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口译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2022-02-23张金玲

现代英语 2022年23期
关键词:译语译员产出导向法

张金玲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一、引言

口译是一种即时发生的语言行为,在整个过程中,口译员的听辨信息和笔记水平直接影响着译语的产出质量。而思辨能力是听辨和笔记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思辨是保证听辨和笔记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口译员的思辨能力与其翻译质量呈正相关,因此思辨能力培养是口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训练内容。口译中的思辨同样强调认知层面和情感特质层面。由文秋芳教授创建的“产出导向法”的核心理念也在认知层面和全人培养层面与口译人才的思辨能力培养观念一致,在此方法关照下的口译教学能够更好地实现思辨能力的靶向性培养,两者相得益彰,成为专业外语人才培养不容忽视的研究领域。

二、“产出导向法”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POA,是由文秋芳教授于2015年在“输出驱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外语教学理论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念[1]。其中的“产出”概念除了通常意义上的口语和写作,口译产出也是外语学习重要的生产结果。该理论强调三大方面,即“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该理论的提出旨在改变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修正传统外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现象,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概念上,帮助学生真正将所学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将输入变成有效的输出。该理论同时强调“全人培养”理念,即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等重要素质。该理论核心教学内容包括三个环节,即“驱动”“促成”和“评价”。驱动的概念是指通过教师布置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尤其设计相对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强化学习动机。促成的概念是指训练过程,通过前期的驱动提供学习的目标,促成阶段进行实操,在过程中实现技能提升,提高产出质量。评价的概念是指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具体包括教师点评和学生互评。产出导向法一经问世,受到了外语教学领域专家和学者的肯定和好评,一线外语教师更是身体力行地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该教学方法,验证了该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过程确保了其与口译教学的适切性。口译教学的过程完全符合“驱动”“促成”“评价”三要素,教学过程可以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进行。口译教学的驱动环节可以在课前或课中实现,尤以课前阶段进行为宜。教师通过布置背景知识阅读、话题思考、技巧特点和难度等形式的内容要求学生提前对课上训练相关的内容做课前准备。此环节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课上训练的核心主题,通过课前准备获知训练难点,激发学生对所训练内容的兴趣和期待,带着问题出发,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聚焦课中训练内容,提升课中的训练质量。教师通过驱动阶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促成阶段实现具体的训练内容。教师基于“选择性学习”假设,依据训练的核心选择适当的材料,有针对性地开展训练,训练形式包括个体和小组训练两个基本方式。在此阶段,学生通过促成实现知识的获取,技能的训练,实现靶向性的训练目标。在评价阶段,教师可依据“师生合作评价”原则,即通过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产出给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所产出译文的优缺点,深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以便在今后的实践中能够扬长避短。学生之间的评价相当于从听众角度出发去评判译员的翻译水平和质量,基于教师提供的评分点,可以帮助学生做精准的评价,给出合理的反馈,彼此助力各自的成长,不断提高各自的口译能力和素养。鉴于此,可以使用产出导向法来指导口译教学,确保口译教学质量的提升,尤其有利于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三、口译教学中的思辨能力培养

基于思辨能力,文秋芳(2008)提出了“层级模型”概念,该模型将思辨能力分为“元思辨能力”和“思辨能力”[2]。元思辨能力是指对自己思辨的“计划、检查、调整与评估”的技能。思辨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特质。基于口译,思辨能力是口译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和技巧,在口译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口译教学中,口译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作为可迁移能力,思辨能力会在学生毕业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口译教学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单纯体现在口译能力上,也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口译强调的是技巧性,对译员语言知识以及语言外的百科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一个合格的口译员需要有高超的双语基本功,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仲伟合定义的译员的知识结构包括“双语知识版块、百科知识版块、技能版块”[3]。技能板块的训练过程同样是学生双语知识和百科知识获得的途径,也就是对其深层认知能力的培养。口译技能的培养内核是对学生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提升,因此,思辨能力的提升应该贯穿口译教学的重要环节。作为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口译是一种高要求的思维和认知活动,译员对源语的理解、分析、解码、再编码的过程离不开思辨的参与,甚至可以说这个过程就是一种高强度的思辨行为。作为口译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思辨培养在口译教学中的重要性,具体可以理解为以下两个方面。

1.源语听辨离不开思辨。刘和平认为“语篇意义产生于语言知识与认知知识不断结合的动态之中,产生于言语分析、整合和逻辑推理的进行之中,意义随阐释而诞生”[4]。在听辨时,译员需要充分调动知识储备,依靠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将源语信息进行合理的意义整合,其中关键的技巧体现就是将听辨到的信息形成有效的笔记落在纸面,以此帮助译员在产出时更好地记忆和解读,然后形成有效的译语信息。这个过程需要思辨的充分调动来实现。一个译员的思辨能力直接影响他的译文质量。只有良好的思辨能力才能使译员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读源语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形成笔记,在产出时助力译语的准确。只有良好的思辨能力才能使译员更好地理解、分析和解读源语信息,才能快速准确地形成笔记,在产出时助力译语的准确。因此,源语听辨离不开思辨。

2.译语表达离不开思辨。译语传达在对源语信息的解码和再编码的基础上进行。在进行译语产出的过程中,对笔记的解读也是一个思辨过程,也就是说,记下来是第一步,解读笔记是第二步,这两步都至关重要。在进行译语表达时,译员需要通过思辨能力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概念化和范畴化,需要对记录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解析,同时要结合译语的语言和文化思辨,才能最终形成准确、达意和流畅的译文。

