还是从新课程理念指导来看,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其教育优势与教化功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二)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社交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愈发广泛,良莠不齐的网络消息会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网络层面来讲,信息传播途径广且快,学生获取信息及网络交流不受时空的限制,在为学生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加之当前网络门槛低,监管不严,网民类型繁多,产生了诸多反面教材,在此种环境中,负面消息极易对学生造成影响。从现实层面来讲,网络流传出的大量负面言论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高校学生虽然有扎实的文化知识与过硬的专业学科知识或实践技能,但是对于社会上的大环境并未充分了解,思想极易被带偏[3]。当前,大学生受网络环境影响的反面案例并不在少数,为辅助学生做好抵制网络负面信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尤为重视学生的思想品格教育,近年来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张人机互动,拓展学生见识,强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开启创新性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能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交能力也会在人机互动中与相关知识的学习中逐渐提升。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网络与现实会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干扰,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除了与学生课堂互动外,还应关注学生课后学习与生活,构建专门的交互平台,及时获取学生信息,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同时加大正能量传播力度,帮助学生在新时代社会文化背景下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

(三)解决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就目前教学现状分析,目标已逐渐弱化、边缘化,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这一教育的主要理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使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应关爱他人、重视集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正能量可以有效应对高校教育中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高校的教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正能量传播可以唤醒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与积极性,也能為教师的教学带来有用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全育人理念[4]。

其次,如何培养人是高校亟待探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指出高校应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如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组织相关调研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协调等。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才的实践技能,学生在接受专业的理论知识教育之后,并非长篇大论地背诵,而是应发表自己的思想感受,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且践行在实际生活中。在知识内化与践行的过程中,正能量传播可以感召每一个人,将教育通过自己的方式践行在实际生活中,相互传播、相互影响,进而在校园形成一种良好的思想政治风气,这一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培养人才构建了优质教学环境。

最后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明确指出新一代大学生要为国家的建设事业服务,因此,高校应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新时期大学生党员不仅肩负着大学生党建工作,还应辅助教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论采用怎样的教育方式,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建设,为了民族进步,为了国家富强,为了离共产主义远大目标更近一步。在现实教育中,正能量时刻洋溢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新时代的大学生就是正能量的传播者,利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去带动身边更多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传播正能量。只有筑牢根基,才能稳如泰山。

二、高校思政教育中正能量传播路径

(一)营造有益于正能量传播的外部环境

陈安之曾表示,与成功的人交往与相处,是取得成功的有效途径,与身心健康的人相处是保证自身健康的有效途径,与快乐的人交往是获取快乐的主要秘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5+2=0”的现象,即学生经过5天的课程教育,在周末两天已经将知识完全淡化,仿佛教育不复存在一般[5]。从这一现状展开分析,学校的教育只是一方面,要想全面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将高校教育与家庭、社会相结合,同时正能量传播也必不可少,思想政治教育依附的学科或教育资源越多,其教化功能就越大。故此,高校教育应建设集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实现全面育人的教学宗旨,具体来说,就是三者在教育中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凝聚教育合力。结合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避免学生假期在家出现知识淡化现象,结合社会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所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指引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谋求发展福祉。基于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做好社会舆论管理与网络监控,把握领导话语权,维护好社会公共秩序,为学生的社会教育做好铺垫。媒体应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树立正能量传播意识,如影视行业、新闻媒体、图书馆、报社、网络资源等,都应在国家政府部门的指导下落实责任,做好正能量传播工作,同时加大监督力度,规避负能量渗透进媒体,带来不利于学生接受教育的负面舆论。从社会发展层面分析,正能量的传播,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事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时关注网络热点,加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要内容,同时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未来的指导作用两方面延伸,与马克思主义的二级课程哲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能引领学生前进与发展的方向,抑或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贴近生活的特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为使学生掌握足够的知识,通常以讲授法为主,而学生在长期接受理论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会逐渐丧失最初的学习兴趣,教学实效性也会随之降低[6]。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想发挥思想政治课程最大教化功能,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融入生活,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背景下,网络资源信息更迭速度快,学生在掌握动态信息的同时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这正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动态信息的便捷性,将时下热点话题充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并且对于正面或反面教材具有理性且客观的认知。同时,教师应立足于时代的发展,将时下热点事件充分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解答,引导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解答,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去看待问题,并且在问题中朝着正确方向思考,进而通过时下热点事件树立学生的正确三观,落实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关注社会热点,并且利用专业知识分析与解答,不仅能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而加强正能量的传播。

(三)引导学生在学会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辨别与思考

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控制格局以及舆论引导格局,以网络为核心的新媒体资源逐渐占据了社会公众的生活,也在学生群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当前较常用的微博、QQ、论坛、微信等,任何人可以随时随地在网络平台发表言论,也可对网络事件展开评论,致使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平台的事件制造者以及参与者,抑或传播者。言论形式在新时代已经由传统的单一化变成现在的多元化,信息获取与传播途径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也趋于广泛,即信息的分享格局和舆论制造格局完全向多向化、多元化发展。大学生思维依然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除了掌握日常的文化知识之外,大学生对于时下热点话题也较为关注,也会有自己的想法,遇到疑惑之处,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

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将知识点渗入具体事件,引导学生就具体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在细节处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思想政治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就事件本身提出正确的观点,并且立足于知识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如微信群、校内论坛等平台对学生展开有效指导,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在相关平台咨询教师,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影响自己的价值观。还可在相关软件中增设机器人服务,在老师难以及时解答时,学生可以通过机器人更好地分析与解答知识点,消除自身疑虑,同时在不断咨询问题中练就信息辨别的能力。教师在平台上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学生之间也可以在相互学习中传播正能量,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生个体既是良好教育风气的参与者,又是受影响者。

(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化和大众化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延伸与拓展,其目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并且倡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精神有效融入学习与生活中,让这一伟大理念走进课堂,走进生活。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肩负着马克思主义指导理念,另一方面肩负着树立学生正确三观的重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简化,换一种形式展开教学,使其知识点与相关理论更加贴近生活,更能被学生吸收并内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科,作为新时代教育传承者,在传播正能量的过程中应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加深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为做好马克思主义教育,高校教师应在正能量传播过程中,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利用主题活动、新媒体资源等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此外,教师还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自身来影响学生,避免学生在新时代网络思潮中受到负面因素的影响,以达到传递正能量的目标。通过学生传播的正能量对于周围的学生影响力会比教师传播更加有效,因此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传播发挥思政教育的教化功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国家相关部门以及各大院校极为重视的课题,本文主要以正能量传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为例,详细论述了当前高校在新时代文化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传播正能量落实思想教育,并提出了有效的传播路径。

参考文献:

[1] 赵晓霞. 浅谈高校思政教育中“正能量”的传播路径[J]. 智库时代,2020(08):186-187.

[2] 王振友,赵星,韩晓磊,等. 浅谈微校时代下微平台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促进作用——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微平台建设为例[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12.

[3] 黎嘉诚. 新媒体时代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能量转型机制探究[J]. 中国农村教育,2019(20):9.

[4] 常精彩. “正能量”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34(03):112-114+141.

[5] 田园,乜蓉峰,董仁龙. 网络传播下高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路径与策略探析[J]. 环球市场,2020(24):300.

[6] 邢大海.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传播正能量的措施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1.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专项课题“习近平党建思想指导下新时代兵团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编号:ZY2021-06)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潘伟伟(1981—),女,硕士,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吴晓晖(1971—),女,学士,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肖启路(1996—),男,学士在读,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传播路径正能量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传播的路径研究
都市报传播城市文化的创新路径
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网民介入公共政策传播的路径及其风险规避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