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职业院校外语类“大思政”课程建设的内涵、原则及路径

2022-03-24牟南瑛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大思大思政民办

牟南瑛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西欧语言学院,四川 成都 611844)

当前,“课程思政”已经从“思政课程”的延伸探索,发展成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政治抓手。课程建设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课程建设。随着“课程思政”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升级与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渗入到课程建设宏观规划环节。本文拟从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内驱力出发,分析其“大思政”教育理念的内涵意蕴,提出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助力“大思政”格局落地成型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可行的路径,明确树立“大思政”教育观,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形成“大思政”环境合力,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大思政”教育观融入民办职校外语类课程建设的内涵意蕴

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了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思想,强调要坚持“三全育人”的基本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整合运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打好组合拳,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

“大思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观”为哲学基础,以“以人为本”为工作理念,以“三全育人”为方法论,从全局视角构建高效协同的体制机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内容和各环节的有机统一与整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具体来说,“大思政”教育观于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内涵意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

(一)大格局专业化运行

“大思政”教育理念,其格局要义在于“大”[1]。横向来看,首先,要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专家”育人团队,相互配合,协同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告别思政课、专业课“两张皮”;要联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形成优势互补,加强实践教育,增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其次,要敦促虚拟平台与现实平台的一体化进程,实现资源与功能的优势整合。纵向来看,其一,要实现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衔接递进。大学阶段立德树人整体规划应当充分考虑中小学阶段思政课育人内涵及成效,坚持“以人为本”,系统详尽分析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业发展特点,双管齐下,实现与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衔接和持续发展。其二,大学阶段的有机衔接。学校及专业课程顶层规划必须考虑学生大学期间的纵向发展特点,逐步推进,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阶培养。大思政”教育理念强调全局规划,要体现人员参与的广泛性、时空利用的广延性、内容体系的开放性和创新性[3]。

(二)一体化协同育人

“大思政”教育理念有效落地的关键在于合”[1]。其一,要在学校统一的核心领导机制下,践行校地企融合办学机制,实现各部门分工协作、统筹联动,将教育活动诸要素进行系统整合与优化,创建全过程、多维度、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以期在组织管理方式、体制机制创新、实践范式构建等方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合力[2]。落实到课程建设来说,就是要实现二级学院管理、师资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改革等机制体制的创新协作,达到1+1+1>3的效果。其二,要树立“知、信”合一并落实于“行”的理念[3]。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这要求我们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知”,而且要“信”,并最终落实于“行”[3]。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课程建设应积极落实职业教育理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强调“知信行合一”。“大思政”教育生态系统顺畅运行的关键在于良性的循环与持续的交互,要体现整体布局下的动态互补性。

二、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大思政”课程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40余年的发展,目前正进入应用型的校地企融合办学转型过程中。一方面,我国今天高等教育普及化及规模化问题基本解决,质量提升问题逐渐上升成为主要矛盾。相较公立高校在双一流”等政策推动下,内涵质量与市场口碑得到大幅提升,民办高校日益暴露出教师结构失调、办学理念陈旧、专业设置特色缺失等问题,导致市场竞争力偏低,办学及发展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面临不转型就难以为继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国际国内大变革时期,产业升级与社会经济结构转型亟需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大批民办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发展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构建中专、专、本、研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极回应人才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发展优势特色专业,在满足社会需求中寻求自我发展突破,实现与社会的良性互动[4]。因此,民办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色性与实践性特征。

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益深化,在中西文化交汇过程中,一些错误思潮在一些人群甚至知识分子中渗透,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遭受空前的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沉渣泛起,企图弱化民族和国家认同;在多元文化交汇发展中,实用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现象陆续滋生,企图消解政治和文化认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严峻挑战。民办职业院校数量以及在校生人数庞大,受到生源素质和国家相关教育投入的影响,其学生工作面临的问题比普通本科院校更为复杂。外语专业具有很强的对外开放性,其学生无论学习生活还是职业生涯中,最快最先也最容易接触西方文化,很容易掉进敌人糖衣炮弹的圈套,更需加强爱国主义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鉴于此,虽然迫切,但尊重事物本身发展规律才能事半功倍,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探索更有效的“大思政”育人模式,重中之重是掌握其本身特质,因地制宜。

