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分析

2022-03-22李丽华吴必东

兰台内外 2022年7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信息服务民族地区

李丽华 吴必东

摘 要:信息服务犹如人的无形助理,关于信息服务的研究层次日益丰富,本文使用文献计量中的定量研究以及知识图谱的研究方法对CNKI上关于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研究领域的论文发布时间、发布期刊、发刊者以及论文研究领域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长期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民族地区的居民获取信息资源存在很多困难。本次研究依据统计分析的数据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未来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进行了预想。

关键词:文献计量;民族地区;信息服务

有效的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可以帮助该区域居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短时快速地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在我国,受信息发展技术的迭代、推广范围和使用过程中的消费观念影响,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更新、再到居民获取信息资源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居民在获取信息资源时,通常难以获得与需求相关性较高的信息资源。如今,利用更多的大数据、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来发展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势在必行。2002年以来,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学术领域的研究逐渐被更多学者加以重视,学术领域内的文献量处于一个较为平稳态势,但缺少长期研究该领域的学者。本文采用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研究进行统计定量研究,有助于更深入了解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现况、热点以及发展前景。此次研究通过文献计量研究分析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内所有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领域的学者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取自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考虑到该数据库收录期刊和文献具有数量、质量、权威性等因素,也是我国科研工作者和高校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数据库之一。通过检索,该数据库可以清楚体现出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方向的相关情况。本文把检索时间设为1987年至2020年,检索期刊的类型设为全部学术期刊,精确的检索关键词为社区信息服务。检索条件:【主题%=《民族地区信息服务》or 题名%=《民族地区信息服务》or title=xls《民族地区信息服务》) or v_subject=xls(《民族地区信息服务》】 OR 【题名=《民族地区信息服务》or title=xls《民族地区信息服务》】OR 【关键词=《民族地区信息服务》or keyword=xls《民族地区信息服务》】 。按以上条件进行检索并删除与检索词含义差距较大的文献后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8篇。

二、结果统计分析

1.文献年代分布分析

相关论文在一定周期内急剧增加见刊数量,意味着在该阶段内这个研究领域被许多科学工作研究人员重视,也展示了相关学术领域内的理论实践水平和研究进度。

根据图1的曲线变化情况,表明我国民族地区社区信息服务领域的研究文献发展呈现特点,是起步时间不长但是较为稳定的态势。

对2002年以前文献进行深入检索统计,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仅有4篇,分别是1997年见刊2篇、1996年见刊1篇、1987年见刊1篇,其他年份均无任何研究人员发表过相关领域的学术文献。

2002年至2017年,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研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特别是在2005年开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每年文献见刊量均大于2篇;2012年该领域学术论文见刊量为10篇,刷新了年度见刊数量最多的纪录,占1987年至2019年见刊总量的11.36%。

2.文献期刊分布分析

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领域内所见期刊的分布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可以找到在该学术领域内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包括了《图书馆论坛》《现代情报》《图书情报导刊》《图书情报工作》《当代传播》《延边党校学报》和《图书馆理论与实践》7本期刊在内的总影响因子为6.711,给予研究该学术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背景,为阅读者提供相关学习资料,还可以知道该领域内不同刊物的不同特点,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未来投刊作为模版参考。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该学术领域的文献是与布拉德福教授提出的文献分散定律几乎吻合。发表该领域学术论文总量超过2篇的共有7本刊物,截至2019年总共见刊量为26篇。包括《图书馆论坛》《现代情报》《图书情报导刊》《图书情报工作》《当代传播》《延边党校学报》《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等。其中有5本期刊被北京大学(2020版)确定为图书情报学科的情报学以及图书馆学两类核心刊物(《图书馆论坛》《现代情报》《图书情报导刊》《图书情报工作》《当代传播》《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以上列举的7本刊物是可以被看作研究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权威信息源,也可被认为是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相对稳定的重點期刊群。

3.文献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分布情况分析

对发表该研究领域文献的研究人员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可以看出见刊的研究人员与其发文数量的关系,并且还能猜测、预估以及发现这些科研工作人员的研究分析水平,有利于其他学术人员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领域的现况和未来发展前景的了解和研究。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从1987年到2019年间共有70位研究人员发表了有关民族地区信息服务这一学术领域的文献,但是有56位研究人员只发表过1篇有关文献,占了研究人员总数的80%,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研究人员只是偶尔研究该领域的学术而非长期系统性对其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见刊数量为2篇的研究人员为11人,占研究人员总数的15.71%;见刊数量为3篇的研究人员为2人,占研究人员总数的2.86%;见刊数量为4篇的研究人员为1人,占研究人员总数的1.43%。以上数据可以知道,专注在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学术研究领域进行长期深入研究的核心研究人员非常少,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分析的持续性需要大力加强,且该领域内的研究人员分散在许多不同研究机构,也同时说明了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逐渐被更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重视。

