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2022-03-03

大众标准化 2022年22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理念

贾 崴

(晋中信息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0)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化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速率的提升,我国各个城市的建筑数量与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然而,部分城市的建筑规划极为粗放,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众所周知,城市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今时代的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环境的优劣,也十分认可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很显然,人们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遵循绿色城市设计理念非常重要,可以满足当今社会环境保护的基本要求,也能够保护生态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的过程中,应积极应用绿色城市设计理念,提高城市化建设水平。

1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

1.1 循环利用设计理念

绿色城市设计包含多个理念,人们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应遵循循环利用设计理念。城市规划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涉及多方面的内容,且这些内容并不存在独立性,往往具有一定的互动关系,应认识到其环环相扣的特点再进行设计。也就是说,相关部门在规划设计城市时,要想获得最终可行的设计方案,必须强化不同行业之间的关联,转换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促进其协调发展。要强调的是,相关部门应提高可应用资源的性价比,并对部分物品进行废物再利用。很显然,循环利用设计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力与物力的消耗程度,并调动起行业与企业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实际上,循环利用设计理念并不是要求参与城市规划的企业或组织改变自身的生产经营模式,而是要求参与城市规划的企业或组织在传统生产模式的基础上使用绿色环保技术,将留存下来的附属物品转化为可以进行再利用的能源。立足于宏观角度,相关部门在利用循环资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现实条件,确保资源再利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1.2 多样性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城市则由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组成,这意味着相关部门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才能实现绿色建设。既要顾及到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也要注意到不同生物之间的区别。除此之外,人们在城市中进行生活,必须关注到土壤环境、水环境与大气环境,应尽最大可能保护城市环境,保障生物多样性。

1.3 互利共生设计理念

相关部门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设计时,除了遵循最基础的循环利用理念之外,还应应用互利共生设计理念,目的是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可行性,保障参与城市规划的企业与行业能够实现互利共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把原本额外支持的绿色生态规划工作转化为必须执行。只有实现生态管控与绿色生产,做到资源循环利用与经济循环发展,城市才能够真正实现良性发展,最终推动不同行业与领域的发展共荣,最大程度展现出整体规划设计的价值与作用。所以,相关人员应在考虑绿色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不同环节的互利共生,以长远的目光做好统筹规划工作。

1.4 生态性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绿色生态规划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保障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以,相关人员应始终秉持和谐发展的思想,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人们应始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将生态性特点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内容,始终坚守绿色环保底线,遵循自然发展规律,优化城市各类自然资源,延伸城市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规划中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问题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过去的很多年内,人们为了谋求经济的发展,常常会忽略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即使严重损害了生态系统也不加以改变。比如,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拥有了私家车,人们的生活愈加便利,也获得了极大的精神享受。然而,私家车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却不容忽视,无论是交通堵塞还是尾气排放,都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活。除此之外,很多工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排放废水、废气,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

2.2 城市规划不科学

城市规划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我国立足于当前城乡发展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实施了村村合并等一系列政策。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村村合并节约了很多土地,也改变了很多居民的居住环境,降低了管理居民的难度。然而,该项政策在具体实施时也是问题频发。比如说,政府无法科学利用节省下来的土地资源,也不能保质保量的提升土地利用率。

3 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以满足,更加关注自身的居住环境与生活环境。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城市环境设计由此获得了推动与发展。相关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了解绿色城市设计理念,提高城市规划设计水平,促进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1 创新规划理念

我国众多城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当前阶段,相关人员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物质条件可以得到基本满足,但其绿色低碳设计理念仍然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冲突仍然存在,并不断加剧。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从新的理解层面认识社会,更加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城市环境的方方面面都有待完善。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创新规划理念,提前规划好低碳绿色环境,并融合生态文明。绿色城市规划必须渗透低碳观念,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升城市建设与规划的水平。

3.2 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城市规划设计离不开绿色建筑设计,建筑是城市的重要内容,其设计更是城市规划的关键环节,也是人们关注的第一层次。相关人员在开发城市空间的过程中,应凸显绿色建筑的地位。所谓绿色建筑,指的是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比如,建筑原材料的使用量应尽可能减少,资源利用率则应尽可能增加。若需要使用能源,也一定要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始终保护环境安全,实现建筑物、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所以,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绿色建筑设计,主要考虑到能源转化与废弃物排放两个方面,设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建筑环境的协调与舒适,做到节能环保,保证建筑物的空气质量与自然采光,确保内外环境能够协调。