(一)政治性与职业性并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5];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6]。习近平总书记的上述讲话表明,“课程思政”要求以鲜明的政治性引领专业性,融“思政教育”于专业教育中,所有学科专业、所有教师当致力于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课程思政”有明确的政治指向性,要以“四个自信”为灵魂和核心;“课程思政”不是大杂烩,不是在专业课教育教学中随意植入科学精神、法治精神、工匠精神、人文精神、生态文明理念及职业道德伦理等元素[7],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思政”就不讲职业道德了。一方面,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和办学特色,深化校地企合作,是民办职业院校提高自身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4]。另一方面,民办职业院校生源以本地区常住人口居多,就业面向也多为本地区,培养的是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此外,民办职业院校生源素质也决定了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大思政”育人理念融入民办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坚持政治性与职业性并重的原则。

(二)系统性与特色性兼顾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求从“思政课”学科建设中获取理论源泉和学术支撑,还应广泛吸取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中的思想元素[8],以专业知识为载体,以综合知识为重要补充,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是课程建设的根本所在,要在管理体系、知识体系、目标设定、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上做好顶层设计,要形成系统化的教育教学体系,将“知识传授”和“价值认同”上升到“能力提升”,形成思维方法。同样,“思政元素”的选择也需遵循系统化的原则,聚焦政治认同和家国意识、品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学术志向和专业伦理等方面的价值引领,深度融入专业知识,辅以通识知识,精心编排,系统构思,避免碎片化的植入,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行为,形成系统的价值引领体系[9]。

民办职业院校的地方属性决定其必须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区域经济,这就决定了民办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性。面向未来,民办职校要实现高质量、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必须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建新型的“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民办职校”的校地企融合机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制定、专业建设、课程设置、课程建设、学校管理、内涵建设、特色品牌建设等方面关注不同主体特点[10]。因此,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还须结合学校、地方以及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循序渐进,做好系统规划的同时充分考虑其特色性。

(三)实践性与开放性相促进

民办职校的生态定位是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实践应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开阔理论视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领悟。民办职校外语专业的实践性和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加强校地企深度合作、深化国际合作。民办职校要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面向市场,借力政府政策这股“东风”,积极对外拓展,扩大对外合作,提高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服务附加值。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对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外语专业的优势能助力与国外友好高校拓宽合作交流领域,提高合作交流质量,创新合作交流方式;引进国外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在校内实施联合培养双学位、本硕连读、专升本等项目,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吸引更多国外学生来校留学;加强与各国驻华领事馆、各类教育文化机构的友好合作,深度参与中外教育、文化、经贸的合作交流,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基于此,民办职校外语专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充分考虑对外交涉情形,力求在实践中促成对外开放,又在开放合作中加强实践应用。

三、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大思政”课程建设路径探析

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要推进“大思政”教育理念落地课程建设,实现大格局一体化协同育人,需从师资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方法革新、教育评估研究以及开辟第二课堂等方面着力,同时对外拓展、深化校地企融合以及国际交流合作,通过“全员化”协同机制、“全过程”创新机制以及“全方位”整合机制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一)树立整体意识,创设“全员化”协同机制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主力军”。2004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从上海由点及面,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探索之路。经历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及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高校思政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格局仍未能有效形成,其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工作者未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全课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尚未完全树立;教师队伍没能统筹处理好育才能力和育德能力的关系;课程设置没能正确处理好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之间的关系[8]。由此可见,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工作者转变育人理念,提高育德意识和能力是首要条件。

