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学家政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发展构想

2022-03-17陶芳铭

课程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政学家政家庭

文∣陶芳铭

一、概念内涵:家政学及家政教育

在我国,家政被称为“家事”,包含“家事”“家务”“家产”的意思。[1]在国外,“家政”一词常见的有“Home Economics”“Household Management”“Homemaking”“Housekeeping”等表达,对应的汉语可以解释为“家政”“持家”“家务管理”以及“家庭管理”等意思。[2]在这些英语表达中,大部分是将“家政”一词翻译为Home Economics,其意义重在经济的基础上来治理家庭生活(1899年,美国第一次家政研讨会上将Home Economics定为家政学)。[3]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家政学内涵的界定颇多,学者们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政学概念进行了阐释。尽管家政学有种种概念,但根据对家政学研究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家庭事务和家庭生活两种类型。在综合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更倾向于把家政学及家政教育的对象界定为家庭生活,认为家政学“是研究家庭生活规律,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4]。

家政教育是以家政学课程为核心,以家庭日常生活为切入点,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5]它是社会工业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发展的产物,最早产生于美国,发展于日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在中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旨在以家庭生活为切入点来教会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文化修养为目标的家政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对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家政教育愈发显示出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在学校实施家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青少年做事、做人,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从而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所以,在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生活技能的习得、社会化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历史之源:我国家政学及家政教育发展简述

家政教育在我国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统。我们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口手相传”等活动,算是我国家政教育的早期萌芽。但当时的教育内容非常简单,只是集中表现为“养”(为解决生存必需的物质)和“卫”(为解决人身安全问题)两个方面。[6]从有记载的历史资料来看,《礼记·内则》里就开始出现了家政教育的内容:“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这些反映了当时家庭对子女礼仪规则教育的大致情况,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家政教育的内容。[7]而在《礼记·大学》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格言,把“齐家”放在“治国”之前,视齐家为治国的前提,也反映了历来士大夫对家政的重视。[8]从这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家政的突出特点就是强调教育治家、管理齐家,强调本人的修身、家长的齐家和国家的治理相联系、相统一的家政思想,注重对孩子进行做人、做事(各种技能、技术等)的教育和知识的教育,同时通过家规、家训来规范家政和孩子的行为。综合分析我国古代家政教育思想,总体上体现了道与术的结合(既教修身、治家之道,也学养蚕、织布技能),教育对象的男女并重(男女都需要接受家政教育),家庭教育与官学教育的并举(既是作为生活技能通过家庭教育代代相传,也作为儒家思想被纳入科举考试之中),从而实现了稳定社会政治和提升家庭生活的统一。[9]总体而言,我国家政教育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雏形期、南北朝和隋唐时的发展期、宋元明清时的成熟期三个阶段。[10]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政教育内容和体系也渐趋成熟。

近现代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都有关于家政学与家政教育的课程。1907年颁布的《女子学堂章程》中规定了女子要学习德操和持家必备的知识与技术。1911年以后,小学、中学均开设女子家政课程,内容涉及手工、缝纫、家事、园艺、育儿、管理家产、栽培、莳养兼烹饪等方面;同时在高等教育阶段开设家政系和家政相关课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燕京大学、河北女子师范大学、东北大学、四川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辅仁大学、国立女子师范学院、震旦大学等院校相继开设家政学课程。[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家政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大学一度被取消,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政学和家政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相关家政教育和研究机构相继成立,初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家政学理论和家政教育体系。

三、发展之惑:我国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的现实困境

任何一门学科,从产生到发展再到趋于成熟,都要经历一个长期的积累和实践过程。家政学与家政教育亦然。虽然目前在我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课和社会综合实践课程中含有部分涉及家政教育的内容,也有一些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中含有学校特色的家政教育内容,但与其他一些国家家政教育课程体系相比,我国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民众对家政教育的认同感不强、缺乏专门的教学团队和没有形成完善的家政学科课程体系等方面的问题。

(一)民众对家政教育认同感不强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一提到家政,往往想到的就是和保姆相关的职业。如果一个人进入家政这一行业,那就是要成为一名保姆。而且很多人由于缺乏对家政学的科学认识,认为家政学的这些内容没有太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根本无须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专门的家政教育课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很多家长难以接受甚至排斥对孩子进行诸如插花、园艺、烹饪之类的教育,认为这些事情是不用学或者是低人一等的活儿,孩子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就应该是提升综合学业成绩,为将来考上理想的高一级学校做好充分准备。同时,由于对家政学和家政教育的认识不够到位,也导致对高等教育中家政学的偏见和误解。家长往往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将来毕业后能够进入企事业单位成为一名高管或白领,如果将来是去做“保姆”,根本没必要上大学。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在孩子上大学选专业时,都不太愿意自己的孩子去选择家政学专业。所以,总体而言,民众普遍缺乏对家政教育的认同感是当前在学校实施家政教育的一个现实难题。

