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儿童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2-03-24王金娣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儿童视角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王金娣

【摘 要】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言短意丰,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忽视学生已有基础和情感体验,轻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这样会抑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本文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为例,基于儿童视角,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从儿童的认知特点、文化底蕴、情感体验、想象能力四个方面,探究儿童视角下的古诗词教学的应然策略。

【关键词】儿童视角 古诗词教学 教学策略

古诗词作为我国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古诗词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然而,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却存在诸多忽视儿童的现象。本文将分析古诗词教学中现存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求基于儿童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一、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强化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然而,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师日常的教学方法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归类为以下四种问题。

(一)面面俱到,忽视学生的已有基础

不少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会忽略学生的基础,错误地认为教学就应该面面俱到,将古诗中的每一个字都进行讲解。这样的教学没有基于学生视角展开。事实上,学生有识字基础,不是每个字都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二)肤浅教学,轻视学生的文化熏陶

语言文字具有表情达意的功能,古诗词是诗人抒发情感、志向的载体。然而,日常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简略介绍古诗的作者,却忽视了诗人的创作背景以及古诗中的文化内涵,让古诗词成为空洞的文字符号,浪费了古诗词这一文化载体。

(三)枯燥讲解,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日常教学中,不难见到有些教师将古诗仅仅当作识字的文本,课堂教学完全指向背诵和默写,只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无法体会诗人创作此诗时的情感。如此教学,学生成为背诵默写的“机器”,渐渐丧失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四)机械释义,抑制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常以“想象画面”为教学重难点。然而,实际的古诗词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忽略营造古诗的画面感,机械地进行诗句的解释,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基于儿童视角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以上现象普遍存在。通过研究与思考,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四种应对策略,具体如下:

(一)明确重点,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其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由于该阶段的儿童需要依据具体事物或形象理解事物逻辑关系,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支持。具体有以下两个教学策略。

1.新旧串联,温故知新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注重知识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联系新旧知识,结合具体事物或形象,有重点地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牧”是三年级下册古诗《清明》中要重点学习的字。然而,“牧”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教材中,三年级上册学习的《山行》是杜牧的作品,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学习的《所见》也有“牧童骑黄牛”的诗句。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当抓住这个重点生字,借助“放牛的孩子”的图片,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高效学习古诗。

2.借助注释,自主探究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注释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教学资源,能被编者挑选出来作注的字词,便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借助注释,结合具体事物或形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古诗的诗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古诗《望洞庭》中,教材对“青螺”进行了注释:“青螺”即“青绿色的螺”,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诗人形象地将“君山”比作“青螺”。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让学生联系比喻这一写作手法,引導学生想象诗人泛着小舟在如同白银盘一般的洞庭湖上遨游,走入诗人自在悠闲的精神世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出示“白银盘里一青螺”的诗句,学生便能快速理解诗句内涵。

(二)发掘背景,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古人云:“诗言志。”可见古人写诗不是单纯地描写事物或景物,而是以古诗为载体,抒发情感与志向。因此,教师教学古诗时,要能引导学生发掘古诗中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节日习俗与典故,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民族自信与自豪。具体有以下三个教学策略。

1.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周一贯先生认为,民族认同感应从本民族的汉字里去找寻,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个故事,其背后渗透了民族思维的方式。在古诗词的生字教学中,教师应当追本溯源,还原字的本义,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中的“穷”字,“穴宝盖”表示山洞,“力”与“穴宝盖”一上一下的组合,便能引出“穷”的甲骨文字形表示一个人极度贫困,欲穷千里目中的“穷”也表示“极,到了尽头”的意思。学生了解了字的来源之后,便能加深对这个汉字的理解,也能更加充分地理解诗意,同时还能举一反三,看到“宝盖头”的汉字便能联想到洞穴,由已知推未知,提高了自主识字的能力。

2.结合习俗,丰富常识

中华民族向来是重视仪式感的民族。自古以来,许多节日习俗深入百姓生活,也体现在古诗词的表达里。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当充分利用古诗词中的习俗,丰富学生的常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传统文化单元,《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都涉及传统节日的习俗。《元日》提到春节“贴桃符”的习俗; 《清明》提到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描写的是重阳佳节“登高”和“插茱萸”的情景。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习俗,丰富学生的常识,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3.品析典故,深化理解

用典是古人写作的一大特点,也是一种常见的表情达意的修辞手法,它从根本上丰富了古诗的意蕴。读懂典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背后深厚的内涵。因此,古诗词教学必须将品析典故作为教学重点。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的古诗《夜宿山寺》时,“天上人”是一处用典,教师应当相机介绍:在神话传说中有天庭,也就是天上神仙住的地方。学生了解了这个典故,自然也就明白了为何“不敢高声语”,也就理解了“危楼高百尺”。此处的用典教学明显推进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

(三)联系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古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地联系起来,便能使简单枯燥的文字变得鲜活生动,让学生对古诗中的情感有一个比较完整、深刻的印象,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会学古诗、爱学古诗。具体有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1.吟唱古诗,入情入境

吟唱古诗是古诗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吟唱古诗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渲染古诗学习的浓厚氛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例如,一年级上册《江南》这首诗出自汉乐府,汉乐府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因此,《江南》本就是能用来演唱的诗歌。教師教学时,可以引领学生边识字边学唱,这样在乐中识字,可以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之情。

2.绘制图画,抒发情谊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古诗的一个特点。单调的古诗文字不能立体直观地展现诗歌意蕴,学生也无法浸入古诗,无法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绘制与古诗相配的图画,是古诗词教学的必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诗中的“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呈现在自己的画作中,营造出初夏时节农忙的情境,将田园之景呈现在纸上,有助于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表达出自己对田园之景的喜爱之情。

(四)巧用支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鲁纳正式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概念。“支架”往往指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古诗词短小意丰,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教师必须巧用“支架”,拉近学生与古诗词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适切的情境中想象古诗词背后的画面。具体有以下两个教学策略。

1.生字组词,连词成句

认识生字,读懂诗意,是想象画面的基础。古诗中的生字教学应当借助古诗词的独特语境,将识字教学与诗句释义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学生边识字边想象。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的古诗《清明》时,“魂”是本课的一类字,也是理解诗意的关键。教师引导学生将“魂”组词为“鬼魂”“魂魄”“灵魂”等词语,再让学生诵读古诗,反复比较、感悟,在所组的词中选择合适的词语代入诗句中。此处教学以词语为“支架”,降低了学生学习生字的难度,并以词语为基础,连词成句,想象画面。

2.调换语序,“古变白话”

古代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的意思相近,语序却不同,增加了学生理解古诗词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当运用“支架”,将古诗词原本的语序调整成现代白话文的语序,降低理解诗句意思的难度,从而更好地发挥想象力。

例如,三年级下册古诗《惠崇春江晚景》中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将“枝”与“桃花”对应,将“知”与“江水”对应,便可让学生重新排列这句诗的语序,可改成“竹外三两枝桃花,鸭先知春江水暖”。调换了语序,诗句的意思便清晰明了,为学生想象画面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三、结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当基于儿童视角,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习古诗词的能力,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进而提升古诗词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秀花.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教学教法,2020(12).

[2]周一贯.统编本古诗中的典故与教学[J].小学语文教学,2021(3).

[3]杨秋敏.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效阅读课堂的构建[J].语文天地,2020(4).

猜你喜欢

儿童视角古诗词教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尊重儿童视角 生成个性阅读
“基于儿童”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别样的童年,一样的童真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从儿童出发,构建生态化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