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单元读写,提高语用能力

2022-03-09林秀钦

文理导航 2022年3期
关键词:语用能力单元教学读写结合

林秀钦

【摘  要】在语文课程中,“读”和“写”是两个重要的板块,二者相互联系,彼此影响,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语文教师通过整合单元文章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整体层面理解本单元的阅读和写作的主题,更好地把握读与写之间的共通性,从而促进其语用能力的发展。本文阐述了单元读写教学的三点特征,即整体性、渐进性与创造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教学的策略,包含单元整合、精读课文、读写练习、单元梳理四个方面,希望为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读写结合;语用能力

在新课标施行的背景下,语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用”包括语言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两个部分,但传统的语文教学通常将读和写当作独立的两个部分,导致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字词、修辞手法等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容易遗忘,而在写作的时候又会感到捉襟见肘。对此,教师可基于单元整合的教学理念,将语文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语言知识从课文到作文的迁移,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提升。

一、小学语文单元读写教学的特征

(一)整体性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单元整合教学的最大特征是整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整体性,以往语文教学将课文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没有充分发掘单元课文之前的内在联系,使得语文知识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的系统化学习,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将琐碎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模块化的语文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记忆知识;二是教学活动的整体性,单元整合教学是从单元的层面设计与实施的,教师需总体规划教学的各个方面,而不是割裂教学任务,这样有助于促进阅读与写作的统一;三是学生学习结构的整体性,单元读写教学需要教师从整体层面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汇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知识框架。

(二)渐进性

渐进性指的是语文教材在逻辑或知识体系上呈现出的由易到难的特点,各个单元之间及单元中的不同课文均体现着渐进性的特点,不同阶层的课文与知识构建成为具有明显梯度和递进趋势的教学体系,渐进性的知识排列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能够体现教学的方向。在实施单元读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围绕单元主题,将相关知识点按照渐进性的原则进行排序,还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已学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走进本单元的学习。

(三)创造性

创造性是单元读写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做的不是把知识原封不动地传输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在阅读、思考、写作的过程中,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吸收内化所学的知识,将课文中的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经验、情感进行融合,再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是一种创造性思考的过程。同时,这种创造性也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教材原本的内容顺序进行分解与重构,这一过程能够体现教师对学情的把握和对语文教材的个性化认知。

二、小学语文整合单元读写的教学策略

(一)单元整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

在实施单元读写教学之前,教师对单元的课文内容与知识点进行整合,可采取文字的方式进行描述,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呈现,也可以将其绘制成为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通过这些文字或图表,对本单元的主题和内容框架形成初步了解,为后续的阅读学习和写作活动做好铺垫。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掘课文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和共同点,然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并利用批注的方式分析课文的主题、文体、语言特点、写作方法等,通过对比深化对单元主题的理解。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结构来看,单元内的各个板块均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无论是选编的课文,还是设计的习作活动,或是提供的拓展资料,都是为了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而服务,各部分之间存在共通之处和内在关联。在语文备课阶段,教师要不仅要分析本課的内容,更要从单元的层面出发,深入研读整个单元的主题和语文要素,分析本课与单元内其他部分之间的联系,细细揣摩编者的意图。同时,教师还要将这种“整合学习”的理念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觉阅读单元内容,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主题形成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明白所学内容在整个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师生应当在单元整合的理念上达成共识,从而推动单元读写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精读课文,加深学生阅读感悟

