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03-17贾博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高校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发展这几个方面出发,主要研究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求优化路径,致力于提升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高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7.009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实践活动,目前学界主要聚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关于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比较少。由此,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是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思想,探索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发展等理论,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意义。

1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论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意义的人,强调人和社会以及生产劳动的天然联系。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基础上提出要从“现实的人”出发去研究人的社会历史过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这是人的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人的社会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

马克思主义人的存在理论,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从现实的人这个理论基点出发,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学科本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机械的接受知识传授,缺乏自主观念,思维死板。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活动,关注学生的社会性需求,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完善自我。其次,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物质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概念,不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影响,而且更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积极与学生交流互动,与学生产生共情。最后,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平等对话的新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

2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论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核心。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把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建立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人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点,人们通过劳动活动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然后在劳动关系中形成了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高校要以立足于人的本质论这个理论基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研究学生的社会属性,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的焦点在理论层面,强调理论灌输和说教,忽视实践方面,脱离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许多弊端。首先,高校通过理论课程的内容讲授促使学生加深对人的本质内涵的理解,认识到人的社会属性,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立足于现实生活这个实践基础,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从其亲身体验出发教育人引导人。其次,高校要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到劳动创造人,人们要在劳动中实践自我,从而坚定正向的劳动观念,积极参加劳动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明确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正确的定位自我,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贡献服务中不断提升自己。最后,教育者要引导教育对象能将学校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帮助其加深对社会的理解,使其未来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去。

3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价值论去研究

马克思认为,“价值的其他一切形态,……只不过是这个概念的属概念。”那么,从马克思的观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的价值和价值之间是从属关系,前者是后者中关于人与人关系的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论主要研究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这两方面。人的社会价值,是价值客体人对主体社会所产生的作用,简言之将其推及生活实践也就是个人通过劳动实践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贡献。人的自我价值,是把人作为价值主体,社会作为客体,个体借助社会这个实践平台实现自身的生存发展和需求的满足。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辩证统一,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不能片面否定其中之一,否则就犯了片面性的错误,要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人的价值论为研究重点,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推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向大学生传播正向价值观念,引导其在生活和实践中能够正确践行,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关系,自觉服从社会需要,在必要时为了大局着想还要牺牲个人利益。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人的自我价值,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社会价值而忽略个体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传统教学过度强调学生的集体观念,侧重集体发展,把学生个体的发展看作是集体发展的工具,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人价值的发挥。

首先,高校教师要做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发挥自身的先鋒模范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正确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和培养学生坚定的信念,自觉抵御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转变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学生能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让学生在以后高校的学习中,重视集体的荣誉感。最后,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养成,重视对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的培育,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促使学生能够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自身发展目标。

4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论去研究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曾在畅想未来理想社会时指出:“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立足于人的发展的视角,他认为未来的人们应该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展现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其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使人在世界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的价值,通过自主的活动来确保自己的生存和自我的实现,寻求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

马克思的发展论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充分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致力于人的各个方面能够得到最大程度完善和实现。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能会忽视学生某些能力的发展,只是重视一部分人的发展,导致学生两极分化。而且高校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教育,还应更正视道德素养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能够均衡发展,培育高质量、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这既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相贴合,又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价值指归。高校要致力于促进学生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培养学生崇高理想和优良道德品质,促使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可以全面发展,树立正确认知,积极践行自身意志,德行知和谐一致,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社会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钱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绿色科技,2017,(15):244-245.

[3]刘佳丽,徐新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16):85-86.

[4]宁廷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亚太教育,2016.

[5]戴尧.马克思人的价值思想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43.

[7]苏文伟,王茜.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1):95-97.

作者简介:贾博,沈阳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746501908218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高校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代下的马克思主义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