3.3 绿色景观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认识到绿色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绿色景观能够直接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以,相关人员应在设计过程中实现绿色生态思想的融合与渗透,延伸绿色景观的影响力,做好绿植景观服务。毕竟,绿色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展示其自身的服务性。例如,城市公园内常常会放置一些绿植垃圾桶,生活垃圾可以转化为植物可以应用的肥料,既美观又具有可行性。可回收垃圾则可以用塑料垃圾桶放置,并采用特殊标志或种植小树苗,督促扔垃圾的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3.4 城区和社区设计

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绝不能忽略城区和社区设计。城区设计与社区设计也有着独一无二的建设目标与生态规划,属于城市空间的第二个层次与第三个层次。相关人员应把绿色设计理念应用到社区设计与城市规划中,最大程度保护好生态环境,让城市居民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在高质量的环境中呼吸。相关人员可以立足于区域内固有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规划,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减轻资源浪费与污染,提高生态环保水平。当然,相关人员也应实现基础设施与建筑物的协调设计,扩大绿化面积,实现以人为本,确保城市居民可以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实现人文与生态的有机结合。按照区域特色,因地制宜的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5 交通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离不开交通设计。通常情况下,城市交通设计含两个层面,一方面指的是道路建设情况,另一方面指的是车辆出行情况。相关人员在规划城市交通的前期阶段,应全面了解当前时期内,城市每天的车流量与尾气排放量,在提升交通效率的基础上,设计限号出行政策,并考虑大排量车型的生产管控。工作人员也应调查与车辆道路相关联的生产厂家,了解不同车辆的生产技术能否最大程度的支持节能减排工作,鼓励生产厂家落实绿色技术,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管控,设置可行性较强的计划方案。第一,相关人员应立足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与公共汽车系统进行调整与优化,积极建设公共汽车专用通道,为公共汽车提速。并优化公车线路,减少交通拥堵。第二,相关人员应与时俱进,应用互联网技术,创建智能交通管理体系,借助大数据技术管控高峰时期的交通出行,尽可能缓解交通压力,减少碳排放量。第三,相关人员应对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进行优化,为城市居民打造人性化出行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度。第四,相关人员应在媒体上对绿色城市进行宣传,鼓励居民低碳的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健康的出行,减少环境污染,共同保护环境。

3.6 建设海绵城市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雨水、洪涝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特别是易发雨水与洪涝的城市,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创建海绵城市。相关人员应创新工作理念,提高城市灾害管理效率,科学防控雨水与洪灾。同时,海绵城市可以循环利用雨水与洪水,借助一系列技术操作实现资源再利用。并打造科学的管控系统,优化排水系统的功能。与传统城市建设相比海绵城市优势巨大,可以科学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长远发展。作为全新的环境保护理念,海绵城市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地表径流损失,调节城市内部的各类环境。比如说,海绵城市可以储水、吸水,收集雨水、有效储存,一旦遇到旱季就可以再利用水资源,不让城市居民的用水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海边城市可以将人工与自然融合起来,利用水资源的再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7 优化产业环境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绿色城市生态理念,优化产业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应仔细分析城市的实际发展状况,始终本着科学的态度规划城市方向,结合城市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对城市进行合理布局。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始终保障城市不同产业的生态化发展与健康化发展。人们应深入研究与分析城市当前实际状况,了解城市发展与规划不同层次,尽可能提升生态城市的建设水平。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应持续优化城市内的小规模生态产业,从多方面入手完善城市的生态工业体系。并调整城市的建筑产业、教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之打造可行性较强的法规体系,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第二,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绿色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应立足于产业设计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得人们可以生活在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相协调的环境中,确保人们工作与休闲能够达到平衡。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逐渐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城市规划设计以及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所以,相关人员在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秉持绿色城市设计理念,保障城市的良性发展。文章首先探讨了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包括循环利用设计理念多样性理念、互利共生设计理念、生态性理念、组合构成理念、附属性原则等。并仔细分析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生态环境问题和城市规划不科学问题。最终采取不同措施实现绿色城市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创新规划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绿色景观设计、城区和社区设计、交通规划设计、海绵城市建设、优化产业环境等。目的是促进城市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
当代佛教寺庙规划设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