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根汤联合肾着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2-03-23娄磊

河北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补体风湿性关节炎葛根

娄磊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性病症,病因尚未明确,以慢性、炎性滑膜炎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为晨僵、关节畸形等,易反复发作,且病情迁延,导致患者免疫功能受损,治疗难度大[1]。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以生物制剂、镇痛消炎类药、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类药物治疗为主,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病情,然而易复发,且不良反应较强,易产生耐药性[2]。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疗法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得到应用,且表现出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特征,对于改善患者体征具有重要价值[3]。根据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病理特征,中医学将其归于尪痹、痹症等范畴,主要发病因素为卫外不固、正气亏虚及外感邪气,痰瘀阻络为其病理产物[4]。葛根汤、肾着汤为中医学经典方,本院近年来以葛根汤合肾着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并以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展开研究,旨在分析该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症状与体征、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中医症候积分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为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7~71岁,平均(50.77±5.33)岁;病程1~10年,平均(5.86±1.35)年;关节功能分级:Ⅰ级19例,Ⅱ级24例,Ⅲ级7例。试验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50.16±5.40)岁;病程1~9年,平均(5.77±1.31)年;关节功能分级:Ⅰ级20例,Ⅱ级24例,Ⅲ级6例。2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性别比、年龄、病程、关节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西医症状满足《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标准[5];②中医症状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痹症”相关标准[6];③病情处于活动期;④年龄18~75岁;⑤关节功能分级为Ⅰ~Ⅲ级;⑥认知、语言功能均正常;⑦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研究,并配合签订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①病历资料不完整;②处于疾病晚期阶段;③关节功能分级为Ⅳ级;④合并其他免疫系统类病症;⑤入组前7 d曾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⑥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⑦合并严重性脏器功能障碍;⑧精神疾病;⑨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⑩过敏体质。

1.3 方法

1.3.1 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给予患者口服0.2 g塞来昔布胶囊(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J20120063)及20 mg来氟米特片(河北万岁药业有限公司,H20080054),1次/d,2周/疗程,连续2疗程。

1.3.2 试验组:予以葛根汤联合肾着汤治疗。方剂:葛根30 mg,石膏、白花蛇舌草各20 g,络石藤、桑枝、忍冬藤、茯苓、干姜各15 g,白术12 g,丹参、桂枝、芍药各10 g,甘草6 g,大枣5 g。煎煮后取汁,早晚餐后2 h给予患者温服,2次/d,1剂/d,2周/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症状与体征:治疗前、治疗2疗程后,分别记录2组关节的疼痛及肿胀指数,并观察其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指数的积分数均是0~3分,其指数计算方法为受累关节数量×积分数[7]。

1.4.2 中医证候疗效: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为依据,评定2组中医证候疗效。首先对患者中医证候进行量表评分,并且按照“(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计算疗效指数,计算结果≥95%即临床缓解,疗效指数70%~94%即显效,疗效指数30%~69%即有效,疗效指数≤29%即无效。

1.4.3 免疫功能:治疗前、治疗2疗程后,分别抽取2组5 ml空腹肘静脉血,常规离心后以免疫散射比浊法对补体C3、C4、免疫球蛋白A(IgA)、IgG及IgM水平进行测定。

1.4.4 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治疗2疗程后,分别以中医证候积分量表[8]为标准进行计算2组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肿胀、畏寒及压痛,各计0~3分,得分越低,即中医证候控制效果越佳。

2 结果

2.1 2组症状与体征比较 2组治疗前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且试验组的关节疼痛、肿胀指数均比对照组低,且晨僵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2组症状与体征比较 n=50,分,

2.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4.00%,比对照组的80.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n=50,例(%)

2.3 2组免疫功能比较 2组治疗前的补体C3、C4、IgA、IgG及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均有效改善,且试验组补体C3、C4、IgA、IgG及IgM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免疫功能比较

2.4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2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试验组各项评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n=50,分,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慢性、自身免疫性病症,易累及小关节,包括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以及掌指关节等,以血管翳及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病理表现[9]。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发生率逐年升高,流行病学特征表明,国内患病率达0.32%~0.38%,且患病数已累计超过450万例,具有致残率高的特征[10]。中医学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十分深入,强调该疾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为卫外不固、正气亏虚,外在因素即外感邪气,因瘀血、风寒湿邪、风热湿邪及痰浊等影响,流注关节,经络痹阻,不通则痛,引起疾病,治需以清热通络、活血化瘀及散寒祛湿为主[11]。

此次研究以葛根汤联合肾着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试验组治疗后关节疼痛、肿胀指数均比对照组低,且晨僵时间比对照组短,而试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同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肿胀、压痛及畏寒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葛根汤联合肾着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症状与体征,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以葛根汤联合肾着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中葛根具有生津止渴及解肌升阳之效;石膏、白花蛇舌草、络石藤、忍冬藤均可除湿通络与清热解毒;桑枝祛风除湿及活血通络;茯苓及白术可健脾祛湿;干姜行温中散寒之功;丹参具有活血祛瘀之效;桂枝祛风除湿及活血通络;芍药收敛止痛并调和血脉,大枣能够健脾益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通络、活血化瘀及散寒祛湿之效,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标本同治,通过进一步缓解其病情,提升患者疗效,降低其中医证候积分,促使关节疼痛评分和肿胀指数降低,缩短晨僵时间。

研究表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进展中,炎性介质与免疫细胞均发挥重要作用[12]。补体C3、C4为临床常见补体,是反应患者体液免疫状况的重要指标;IgA、IgG及IgM则为人体中的主要免疫抗体,于人体免疫防御中具有重要作用,补体、抗体通过产生相互作用,可发挥免疫防御功能[13]。此次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试验组补体C3、C4、IgA、IgG及IgM水平均比对照组低(P<0.05),提示葛根汤联合肾着汤有助于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免疫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葛根汤不仅镇痛效果突出,且抗炎能力较强,而肾着汤中的干姜抗炎、镇痛,茯苓及白术能增强免疫能力,甘草免疫调节能力较强[14,15]。多种药材配合使用,发挥抗炎、免疫调节及增强免疫力等作用,纠正患者免疫状态,提升免疫功能,降低C3、C4、IgA、IgG及IgM水平。

综上所述,葛根汤联合肾着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其症状与体征、免疫功能,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但本次研究纳入病例数及观察时间均有限,同时评价体系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均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后期工作中,尚需展开深入研究,增加病例数展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延长观察时间,同时创新研究方法,以进一步客观评价葛根汤联合肾着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补体风湿性关节炎葛根
IL-17、IL-35联合补体C3、C4在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程度的关系研究
蒙医温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及临床有效性分析
经常饮酒者喝葛根陈皮茶
葛根药膳用处多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补体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