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水质检测技术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探究

2022-03-09聂义红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注意事项应用策略

聂义红

摘 要:为稳步提升水质检测成效,排除干扰因素对于水质检测工作的影响,构建起更为高效、更为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健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有必要发挥技术优势,通过水质检测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突出检测成效,优化检测流程,实现对水质的全程化管控。本文着眼于实际生活中常规水质检测的相关要求,依托各类检测技术手段,搭建起体系化的水质检测技术应用平台,确保常规水质检测中各类检测技术的高效应用,有效消除技术应用盲区,实现常规水各项检测技术体系科学搭建,推动水质检测工作稳步开展。

关键词:水体质量;檢测技术;注意事项;应用策略

Abstract: To steadily improve the water quality test results, eliminate interference factors for the influence of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build up a more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sound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in technology, through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he water quality testing technology highlight the detection results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implementa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the whole course control. Focusing on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conventional water quality testing, relying on all kinds of testing technology means, this paper established a systematic water quality test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platform,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application of all kinds of testing technology in conventional water quality testing,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blind area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o achieve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the conventional water detection technology system, and promote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Keywords: water quality; detection technology; matters needing attenti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水资源消费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水利部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用水量达到5 812.9亿m3,其中生活用水863.1亿m3,占总用水量的14.9%;工业用水量1 030.4亿m3,占总用水量的17.7%[1]。基于对水资源有序利用的需求,相关部门、企业在保证水资源充足供应的同时,还需要对水资源的质量做好检测、管理等系列工作,以确保水资源的实用效能。

1 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指标

常规水质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要求检测人员从技术层面出发,率先总结水质检测的主要指标,划定水质检测技术应用的重要框架,以此为基础,实现水质检测技术的针对性应用。

1.1 常规水质物理指标分析

水质指标作为评价淡水水域、海水水域的重要参数,是实现水资源科学高效利用的评估指标,对于水环境治理、水体使用等活动有序开展提供数据支撑,保证水质管理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根据过往经验,水质的物理指标主要包括水温、渗透压、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及其他感官指标[2]。温度是水资源最常规的物理指标,其化学属性、生物属性受到温度的影响程度较大。从实际经验来看,天然水的温度(一般为0.1~30 ℃)受到水源、地表水温度、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大,具体来看,地下水温度(8~12 ℃)较为稳定,海水温度(2~30 ℃)相对稳定[3]。在正常状态下,常规水体无臭无味,根据水体的气味,可以初步判定出水体中是否存在杂质或者有害物质。例如未经有效处理的工业废水中含有余酚及余氯等成分,这些成分往往会有着不同的气味,且影响正常的观感。同时部分河流、湖泊中,由于藻类大量繁殖,水体中会有霉烂气味。水体的成分对于水体味道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当水体内溶解的氧气较多时,水质带有甜味;有机物含量较多时,水质也会带有甜味;水体内含有硫化镁、硫化钠或者铁元素时,水质带有苦涩味[4]。为避免主观情感对于水质检测结果的影响,判定水体气味时,不能仅依靠人的感官。在不同因素的影响下,水体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例如湖泊水以黄褐色或者黄绿色为主,水体中含有大量的球藻、硅藻时,水体将呈现出黄绿色或者褐色。在水质检测过程中,根据水体颜色,初步判定杂质数量或者类别,为后续系列水质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方向性引导[5]。水体中含有大量的固体物质,现阶段往往将固体物质含量作为判定水质质量的主要指标。经过多年的发展,水体固体物质大致可以划分为总固体、悬浮性固体及溶解性固体等,针对不同类别的固体物质,可以采取不同的检测手段对固体物质的含量完成精准化测定。

1.2 常规水质化学指标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常规水质化学指标得到长足发展,指标体系日益完善,充分适应了不同场景下的常规水质检测要求。具体来看,常规水质化学指标主要包括水体酸碱度、微生物浓度、微量成分等几种参数,借助定向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式,持续提升常规水质化学指标体系分析能力,改善现阶段水质化学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现阶段常规水质化学指标分析要求。由于常规水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在整个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着眼于实际,有针对性地筛选检测方案,明确检测要求,利用生成整合物、氧化剂分解及生物化学反应等方法,快速完成溶解度、电离度等化学指标的测定,掌握检测水体的酸碱度、有机磷含量及重金属离子含量等基本数据信息。

2 常规水质检测主要技术手段

常规水质检测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保证检测成效,降低检测难度,需要从实践角度出发,对现有的技术手段作出相应调整,借助检测技术的成熟与完善,构建常规水质检测体系,兼顾水质检测技术应用的各项要求。

