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教学中景物描写方法

2022-03-15朱蓓蓓

文理导航 2022年7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初中

朱蓓蓓

【摘  要】景物描写是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初中记叙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景物描写方法的训练,明确景物描写的目的,借助景物描写烘托氛围,推动故事情节的持续发展。本文围绕景物描写方法的迁移训练展开探讨,以期提升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景物描写;迁移训练

在记叙文写作中,景物描写至关重要,其描写的对象是景物,借助景物來表情达意,渲染情境,衬托人心,突出主题。然而,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忽视景物描写方法的训练,对景物描写缺乏目的性,描写呆板、无序,教师也疏于对景物描写方法的讲解和训练。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抓住景物描写的特征,细致刻画景物内容,如景物的形状、色彩等,未能从景物描写与人物情感、事件承接关系上挖掘景物描写对作文整体结构的促进作用。

一、抓住内在关联,促进情境交融

景物描写,看似在写景,实则在抒情。描写景物的特点往往要与所叙述的主题情境相关联。读者在阅读文本时,通过对景物描写的阅读,来感知景物所赋予的情感,从而实现“景物会说话”的写作效果。教师进行作文指导时不能仅限于写景,更要通过景物去把握作文的情感引线,让读者从景物中感悟出真挚的情感。

如鲁迅在《故乡》开篇中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笔下的故乡,在渐近故乡时,鲁迅所看到的景物,引起内心情感的悲凉。为什么?因为从景物描写中,读者看到了故乡的萧索、冷落,特别是“冷风”“荒村”,故乡被渲染成了凄凉景色,也烘托出作者悲凉的心境。品读作品时,景物描写所透露的悲凉情感成为贯穿全篇的情感基调,这些特定的描写景物的语言,自然让景物扮演了抒情的角色。再如茹志娟的《百合花》片段,有一段景物描写: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从这段景物描写中,时间节点是早晨的雨后,所描写的主体部分为“秋庄稼”,空气的“湿润的香味”。作者在刻画景物时,笔调很轻松、自然,情感很愉悦、兴奋,特别是在描写“秋庄稼”时,让读者感受到田野的清新与快乐。

从上述名家的景物描写片段的对比中,总结其景物描写的章法。显然,在名家笔下,景物不再为景物,而是景物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通过描写景物,读者从景物中感知作者的内心想法和情感。鲁迅笔下的悲凉,茹志娟笔下的愉悦,都是对景物的描写,却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在平时的作文指导和训练中,教师通过剖析名家的景物描写手法,提炼景物描写的技能,让学生将之迁移到作文训练中。如某学生在《学会坦然接受》习作中写道:这次期末考试的成绩公布了,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感觉周围的空气都是潮湿的。手里的试卷,布满“红叉”,好像写在我的心上。内心的忧愁与烦闷充斥我的胸膛。路边的大树,将树影拉得很长。从学生的景物描写中,有“潮湿的空气”“树影拉得很长”,这些景物描写所衬托的是作者忧闷的心情,因为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沉重与沮丧情感。所以说,景的描写要融入情感,给作文增色。

二、描写前后对应,借景推动情节

在作文训练中,讲究前后照应。针对景物描写,也可以通过前后照应,对同一景物的描写,来推动叙事情节的有序展开。我们在阅读名作中,文中所描写的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如《秋天的怀念》一文中对菊花的描写,诠释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平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将“菊花”贯穿于整个事件的叙述过程中,烘托出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如此描写将前后照应起来。景物描写既烘托了人物情感,也推动了整个情节的铺陈与展开。同样,我们在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时,该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第一处是我们上了轮船……海上驶向远处。这里的景物描写着重写了一家人的喜悦心情,刚刚踏上旅行的轮船,内心的情感是兴奋的、快乐的,所看到的景物也是美好的。对海面的描写,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比作“绿色大理石桌面”。情景的描写,充满温馨的情感。在第二处景物描写中:在我们面前……那就是哲尔赛岛了。该处景物中,描写的是岛,却用了拟人手法,“钻”出来,周边的海面,是紫色的阴影,折射出凝固、沉重的情感氛围。为什么?因为这时的我们看到了于勒叔叔,父母感到恐慌、愤怒,而我却感到不解、同情,所有复杂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好像沉重的“阴影”笼罩着全家人。由此,景物描写在这里的运用,不仅让情节发展相互衔接、照应,更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对景物描写的作用也要学生尝试去体会前后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如某学生在《难忘的雨天》中,开头部分借景渲染情感。他这样写道:正值周五放学,路上的出租车很难打到。这时,秋雨却簌簌而下,像被筛过一般,打在头上、身上。灰蒙蒙的天空,乌云却飘来荡去。路边的小树,在风的吹打下摇摆。天快暗下来,我哆嗦着,透着昏黑的薄雾,望着闪烁的车灯,归心似箭。这一段开头的景物描写,将“打不到车”的急迫,乌云的飘动、狂风的肆虐,小树的摇摆不定进行了生动描写,也从这些景物描写中,折射出作者急切回家的心情。结尾部分:这时的天空,雨绵绵而下,枣树在风中舞动着枝条……。结尾又对雨天的景物进行描写,形成前后照应,但此刻的景物特征所折射的情感却是舒适的、美妙的。景观描写,推动了情节发展,也让情感在文末流淌。

