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博物”的学校自然教育探索

2022-03-24张杰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项目式学习

张杰

【摘 要】自然教育的目的是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学校中推行自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是必需而迫切的。目前学校自然教育最有效的实施方法是基于“校园博物”的项目式学科统整学习。“校园博物”是学校自然教育的有效载体,项目式学习是学校自然教育的方式,学科统整是自然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成功融合,这一融合既丰富了学校课程,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渗透了自然教育的精髓。

【关键词】自然教育 “校园博物” 项目式学习 学科统整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得到了飞速发展,为此却付出了不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的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实施自然教育。笔者认为自然教育就是重拾人与自然的联系,让人认识自然、热爱自然、融入自然、敬畏自然。自然教育渐渐为更多家庭所接受,家长希望孩子能走到户外,参加自然教育课程,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远离电子产品。自然教育的优点和必要性无须多说,但是大部分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缺乏对自然的认识,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因此,在学校中推行自然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是必需而迫切的。

自2006年以来,笔者一直致力在学校推广和实施自然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摸索,笔者认为目前学校自然教育最有效的实施方法是基于“校园博物”的项目式学科统整学习。“校园博物”是学校自然教育的有效载体,项目式学习是学校自然教育的方式,学科统整是自然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成功融合,这一融合既丰富了学校课程,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渗透了自然教育的精髓。

一、“校园博物”——学校自然教育的载体

我们在自然教育工作中,需要回归自然教育之本——重视与自然的接触、交流和体验,通过回归自然本身,与课堂教学形成良性的互补和互动,利用情感体验的补充和完善,将课堂知识转化成能力和生活的一部分。培养一個人格健全的人,或者说完善一个人健全的人格,应该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和体验促使其发现生活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在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上都能与社会和自然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因此,学校自然教育的开展,需要一个有效的载体。

2006年起,因为笔者喜欢上了观鸟,于是带着学生们观鸟。数年下来,在参加观鸟比赛、校内外和社区的自然推广等方面都有所收获。笔者想给学生打开那扇自然的窗,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只是透过窗户看了一眼,然后又回到了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穿过窗户,走上了那座通往自然的桥。

所以笔者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真正拥有那扇窗,真正通过活动认识和接触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实现学校自然教育的真正普及。北京大学的刘华杰教授曾说:“博物,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在传统社会中,人人都是博物学家。在无数普通农民身上,传承着很多博物学知识,这些知识不能简单分为生态学知识,简单的力学、热学或其他分类的知识,他们的知识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如他们识得节气变化,懂得月有阴晴圆缺,认识五谷杂粮,识得水力、杠杆……“博物”,来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自然需要。

对于普通人来说,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每个领域的知识只有少数的专家可以掌握,普通人越来越远离自然。我们需要构建自己能理解并能亲身实践的知识体系,不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注意到风起于青之上,感受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多识鸟兽草木之名,主动规避大自然的风险,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做的。博物学是对大自然事物的分类和宏观描述,包括思想观念,也包含实用技术。

博物具有本土化的特点。北方学生和南方学生因生活环境不同,认识的动植物也不同。所以,我们依托于校园和社区公园,让学生认识校园内的园林植物、野生植物、鸟类、昆虫等,并且把它与生物、信息技术、美术、英语和写作课程相互整合,让知识源于生活,生活充满情趣。不用外出旅行,自然就在我们身边!“校园博物”就是我们实施学校自然教育最好的载体。

二、项目式学习——学校自然教育的方式

学校自然教育最有效的开展方式就是进行项目式学习。美国教育学家克伯屈将项目定义为“热情且有目的的行为”,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校园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以此沟通课堂内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素养。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研究内容很多,本文仅从实施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个典型的项目式学习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课题的确立、调查与研究、方案与实施、展示和交流。下面笔者以一个经典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来进行说明。

玉带凤蝶的成长史

1.课题的确立:学校种植了一些芸香科的植物,如柑橘、胡椒木。每到春天,学生们发现植株上有一些很特别、长得像鸟粪的虫子,他们很想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昆虫的幼虫。

2.调查与研究:通过生物课的学习,学生们知道很多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这种虫子是不是某种蝴蝶或别的昆虫的幼虫呢?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查阅资料,知道了玉带凤蝶、柑橘凤蝶、玉斑凤蝶的幼虫都长得像鸟粪,而且都会以芸香科的植物为寄主,所以这些幼虫可能是蝴蝶的幼虫。

3.方案与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天观察并通过摄影、录像、文字、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记录。在幼虫化蛹之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蛹什么时候会破茧?如果没有及时观察到它破茧的时候,怎么办?学生们在教师的帮助下,收集蛹,创设合适的室内环境,并持续观察直到蛹破茧成蝶。查阅资料,原来是玉带凤蝶啊!

4.展示和交流: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本次观察活动,将活动记录整理成册或制作完整视频后作为资料保存。

项目式学习最根本的一点,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然后从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为学生匹配适合的项目,并根据不同的项目进行相应的指导。因此,在每个项目式学习中,教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

项目式学习的课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课题的内容并不一定重复或必须完成某个项目,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了解和热爱自然,项目式学习是达成这一目的的手段。项目式学习和传统式学习方法相比,项目式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使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学科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而以“校园博物”为载体的自然教育在学校中有效地开展,正是通过项目式学习来实现的。

三、学科统整和融合——成功的学校自然教育

杜威重视实践活动对儿童认知与社会心理发展的教育价值,主张“做中学”,但他并不排斥系统知识的学习,并强调要在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之间保持恰当的平衡关系(教育实践至今没有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前面两点的阐述,不难看出,基于“校園博物”通过项目式学习的自然教育,自然而然地与学校教育课程教学融合了,虽然不能说完全解决了儿童中心与知识中心的平衡问题,至少是做出了一个可行性的实践。

这里笔者要提一提“多学科课程统整与教学”,它是指各学科围绕着一个主题实施的课程开发与教学活动,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组织教学,达到或超越原课程设置目标的课程实践活动。前提是要有一个或是基于真实问题,或是基于真实“生活事件”的“情境”,以此作为课程开发的支撑物和驱动力。

还是以“玉带凤蝶成长史”为例,在这个项目中融入了生物知识;科学的记录方法;统计方法和图表绘制则是数学知识;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展现玉带凤蝶的一生是融合了美术教育;学生通过撰写日记、短文,提高了语文写作能力;学生自编自导英语情景剧,融入了戏剧、英文、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完美实现了自然教育与多学科课程的统整。

“校园博物”以“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发掘围绕师生生活中的系列真实问题和场景,避免课程教学存在“生活体验缺失症”,让学生能够根据身边景物的观察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课程依托于校园和周边公园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在地性”。“校园博物”让学生认识校园内的园林植物、野生植物、鸟类、昆虫等,并且与生物、信息技术、美术、英语和语文写作课程项目整合,让知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实现了多学科课程统整。

有成效的学校自然教育,并不是与学校分科教学分割的,它应该是与学校课程教育相融合,既丰富了学校课程,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同时渗透了自然教育的精髓。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项目式学习
“全过程控制”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在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PLC项目式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浅谈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卢梭自然教育观及其对儿童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