2.1 水体颜色与透明度检测技术

在对水体开展颜色与透明度检测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可以采取肉眼观察与技术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对水体颜色、透明度等参数的评估,初步判定水体杂质的含量及种类,是目前判定水体质量的重要依据。在实际的操作环节,检测人员应当做好经验的积累与理论的学习,明确水体内杂质种类与水体颜色、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检测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体基本情况的判定[6]。例如水体中如果含有大量的藻类,则水体颜色以黄褐色为主,水体偏浑浊;水体中含有大量铁离子时,则水体颜色为红褐色为主,水体较浑浊。对于水体颜色与透明度检测的分析,可以依托肉眼进行,检测人员通过分辨水体外观,可以初步判定水体内杂质的主要类别以及含量。为避免检测结果受到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检测人员应该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追加技术检测,形成完整的水体颜色与透明度检测机制。

2.2 水体微量成分检测技术

现阶段水体中微量成分的检测主要依靠紫外线检测技术、原子吸收检测技术、气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来完成。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熟悉了解紫外线检测等相关原理,明确检测流程与检测要求,确保微量成分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除了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检测技术的准备工作之外,还需要明确微量元素含量信息,便于对水体指标进行评估,确定水质等级[7]。

2.3 水体氧化还原检测技术

水体氧化还原检测技术主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分解等方式测定水体的电导率、pH值等相关指标,通过借助电导率、pH值检测指标科学评估水体中金属离子含量、溶解度,从而完成水质检测评估的任务[8]。通过定向与定量分析的方式,检测人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完成水体质量的检测及评估工作。

2.4 水体温度中和检测技术

温度与中和检测技术是现阶段水质检测的主要方法,利用这种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完成水体物理属性的评估,并且初步判定水体中是否产生了化学反应。因此,越来越多的检测人员,在水质检测工作开始之前,将水体温度中和检测技术作为判定水质的重要参考,根据水质检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后续的化学指标检测。利用这种方式,在保证水质检测质量的前提下,可缩短检测周期,降低检测成本。

2.5 水体固体含量检测技术

检测人员在实际水质检测环节中需要认真做好水体内固体杂质含量的测定工作。检测人员需要率先做好水样的预处理,将大体积的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工作完成后,借助相关设备进行烘干操作,称量残留物质的重量等基础信息,利用数学方法,测定水体固体杂质的含量。

3 常规水质检测注意事项

常规水质检测涉及不同的指标要求,基于防范工作误区,减少工作漏洞的考量,检测人员需要认真总结过往经验,对水质检测的相关内容作出必要调整,突出水质检测的重点,旨在提升常规水质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3.1 做好常规水水源种类区分

为保证常规水质的检测能力,强化检测的科学性、高效性,减少检测费用的支出规模,从过往经验来看,水源种类区分处理,可以实现工作环节前置,有效减少后期工作压力,确保水质检测工作质效。在这一思路指导下,在开展常规水质检测工作之前,技术人员可根据不同的水源采取差异化的水源检测方式,实现检测结果精准度与检测过程高效性的有效兼顾[9]。通过上述处理,可以持续提升常规水样本的制备效果。

3.2 规范常规水采样工作标准

在做好常规水水源种类区分工作的基础上,针对检测水样采集、制备,检测人员仍然需要根据相关样品制作要求有序进行推进。为保证检测水样与水源水质的一致性,检测人员需要对采样设备做好筛选与调试,避免设备因素影响最终的检测效果。为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在水样采集区域可以设立多个采集点,通过多次多量水质取样,防范干扰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消除检测误差,保证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排除干扰因素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

3.3 把握常规水主要检测细节

常规水质检测环节中,检测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检测规范标准开展相关操作,注重维持检测环境。依托对水质检测环境科学处置,逐步营造出良好外部环境,消除常规水质检测潜在风险,确保检测过程整体可控。例如在检测城市污水酸碱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确保实验室温度与检测水温相同,避免温度条件的影响。

4 结语

为持续提升水质管理能力,减少生产生活用水质量问题的发生,实现区域常用水水质的量化管理,本文尝试从实践角度出发,在全面掌握水质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的前提下,吸收借鉴过往有益经验,细化水质检测主要技术手段,掌握常规水质检测的注意事项,形成标准化的常规水质检测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区域水资源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慧虹.水质监测中离子色谱的应用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186-187.

[2]王亚飞,曹霞.重金属检测技术在环境水质分析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与信息化,2020(13):87.

[3]罗松.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4):5-6.

[4]周艳琴,王乙霖.浅谈生物技术在水质检测与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华东科技:综合,2020(11):182.

[5]张玉燕.矿山工程地下水水质检测中离子色谱技术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21(12):231-232.

[6]李菁.饮用水水质检测中气相色谱技术的应用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9(46):182.

[7]吳慧.水环境保护中水质自动监测技术的应用探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11):131-132.

[8]董侠斐.环境水质分析中重金属检测技术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1(21):58-59.

[9]郭琦.基于光谱分析的紫外水质检测技术探讨[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0):99-101.

猜你喜欢

注意事项应用策略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网上评卷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知识初探
数形结合在解题中的应用
水平井钻井技术及其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探析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下雨天的注意事项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