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无声 持爱以恒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初高中一体化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2-03-07蒋炎富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内容爱国主义学校

蒋炎富 _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12岁到18岁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国家情怀、民族感情将会是其一生最重要的精神底色。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是包含初中和高中的完全中学,学校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要求出发,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增强教育效果。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从初中到高中,一以贯之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1.初高贯通,整体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性和进阶性

学校从学生自身成长规律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在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从内容设计到课程实施形式,设计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差异性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其中,最典型的为月度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课程,根据初高中学生特点的不同,每月设计一个主题,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1月的主题为“励志成才”;课程内容为:“理想、梦想、启新”(初中),“生涯、人生”(高中);课程形式为:演讲、绘画(初中),职业体验、讲座(高中)。5月的主题为“党团队”;课程内容为:走近共青团(初中),我身边的党员(高中);课程形式为:队团课、歌曲演唱(初中),团党课、参观红色基地(高中)。12月的主题为“公民素养”;课程内容为:“用法律保护自己”(初中),“了解宪法 学做公民”(高中);课程形式为:模拟法庭、参观访谈(初中),专题讲座、成人仪式(高中)。

2.任务驱动,分段设置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

面对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内容,学校针对初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减少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刻板、说教等形式,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的原生动力和特有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性。

例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学习“四史”、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学校曾组织全校学生观看《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我和我的祖国》等影片,并针对初中和高中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初中生的观影任务为:选择最令你感动的人物制作手抄报、书写观影感言、开展礼赞英雄三行诗比赛、背一段你最欣赏的电影台词等,引导学生缅怀先烈、礼赞英雄。高中生的观影任务为:了解抗美援朝、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析抗美援朝、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分析“四个自信”对我们现在生活的影响,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践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3.学科交融,持爱以恒,全面全员全程浸润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学校某个人、某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的教育担当。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全学科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爱国不但要理性、客观,更要转化为内驱力和行动力。

例如,在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刚刚爆发之际,学校不同学科教研组结合自身学科知识,打破学科边界,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地理教研组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地理——人口地理”主题下的课程实施,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人口(人口流动、人口结构等)对疫情(扩散、监测、管控等方面)的影响;从地理的角度合理分析武汉封城及其他省市所采取的限制人口流动政策的积极意义。化学教研组开展了“84消毒剂和酒精能否混用”“抗病毒药物的合成”等一系列“化学战疫”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提高对化学学科的理解,体会化学的学科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作出符合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决策,从而理解国家政策,成为政策的执行者和宣讲者,使其在当前社会境遇中深层次地理性爱国、支持国家立场。

爱国主义教育是任重道远的事业,需要全体教育人的共同努力。但在教育教学中,要避免简单、生硬和刻板,要系统化、活动化、课程化,全面设计爱国主义教育,这样才能让爱国主义教育真正浸润学生心灵。

猜你喜欢

课程内容爱国主义学校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学校推介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
《风电场规划与设计》课程内容探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