(二)家政专业教学团队水平尚待提升

在中小学开设家政课程,首先需要拥有一支受过专业训练的高水平专职家政教师队伍。如前文所述,虽然我国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十余所大学开设了家政学,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的家政学系被全部撤销或合并,中小学家政教育也因为缺乏相应的学科教师等原因被取消。尽管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相继开设了家政学专业或家政选修课,但总体而言数量并不多。具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上半年,本科开设家政学专业的高校只有7所(天津师范大学、安徽三联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湖南女子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在硕士教育阶段,吉林农业大学的社会学硕士点设有家政学与婚姻家庭方向,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家庭服务业发展研究方向;在博士教育阶段,国内目前没有博士点设有家政学方向。上述高校虽然开设了家政学专业,但没有开设家政教育方向,而且家政学毕业生由于专业限制,也难以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去从事专门的家政教育工作。同时,家政教育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教授家政的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科理论知识,还得拥有丰富的家政经验和教学经验,在家政教育师资队伍上,往往还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张皮”的现象,即有学科理论知识的教师家政经验相对不足,而家政经验丰富的行业教师又缺乏一定的理论深度。因此,在学校开设家政教育课程面临着专业师资匮乏和师资总体水平有待提升的问题。

(三)家政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设施仍需完善

家政教育虽然历经发展,但在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设施的配置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家政教育的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和中小学其他各科课程标准相比,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以家政为主题的课程标准,在学校家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还是各自为政,难以形成完善的家政教育课程体系;家政教育的教学方法也相对滞后,难以跟上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形势下家政学和家政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家政教育的学科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相对匮乏,难以完全满足家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鉴于家政教育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进行家政教育离不开实践动手操作,这就需要一定的操作环境和实训工具、材料设备。有研究曾指出,如果说绝大多数人文和社会学科是通过演绎和方式获取知识的话,那么家政教育学科则主要是通过归纳的形式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所以,诸如烹饪、插花、剪纸等家政教育活动,都离不开实践场地和设备。虽然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设施配备一般都很齐全,但家政教育所需要的场地和设备则显得相对匮乏。

四、未来之道:我国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的应然选择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借鉴国内外家政教育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家政教育发展的现状,我国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可以从提升民众对家政教育的认识、强化家政教育的师资队伍、完善家政教育课程体系等方面来打造中国特色的家政教育体系。

(一)引进现代化的家政教育理念,提升民众对家政学的认识

家政学界流传一句名言,只要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想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应该学家政学,懂家政学,用家政学。[12]这说明家政学不仅仅是要向人们传授家庭生活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要成为一种职业受到民众的关注和支持。家政教育是一门提升人的整体素养、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学科,在“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识与技能的基础性、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的协同性”等方面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13]在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需要引进现代化家政教育理念,提升广大民众对家政学以及家政教育的认识,让人们从心理到行为上都接受家政教育的思想,明确家政学及家政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学科定位,重视家政教育的作用,努力为家政教育做出贡献。

为此,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让广大民众了解家政学和传统家政行业之间的区别,打破“家政就是给人做保姆”的传统观念桎梏,从学科概念层面来明确家政学专业旨在努力培养家政行业的领军人才和家政行业变革的引领者。懂得家政学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学习搞卫生、做饭这些事情,而是系统学习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礼仪、管理、居家设计、膳食与营养、家庭婚姻等课程。从事家政学专业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去相关组织和机构、政府部门、民政系统等去从事家政、服务与管理方面的工作。目前,家政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对促进就业、精准脱贫、保障民生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国民进行家政教育,可以使得家庭婚姻关系更加稳固,对培养健康幸福的下一代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鉴于家政学具备独立性、民生性、实用性和传承性等特征,应确立家政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学科地位,让民众、家长和学生都能接受在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

