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图书馆视角的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2-03-17刘丽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刘丽莉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山西 晋城 048026)

国内对阅读素养的研究兴起于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2000 年PISA(国际学生评价项目)及PIRL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等国际学生素养评估体系的启动,带动了教育界及出版界对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和提升的广泛关注,语文课程改革、阅读教学创新、配套阅读教材编写等活动得到实质性推广。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整体阅读环境、信息网络技术、信息素养提升等新元素以时代化、强有力的劲头,为人的综合能力提升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由此也推动了阅读素养研究的发展进程,社会阅读体系构建话题成为学术界新的关注焦点。其中,图书馆在阅读体系中的全方位、持久性作用取得共识。但围绕如何从图书馆角度进行阅读素养提升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专门针对高校图书馆视角的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研究文献还比较少。基于此,本文着重对近年来阅读素养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从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和研判,提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实施策略,以提高大学生阅读素养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为未来大学生信息素养养成和综合能力提升打下基础。

一、国内阅读素养研究现状

PISA和PIRLS等国际测评体系启动于二十一世纪初期,在全球范围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少年及儿童进行相应素养的评估,以评价参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制和政策对学生的相关素养的培养情况,[1]其所蕴涵的评价理念、体系化的评价框架、科学化的评估内容,尤其所延伸的评价意义引起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广泛重视,也成为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学生素养培养的风向标,学术界开始出现对学生阅读素养等相关方面的研究。其中对PISA 和PIRLS 的评估解读及启示研究占了较大比例,张所帅[2]、王宇珍[3]、王佑镁[4]等人详细分析了历届评价体系的测试框架、测评基调、目标导向、评估特征等,以解读其评价体系所蕴涵的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该类研究的出现,也间接地为我国语文教学改革、考试改革、课程设置、教材编写等工作带来了有益借鉴。王晓诚所提出的关注阅读教学与评价的目标导向、强化数字阅读的导航能力、重视多重文本阅读及批判性阅读能力等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现阶段教育领域在国际学生素养评估体系下新的教学理念与工作方向。[5]2008年以后,图书馆与阅读素养主题类文献开始出现,范敏[6]、方胜华[7]、颜泽玲[8]等人,从拓展服务领域、应对阅读素养危机、履行图书馆使命等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不同见解,这与PIRLS 测评中三个影响情境(家庭、学校、社会)的测评框架导向不谋而合,在目前的社会结构体系中,图书馆对阅读素养影响情境的塑造作用,无疑是最好的推动力量。此外,罗文华、唐芬芬对大学生阅读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等融合发展可行性的研究也有很深的现实意义,从一定角度上科学陈述了目前社会发展条件下大学生素养养成的逻辑关系,给信息化浪潮下的大学生素养提升带来了新思路。[9]

二、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的现实意义

阅读素养,是一种对阅读文本进行识读、理解、质疑、利用和解构的能力,是人的综合素养中最基础的构成。人们通过对文本信息的解读,在一定情境下进行反思和重构,以解决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并参与社会活动。[10]因此,阅读素养类似于语言字词类的学习工具,是人们在参与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PISA主要评估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PIRLS主要评估对象为15岁学生,从中小学抓起,在义务教育阶段为儿童和青少年未来素养养成打下坚实基础,是国际学生素养测评的主要宗旨。从这一角度来看,大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可以定位为“提升”阶段。在没有更多测评体系要求下的这一特殊群体,如何更好地实现能力积累、如何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中与其他素养进行无缝融合等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充分关注。毕竟,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信息泛滥、多元文化环境等现实发展条件下,大学生阅读素养在脱离义务教育阶段中体系化推进的原有状态下,是否还能保持较高水平、是否能高效地将阅读素养演化为信息素养等更高层级的发展还有待商榷,因此,有必要持续关注和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水平。

三、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

2011年,国际图联IFLA 的“素养与阅读专业组”发布的专业报告《在图书馆中用研究来促进素养与阅读:图书馆员指南》中,对“阅读和素养”的定义包含终生发展、实践以及提升识字、阅读和书写能力,报告指出这是能够培养个人和群体独立性、探索性和终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IFLA 坚信图书馆在促进素养与阅读中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11]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不仅要在资源建设和服务上围绕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开展工作,更应把服务的效能提到首位。在服务对象明确、群体特征明显、服务可控性高等优势条件下,有意识地将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信息素养培养等纳入工作范围,从内而外、体系化地对大学生的素养进行建设和塑造。

