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园大班体育教学的探讨

2022-02-23毛嘉磊

考试周刊 2022年46期
关键词:民间幼儿园游戏

毛嘉磊

一、 引言

对国家幼儿园教学事业来说,可以在大家认同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当地特色民族文化的发展质量,同时将这些优秀的本土文化运用到当地的幼儿园课程教育中,这样可以充分继承和发扬地方本土资源,而且民族文化结构中包括了各地本土优秀文化内容,合理利用民族优秀文化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文化修养,在文化的熏陶下,促进幼儿今后的综合成长。而民间游戏是民族文化的活动载体,在游戏过程中可以不断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再加上民间游戏的开展不需要太多复杂的材料,也不受环境和场地的限制,使其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大班体育活动中增加民间游戏,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拓宽幼儿的想象空间。为了确保民间体育游戏的有序开展,幼儿体育教师必须要全面收集和整理地方本土文化资源,并以灵活有趣的形式将其增加到体育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体育素养,还可以使其认识我国优质的民间文化。除此之外,民间游戏还可以强化幼儿的探究和创新本土文化的能力,以此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为他们今后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本土资源和幼儿园教学结合的切入点

实际上幼儿园课程的实践活动就是全面运用各种课程资源为幼儿的发展和成长创造合理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而园本课程被重新定义和得到新的认知后,促使其对幼儿园课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更加明确和深入。开发课程资源必须要重点关注创新课程资源的具体研究,以打破传统课程资源僵化的思维模式。基于此,合理规划课程资源对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有俗语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幼儿的发展和健康成长并不是在人为特有的环境中进行的,而是幼儿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进步。幼儿园是为幼儿学习而创造的一种物质环境,同时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打造一个十分贴合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活动区域,保证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学习环境能够为幼儿带来全新的成长机会。为此,在幼儿教育中要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必须要打造本土环境。由此可见,幼儿教育和周边社会环境之间可以形成和谐的关系,这也是促进幼儿今后顺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实践活动。

就幼儿园课程设计初心而言,更加看出了本土资源对幼儿成长的促进意义。幼儿园课程的关键不在于每所幼儿园每个班都建设自己的课程,而是建设突出的、具有本土教育资源元素的、对幼儿成长具有积极作用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为幼儿创造更加生活化的、具有直接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建设幼儿园课程的意义之一。另外,就幼儿教育实践原则来说,幼儿园非常强调让幼儿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中发展,还要重视幼儿可以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幼儿园课程需要建立在本土资源之上。

三、 民间游戏在体育活动中的发展形势

(一)民间游戏在农村更加完整

现如今,农村对民间体育游戏的应用比较广泛,每到节日庆会,民间群体都会组织相应的表演活动。虽然知道民间游戏内容的人群较多,但参与者却在逐渐减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民间游戏的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化,其内容和玩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二)主流意识增强,开发研究普及力度加大

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在新时代的发展下,民间游戏的继承和创新非常浅薄。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我们必须要从幼儿入手,积极推广民间游戏,创新民间游戏的形式和玩法。

(三)高新科技逐渐取代游戏材料

如今,幼儿的玩具大部分是高科技产品,也有高结构成品材料,实践研究发现,这些高科技玩具直接限制了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制约着他们对游戏的兴趣。

四、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特点

(一)灵活的形式

民间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呈现的形式比较灵活、简单,其游戏内容十分多元化,游戏材料主要选取于实际生活中,并且不需要借用其他复杂道具,游戏规则也是结合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进行设定,这对幼儿来说更加容易接受和推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还可以让幼儿全面感受体育游戏的价值和乐趣。

(二)民族特征

民间游戏直接体现了民间传统优秀文化,它来源于生产生活,是民间智慧的传承,也呈现了经典的民族文化特点,多元化的民间体育游戏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同时也展现了文化时代的变化特点。为此,在大班体育教学中融合民间游戏,可以进一步丰富体育活动,提高幼儿对文化的认同感,促使幼儿在体育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娱乐性和趣味性

民间游戏有着一定的娱乐性和趣味性特征,开展有效的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促使幼儿充分感受快乐。事实上,民间体育游戏的活动形式比较特殊、便捷,而且这样简单的民间体育游戏最适合幼儿的成长,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启发幼儿爱玩的天性,还能为幼儿群体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幼儿在体育教学中保持快乐的心态,进而在愉快的环境中发展,这也是民间游戏的重要作用。

