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2022-03-21游浪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游浪

摘   要:槽门村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孕育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在黔满族文化。槽门村作为百里杜鹃管理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振兴提出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不断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理念。民族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经济的产生,催生了民族文化产业,促成了民族地区传统生计模式向现代生计方式的转变,也为传统乡村向新农村转变提供了契机。因此,选择槽门村作为此次研究的主体,意在发掘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生计方式

中图分类号:G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5-0026-03

在2021年贵州省乡村振兴新蓝图中,规划了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其中加强传统村落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要达到270个。这一蓝图意在推动民族地区农业向精细化、节约化和绿色化发展,同时开发和保护民族村寨及其文化,利用当地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发展。当地政府将通过乡村特色产业吸纳人口就近就地就业的内生发展能力,推进农村发展夯实振兴基础。槽门村在2018年被列为百里杜鹃管理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项目引进吸引外来企业发展种植、养殖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同时,完善基础文娱设施建设,丰富农余生活。

一、传统文化及生计方式

《辞海》将“传统”定义为是由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1]。“文”的本义指纹理各色交错,旧时指礼节、仪式。“化”指教化。自汉代以后才有“文化”一词,意思是以文教化。文化是指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起着规范作用的观念、价值和知识的体系[2]。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3]。传统文化的产生、延续和生计方式息息相关。生计方式是指人们相对稳定、持续地维持生活的计谋或办法,即通常所说的生计模式或生活习惯,与自然资源具有相关性[4]。岳小国则把生计模式看做人类适应自然与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5]。尹绍亭在《人与稻田——贵州黎平黄岗侗族传统生计研究》一书序中写道:“文化的核心是生计,生计的研究,是文化适应研究的最基本对象。”罗正副、蒋英把生计模式当做一个民族文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6]。

传统文化是过去和现在的延续,是立足现在、重构过去的一把钥匙。当下,现代乡村发展不仅只依靠当下经济、科技就能发展,对在生产生活中的实践记忆及乡村传统文化的追溯也是促成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傳承是当下乡村振兴过程中重要一环。传统生计模式不仅是一种生存方式,更是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而生计方式与生态不可分割,随着生态的改变衍生出一套适宜当下的生计模式,生态系统通过文化适应来调整人的生计模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了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现如今,人们通过生态、传统文化和生计方式之间的存续关系来探究现代乡村的发展,同时挖掘地区传统文化里优秀的内涵用以发展现代乡村和振兴乡村。

二、满族村寨槽门

槽门村是百里杜鹃管理区首批乡村振兴示范点,全村总面积15.49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5 004.7亩,梯田总面积1 108.5亩,土地面积为3 892.2亩。现居人口3 442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63%,其中满族占总人口的50%。槽门村下辖凉井、龙井、兴龙、排方、尖坡、堰塘、竹元、桥头、沙坝9个村民组,均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满族的聚居地、远近闻名的“满族村”,因泥土以黄颜色为主,为清初军屯后裔所居住,又被称为“黄泥堡”。槽门村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县、金沙县和黔西县三县交界处,是一个山间盆地,地形平坦,较为开阔。当地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属乌蒙山区的喀斯特地貌。全年平均气温在14摄氏度左右,全年无霜期达265天,气候宜人。有充足的水源和平坦的地形可供开垦田地,当地酸性土壤适合种植茶树、核桃、李子和梨等经济作物。此外,该地处于煤山地带,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三、槽门村入黔满族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

(一)在黔满族的文化教育

满族入黔时,当地经济落后,直至雍正乾隆年间,当地经济才得以发展,期间读书人增多。贵州省毕节地区的满族入黔之初说满语,以后逐渐改说汉语,其子孙后代接受汉文化教育。嘉庆之后,宋、游、黄、安、杨、傅、高、倪、姜等姓的读书人中,有不少文武秀才、      生和贡生。当地杨氏在康熙年间迁入贵州,杨氏四世公考中秀才,五世公考中廪生,闻名黔西北。后来开办竹林书院,主要招收满族学生[7]。嘉庆年间,槽门有高氏女子聪慧过人、才思敏捷,不仅能吟诗着文,并能命大史事。婚入熊姓后,膝下育有一子,名为泽钟,但命运多舛,其夫病故。后嫁入周育有一子,名文光,夫亦病故,便携两子嫁入游姓,育一子名为世珍。勤劳、温良贤惠的高氏相夫教子,且熊泽钟、周文光、游世珍三人勤奋好学,皆考中秀才出人头地。在当地高氏“寒门育三子,一母三秀才”的故事广为流传。高氏去世后,朝廷拨款为其修建坟墓,褒扬其德能。据老辈人说,“顺治年间槽门秀才游应选,曾独自一人持弩深山猎获野猪老虎,朝廷赞其智勇双全,将其封为武将军。”现存墓碑两块,碑文保存完好,清晰可见“武将军”等字样。槽门村亦被称为大方“状元村”,不仅老辈人勤奋好学,而且年轻一辈追求上进,勤奋好学者也从未间断,自恢复高考以来获大专以上学历的就有291人,其中有博士2人、硕士5人、本科112人。

