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式学习下综合实践课程开发

2022-03-14张铭郑瑶红

文理导航 2022年12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式学习学习能力

张铭 郑瑶红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灵魂,它立足学校原有课程研究的基础之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如“单一学科知识”角度、“实际生活经验”角度、“以学习者为中心”角度等。学校针对现存教学困境和发展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做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并决定尝试开发以项目式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科整合性均有所提升。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课程;教学方式;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能够打破常规的学习模式,注重情境性,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综合各方面原因,项目式学习背景下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合理开发,能切实、有效地改善当前农村小学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项目式学习背景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研究背景

我校在项目式学习背景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前期,花了大量时间,针对项目式学习和综合实践课程,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通过研究不难发现,早在古代,我国学者便主张学校教育要反映出生活实际,从孔子这位教育家对门下三千子弟的教学中便能窥见,他强调实践性教育,这便是实践活动教育的萌芽。随着时代的变迁,在杜威提出的“做中学”理念,美国著名的基尔帕特里克提出的“项目式”概念的影响下,欧洲和美国的学校教育中开始广泛使用“项目式学习”。而在我国,陶行知先生和陈鹤琴是提出将生活实践融入教育的典型人物。陶行知先生强调了要将孩子融入社会生活,与此同时将学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反对“本本主义”,其实,他的这种主张目的就是在做中学,学中做,不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形成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三者相结合的教育理念。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念提倡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以儿童为中心的基础上,提倡学与做相辅相成,实现进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我国的专家和学者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研究,该学科的名字从最初的“课外活动”改为“第二课堂”,再更名为“第二渠道”,后又叫“活动课”“活动类课程”,最后结合对该学科特点的深入剖析,确定其名为“综合实践活动”。但是现在学校按课程标准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有专门的配套教材,此教材所设的主题无法进行学科知识整合,学生依旧处于被动学习之中,没有形成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意识,也无法让不同学科的老师共同参与。

二、项目式学习背景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成效与意义

(一)主题课程的开发,实现了学科整合

我校力求将项目式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融合是为了打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由固定主题组合成的教材,并由固定教师任教的常态,变成多学科整合的开放性研究课程。国家提出垃圾分类这一绿色行动,目的就是提高垃圾的资源再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实现垃圾减量、减少污染的同时,提高垃圾的再利用率,做到变废为宝。我校抓住这一时下热门话题,特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商讨、研究并开发了《垃圾分类》校本读物。学校组织校课题组成员集中开会,成立了校本读物开发小组,多次研讨,形成校本读物框架,再由各成员收集资料,从文字到插图的选择,老师们精心选择,编排读物。经过长达一个半月的时间,形成了《垃圾分类》校本读物。该读物出刊后,运用于日常的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垃圾变废为宝的价值,从而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在该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安排各学科老师开展相应活动:当下垃圾投放的相关问题(含不文明现象),由语文教师设计调查问卷表;随意投放垃圾造成的处理成本及造成污染的数据,由数学老师进行引导;科学老师则通过专业讲解,帮助学生获悉随意投放垃圾的后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这种恶习会对环境和生活造成哪些严重的危害,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的紧缺,从而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美术老师负责让学生設计“垃圾分类”主题宣传画或手抄报;班主任则让学生设计宣传标语,要求学生在校、在家进行正确的垃圾投放。此校本读物的编排,实现了一个主题多学科整合、多教师配合,使得该综合性学习课程高效落实。由此可见,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能够突破单一学科的知识体系的束缚,强调各学科间的有效融合。

(二)全方位理论培训,改变教师观念

我国各学科的教学一般都是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教”,实现学生的“学”,即现有教材成了刻板的教学内容,学生所学的知识,多数是教师备课时预设好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致力于突破重难点。这样的按部就班式的教学,对教师的成长是不利的,甚至一些青年教师会觉得工作枯燥、乏味且繁琐,在工作上容易逐渐失去积极性。