四、“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口译思辨能力培养

(一)驱动阶段的思辨培养

基于产出导向法,口译教学中思辨能力培养的第一个阶段为驱动阶段。在《德尔菲报告》给出的思辨量表的七个维度中,驱动阶段适配的核心维度包括“求知欲(Inquisitiveness)”和“分析能力(Analyticity)”。驱动环节的活动设计比较适合安排在课前进行,其活动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口译教学内容常以主题式开展,驱动环节的活动设计要与课上训练的内容保持主题一致,涉猎的内容要有足够的广度和难度,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关于内容的呈现形式,可以采用多模态的方式来呈现,包括文档、音频和视频的方式。其中文档呈现不应只单纯提供文档阅读,配合每一个文档都应该给出配套的思考题供学生回答,并在上课之前提交给教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以及对材料的理解程度。如以音频或视频的方式提供课前预习材料,在设计思考题的基础上应添加“听辨测试”,可以通过听写完整句子或填空方式考查学生对源语的听辨能力,这种方式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辨能力,又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分析能力。这些方法都是从听辩和阅读的角度去帮助学生提高求知欲和分析能力。

在驱动阶段,还可以使用写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分析能力,尤以撰写定题演讲稿为宜,因为口译任务是以演讲和发言的形式呈现,通过撰写演讲稿可以训练学生从演讲人视角去进行思辨,从而能够更好地与讲话者形成视阈融合,一个合格的口译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合格的演讲者,因此演讲稿写作是有效的思辨训练工具。

(二)促成阶段的思辨培养

促成阶段主要指“课中”概念。在这个阶段聚焦的是七个维度中的“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Systematicity)”和“自信心(Self-confidence)”。经过驱动阶段,学生在课前对课上所训练材料的背景和可能涉及的专业知识有了基本的储备,驱动过程中的任务布置以及学生的完成情况会直接影响学生在促成阶段的表现。在产出导向法的指导下,口译教学的促成阶段要突破传统口译“听和译”的简单过程,结合驱动阶段的前期储备,在促成阶段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在“译前思辨”上有所设计。内容不宜太长,应选取和主题相关的某个点深入挖掘,同时配合源语部分涉及的生词和短语,以拓展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在词汇阶段的思辨,从而使学生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

在促成训练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辨培训主要集中在“记忆”和“笔记”上,这两项是口译实践所需要的两大核心技能,而掌握的程度与学生的思辨能力息息相关,因此,针对这两大项的训练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依据吉尔的“认知负荷模型”,口译中的交替传译形式尤其依赖记忆和笔记的功能。在有限的时间压力下,译员更多调动工作记忆,通过用笔记方式激活记忆来实现更好的译语产出。因此,记忆和笔记的训练应该分阶段进行。训练模式应该由单纯的“记忆”训练慢慢过渡到“记忆+笔记”的训练,因为笔记是呈现在纸上的记忆,所以训练的重中之重就是记忆训练。记忆训练的核心就是“逻辑抓取”,教师要通过专门的逻辑抓取来训练学生的思辨,对源语信息进行基于逻辑的解码和再编码。在记忆训练初级阶段可以先不要求学生提供译文,而应该随着学生思辨能力的不断提高,当其具备了较好的思辨分析能力,能够得心应手进行源语解码的时候再进行译文产出。清晰的逻辑抓取能力也是系统化能力的有效体现,随着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其系统化能力也会越来越强。

要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促成阶段可以选择“即兴演讲”的形式展开训练。即兴演讲因准备时间较短而具有比定题演讲更大的难度。教师可通过两周一次的频度给学生布置即兴演讲任务,所涉内容同样应该与驱动和促成阶段的主题保持一致。通过即兴演讲,学生能够培养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信息的调取、分析、整合和表达。通过上台演讲帮助学生克服紧张情绪,建立自信心。随着训练的增多,假以时日,学生的自信心也会与日俱增。

(三)评价阶段的思辨培养

评价阶段主要是指“课中”阶段,“课后”也可以通过任务布置来进行评价,更多的是促进学生反思。学生在促成阶段完成基本口译任务,在这之后进入评价阶段。评价阶段主要指针对学生的译语产出,教师或学生依据其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称为“师生合作评价”[5]。由教师展开的评价,针对思辨,应该以“有声思维”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反思。反思在语言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思即思辨,因此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译文进行评价时,针对学生存在问题较多的地方邀请学生进行反思,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回忆在进行相应信息处理的时候经历了怎样的思维过程,对积极的、有意义的过程教师要给予肯定,对不恰当的处理要指出问题所在,及时纠正,帮助学生强化正确处理方式,避免在以后的实践中再犯相同的错误。教师评价结合学生的反思会起到双倍的思辨作用,强化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之间的互评方式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应该依据思辨量表设计合理的指标,从而帮助学生执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做到评价准确且中肯,帮助学生共同进步,实现思辨能力的飞跃。因此,在“课后”可以通过布置小组作业,小组间成员彼此互评,互相督促。评价阶段对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作用不容忽视。

五、结语

口译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转换过程,涉及对源语信息的听辨、理解、分析、解码、再编码,最后实现译语产出。这些语言层面的处理离不开译员的思辨技巧和能力,因此口译教学不能只是简单机械地强调从听到译的过程,而是要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要意识到思辨能力在口译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产出导向法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指导口译教学的一种优质选择。在该教学法的视角下,口译教师通过合理的活动设计,形成思辨培养的良性循环,构建有效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体系。口译教师应继续创新活动设计,让该教学法在口译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助力口译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译语译员产出导向法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口译中的“陷阱”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