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群视角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创新研究

2022-03-03刘礼稳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生产性基地实训

刘礼稳,闵 靓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职业教育专业群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实训基地建设,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的特点就在于技能的培养,生产性实训基地正是技能培养的有效平台。因此部分职业院校纷纷开展以专业群建设为导向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形成了一批以专业群视角下的实训基地建设经验和成果。如王俊山等提出校内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保证教学质量的物质基础,制定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是首要环节。强伟纲则提出了基于专业群建设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如基于KR—POOL模式、绩效提升、信息化需求、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实训基地。高钧用“大经管”的思路与方法,搭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构建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黄启良提出构建对接产业链的职业院校服装专业群联动实训基地(室)的实训模式、功能、运行管理的思路。这些建设经验和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但是研究发现对于专业群视角下的实训基地建设研究数量不足,特别是对专业群建设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两者良性“互动”的研究较少,实践案例研究就更少了。文章将以J校为例,从案例分析角度来研究专业群建设与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两者如何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实现命运共同体的统一。

1 J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专业群建设背景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J校依托自身“国家生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坚持不懈开展创新育人模式的改革实践。J校于2015年与广州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O2O电子商务零售实训基地”,但随着专业发展,行业人才需求的转变,传统的互联网+零售式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因此,2017年J校与江西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创业就业融媒体运营生产实训基地”,培养新媒体环境下创业就业型人才;到2019年J校依托“国家骨干专业”“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两个国家项目建立“数字贸易专业群”,与江西某商业连锁集团合作,共建“智慧零售生产性实训基地”。

通过2015~2022年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J校以此为基础积累了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和软硬件实力。

1.1 生产性实训基地简介

(1)生产性实训基地概况。J校与江西某商业连锁有限公司于2019年5月建立新零售经理培养人才战略合作,共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生产实训基地项目。项目地址规划在青年学院校内,占地面积300 m2,采用学校出场地,步步高投入设备设施这一模式,基地目前建设有直播实训室、理论培训室、智慧前置仓实训室、数字营运实训室、商品陈列实训室,业务涵盖面全,为学生实训、实习、就业、创业提供了实践平台。

(2)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情况。①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现有场地功能,在大二上学期组织数字贸易专业群各专业学生进行开展实训教学周。②通过实训周选出有意愿进入零售行业发展的学生,组建了零售经理定制班。在大二下学期完成零售通用能力与职业实操能力训练,通过基地实际场景进行反复实训操作,培养学生岗位所需专业技能。大三进入企业的零售学院(企中校)及门店开始实训及实习。③开展教师下企业锻炼活动,选派优秀教师前往企业总部、门店进行专项技能学习。

(3)生产性实训基地组织架构。根据合作企业公司架构和专业群发展方向,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了完善的组织架构,涵盖了新零售门店管理者,数字化运营专员,物流专员、客服、销售(包括了直播营销、社群营销)专员,这些实训岗位基本包含了J校数字贸易专业群各专业的就业岗位。

1.2 数字贸易专业群建设情况

J校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对接产业,产教融合的职教办学理念,以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契机探索专业群建设,通过引企入校办“校中厂”形式,依托与江西某商业连锁集团共建智慧零售生产实训基地,以国家骨干专业电子商务为龙头、整合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五个专业为数字贸易专业群,实行了育人模式的教学改革,近年来专业教学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显著提升,教学成果不断涌现,专业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于数字贸易专业群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专业方向整合,而是通过多年的校企合作、生产实训基地共建的经验累积,依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建设理念,为满足产业需求以及本地经济业态发展需要,对原有专业进行优化:①新增公共基础课程(零售运营决策支撑模块):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②专业方向调整:会计(中小企业创财务管理)。③专业方向调整:市场营销(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方向)。④专业方向调整: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方向)。⑤专业方向调整:商务英语(跨境电商方向)。

根据以上专业优化整合使J校“数字贸易专业群”内各专业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江西某商业连锁集团各岗位需求,做到“专业对接产业、人才培养对接岗位需求”。

2 J校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路径

(1)组建数字贸易专业群,实行相关专业建设一体化。采用新商科理念,以J校国家骨干专业电子商务为龙头,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商务英语(对外贸易方向)五个专业整合成数字贸易专业群,重构了数字贸易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专业一体化建设。数字贸易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从学生宽口径高质量就业出发,分为职业素养模块、专业群公共课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智慧零售经营方向课模块,既突出五个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和专业技能训练,又在职业素养模块中设置各专业必修和五个专业共修的基础理论课程,还针对新零售经营岗位链设置了相关方向的拓展课程,形成了专业方向突出、综合素养较全,适应企业岗位链就业的专业群育人特色。

(2)实施学徒制、双导师制。通过引企入校,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整合学院的师资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根据合作企业的生产岗位将实训学生分为相应的学习组,轮流参与各个生产岗位的学习训练。教学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教、学、做、产”融为一体。各个生产岗位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学生通过双方导师手把手施教,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基本达到企业各岗位链的要求,在校期间学生便已能创造产值。