(二)文体活动的热爱及独特的饮食文化

槽门村所在地是苗族、彝族、满族乡,槽门村以满族、苗族为主,21世纪以前苗、满分地而居,互不通婚。槽门村当地满族先人的墓碑上端刻有“旨”字或“溢”字,以示清皇族之墓,这是其他民族墓碑上所没有的。满族会参加苗族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十和七月二十的赶“跳场”,是与苗族青年谈情说爱的场所,也与之进行商品交换。槽门村满族在传统节日里会举办一系列的体育竞技比赛和文艺节目表演,并邀请当地苗族一同参加,体育比赛有篮球、射箭、打磨磨秋、拔河等。篮球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槽门村盛行。村民组织自建篮球场,自行组织篮球赛事。当时在槽门村还有女子篮球队员被选入县队;在2004年还承办过所在区的篮球赛事。满族人能歌善舞,大大小小的节日会欢聚一堂,组织开展文艺活动,有歌舞、小品、魔术及朗诵等,可谓多才多艺,极富创造力。文艺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创作。当地满族依托重大节庆活动和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传承优秀文化活动。

满族人喜爱糯食和豆制品。入黔满族人来到贵州也把饮食文化带到了贵州。相传满族入黔时,在行军中,为了食物能够不变质并便于携带,遂把糯米蒸熟,掺入新鲜猪血,加入食盐和其他作料,装入洗好的猪大肠中蒸熟,这被当地满族人称为米肠粑。如今,每年冬季杀年猪时,每家每户都会装米肠粑,米肠粑成为满族人年夜饭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和正月间(农历一月)的早餐首选。当地人在摆家宴时,喜欢用大碗盛食。入黔满族人因怀念家乡美食,而当地食物匮乏但盛产黄豆,遂用当地黄豆制品代替肉食制作满族的八大碗。在黔满族的饮食因独特的生存环境和条件而形成,产生独特地方民族饮食文化。

四、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

(一)促进地域文化与产业振兴

笔者调研的槽门村现有村社一体公司(或合作社)2个,引进辣椒、茶叶、稻田养鱼、旱改水、污水处理等项目;通过道路修建、“坡改梯”、乡村污水治理等项目的实施,使得村落空间发生改变,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完善。槽门村打出了“满族村”、“状元村”文化广告牌,做好“一母三秀才”佳话的故事讲述;以千亩梯田、满族古墓群为景点打造和宣传一个具有满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和记得住乡愁的田园景区。其次,形成区域化的品牌效应,与时俱进,使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以方式多样化向外来游客展现。最后,在协调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的同时,构建完整的生态价值和政府供给充足的体系,助力当地民族人口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突出农耕文化的产业展示区,打造一批特色文化产业乡镇、文化产业特色村和文化产业群。民族文化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是深刻的文化再构过程。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将乡村地区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使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产业链的衍生和逐步扩展。乡村产业交叉融合是以农业为依托的,村民的身份随着产业发展而发生转变,他们是特色产业的经营者、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服务者、现代工农业结合的践行者、当地特色资源的供给者、传统文化和工艺的传承者,其中许多人由传统农业转而投向服务业和农业的新型结合。生计方式的转变为乡村地区人口发展的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也顺应了现代乡村人口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潮流。民族地区人口的发展直接影响当地民族文化再构和生态环境;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发展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在此过程中,不仅仅是对民族自身文化的弘扬,也离不开对生态环境价值的挖掘与培育。因此,槽门村应该因地制宜,对当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及市场做出合理配置,以更好发展现代乡村。

(二)促使鄉村文化旅游融合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相结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发挥旅游对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现阶段乡村依靠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作为突破口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的兴起、发展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一是取决于当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富有特色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二是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传统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民族地区的一面旗帜,自然资源的开发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打造适居和旅游发展为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我国传统农耕文化是以“天地人”宇宙系统为基础的,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与原有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就是要打好自然资源这副牌,生态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是促成文化生态为一体的发展途径,也是当代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乡村特色产业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修复。

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或其他类型共同体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再现[8]。首先,讲好民族故事、传播民族文化、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是一个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体现。要把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融入乡村建设与维护中来,要利用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作为开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禀赋。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推动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文化产业特色村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促进地区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民族文化形成地区民族特色的产业是对民族文化自身的弘扬。优美的生态资源是吸引外来游客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人民获得幸福感的来源。要善于挖掘、运用地方性知识和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促进当代农村多元主体的发展与合作,整合现代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在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引导下,激活传统文化的生机和活力,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途径和乡村文化生产力的原动力之一。生计方式的转变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经济来源和多种途径,促进了乡村地区人口发展。通过对乡村的生态、传统文化、生计方式的调研,使我们更加了解了现代乡村振兴路径。乡村传统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而且对于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倪文杰,张卫国,冀小军.现代汉语辞海注音、释义、词性、构词、连语[M].北京:人民中国出版社,1994:146.

[2]   张义明,易宏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9:4.

[3]   潘万木,杨文胜,吴浪平.简明中国传统文化(第3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8.

[4]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103.

[5]   岳小国.藏族社会生计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研究——以西藏贡觉县三岩区为例[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

[6]   罗正副,蒋英.生计模式与文化传承——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民歌的文化释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7]   李平凡,颜勇.贵州世居民族迁徙史(下)[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763.

[8]   张宏.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9:10.

[责任编辑  若   云]

3653501908224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传统文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