目前,基于高校图书馆视角的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活动主要集中于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围绕阅读推广以培养大学生阅读意愿及阅读能力,促进大学生阅读行为向积极有益的方向发展,以此为主线,提供一系列图书馆阅读服务。近年来,各高校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多样、主题明确、导向清晰、体系化强,在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阅读氛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大学生阅读素养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教育部高校图工委读者服务创新与推广工作组及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举办了数期的案例大赛,以期为各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提供新的推进方向,力争从活动形式出发,扩展活动内涵,真正使阅读推广产生应有的活动效应。

四、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体系构建

(一)图书馆应与教学系多面融合,搭建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平台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工作,需要有清晰的推广思路,要充分考虑阅读情境、阅读状态、内发动力等相关因素,从整体上、全局上进行体系化的提升和强化。在日常工作中,图书馆在设置阅读推广活动时,首先应分析阅读推广对象的实际阅读水平、阅读层次、阅读意愿、阅读行为特征等,将阅读推广活动的层级进行合理定位。在此基础上,根据高校教学规划、本土人文特色、馆内品牌活动建设特点等,与教学系进行多面全方位融合,把阅读推广活动内容渗透到年级、系、班等的文化建设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提升和推进。这种整体推进应如表单式的清晰和明确,以形成一种透明化、可视化、操作性强、方向性强等协同状态,步调一致地为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搭建实践平台。

(二)应形成有效的评估机制,将阅读素养提升纳入大学生学业水平考核系统

良好的阅读素养养成体现在阅读行为的正向建立上,即内在动力的有效驱动和触发。在大学阶段,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和行为养成均呈现不稳定性,需要有外在的约束或激励机制进行纠偏和强化,因此,有效的评估机制变得十分重要。高校在教学中应严格依据相关教育法规所要求的高等学历教育学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学业考核制度,以保障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掌握一定的技术和能力。图书馆在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工作中,要勇于走出去,脱离原有工作模式,将阅读素养测评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核体系中,以学分制或赋值等形式进行量化测评,通过有效的考核等约束性手段,强化阅读素养在大学阶段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基础和根本地位,推动大学生阅读素养提升工作走上正轨。

(三)应做好阅读素养向上衔接的导向工作,为综合素质养成打下基础

阅读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中的一种基础能力,是人们对阅读信息进行识读解构的最基本技能。随着外部环境及自身发展需求的改变,人类面临的问题及需要掌握的能力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媒介素养、信息素养、人文素养等都将成为人们走入社会、实现自我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等必须掌握的技能。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定:“图书馆应全面参与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图书馆应重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素质课程体系建设……”[12]因此,图书馆应有意识地在学生识读解构能力强化的基础上,引导其自然而然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进行向上过渡,从而循序渐进地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人文素养等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打下良好基础。

五、结语

大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应贯穿于高等教育阶段的能力培养、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等过程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能力的训练和强化。在很大程度上,人们不太能清晰地区分出阅读素养与信息素养、文化素养等的关系,通常情况下会将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进行综合推进。事实上,阅读素养是个人走向社会应掌握的一项最基本技能,它强调人们对阅读文本的分析和解构能力,是面向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一种最基本技能。在高等教育阶段,学校、图书馆应有意识地将对这种能力的强化穿插到教学和文化活动等各种情境及环节中,科学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水平。

参与文献:

[1]罗德红.东盟四国学生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程度与阅读素养水平的关系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6(3):105-109.

[2]张所帅.PISA、PIRLS和NAEP阅读评价项目对我国阅读教学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8(3):116-118.

[3]王宇珍,程良宏.PISA2018阅读素养测评的命题理念、试题特点及其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32):13-17.

[4]王佑镁,宛平,南希烜,等.提升数字阅读素养:国际数字阅读素养测评指标的多维比较与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20(6):29-36.

[5]王晓诚.PISA2018阅读素养评估的特征解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71-179.

[6]范敏.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提升市民阅读素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8(4):57-59.

[7]方胜华.由学生阅读素养危机谈高校图书馆服务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60-62.

[8]颜泽玲.阅读素养:高校图书馆员亟待提高的职业品质[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8(3):85-87.

[9]罗文华,唐芬芬.大学生阅读素养、媒介素养及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3):80-83,112.

[10]雷素芳.试议城市图书馆提升市民阅读素养的途径[J].新世纪图书馆,2011(5):18-19,17.

[11]吴志鸿,高春玲.图书馆与未成年人阅读:使命与思考——基于阅读素养的视角[J].图书与情报,2013(2):11-16.

[1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通知[EB/OL].(2016-01-04)[2022-03-10].http://www.moe.gov. 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猜你喜欢

图书馆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图书馆
大学生之歌
去图书馆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