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文性理论视角下日语助动词“ものだ” 的汉译研究

2022-03-22耿鑫吴尽

今古文创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互文性翻译策略

耿鑫 吴尽

【摘要】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作为“青春物语”畅销全球,全文以一个个小片段相连接,通过许许多多的日常片段,唤起读者身临其境般的亲切感受,让人因为熟悉而产生心理上的共鸣。《挪威的森林》的文学研究价值自不待言,对其进行翻译研究的热潮也在逐渐兴起。因此,本文将以《挪威的森林》原文及三个汉语译本为研究对象,以互文性理论的视角通过实证分析来探讨《挪威的森林》中“ものだ”的汉译策略。

【关键词】 互文性;语法功能;翻译策略;译本比较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0-0117-03

一、引言

《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出版以來,就作为通俗而完整的“青春物语”被大众所熟知。因为几乎包含了所有的青春元素:纠结与孤独、坚定与执拗、失望与寂寥、纯情与开朗、追求与救赎、忏悔与重拾……这正是成长必经的纠结、挣扎、迷茫、探索的历程。但是,关于《挪威的森林》的研究却不仅仅去局限于此,在文学翻译方面的研究也颇多。尚庆炳(2020)对《挪威的森林》的中译本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地域文化对于翻译观的影响。耿鑫(2018)以互文性理论的视角对《挪威的森林》中的文化负载词的汉译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替换、用典、仿拟、解释”四种翻译策略。李正锦(2018)以关联理论为视角对《挪威的森林》的两个中译本对行了对比研究,并探讨了文化意象在翻译时的处理方法。但据笔者查证,在CNKI上关于《挪威的森林》中的“ものだ”的汉译研究尚未发现,因此本文将探讨《挪威的森林》中“ものだ”的汉译策略,旨在找出再现原文风采的翻译方法。

二、“ものだ”的语法化功能

“ものだ”是由形式体言“もの”加上判断助动词“だ”构成,根据“ものだ”前所接续的内容不同,其语法意义也有差异。其变形有“ものである”、“ものです”、“もんだ”、“ものではない”、“もんじゃない”……根据江琳(2017)的分类标准,将“ものだ”的语法功能大致总结如下:

(一)本质、本性

用言连体形接续“ものだ”,表示对客观真理、具有普遍性的事物等,针对其本质发出的一种感叹。汉语可以解释为“本来就是……就该、就是。”例如,人の心はなかなか分からないものだ。(人心难测。)

(二)愿望

愿望助动词“たい”、形容词“欲しい”接续“ものだ”,表示强烈的愿望。汉语可以解释为“真想、很想……”例如,小さい時に戻りたいものだ。(真想回到小时候。)

(三)回想

用言过去式的简体形式接续“ものだ”,表示对于往事的回忆、过往的追忆。例如,小学校の時、よくこの川で泳いだものだ。(小时候,我常在这条河里游泳。)

(四)感叹

动词、形容动词、形容词原型或过去式接续“ものだ”,后面常常便随着终助词“な”、“わ”、“ね”,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感叹。汉语可以解释为“真是……”例如,時間が経つのは早いものだね。(时间过得真快啊。)

(五)当为

意志动词接续“ものだ”,表示基于社会常识、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等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原则。汉语可以解释为“应当、应该……”例如,子供は親の言うことを聞くものだ。(孩子应当听父母的话。)

三、互文性理论与翻译

“互文性”是指文本与其他文本,文本及其身份、意义、主体以及社会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与转化之关系和过程。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过充分了解原文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翻译成译文文本,因此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关联。译者在翻译原文时,可能查阅其他资料或其他译本并加以引用,因此译本与译本之间或译本与其他本文之间也存在互文性关联。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性还体现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上。翻译理论来源于翻译实践,翻译理论又能够指导翻译实践并能验证其实用性。无论是作为翻译实践的结果的译本,还是作为翻译实践指导的理论,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是相互关联的,而这种关联就是互文性的体现。

四、实证分析

参考以上“ものだ”的语法化功能,根据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的原文内容,书中的“ものだ”的用法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本文将结合林、赖、叶译本的翻译,探讨不同意义的“ものだ”的翻译策略。

(一)表示“本质、本性”的“ものだ”的汉译

例1.死は生の対極存在なんかではない。死は僕という存在の中に本来的に既に含まれているのだし、その事実はどれだけ努力しても忘れ去ることのできるものではないのだ。

林译:死不是生的对立面。死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一存在之中。这个是事实无论怎样力图忘掉都将归于徒劳的。

赖译:死并不是生的对极存在。死是本来就已经包含在我这个存在之中了,这个事实是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忘掉的。