(3)实施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手段现场化、教学实训情景化教学策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实施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手段现场化、教学实训情景化教学策略,使学生融知识学习于实训之中,学技术于“校中厂”现场,在“教、学、做、产”一体化中学本领、长才干,使学生全方位感受到真实的生产经营场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增强了学生实现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信心。

(4)明确“四本证书”考核要求。为了促使学生高质量就业明确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四类证书。J校制定了专业群内证书融通与学分置换方案,对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以证代考,同时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植入知识理论学习成绩与技能训练成绩学分互认,竞赛获奖、资格证书与课程教学学分互认等措施,引导、鼓励学生掌握实际的专业技术,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

J校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期望解决以下问题:①解决人才培养专业技能较单一,就业适应面狭窄问题。以往五个专业主要培养和训练本专业相关技能,毕业时择业对口企业岗位面狭,实训基地建设可解决这个问题,实现学生宽口径高质量就业。②解决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问题。以往专业课是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分段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训脱节。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行“教学做”一体化,采取学分互认,竞赛获奖、资格证书与课程教学学分互认等措施,可解决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相脱节问题。③解决人才培养机制不活问题。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实行学徒制、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④解决教学团队力量不强问题。五个专业各自独立发展难以整合高水平教学与学术团队。通过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组建数字贸易专业群,整合五个专业的师资和企业力量构建成高素质双师型数字贸易教学团队,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

3 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1)教学改革成效——形成了“一体二制三化四证”的育人模式创新。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实践探索,逐步总结出了基于新商科理念、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创新“一体二制三化四证”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本校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国家骨干专业为育人平台,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商务英语(外贸方向)和会计专业整合为数字贸易专业群,运用学徒制+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数字贸易专业群教学改革,实现教学内容实用化、教学手段现场化、教学实训情景化,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获得毕业证、1+x职业资格证、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通过证书融通机制打造学分银行,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学分置换,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的目的。育人模式创新丰富了高职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理论,具有切实的指导作用。

(2)管理机制成效——形成了证书融通、学分互换的教学管理机制创新。为了引导学生重视专业技术技能的养成和提高,鼓励学生在校期间提高专业技术,掌握适应企业岗位链的多种技能,在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制定了知识理论学习成绩与技能训练成绩学分互认、竞赛获奖、资格证书与课程教学学分互认等学分银行制度,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学历毕业证、1+x职业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四类证书,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学生获证率高,毕业后适应企业用人需求。教学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学生高质量就业和顺利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人才培养成效——构建企业人才“蓄水池”,培养学生扎实的岗位链技能。通过与合作企业深度合作建设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共育人才,学业与就业无缝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适应企业多种岗位的工作,数字贸易专业群培养的学生能够解决了企业人才储备短缺问题,J校成为了向合作企业输送技术人才的“蓄水他”。

通过“一体二制三化四证”的育人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意识加强了,专业学生掌握了专业群规定的适应企业岗位链的多向度技能,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奉献精神、团队意识、服务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提升了,毕业高质量就业的口径拓宽了。

4 经验启示

(1)制度建设是保障。制度建设是保障实训建设与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健全完善制度,以市场化运营为原则,结合企业相关制度和学校制度,立足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需要,制定完善的一整套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日常运营制度,让实训基地的生产性项目运作有保障、更规范,有利于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了《生产性实训基地领导小组组长岗位职责》《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管理制度》《生产性实训基地安全管理制度》《生产性实训基地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实训守则》《生产性实训基地财务管理制度》等一套完善相关制度。

(2)加强反馈监督机制,切实提升执行效果。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会出现影响生产性实训正常运营的状况,这些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生产性实训基地可持续发展和运营效果。因此必须加强反馈监督机制,争取做到有问题“马上办”。可以建立由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的校企协调小组来落实监督责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双向联动凸显“1+1>2”效应,采取回访检查、实地督查、专项检查等形式,全方位扫描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运营情况。对未整改到位的事项纳入日常监督内容,持续跟踪督办,形成监督、反馈、整改、再监督的闭合监督工作链条。

(3)师资建设是核心,是突破点。硬件设施建设得再好,软实力建设跟不上的话,生产性实训基地就是个空壳子。因此必须加强满足专业群发展和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J校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资源,依托生产性实训基地平台,实行双导师制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师资和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研室,合署办公,定期研讨。在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前期,学校专业教师发挥扎实的理论教学优势,在实训基地内侧重知识理论教学,合作企业技术骨主导技术训练。随着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营正常开展,学校教师逐渐提升技能水平,逐步深入到技能教学当中去。教学采取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教、学、做、产”融为一体。各个生产岗位以师傅带徒弟形式,双导师轮动,“双师”驱动。

猜你喜欢

生产性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我的基地我的连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