五、 利用民间游戏促进幼儿园大班体育教学的策略

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的游戏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可以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自信心,还可以通过游戏内容不断强化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以此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幼儿园可以在民间体育游戏教学中,充分运用社会、家庭以及幼儿园资源,逐步提升教师、家长对民间游戏的认知。幼儿园和家庭可以一起合作,积极收集多元化的游戏材料,促使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感受传统文化。体育教师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时,必须要结合幼儿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心理变化规律,保护他们的游戏天性,同时培育他们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一)全面搜索和整理民间游戏

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幼儿体育教师要重视民间游戏和体育教学相互融合的促进意义,同时全面收集游戏活动内容,归纳总结各种实践经验,善于利用社会和家长资源,以此提高民间游戏规划、设计与实践工作的效率。首先,幼儿园可以积极邀请家长入院参观,开展相应的座谈会,让家长了解游戏活动和体育教学的存在意义,促使家园拧成一股力量,为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其次,教师可以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搜集大量的民间游戏素材,整合有特色、有价值的游戏内容,并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编制成教学设计方案,再结合大班幼儿的心理特征,组织有针对性的民间体育活动。

比如“滚筒板”是民间游戏的经典代表,教师带领幼儿从制作筒板开始,再将班级幼儿划分成几个小组,开展滚筒板接力比赛,哪一小组最先完成接力,就可以得到相应奖励。该游戏可以提升幼儿的协作能力,同时激发幼儿的竞争意识,还可以在动手制作中强化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比如“调龙灯”,两个人相对站立,手拉手,边念儿歌边向两边摆动,念完儿歌以后,两个人一边手高举,同时身体钻过手臂翻转180°,然后举起另一只手身体翻转另一个180°,可以连续翻转很多次,直到不能翻转为止。户外场地十分宽广,可以引导幼儿自由玩耍,解决他们不同心理问题,同时发挥体育教学的价值,其中民间游戏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在全过程中发挥相应的引导和辅助作用,以此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同时播放相应的音乐,以此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整个游戏中,教师只需关注幼儿行动,不要去干扰他们,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身体素养和游戏水平。比如利用动画片视频,缓解幼儿的紧张情绪,让几个幼儿充当勇士,几个扮演坏人,勇士需要思考如何攻克难关,突破坏人的包围,救出自己的小伙伴。游戏活动类型以攀爬软梯为主,增加民间游戏可以缓解幼儿的恐惧心理,教师在旁引导,同时播放与此情此景对应的音乐,以此激发幼儿的游戏天性,缓解其紧张心理,这可以进一步强化体育教学的效果,并且大班幼儿也会积极参与游戏,进而降低教师的工作压力。

(三)革新游戏玩法

设计好相应民间游戏后,教师要提前为幼儿讲解游戏规则,在讲解当中,幼儿可以随意提问,教师要认真回答,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让情感巧妙结合,进而达到幼儿个性化发展的目标。师生一起创新民间游戏的玩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融合民间游戏“踢毽子”,教师先介绍几种玩法,激励幼儿先自主玩起来,然后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组织成员共同探究其他不同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而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建议,重新优化活动设计方案,创新课堂活动,强化教学效果。在讨论、交流与合作中,幼儿会深入感受游戏的实际乐趣,并且可以掌握更多游戏玩法。踢毽子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传递继续踢,保持毽子一直在空中,在这之中幼儿可以用头顶、跳踢、穿插、接落等花样踢法。哪一小组坚持到最后,就可以得到一些奖励,而最先落下毽子的小组需要进行表演,这样可以激发幼儿的胜负欲,让游戏教学有序进行。实践结果表明,充分掌握游戏内涵,革新游戏玩法,可以很好地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同时也在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中提高体育教育的有效性,强化幼儿的创新思想,推动幼儿个性化发展。