为打破这一僵局,我校特聘请了专家进行专题讲座。通过培训,我校教师深切地理解了利用项目式学习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及意义。为加深教师对本课题的理解,学校还投入专项资金购买相关书籍,组织教师进行阅读、交流。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学习项目式教学的六步骤,通过理论学习,教师对项目式学习的概念,实施方法,从迷惘到有迹可循,并在日常教学中共同摸索。对于教师而言,无论是项目学习设计,还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都做到了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而实现了群体性知识的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教师的职业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的知识构建得到丰富,团队合作的技能、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等都得到了提升,为其专业成长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经历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在此课题的开展下,以学校开展的“蚕”的项目学习为例,教师也改变了教学方式。科学老师结合三年级课本的知识,创设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结合课程纲要,设计了活动记录册,通过购买蚕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孵化,并记录下蚕出壳需要怎样的环境,孵化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接着,观察蚕蜕变的过程:从又黑又小到又黄又小,再变成又白又胖,最后在吐丝时,变成全身通透。学生用图文的形式生动地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本次的项目学习中,老师特意打破常规,买了一些彩色的蚕宝宝的卵,因此,在蚕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又多了一个项目学习的亮点:为什么会有彩色的蚕宝宝?除了颜色,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结论:彩色蚕宝宝的饲养过程与普通蚕宝宝不一样,它所吃的食物并非普通的新鲜桑叶,而是吃由不同颜色的颜料染色后的饲料,并且,不同颜色的蚕宝宝不能混养,必须按颜色分开养。学生在这次合作中发现了新鲜的知识,因此,对蚕结茧后的延伸性知识产生了兴趣——蛹和丝有什么作用?通过小组协作,学生得出结论:蚕蛹可以食用,也可以作为中药的材料,其原因是蛹中富含大量的高蛋白;蚕的丝现在被广泛用来制作蚕丝被、丝绸,也可以用来制作面膜。更有学生学会了主动延伸探究,探索了刺绣和苏绣的区别。这种开放性的思维延伸,正是项目式学习综合实践课程的可贵之处。

(三)项目式学习的实施,提高学生素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教学情境。因此,想要实现教学的高效,必须将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方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在着手一个项目学习设计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时,所设计的驱动型任务一定要贴近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在任务的驱使下饶有兴趣地探索、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成果,获得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

我们设计并开展的项目都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合,布置复杂的任务,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为驱动性任务,让学生在形成探究欲望的前提下主动参与到该综合实践活动的项目学习中,最终形成成果展示。比如,在学校的科技节,我们结合当下聚焦的生存问题,开发了一个项目式的综合性活动——“未来之城”:低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大胆,因此我们确立了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项目活动,提倡亲子合作,使用环保材料,变废为宝,让他们设计他们心中的绿色家园;调查发现,中年级学生希望我们未来的生活能少些噪音,因此以“宁静之城”为主题,学生结合新兴科技,设计智能降噪产品,让城市远离喧嚣。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我们昆山这一县级市所面临的公共空间压力,确定了以“公共空间的力量”为主题的项目研究,他们设想能通过引进和创新的方式,带动城市发展,让城市的治安变好,交通堵塞现象得以缓解,百姓可以健康生活。孩子们自主完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成果展示,在老师、学校、社区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我们研究与实践目的在于,以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四)研究活动的成效,形成学校特色

21世纪,全球飞速发展,在未来的生活中,学生所面临的形势会更为复杂、多样,以单学科知识传递和练习为主的教学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难以帮助学生解决其未来所要面临的一些未知问题。所以,我们急需创设能培养学生综合性解决问题能力或素养的课程体系,为其营造相应的学习环境,以便学生能从容应对新生事物。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中国走在前列,并开始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代表推进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性、通整性课程的发展,构建体现课程价值的完整教育体系。

通过一系列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充分利用家校及社区的合作,合理支配课内外时间,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打破常规作业形态,变教师布置的作业为自主延伸性探索的作业,培养了一批有思想、能实践的阳光睿智的学生,这已成为我校的特色。我校在开展项目式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时,带领学生大胆地走出课堂,通过参与项目,合作探究,走进自然与社会,学生探究出了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此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希望能将此项目长期做下去,不斷学习、探索,将此课程做成熟,使该成果能在区域内得到推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苏洁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8(3).

[2]陈蕾.STEM教育理念下广域课程开发的校本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50):44-47.

[3]张欣羽.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青春岁月,2016(3):174-75.

[4]田景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评介[J].教师教育论坛,1998(4).

[5]贺慧,张燕,林敏.项目式学习: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J].基础教育课程,2019(6):7-10.

[6]张利军.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建设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0(26):15-16.

3538500338299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课程项目式学习学习能力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有目标自主学学会学
以课程基地领跑学校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论高职行政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课的开设
简论“研究性学习”特色课程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