叶译:死并不是生的对等。死本来既已包含在我这个人里面,无论怎样努力也不能忘掉那个事实。

例2.記憶というのはなんだか不思議なものだ。

林译:记忆这东西总有些不可思议……

赖译:记忆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叶译:记忆这东西真是不可思议。

例1中的“ものではない”是助动词“ものだ的否定形式。此处的“ものではない”,三位译者均采用省略的翻译策略,但是三位译者对于“ものではない”在翻译过程中的处理却不尽相同。其中,林译本对于语句之间的连接更为考究,注重译本的内在互文性,力求译文原文更契合流畅,译文内容唯美雅致,因此,将其归化为“徒劳的”,仅仅通过“徒劳”二字就充分体现了人自出生以来每天都在与死亡共存,既表达了作者深谙生与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共生的道理,间接体现出作者对于亲友“木月”生命的戛然而止的理解与接受。赖译本与叶译本更注重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互文性,倾向于忠实于原文,因此分别译为“无法忘掉”,“不能忘掉”。虽然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互文关联最大化,但是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难免缺乏文学作品的美感。例2中的“ものだ”,林译本采取了省略的翻译策略。虽然削弱了译文与原文的外在互文关联性,根据语境来看,省略该内容并不影响原文的意思表达,且更简练流畅。但赖译本和叶译本都更加注重译文的内在互文性,均采取了加译的翻译策略,通过了添加了汉语的程度副词“真是”,使译文的内容更加充实完整,不但体现了主人公并不是刻意铭记,却在十八年后的今日依旧记忆清晰的不可思议之处,更突出记忆的本质特征就是令人琢磨不透。

(二)表示“感叹”的“ものだ”的汉译

例3.そんなカオスの中からよく致命的な伝染病が発生しなかったものだと今でも僕は不思議に思っている。

林译:我现在还感到不可思议:在那般浑浊的状态中居然没有发生过致命的传染病。

赖译:在那样一团混乱之中居然没有发生致命的传染病,到现在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叶译:在一片混沌之中,居然没有发生致命的传染病,迄今我仍觉得不可思议。

例4.直子は顔を上げて僕の目を見つめた。「そういうのってわかる?」

「多かれ少なかれそういう感じって誰にでもあるものだよ。」と僕は言った。

林译:直子扬脸盯着我的眼睛,“这个你明白?”

“或多或少,谁都会那种感觉。”我說……

赖译:直子抬起头来凝视着我的眼睛。“这种感觉你了解吗?”

“每个人多多少少也都有这种感觉。”我说。

叶译:直子抬起脸来,盯着我的眼睛。“你明白那种感觉吗?”

“那种感觉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的。”我说。

例5.変なもんだな、と僕は思った。これじゃまるで彼女の言葉探し病が僕の方に移ってしまったみたいじゃないか、と。

林译:莫名其妙,我想,莫非她的语言彷徨症传染了我不成。

赖译:真奇怪,我想。这种话简直好像她那寻找语言的毛病已经传染到我这边来了嘛。

叶译:奇怪极了,我想。这样像是她的毛病传染给我了。

例3中的“よく〜ものだ”是表示感叹的惯用句,三位译者均着眼于译文的内在互文性,均采用了加译的翻译策略,通过添加一个副词“居然”,将生活于一团脏乱的宿舍之中,却没有感染致命的传染病的不可思议之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例4中的“ものだ”,三位译者均采用省略的翻译策略,虽然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外在互文性关联减少,但是从译文的内在互文性来看却是最佳关联。此处的ものだ”表示感叹,但是由于主人公渡边是为男性,省略表示感叹的语气词语的翻译更能衬托出主人公孤寂沉稳的性格特点,以及通过对直子的语言开解,间接体现了此时渡边对直子情感的变化。在例5中,形容动词“変(な)”接续终助词“な”,用来表示感慨或感叹。其中,林译本虽然采用省略的翻译策略,但是更注重于译本与读者的外在互文性关联,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母语语言功底,将“変(な)”译为“莫名其妙”,能拉近与中国读者的心灵距离,减少翻译的生涩感。赖译本和叶译本均采用“加译”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原文与译本的最大关联性,分别通过加译程度副词“真”“极了”,描述了渡边处于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所想的困惑,及对其跟直子处于同一种状态的难以置信、不可思议。

(三)表示“回想”的“ものだ”的汉译

例6.寮はあるきわめて右翼的な人物を中心とする正体不明の財団法人によって運営されており、その運営方針は―もちろん僕の目から見ればということだが―かなり奇妙に歪んだものだった。

林译:它是由以某个极右人物为中心的一家性质不明的财团法人经营的,其经营方针——当然以我的眼光看——是相当奇特的。

赖译:在宿舍居然是由以某右翼人物为核心,实体不明的财团法人所经营,而那经营方针——当然是在我的眼里看来——扭曲得相当奇怪。

叶译:……宿舍是由某极右派人物为中心的来历不明的财团法人所经营,它的经营方针——当然在我眼中看来——是相当奇异的歪曲。

例7.だから彼と話をしていると、僕は自分がとても面白い人間でとても面白い人生を送っているような気になったものだった。

林译:因此,每次与他交谈,我都觉得自己俨然是个妙趣横生的人,在欢度妙趣横生的人生。

赖译:因此和他谈起话来,我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变成非常有趣的人正在过着非常有趣的人生似的。

