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与模块化教学标准探析

2022-03-03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志愿实训

李 玲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如今,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所取得的成果也很显著。但是在该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当中,还具有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下,探索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与模块化教学标准变得越来越必要和重要。文章从深入分析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优化措施入手,探讨相应的服务和模块化教育标准及其实施,旨在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和模块化教学系统,提升服务和教学效率。

1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优化对策分析

1.1 增强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技能,提升服务实效性

要想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首要工作就是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观念和操作技能,确保服务高效性。具体来说,第一,加强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方面的素养培养,增强他们的专业能力,使得他们的志愿服务操作和专门要求相契合。第二,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每个大学生都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尤其要从根本上增强高年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在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教师和相关管理者要及时给予观念和做法上面的指引,使得大学生明白,不管是大规模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还是小规模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最终的目标都是为人民群众做贡献,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所以,针对大学生,由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具备一定的荣誉性,所以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都要参加,不能挑三拣四,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服务活动有效。

1.2 优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制度,严格管理规范

当前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监管,往往对应着一定的管理和限制规范和要求,因此在建设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内部组织和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无论是基层社区志愿服务管理者,还是相关领导者,都必须在符合组织管理规范和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相关制度和优化相关规范,进而规范和管理好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行为,从根本上促进各类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

1.3 优化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资源,确保资源的合理运用

实际上,要想真正创建出高素质的专业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队伍,确保服务的有序运营,充足资源和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要通过制定好相关管理制度和规范来增强服务和管理实效性,还要想尽一切措施优化利用大学生志愿社区服务相关资源,采取社会资金募捐以及挑选赞助商的渠道来进行必要资金的获取,在确保资金充足性的基础上,促进相关服务和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1.4 政府及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强化项目支持和网络宣传

1.4.1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强化制度建设

在开展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要想维护好大学生自身的权益,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科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来规范活动有序开展。其实系统而完善的大学生志愿社区服务系统和政策体系,不仅包含具体、鲜明的服务法律规范,明晰的高校管理和大学生服务权利,还要厘清各方主体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解决相关细节性问题。只有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具备一定的法律法规支持,才能确保相关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通畅性。

1.4.2 加大社区志愿服务精神弘扬力度和网络宣传,端正服务观念

要想确保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正常开展,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可大范围弘扬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合理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的主流媒体,宣传相关文化知识,端正大学生的志愿服务观念。例如高校相关人员可以针对大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现场,拍摄一些照片和视频,制作成宣传PPT或者微视频,端正更多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意向,使得更多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

2 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与模块化教学标准实施分析

2.1 合理选择成熟社区,设立专门的实训教学基地

2.1.1 社区管理体制完善,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

如今,我国社区发展迅速,管理制度也比较成熟,且各个地区制定的社区管理制度和体系都是不同和有针对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合理借鉴社区服务管理的正面经验和技巧,选择成熟和发展较好的社区,创建专门而高水平的社区实训教学和培训基地,助力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往往能够引出更加多元化的工作内容,相应的教学工作要求也比较高,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大学生获取足够多的学习和锻炼机会。这些实际活动内容,往往也可以引用到大学生专业课程教学当中,作为教师的教学资源和实际案例,提升教学效率。

2.1.2 结合具体的服务工作情况,有序开展教学工作

如今,我国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很火热,也是未来大学生培养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当前很多地区的社区管理当中,都涌现了大学生的身影,且他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效率是比较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确保大学生教学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选用优质化社区和高素质大学生志愿者是主要标准和要求。

第一,各个社区要从根本上关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开展。这种服务工作和政府以及专业机构的服务工作不一样,组织和开展方式也不一样,其能够赋予社会发展特殊的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这具体表现为强化多元服务,满足社会各类需求。此外还要端正大学生志愿者甘于奉献的思想和态度,改善成员间的感情,利于社会团结。

第二,强化对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能力的专业培养和教育。基于社区,要常态化开展对于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加强专业化能力培训,并强化大学生志愿者伦理道德教育,基于专业理论知识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

第三,不断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这种机制建立健全工作,其实也属于社区志愿服务实训基地建设的一大标准和要求。我国当代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实际上属于一种无偿服务,而通过建立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政策和机制,则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信用储蓄的作用,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等方面入手,进行必要的补偿和奖赏,激发大学生服务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