根据统计分析得出结果,可以了解到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只有中共吉林省延边州委党校为非普通高校研究机构,说明了普通高等院校才是研究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学术领域最为关键的分析研究机构。在所有见刊的研究机构中排名第一的是西北民族大学,见刊数量为6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赵国忠、马春燕等;排名第二的是湖北民族学院,见刊数量为6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祝方林、周劲、陈胡萍等;排名第三的是吉首大学,见刊数量为5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有刘喜球、罗海蓉等;排名第四的是中共吉林省延边州委党校,见刊数量为4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秦延新、朴於今和金海星;排名第五的是齐齐哈尔大学,见刊数量为4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李京芬、秦浩波、王虹和王春梅;排名第六的是中南民族大学,见刊数量为3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陈德容、张劲松等;排名第七的是西昌学院,见刊数量为3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坤燕昌、罗明英、杨帆等;排名第八的是内蒙古民族大学,见刊数量为3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胡波、白俊龙、赵宇和王秋平;排名第九的是广西民族学院,见刊数量为3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韦美珠和吴英姿;排名第十的是武汉大学,见刊数量为2篇,主要研究人员代表是周敏、季禾和莎日娜。

4.文献被引用情况分析

根据統计分析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被引用频率较高文献创新点为国家社区信息服务的发展情况和态势、社区信息服务的相关研究分析、社区信息服务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甚至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等无线通信技术的智慧社区信息服务新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周竞红的《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被引用次数最多,该文献被其他学者引用次数为30次。这篇文献指出大容量的网络信息可能会对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双重影响,作者认为网络信息在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一定帮助的同时也会影响民族地区人们的价值观,所以在研究网络信息与民族地区的发展应注意规避带来的负面影响;来自贺州学院图书馆的陆浩东和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盛小平的《困境与突围:西部民族地区用户信息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互动机制》检索词相关度是最高的,该文献被引用5次,被读者下载263次。这篇文献的作者详尽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信息服务供给失衡和低效的主要原因,指出应该扩大民族地区信息服务覆盖面和完善信息服务资源配置,有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解决民族地区人民获取信息资源困难的问题。

5.文献高频率关键词分析

学术论文中的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重要的词汇,可以直接反映出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领域研究方向的变换情况,利用统计文献关键词的方法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发展背景和发展前景进行研究,并使用CiteSpeace这款被很多科研工作者给予好评的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该领域内的文献进行关键词频率分析,以保证数据分析的可信度,如图2所示。根据图谱显示在线健康信息服务、智慧服务、信息服务技术、社群信息学、信息需求等是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方向的关键内容。

三、结语

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学术领域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可以帮助了解该学术领域现阶段的重要研究方向,梳理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研究特点及发展前景。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研究跨越地域和时代,从1987年发表的第一篇有关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文献后进入了停滞状态,直到2002年信息网络迅猛发展,增加了研究的新内容,引起学术人员和相关机构重视,见刊量出现稳步上升态势。如今是信息爆炸时代,研究的演进已然具有前沿性特点。本文经过对1987年至2019年间发表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总结该领域的研究特点:第一,与民族地区信息服务有关联的文献,大部分来自从事情报学研究和图书馆学研究的学术人员,说明了该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研究较少。因此,未来的民族地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或者研究中,可考虑与社会学、人工智能等其他领域的理论相结合并应用于实践案例,助力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深入发展;第二,统计数据显示,已统计的70位研究人员发表过该领域论文,其中 80%的作者只发表过1篇。从研究的延续性判断,这与民族地区信息技术发展相对缓慢、采样较为困难有一定关系。

结合综合文献分析和实际情况,现阶段民族地区的信息服务研究还需要从许多方面完善和改进,对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未来发展、面临的障碍,应结合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分析。根据高引用与高下载量文献析出,民族地区信息服务的模式逐渐向互联网以及大数据方向靠拢,因此民族地区信息服务逐渐移动化、智能化后,研究方向将可能倾向考虑民族地区居民对信息服务的使用满意度和接受度等实际感受融合研究,以为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服务体制,真实有效地为相关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竞红.网络信息与民族关系[J].民族研究,2003

[2]陆浩东,盛小平.困境与突围:西部民族地区用户信息消费的公共信息服务互动机制[J].图书馆论坛,2017

[3]杨 剑,民族地区特色科技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研究——以宁夏为例[J].科技视界,2015

[4]王 健.新媒体环境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信息“微”服务的对策——以宁夏师范学院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

[5]周海英,刘建兰.民族地区农业网络信息服务接入模式探讨——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当代传播,2008

[6]李 雯.从“一部手机游云南”看边疆民族地区档案信息服务构建[J].云南档案,2021

[7]陈 茫.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大数据”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创新研究[J].大众科技,2015

[8]王莉莉,高建国.甘肃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居民满意度分析及改善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3490500589266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信息服务民族地区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公共图书馆科技创新服务探析
农业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