叶译:所以跟他谈天时,我总以为自己是个非常风趣的人,过着十分风趣的人生。

例6中的“ものだ”是表示回想的含义。例6中三位译者均注重译文的内在互文性关联,均采取的是“省略”的翻译策略。由于中日两国的语言习惯存在差异,这就造成了翻译过程中对于部分内容的取舍的难点。林译本更注重语言的连贯性与整合性,因此省略了“歪んだ”而翻译为“奇特的”,虽然有损于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关联性,但是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能有效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阅读体验。赖译本与叶译本致力于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大互文性关联,分别译为“扭曲得相当奇怪”“相当起义的歪曲”,但是存在翻译的晦涩感。虽然省略了“ものだ”的实质意义,但是通过语境来看,并不影响语句意思的表达。例7中,三位译者均着眼于译文的内在互文性关联,但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翻译风格选择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林译本采用了加译的翻译策略,通过添加副词“俨然”,表现出主人公渡边和永泽兴趣相投,跟他交谈自己都会变成有趣的人。另外两位译者均采用省略的翻译方法,虽然省略了“ものだ”的实质意义,但是通过语境来看,并不影响语句意思的表达。

(四)表示“愿望”的“ものだ”的汉译

例8.「そんなんに余ってるの?」

「僕の時間を少し上げて、その中で君を寝らせてあげたいくらいのものだよ」 緑は頬杖をついてにっこり笑い、僕の顔を見た。

林译:“真那么闲?”

“真想把我的时间分出些来,让你在里边好好睡上一觉。”

绿子支颐展颜,看着我的脸说……

赖译:“剩那么多啊?”

“甚至想分一点时间给你,让你可以在那里睡觉呢。”绿托着腮咧嘴微笑,看我的脸。

叶译:“你那么空闲吗?”

“我的时间多到可以分一点给你,让你好好睡一觉。”绿托腮而笑,注视我的脸。

例8中的“ものだ”是表示愿望的含义。虽然表示程度的副助词“くらい”和助词“の”将“上げたい”与“ものだ”隔开了,但是并不影响句意。三位译者均注重于原文与译文的互文性关联,前两位译者采用“加译”的翻译策略,通过加译副词“真”“甚至”,不但实现了原文与译文的换文性关联最大化,而且从侧面衬托出主人公渡边的细腻入微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绿子由关心到挂念的情感的变化。仅仅通过这两个副词,就将渡边的细腻温柔刻画得淋漓尽致。叶译本采用“省略”的翻译策略,虽然外在互文性方面稍显不足,但是译文的内在互文性有所提升。尽管省略了愿望意义的表达,但是通过语境来看,这样的会话显得轻松愉快,更能体现出绿子对渡边的心疼与爱意。

五、结语

由以上实证分析可见,日语中的“ものだ”在翻译成汉语时,结合译文语境,三位译者根据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为了使目标语言读者打造一个身临其境的文学沉浸之旅,更好地理解原文内涵,也常采用“加译”,且加译副词、语气词居多。由于汉语的副词、语气词等不但能够充分表达情感、语气,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更容易理解,不会有翻译的生涩感,可以通过语言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构建文外互文性关联,所以加译时,一般都是加译副词、语气词等。但是,本文仅对“ものだ”的汉译策略进行了研究,其他形式体言相关内容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采用“省略”的翻译策略居多,采用“加译”翻译策略次之。

参考文献:

[1]李玉平.互文性:文学理论研究的新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67.

[2]村上春樹.ノルウェイの森(上、下)[M].講談社,2003.

[3]叶蕙译.挪威的森林(上、下)[M].博益出版社,1991.

[4]林少华译.挪威的森林[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赖明珠译.挪威的森林(上、下)[M].时报出版社,2003.

[6]商庆炳.《挪威的森林》中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

[7]耿鑫.互文性视角下《挪威的森林》中文化负载词的汉译[J].现代交际,2019,(3).

[8]江琳.浅谈日语句末语气表达“ものだ“和“ことだ”的用法区别及教学法[J].文化与探究,2017,(4).

[9]李正锦.关联理论视域下《挪威的森林》两个中译本对比[J].青少年日记,2018,(2).

[10]江琳.浅谈日语句末语气表达“ものだ“和“ことだ”的用法区别及教学法[J].文化与探究,2017,(4).

作者简介:

耿鑫,女,汉族,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

吴尽,第二作者,男,汉族,内蒙古赤峰人,辽宁师范大學海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

3689501908252

猜你喜欢

互文性翻译策略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互文性策略解读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