(四)创新活动形式

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还在不断强化中,一些复杂度和难度较高的体育活动并不适合他们,虽然大班幼儿已经参与过很多体育活动,但也难以避免安全风险的发生。基于此,体育教师要重视游戏的协调性,重新整合民间游戏资源,改造游戏材料,注入体育活动新活力,在情感和思想上引起幼儿共鸣,调动幼儿积极性。比如幼儿玩腻了“推小车”游戏之后,教师可以针对该游戏的形式、内容、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将推人转换成载物等,打造全新的活动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加。还可以根据节日活动进行创编,比如临近新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雪碧瓶、竹筒以及稻草等创新型材料制作一个形象的“龙头”和“龙身”,其“龙身”需保证在20cm左右,并在中间穿上一根绳子,并用木棍穿进“龙头”“龙身”,指导幼儿举着跳舞,还可以两龙戏舞;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布置场景,保证活动场地充满新年氛围,同时播放适合的音乐配合幼儿舞蹈。在两龙嬉戏中,幼儿需要相互合作,在举起“舞龙”时得支撑游戏道具的重量,以此锻炼肢体能力。积极创新游戏玩法,可以让幼儿始终保持强烈的参与积极性,教师不用对“舞龙”游戏做出明确的规定,让幼儿自行舞动,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在大班体育教学中增加民间游戏,同时提升游戏内容的挑战性,让幼儿彻底喜欢体育活动,并深刻认识各种游戏规则,进而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增强身体素质。

(五)营造游戏情境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幼儿对滚筒板、踢毽子等内容单一的游戏的兴趣不高,所以要想保证幼儿具备良好的游戏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合理创设游戏情境。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想象,筒板在滚动时会遇到哪些阻碍?其次,教师引导幼儿设置“小树林”“小桥”“坡道”“山洞”等障碍物;最后,教师可以在游戏中增加“老鹰捉小鸡”的内容,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进行竞赛。提高游戏难度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胜负欲,就算教师组织同一个游戏,幼儿也会具有充足的游戏兴趣,设定全新的游戏规则,可以提高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创新意识的增强。

(六)合理化游戏难度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发展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一些孩子力气大、一些孩子跳得远、一些孩子跑得快,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活动时,必须要以幼儿的个性为基础。比如在组织跨栏和踩高跷游戏时,教师可以适当设定四个高度不同的障碍栏;组织跳皮筋游戏时,教师要根据大班特点设置难度不同的花式跳法。合理化游戏难度才能促使每个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发展,进而感受成功的喜悦。

(七)及时评价

开展户外或室内活动时,教师要激励幼儿自行选择民间游戏材料,探究游戏过程中,革新游戏形式等。比如进行跳竹竿游戏时,开始游戏时幼儿会被动感十足的音乐节奏和游戏节奏吸引,并快速集中到活动中,但因为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还在不断提升中,很多孩子会对游戏逐渐失去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相应的奖励手段激励幼儿坚持游戏。及时奖励和评价幼儿,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游戏精神,可以让他们再次鼓起勇气继续游戏,进而提升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八)提高幼儿规则认知

将民间游戏整合到体育教学中,也要继续坚持民间游戏中的俗成游戏规则。比如“编花篮”“抬轿子”“拔河”等游戏,需要幼儿共同遵守游戏规则,才可能团结协作完成游戏。但在竞赛游戏中,一些幼儿为了获得胜利,常出现违背游戏规则的行为。比如,在进行“滚筒板”比赛时,游戏规则要求幼儿全程推动筒板前进,比比谁最先到达终点,但有些幼儿为了快速到达终点,提着筒板绕过障碍直接跑到终点,这打破了游戏规则,同时也会让现场陷入混乱。所以教师在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时,可以邀请其他幼儿评价游戏行为,以此强化幼儿的游戏规则意识。

(九)促使幼儿社会性发展

组织民间体育游戏还可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其一,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表达和沟通的机会,促使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大部分民间游戏都配备了通俗好上口的儿歌,让幼儿的语言发展更加丰富。其二,每个幼儿的性格特点不同,运动素养也不一样,进行游戏时难免会出现观点不一,或者产生矛盾,这时幼儿会向教师报告,希望得到教师的帮助,而此时教师不能立即判定结果,要掌握这一契机,让幼儿拥有一个协商和交流的机会,以此实现合作游戏的目标。

比如开展民间游戏“‘盲人’捉‘鱼’”时,两个幼儿因为“怎样才算抓住小鱼”发生了争执,“盲人”说“我用网套住你的头就算抓住了”,而“鱼”说“我可以弯腰逃出渔网”,此时教师不用马上判定,而是引导幼儿在实践中共同制定规则,以此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促使幼儿社会性发展。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中融入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成长来说非常有意义。民间游戏具有超强的发展潜力,和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可以促进幼儿朝着更美、更快乐的方向成长,也为幼儿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推动了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民间幼儿园游戏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