第四,挑选综合素质较强的社区工作者,为大学生志愿者针对社区服务工作展开授课。实际上,选用那些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足够强的社区工作者讲解课程知识,往往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实训基地的有效建设。这类工作者不但要有丰富而多面的工作经验和高超的工作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交流和沟通技能,且要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经验。所以,社区要谨慎选择人员,配合高校教学和实训工作,建设出综合素质足够高的师资队伍。

2.2 将实际课程和大学生社区教学体系融合在一起,制定相应标准

2.2.1 合理设定基于大学生实训课程的教学标准

实践表明,实训课程的合理选择和实施,也有利于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序开展。相关人员要结合社区志愿服务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课程性质,结合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实训课程。例如,可以选择和实施《社会学概论》《社区社会工作》《城市社区管理与服务》《城市物业管理与服务》等课程。此外在专业大学生志愿社区服务人才的培训当中,要确保实践课程占一大半,尤其要做好社区实践教学工作,优化实践教学效果。

2.2.2 合理设定基于大学生实训教学的划分标准

在选定好大学生社区实训教学课程之后,实施合理的实训项目也很重要。要以规范高校大学生专业教学行为为基础,根据相关教学原则和要求,明晰相关实训教学细节和细则,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展开实训教学,确保实训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首先,要合理根据学校任务和具体要求,合理设计实训教学具体项目,在完成专业理论授课任务之后,教师要科学布置和分配实训作业,作业形式比较多样化,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方式也很多。学生可以以教师赋予的学习任务为核心,参与各项社区服务活动,有针对性地参与调研和各类项目策划,并达成社区服务和管理工作目标。以这样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社区服务活动参与兴趣和学习兴趣,使得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专业知识要点,提升自身的专业学习技能。其次,教师可以合理选取模块化教学模式,设置社区志愿服务实训教学项目,但是这需要多个学科教师的协作。不同科目的教师都要消除固定化课程的限制,对不同的课程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和处理,构成多个教学模块,并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实训项目。高校模块化教学,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能力的素质,且要求教师做好备课、设计、实训方案制订等各项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此外,对学生来说,需要打破固定课程的影响和限制,系统化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各项技能,实现学期课程知识学习目标。

2.3 实现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和大学生课程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

2.3.1 社区与高校协作,合理制定实训教学标准

如今社区服务工作的开展,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具备专业化标准。所以,在大学生志愿者人才培养上,高校和社区必须协作共进。社区必须联系大学生承担的工作职责,根据工作内容和特点,给予建设性意见,科学设计实训教学方案,培养出技能型和应用实践型同时具备的高素质人才。

2.3.2 基于大学生专业实训教学内容,科学制定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标准

在形成社区和高校良好的协助关系之后,社区就成为开展各类活动的核心平台,且具备教育功能模块。社区必须学会站在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角度之上,设置好大学生实训平台。这种协作式活动开展的方式很多,不但包括常规社区协作活动,而且包括结合教学的社区活动。具体来说,首先,社区在开展各项服务工作的时候,必须满足实训实习要求,且要从根本上对学生开放,确保大学生实训的便利性和有效性。其次,高校教师要在明晰大学生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有序开展各类志愿者服务和管理活动。例如,如今很多家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管理孩子学习,基于这一现实问题,社区就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价值,开展社区内孩子的学习帮扶活动,意义很大。

2.3.3 严格要求大学生有序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区高效管理

如今,“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教育教学”这种模式的应用效果很明显,可以说是一种可以实现多方共赢、共发展的模式。大学生做教学实训任务,其实也是在参与社区实训活动。高校必须在考虑社区发展和利益保障的基础上,设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培育计划,加强监督管理,从根本上确保大学生高质量地完成各项社区服务工作,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我国当前社会治理工作的高重要性,发挥社区管理在治安当中优势这一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出足够多的高素质的社会工作和社区志愿服务人才,且要不断增添新鲜血液,实现高素质人才储备目标。高校要从多方面入手,为社区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志愿服务人才,且要不断设定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和模块化教学标准和要求,为高素质大学生社区志愿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指明方向,形成一体化的“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区管理+教育教学”协作系统,满足各方发展需求,提升社区服务管理和高校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志愿实训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以社区服务构筑城乡居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解析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我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