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课内外,将道德与法治课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的策略研究

2022-03-24苏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解读文本

苏琳

【摘 要】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工具。但如果只是依靠教材,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现实需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课外资源,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打通课内外。笔者以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的教学设计为例,尝试引导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让文本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解读文本 挖掘资源 黑板报布置 整合融通

一、立足教材,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依据,是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高思想素质的重要工具。有效地利用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要点。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道德成长需要,承接了一年级的教材设计,随着学生的生活空间不断扩大,体现在每个单元安排都沿着学生与自我、自然、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的关系不断地延伸。

以二年级上册《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为例,该课是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中的第4课。教材一共设置了四个主题活动——“他们的教室好在哪里”“我们一起来设计”“大家一起来动手”和“我们的教室更漂亮了”,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教室的环境布置,一方面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主人翁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紧紧围绕这四大板块,将教材与班级的真实环境相结合,把班级里的一切事物作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发现班级的美好。在交流中,如何打造班级里的特色“图书角”引发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大家纷纷提出了可以美化图书角、增加图书数量、设置图书角管理员、张贴读书名言等建议。从教材到实践,学生作为班级小主人的意识在不断地增强。

二、立足实际,充分挖掘课外资源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布置班级环境是班级文化建设最基本的内容,它不仅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体现,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教室的每一个空间,使其既美观,又充满育人价值。

作为班级文化的一块阵地,黑板报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因鲜明的主题、丰富的色彩、多样的板块,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视野不断开阔,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扩大,这一小块园地似乎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文化需求和精神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班级的黑板报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育人功效。

在教学《装扮我们的教室》一课时,图书角和窗台小花栏成为焦点,黑板报却鲜少有人提及。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笔者发现了主要原因:

(1)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不强,所以之前每次的黑板报都是由教师布置的,即使有学生参与,也是在排好版的基础上负责固定或做简单调整,学生的参与意识不强,对于黑板报的关注自然不多。

(2)各个板块的划分虽然很清晰,但格局没有丝毫变化。每期只是根据主题更换张贴的内容,容易引起审美疲劳。

(3)每一板块的位置是固定的,能够张贴的数量有限,所以每一次“上墙”人的照片就那么几张,还都是老面孔。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什么期待了。

基于此,在本课时的基础上,本班又增加了《今天你上“墙”了吗?》这一课时,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把黑板报布置作为装扮教室的重要途径,使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1.把布置黑板报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本班通过推选,已经选出了负责布置黑板报的宣传小队,但由于本人“不放心”,以及个别队员能力有限,所以主导权一直由笔者掌握。这学期,笔者开始尝试归还主导权,由宣传小队和几个平时干活比较麻利的学生一起,参与黑板报的布置。首先,教师会引导他们根据本期主题确定各个板块内容,接着由教师对收集的作品进行第一轮筛选,再由他们筛选出最终的优秀作品,最后自主张贴。这样操作,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其他学生看到同伴可以设计板报,也纷纷喊着要加入。“我要上墙”的呼声日益高涨。

2.开设迎合学生心理的板块

形式陈旧的板块已经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但如何在不违背主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我们开始尝试设计不同的板块。开学初,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对“我的心愿”这一板块特别感兴趣。趁热打铁,我们专门开辟了“心愿墙”这一板块,每个月获得“大拇指”数前15名的学生,就可以让他的心愿“上墙”。学生们争夺“大拇指”的积极性顿时高涨,无论是“写字星”还是“默寫小能手”,都比上学期多多了。通过开设迎合学生心理的板块,让学生在墙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把这面特殊的墙真正地变成学生们的“心墙”。

3.给予更多学生“上墙”的机会

之前,能够“上墙”的人数不多,即使更换主题的频率较高,也都是老面孔。对于自己的作品能不能上榜,学生心里都有了评判标准。这学期,笔者尝试改变以往唯“好看”的评判标准,给予更多学生“上墙”的机会。例如,在开展了“节约水资源”主题活动后,班级进行了一次宣传手抄报的动员,因为不强制,本以为只有成绩优异的学生会参加,却不曾想很多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积极性很高,隔天就画好了。虽然他们完成得不是那么好,但笔者没有否定,而是给他们提出了修改意见,并答应他们,只要修改好就能“上墙”了。看着这些学生顿时发亮的眼睛,笔者知道他们肯定铆足了一股劲儿,准备大展拳脚。果然,一个个没让人失望。从没上过榜的舒同学看到自己的作品出现在墙上,露出了自信、满意的笑容。

“今天你‘上墙’了吗?”成为学生们讨论的话题,也成了全体学生展现自我的一块阵地。虽然黑板报不再像以前那样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但千万别让这个“班级文化建设窗口”成为鸡肋。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通课内外,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他们一个创新的思维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一次展示创造力的机会,就能真正达到“让墙壁说话、让环境育人”的目的。

三、立足社会,整合融通促延伸

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指出:“教师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体验,进而体现自我价值。

纵观整本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材,我们会发现,其教育主题聚焦在:共有与共享,为公共生活奠基。这就更需要我们把整本教材重新梳理,并进行有机整合,打通课内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成长。例如,把握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整体架构,引导学生把理论转化为实际,为班集体建设贡献力量。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则直接聚焦在学生的公共生活方面,可以结合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行为习惯、礼仪教育融进日常,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学习第一单元《欢欢喜喜庆国庆》时,可以把周边的消防站、建筑工地等作为课程资源,开展“致敬劳动者”“我向国旗敬个礼”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学习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时,就可以以常州的特色景点——红梅公园或学校周边的湿地公园等为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家乡,了解家乡,感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义。其中《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一课则可以作为“致敬劳动者”活动的延续,带领学生寻访身边人,发掘他们的可敬之处,发挥榜样作用,坚定从小励志报效祖国的信念。

赞可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是的,以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基点,把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新的关注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借助教材里的图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开展活动,使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真正服务于课后生活,使学生的道德思想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解读文本
关注言语形式,凸显语文味
浅析詹姆逊关于文本解读的新视界
论背景资料对文本解读利益最大化的发挥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激活文本张力,构建立体阅读体系
用心解读文本 构建有效课堂研究
切入感知,学生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解读文本“五要素”
多角度解读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