(二)强化家政教育师资培训,打造高水平家政教育教师队伍

教育部职成司负责人在2019年7月5日国新办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要求“每省份原则是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开设家政专业”,这说明国家对家政行业的重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目前家政行业人才稀缺的现实。培养家政教育师资是实施家政教育的关键,只有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家政教育教师队伍,家政教育才能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才能有效解决家政行业人才缺失的问题。也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学习和从事家政行业,才有可能不断发展和壮大家政教师队伍。从事家政教育的教师一般应该是双师双能型教师,不仅是具备各种家政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另外还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应对家政教育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强化家政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借鉴一些国家的经验以及结合我国当前学校的实际来逐步完成。

美国从1917年颁布的《史密斯·休斯法》后,就以法律的形式将家政教育师资的培养和培训确定下来,并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家政教育职前和在职教师培训体系,在州立学院或大学进行培养。[14]为此,可以参照美国家政教育专业教师培养体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通过采取正规的学历教育和非正规的非学历教育相结合方式培养家政专业人才。在学历教育方面,整合高校的专业结构,在高校设立家政学系并开设家政学专业。目前我国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都在积极申报开设家政专业,为培养具有学历教育的专业家政人才服务。2020年12月,上海开放大学启动家政专业本科招生,2021年,浙江树人大学在浙江省新增首个家政学专业,计划招生两个班,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培养家政行业的领军人才、行业变革的领航者,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上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非学历教育方面,通过在高校或相关行业进行家政职业技能培训,从家政服务现状与职业教育、家政职业标准与专业技能指导等层面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养。通过这两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家政专门人才,既可以直接从事家政服务和管理的工作,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培训和考核后进入中小学校成为专职家政教师,充实家政师资队伍。同时,还可以对现有的中小学劳动技术课以及社会课等相关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运用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的原理,从家政服务、管理、理财、法律等方面强化有关家政的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培训来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让他们成为专(兼)职家政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我国家政产业专门人才供不应求的状况,为中小学家政教育培养和输送高水平的人才和专业的师资队伍,为中小学实施家政教育提供保障。

(三)完善家政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小学家政教育的中国模式

参照美国课程专家拉尔夫·泰勒的“泰勒原理”[15](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结果四个环节),完善的家政教育课程体系包括也应该包括从课程计划的制订、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方案的实施以及课程效果的评价等流程。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向度来安排家政教育课程,在横向维度上,强化礼仪、服装、膳食、居住、出行、家庭经济与消费、卫生与保健、家教、休闲娱乐、家庭伦理与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管理等课程的设置,并努力建立这些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在纵向维度上,从家庭制度、家庭经济学、生活科学、家庭法律、家庭社会学、家庭管理学、家庭艺术、家庭生活哲学的学科框架上由浅入深,逐渐深入,形成系统化的课程结构。教育是生活的再现,也是生活的预备,以儿童和家庭的日常生活知识为课程内容切入点,强化学生“自理、自学、自律、自护、自强”的“五自教育”,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创造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我国中小学家政教育的课程应该注重实用性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技巧两个方面。可以在我国小学“劳动与技术”和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安排诸如营养健康、室内艺术设计、烹饪、插花等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内容;[16]在高中阶段“通用技术”课程中,从“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财、家庭保健”等四个模块安排涉及家政教育内容。[17]另外,笔者为了解中小学家政教育课程的实施情况,实地调研考察了一些学校,发现部分学校的一些做法对推动家政教育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如某区的几所小学以劳动教育为切入点,在学生中开展“21天习惯养成记”活动,通过坚持每天打卡活动(活动包括倒垃圾、叠衣服、扫地、擦玻璃、洗菜、摘菜、切菜、炒菜、包饺子、剥笋、洗碗、给老人捶背等),让学生参与家庭的家务劳动,努力将家政教育的课程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生活中,培养他们自理能力,成果显著。

完善中小学家政教育课程体系,除了要突出家政课程实用性和操作性外,还需要在课程上注重融合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既培养关于生活的技能技巧,也注重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通过人文情怀的培养,提升他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努力将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理想情操,具有独立个性,有益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人。在此基础上,以儿童和家庭日常生活知识为课程内容切入点,组织编写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家政教科书,并通过明确课程评价标准来对学生的家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标准化评价,全面推进家政教育的实施,打造中国特色中小学家政课程教育体系,努力构建家政教育的中国模式。

本项目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德育教科书话语变迁研究”(编号:21NDJC126YB),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小学英语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研究”(编号:2021SCG32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家政学家政家庭
江苏省家政学会与亚洲家政学会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为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中国样本”我校承办第20届亚洲区家政学会国际双年会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政业须对“恐怖保姆”设防
安徽省首设家政学本科专业
2016年上海市政府家政实事项目正式启动
浅析家政学应走入大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