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校如何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2022-03-07栏目主持李刚刚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栏目主持 李刚刚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虽一字之差,但所彰显的理念、视野和格局都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么,中小学校如何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呢?

“大先生”:高质量“大思政课”的关键

刘国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高质量“大思政课”的关键在于有一批思政课“大先生”,“大先生”之“大”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大先生”要有大使命。大先生要充分认识青少年成长的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切实让“大思政课”成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第二,“大先生”要有大资源。大资源为“大思政课”提供优质的师资基础。严格政治标准,努力把每一个思政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作为引进毕业生的优先条件;发掘校内资源,校长、书记带头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及重大活动节点主讲思政课;突破学校边界,邀请对外经贸大学书记、校长和教授走上思政课讲台,聘请中科院院士等讲述自强不息、献身祖国的感人故事;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强国有我,请党放心”的青春誓言等。第三,“大先生”要有大研究。高质量的“大思政课”,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加强思政课研究,发挥学校教研沙龙优势,坚持学术引领,聚焦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继续与对外经贸大学合作,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程体系;丰富思政课内容,升级学校每周一的“时政分享”,优化“论语大讲堂”等;拓展课堂边界,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参观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

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学校要做到“一硬一软”

侯保成

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抓好“大思政课”建设,学校应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关键问题,做到“一硬一软”。所谓“一硬”,指的是思政课自身建设要“硬气”。具体说就是,“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建设要高站位、高品质。首先,课程建设是根本。思政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教学、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评价,要遵规律、重系统、讲实效、看品质。其次,资源平台是基础。所有思政课教师把每一节课的课件、教案、学习单、作业检测,甚至优秀微课等,通过共建共享,形成“资源大平台”。再次,师资建设是关键。学校要用优厚的条件,吸引最优秀的专业教师从事思政课教学,并在思政教师专业成长上下功夫。学校主要领导要上“大思政课”,德育干部、团干、少先队辅导员、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可以兼职上思政课,实施全员育德、全程育德。所谓“一软”,指的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结合。思政课教学要与学生教育生活相融入,切口要小,样本要真,对接要自然。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要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的自身特点,以爱育爱、以美育美、以情激情。“大思政”之大,在于顶天立地,在于大道无形,在于守住根本,化育心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家庭学校相配合,打通学科障碍,熔断学段边界,让环境流动起来、育人系统起来,效果就能持续向好。

“五跨”模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张龙

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校长:学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室”,通过“五跨”模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所谓“五跨”指的是“工作室”体现的几个特点,即跨人员、跨学科、跨内容、跨学段、跨资源。跨人员方面,选取了学校中的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区级骨干教师做专业引领;跨学科方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语文学科教师、班主任均纳入其中;跨内容方面,学校不仅有学科内容,还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作为深入、持久、有效的内容进行研究;跨学段方面,学校在1~6年级均开设“思想政治课”,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性;跨资源方面,学校不仅有校内资源,还深入挖掘校外资源、家长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例如,在《读本》学习中,以“学科横向联系共促提升,《读本》纵深研究同频共振”为主旨,发挥道德与法治、语文学科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有效推进《读本》的研究,即一个标准、一个话题、一个课例、一个模式、一次宣讲、一个问题。在三年的建设周期中,统筹规划,形成闭环研究,进而在《读本》研究中不断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新的实践和新的成果,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