单打独斗不是教育,合作共赢才能彰显教师英雄本色。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全过程。推进“大思政”落地见效,建设高水平师资团队,齐心戮力实现资源优化组合是关键。首先,教师培训要常态化。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育发展中心等开展的专题研讨活动,深入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政治道德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不断充实自身思想政治理论体系,提升教师育德意识;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厚植立德树人情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提供的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共享平台“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快速提升教师育人能力;加快校企地融合办学进程,鼓励教师走进企业锻炼学习,引进企业专家联合授课,将企业文化、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其次,师资团队打造要跟进。按照教学任务组成备课组、教研室等基层教学单位,实施“老带新,一对一”指导;定期开展集体备课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定期举办公开课、示范课、赛课等活动,评优示范,加强典范的作用,快速提升教学团队育德能力和业务水平整体实力;“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积极申报一流课程以及科研课题,以科研成果反哺育人能力;设立思政教学奖项,鼓励教师个人及团队积极参与教学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再次,师资团队协同合作要强化。要打破课程以及专业壁垒的限制,加强同专业不同课程、不同专业甚至跨学科之间的通力合作,尤其要加强与思政课教师的紧密协作,打造开放协作的多范式研究团队。最后,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辅导员、学工团体、学校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定期引进企业优秀员工及政府工作人员来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劲朝一处使,形成“全员化”协同育人新局面。

(二)推进课程建设顶层设计,落实“全过程”创新机制

“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育中,要求高校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都必须坚守又红又专的育人方向,讲政治是其突出特征,增强大学生的“四个自信”是其本质要求[7]。知识的系统性和课程的宏观概念决定“大思政”课程建设只有在全局中才能深刻把握,只能自上而下逐步推进。

1.推进课程建设顶层设计,助力“大思政”教育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首先,关注学科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系统改革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将“课程思政”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其次,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是教材资源二次开发、教材修订或者教材建设。结合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钻研教材,挖掘“思政元素”,建设配套“思政资源库”;修订开发教材,精心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及地方特色,弥补外语教材中缺失的中国精神及中国话语,建设语言+文学+文化三位一体的外语教材,落实“大思政”进教材。其二是网络资源平台的建设共享以及大规模在线课程的开放运用,赋能深度融合“互联网+”,有效突破“课程思政”教育时空边界。一方面,企业微信、钉钉、腾讯会议、云班课、雨课堂、公众号及抖音等网络资源的使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思政教育也随之拓展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每时每刻,更是延伸至教室之外的图书馆、自修室、宿舍、家庭等其他场所。另一方面,全球化时代,民办职校外语专业立足专业特长,加强加深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外友好高校拓宽合作交流领域,交换留学生,不但有力促成中外学子同上一堂课,还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再次,开展课程改革具体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伦理教育等内容精心融入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堂教学目标、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以及考查、考核等各个环节,落实“大思政”进课堂、进头脑,实现课程建设“主战场”全过程育人。

2.促进教学方法革新,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遵循“以学习为中心,学用一体”的原则。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要系统详细分析学生学情、课程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确保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立足于实际教学活动并相互促进。

就学生学情而言,民办职校外语专业的学生大多高考入口成绩并不理想,学习习惯、自学能力甚至文化素养跟公办高校学生有一定差距。另外,部分学生选择外语专业并非出于自己爱好,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情绪,学习缺乏内驱力;而语言学习本身复杂又枯燥,词汇、语法的积累需耗费大量精力,能力提升困难,且很长时间看不到明显进步,学习外在压力较大;导致语言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差,语言能力较弱,交际能力较匮乏,对语言学习的敏感度较低。就课程目标来说,因为缺乏统一的教学质量及语言能力等级评价标准,随着全国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先后开设不同外语专业,各院校外语专业发展差距也越来越大。直到2018年《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CSE)才出版问世,但这对于转型职业教育,打造“外语+”特色专业的民办职校来说,对师生教学活动指导意义并不大,其专业发展仍然处在各高校各自为政的摸索之中。其他语种的发展相对英语来说还要更滞后一些。就教材本身而言,一方面,外语专业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多、难度较大,教学推进困难;另一方面,外语教材内容主要涉及他国语言、文学、政治、经济、地理、历史及文化等相关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缺失,对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较为不利。就教师教学活动而言,学用分离、重输入轻输出,重理论轻实践是最主要问题。教学以自上而下的课文教学为主,教师要完成教材读写和听说任务,也曾尝试沉浸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探究性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但是都缺乏有效的针对性输入,输入与输出分离,最终导致学生输出能力没有明显改善。“产出导向法”(POA)是我国学者历经十余年潜心钻研,结合中国外语教育教学特色推出的本土教学理论,旨在克服中国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弊端,提高教学效率,现被多所高校采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产出了一批实证性和理论性研究成果,并且逐步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但仍然存在研究机构趋于集中、研究学科分布不均衡的问题[11],导致大量一线外语教师对POA认知度偏低,国内普及化程度不高。“大思政”教育理念要切实落地培养学生“四个自信”,教学理论研究及教学方法革新亟需纳入规划中。“产出导向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学用一体、以评促学”,值得一试。