在单元读写教学中,阅读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教师要把控好阅读教学,引导学生精读课文,与单元主题、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预习阶段的自主阅读,要为学生留出自主阅读的空间,如果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新课知识,会导致学生本身缺乏思考与探索的过程,难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对课文的理解深度也会比较有限,教师要尽量避免在一开始将课文的思想内涵、内容结构等告知给学生,不能用教参资料中的“标准答案”或者自己的主观理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通过布置任务、设计问题等方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使他们对课文形成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并鼓励他们相互讨论交流,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深化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其次,由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类型不同,所以适用的阅读教学方法也不尽相同,比如对于气势磅礴的诗歌,齐读方能彰显其激昂高亢的热情,对于优美恬淡的散文,默读才能感受到其中细腻的情感。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教师要让学生在整体感知单元主题的基础上,精读各篇课文,如在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掌握关于地球的知识,形成爱惜地球、保护地球的观念,为帮助学生有效预习,教师可布置任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指出阅读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引发他们对课文的深度思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重点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并且要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分析这些手法的好处。在精读每篇课文后,教师还要适当地组织一些简短的写作练习,如让学生围绕“地球”,运用比喻手法造句等,让学生借此强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方法和情感,锻炼其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读写练习,掌握文章写作规律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读写结合”的理念,倡导教师将课文阅读与习作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读写分离的现象,在单元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点明要素—指导教法、学法—实践运用”的基本思路,凸显了一个单元中阅读与习作两部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教学的主题,分析其中课文与习作的联系点。推动读写之间的结合。首先,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穿插组织一些简短的习作训练,如仿写、续写等,将其融入到阅读学习中,以深化学生对写作知识与方法的理解,逐步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批注阅读、写读后感等良好习惯,让写作成为阅读学习的一部分。其次,当学生通过精读理解单元中的课文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系统化的读写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巩固语言知识,掌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规律,使学生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深化学生对单元主题和写作方法的认识。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以“革命岁月”主题,但小学生对革命历史的了解比较有限,以此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有着较高难度。对此,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写作练习的主题作出一定的调整。第一种思路是围绕课本中的“习作:多彩的活动”进行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次校内外活动进行写作,锻炼学生描绘场景和任务的能力;第二种思路是以红色故事为主题,让学生回到家后,听父母或隔辈亲人讲述红色故事,并将其作为写作的主题。第一种练习方法侧重于对写作技巧的锻炼,第二种方法则强调单元的主题,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者根据学情进行合理的选择与改动。在习作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可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中学过的课文内容,从中总结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从而帮助学生打开写作的思路,提升作文质量。

(四)单元梳理,总结评价学习成果

在全部课文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梳理,将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具体包括主题思想、好词佳句、文体知识、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在文言文教学中,还要包括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的梳理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用文字的方式来梳理单元内容,将知识点逐条罗列出来,但这种方式难以体现出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学生记忆和理解起来难度较高。对此,教师可采取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梳理。在单元评价上,教师也要遵循整合性的原则,一是评价内容上的整合性,兼顾单元中的课文知识、习作活动、拓展阅读等多个方面;二是评价指标上的整合性,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出发,综合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情况,同时要评价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等素养。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例,教师可带领学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以“寓言故事”为中心词,以各篇课文的题目作为一级分支,然后引导学生对每篇课文的角色、情节和道理进行分析,将其浓缩为词语或一句话,填入到思维导图中。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寓言故事的文体特点、写作技巧等进行梳理,要求学生自主编写一篇寓言故事,并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通过这种方式,将单元中的知识精华提炼出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单元内容的印象,并通过对学生作文的阅读评价,了解他们的阅读学习情况与写作水平,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教学指导,进一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其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如班级故事会、情景表演等,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也是评价者。教师要将学生自评、互评、测验、作文、作业等多方面整合起来,形成最终的教学评价结果,并与本单元的预期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与学生一起分析教法、学法上的优点与不足,作为后续教学改进的重要依据。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单元读写教学既符合读写互促共进的语文教学规律,也能够体现单元内课文知識的联系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改变过去读写分离、知识点零散的教学情况,积极实施单元读写教学,从单元的层面把握课文的主题、内容和目标,将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整合起来,推动读与写的融合,引导学生实现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尹玲玲.小学语文“单元群文读写”教学策略及实施方法[J].语文课内外,2020(22):255.

[2]段燕霞.单元迁移思想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写,2021,18(05):77.

[3]盛靓.小学语文读写一体化的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57):17-18.

2768500783240

猜你喜欢

语用能力单元教学读写结合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在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用能力
论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关联视阈下的学习者语用能力发展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