三、融入感官体验,描写绘声绘色

景物描写,不只是写景。对景物需要从所看、所听、所触、所想等方面让景物描写绘声绘色,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由此,描写景物,就要学生能够激活多种感官,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让景物描写更生动。景物描写是记叙文写作训练的重要内容,所占记叙文的比例并不大,但恰当的景物描写会让整篇文章更生动。

如在鲁迅的《社戏》中,在对夜里去看戏,看到两岸的景色时,内心的喜悦情感油然而生。文章中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作者看到了“豆麦”,嗅到了“水草的清香”,触到了“扑面的风”。将看到的“连山”,比作“踊跃的兽脊”。原本自然的景物,因为看戏的兴奋心情,所看、所感、所想都是喜悦的。读者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快乐与喜悦。

对景物的描写,运用多种感官来体验,再配合修辞手法,让景物描写恰到好处。有学生这样描写故乡:故乡的路,还是以前的土路。没有水泥的坚硬,没有柏油的松软,却给我一种踏实、平静的感觉。阳光下,路面上的小草泛着光亮,油油的……作者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将自己对故乡的依恋,通过“小路”“石子”“草木”等表达出来。由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感官体验,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生动展现,为文章增色。

四、借助教学实践,奠定迁移基础

生活中包罗了世间万象,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都是帮助学生积累写作内容的极佳素材。教师应借助教学实践展开观景习作训练,激发学生的观景与写作兴趣,为迁移训练奠定基础。许多学生都不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因而缺少一双发现生活美的眼睛,若是教师通过观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外书目或杂志获取景物的图片资料,也可以将自拍照片或从网上下载的图片作为观景素材。教师可以将活动分为三个部分,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体验中树立良好的迁移思维。

教师可以将观景习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写作思路中。以《苏州园林》为例,苏州园林的创作目标是达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教师就可以围绕着这个因素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流程,激发学生观景习作的兴趣。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行收集苏州园林的观景素材。科学技术赋予了人们便捷的生活,无论是电脑还是手机,都能为教学活动提供便利。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布置收集苏州园林的观景图片,并让学生使用电脑或手机完成收集素材的任务。学生收集的观景素材必须包含景物或人文因素。其次,让学生对收集到的观景素材进行描述,并写下感受,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将照片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做好开展观景习作、奠定迁移基础的准备工作。最后,组织分享交流会。教师应当定期组织景物素材交流会,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图片,并描述对此图片的解读与感想。教师可以将优秀的图片打印装订,汇集成册,将电子版发送在班级的QQ群中,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

五、围绕习作主题,挖掘景物内涵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开展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并培育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拥有热情的生活意识。因此,教师在训练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时,必须让学生掌握习作主题,让学生对景物进行观察与赏析,帮助学生挖掘景物中的人文内涵,将写作思路与景物的内涵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描写对景物的所思所想,实现借助个人思想衔接景物内涵的目的,这不仅能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还起到了活化学生景物写作思路的目作用。

以《最后一次演讲》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长在恶劣生态环境中的植物,让学生了解植物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并繁衍的。使之深刻体会植物遵循大自然、尊重生命、努力生存的坚韧意志,由此联系到中国共产党不屈服、不认输、不投降的坚定意志。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观景角度,帮助学生充分地挖掘景物的内在含义,使文章立意更加新颖独特。以植物的病虫害问题为例,从树的角度来说,自己的叶子被虫子吃光,但自己并没有放弃努力生长的机会,表达了树拥有积极进取的坚强精神。教师就可以以引导的形式,让学生将中国共产党与树相结合,将虫子比喻为扰乱中国和平的对象,表达中国共产党努力生长积极进取的处事作风,并让学生将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信念结合到一起,借助植物与病虫害问题描写党与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政治信念。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树的努力与虫的奋进,将中国共产党作为小小的虫儿进行描写,意在表达物资贫乏、技术落后的中国,并没有因自己不够强大而放弃生存,即便是面对拥有先進技术的西方国家,中国也没有想过放弃和屈服。

总之,景物描写要纳入记叙文写作训练。平时教师要结合教学需要,抓住景物描写契机,从剖析景物描写中,让学生将所学方法进行迁移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景物描写,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语言的贴切与优美,增强景物描写的感染力与意蕴,特别是对排比、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修辞的灵活运用,用景物描写来表达真挚的情感,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突出作文主题。

【参考文献】

[1]黄秀萍.初中语文景物描写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2020(41):100-101.

[2]许杰.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之景物描写[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11):39.

[3]杨军军.初中作文景物描写方法探索[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6(08):5.

[4]缪兰梅.风景这边独好——景物描写五法[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3(12):126.

3547500338242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初中
高中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初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快乐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联系式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的运用
音乐快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