3.开辟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打造“大思政”课程链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12]第二课堂有坚强的组织保障、丰富的实施载体、充足的参与覆盖,理应承担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第二课堂开展时间更加灵活自由,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学生参与兴趣更高,无论从时间还是效果来看,对于巩固第一课堂思政教育成果、拓展“课程思政”实施载体、强化实施效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13]。

目前高校第二课堂的界定,不但包括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各类专业比赛、创新创业、文体艺术、团学工作等校内活动,还包括实习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校外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已经发展成为学生第一课堂的重要外延,有效补充和强化第一课堂育人成果,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数据信息系统,在线发布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开放在线报名及评价功能,记录学生参加校内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外实践及实操课程的相关学分,帮助高校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进行全程化跟踪,统筹规划管理学生活动,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14]。

具体来说,民办职校外语专业校内第二课堂活动通常包含口译笔译大赛、模拟面试大赛、TED演讲比赛、外语辩论大赛、戏剧表演大赛、词汇大赛、写作大赛、外语晚会和公众号征文等专业性赛事活动,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通过专业竞赛赛前、赛中、赛后的行为引导以及比赛内容的巧妙构思,融入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德品质和法治精神等内容,给予学生非强制性的规范作用和多维度的感染作用,提升其爱国情操、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13]。随着赛事活动的举办,师生课外接触更加频繁,不但能给予学生比赛过程的专业指导,还能及时关注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日常人文关怀。此外,由企业专家直接面授或者带队实习的实操课程,则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素养的打磨,不但能使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坚定在平凡岗位上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的决心。这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真情实感更能打动学生的内心,比课堂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真正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理念。

4.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以评促建

课程评价作为课程开发和建设的效果诊断环节,有助于改善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最终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5]。Graves从社会教育情境视角提出了语言课程建设是由“计划”“开展”“评估”三个相互影响的环节组成的动态模式[16]。完善课程评价机制,以评价为导向推进大思政”教育观落地课程建设,能对其产生有效的反拨作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民办职校外语专业“大思政”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包括课程建设及“课程思政”两个相互融合的评价系统。评价机制方面,民办职业院校旨在实现产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课程建设评价应拓宽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和学生,还应纳入政府、企业专家等利益相关群体,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同时,完善评价指标,着重参考相关行业标准,严格要求,以规范学生参与专业实践的行为,提高学生实践操作的质量;此外,拓展考核方式,加大平时成绩比例,注重实践应用能力,加大实践课程评价力度[17]。最后,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课程建设硬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突出思政要求。评价理论及实践方面,评价指标不够全面、评价难以量化、评价主观性较强、评价数据采集难、评价过程可持续难、评价效度缺乏验证等难题一直是困扰“课程思政”评价的主要问题。在本身没有可操作性强的理论指导时,借鉴其他学科评价理论则成为“课程思政”实效评价的有效路径。例如“产出导向法”的即时和延时评价,外语测试的“评测使用论证”(AUA)都关注“评估”“评测”效果的有益性和对评测主体的反拨作用,对“大思政”课程建设实效评测体系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

AUA对“大思政”课程建设实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有理论指导意义。首先,将AUA框架中对教学、考试和评估三者之间关系的论述实践于“大思政”课程建设实效评测体系中,有助于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直接作用于课程顶层设计,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的问题。其次,评测体系的建立可以参考AUA自上而下“评测设计和开发”的步骤:通过对评测设计以及评测利益相关者展开分析,确保评测的有益性;分析评测项目的价值敏感性和公平性;分析评测内容的有意义性、无偏性、概括性、关联性和充分性,保证用于评测的材料及实施手段的合理性;确保评测利益相关者平等参与的机会以及测评方式的公平公正。再次,评价的导向作用可以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反拨效应,还可以尝试基于AUA框架从评价开始课程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最后,AUA中的一些理念直接作用于“大思政”课程建设评测理论。如评测开发和决策制定者有义务向利益相关者论证评测使用和决策的合理性;在测评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论证和搜集证据来为每个过程提供理据,根据得到的结果修改或摒弃主张,以确保每一步都有足够的理据并逐步开展下去[16]。

POA评价对“大思政”课程建设成效评价有实践指导意义。即时评价指的是学生在课堂进行选择性学习和产出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即时就学生学习效果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能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及思想动态,适时采取恰当措施予以引导。延时评价指的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经过课外练习后,再将练习的成果提交给教师评价。延时评价以学生的产出成果为依据,帮助教师对学生教育成效进行可持续动态评价[18]。

例如构建AUA+POA课程评价体系,联合多元评价主体,综合师生、生生、学习性评价等多种方式,利用移动设备,建立学生的电子档案袋,掌握学生课堂出勤、课堂表现、课堂评估、期中期末考试情况,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完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利用智慧校园收集如线上视频学习的出勤及时长、考试成绩及奖惩情况等教育大数据,利用舆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在网络生活中的动向及言论行为,对学生实施形成性评价。

(三)对外拓展,强化“全方位”整合机制

1.加强校地企合作,形成“大思政”环境合力

现代职业教育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19]。企业丰富的人文资源,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民办职校要主动走近企业,校企共同打造生产性实训基地、研发中心、企业工作室和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组建“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职场模范”的“课程思政”育人团队,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专业教学方案,及时将行业新资讯、新规范、新理念以及企业文化、行业精神、职业精神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推动形成“学校有统筹、校企有平台、团队有协作、课程有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20]。

民办职校依托地方而生,要积极响应地方发展战略,借力地方政策扶持和区位优势,发展自身并以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回馈地方需求。外语专业以其突出的国际交流特色,要在地方和国外使馆、领馆的交流活动中,以及地方其他外事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地方国际交流服务。民办职校外语专业师生要精修爱国主义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及地方利益,与一切反华势力作斗争;要深入领会地方精神,深耕中国传统文化,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为中华文明发声,为地方文化代言。因此,民办职校外语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还需纳入地方思想、地方精神以及地方文明等“思政元素”,定期开展地方专题研讨活动,学习地方文件精神,并定期邀请地方政府党政工作人员、社会先进工作者、行业思想道德模范等思想标兵深入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地方精神。协同企业和地方,共同发力,织成一张“德育网”,形成“大思政”环境合力。

2.深入国际交流合作,营造“沉浸式”“大思政”氛围

外语专业的学子终将走向五洲四海,在全球视野中找到人生坐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更多普通的外国人能真正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从源头上减少国外不良思想的入侵,是吾辈外语学子终身义不容辞的责任。

外语专业发展要立足长远、与国际接轨,拓展加深国际交流合作是充要条件。随着交流的频繁深入,外语专业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越大,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不能有丝毫松懈。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必须要考虑中外交流对学生思想的影响,更要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思想动向和行为。一方面,外语教师要贴近生活,时刻关注社会时事政治和国际国内局势问题,恰当地将时事热点问题、热点事件引入教学,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高尚情怀[21]。另一方面,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他国语言文化知识外,还须引导学生学习钻研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四、结语

“大思政”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界的又一次思想革命,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反应的是国家和时代对新型人才的最新生态定位。民办职业院校外语专业立足自身特色,推行自上而下的课程顶层设计改革,探索“大思政”落地见效的可行路径,积极回应祖国建设和地方发展需要,发挥好外语专业的育人作用,提高我国外语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大思大思政民办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东北师范大学西湖实验学校
——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 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