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运算能力

2022-02-23徐良炎

考试周刊 2022年46期
关键词:计算能力习题双减

徐良炎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其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首要任务。“双减”政策使得学生不能进行大量的课下练习,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效率,加强作业的质量。对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目前学生运算能力弱的原因,以这些地方为切入点制定教学策略,以逐渐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一、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教学的影响

首先,“双减”政策下是不可能用大量的练习来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就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而不是简单记住知识点,之后再经过适量的训练巩固即可。其次,“双减”政策对课下作业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双减”要求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间,这就使得原来的用题量取胜的方法行不通了,教师需要对作业质量进行提升,选取典型的、具有一定难度和价值的作业来让学生进行训练,这就需要教师用自己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学生挑选出优秀的作业练习,让学生通过少量的练习即可得到以往大量练习的效果。总而言之,“双减”政策的出现使得教学更注重质量和效率,对各种练习也要求质量更高,用更少的精力来使得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学习优质的教学方法,因此改革教学策略刻不容缓。

二、 目前培养初中生运算能力所遇到的困境

(一)基础知识不扎实

从目前的教学来看,初中生运算能力弱的一大影响因素就是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这与小学阶段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关。以往的教学方法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学生都是被动性地学习,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感,这就导致学生不会对所学知识有很深的印象,大部分都会在一段时间后忘却,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就不会再去复习,这就使得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扎实,一些基础的计算方法都没有记住,更别提那些简便的计算方法了。另外就是对一些计算式子的简化,由于以前教师不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这部分知识并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刻学习,这使得学生在面对一些较为复杂的式子时,不能进行合理的简化,使得计算变得简单,学生往往都是直接进行计算,这样的计算步骤更复杂,也更容易出现错误,正因如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并不强。还有就是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很喜欢跳过步骤进行计算,这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来说就很容易出现错误,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不好的习惯。这就使得教师在增强学生运算能力时要先帮助学生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这个过程十分的漫长且困难,而且见效慢,这也是很多教师并不会去刻意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原因所在,所以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计算训练过少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课下练习的次数减少,再加上教师本身不会刻意去准备锻炼学生运算能力的习题,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刻意锻炼运算能力的机会比较少。从以往的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更注重学生学会做题的思路,在这种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在做习题时也会不注重计算,都是主要学习思路,但是这样的思想很明显是错误的,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不认真去练习自己的运算能力,这使得学生的计算训练量大大降低,久而久之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变得比较弱。另外,教师在课上讲解知识时都是以思路为主,不会特意安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去锻炼运算能力,学生的运算训练过少当然运算能力也不会很强。这使得教师在推行增强学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时,会发现学生都不愿意去接受专门的运算练习,再加上“双减”政策要求学生的作业时间、数量等都需要减少,教师不能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这就使得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这条道路上举步维艰。这其实很大地考验了教师对教学策略的合理安排,如何让学生接受这种长时间的单调的运算训练就成为很多教师的难题,目前培养初中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很多都是遇到了这种困境,使得教学策略的推进显得很困难,这需要教师继续努力,去思考、学习优秀的教学策略来提升初中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师不重视

长期以来教师都认为学生的运算能力已经达标,而运算又作为数学中最基础的能力,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学生很需要增强自身的运算水平,提升数学的基础能力。教师长期以来的不重视使得学生在运算方面的能力低下,并且教师过于注重思路和技巧的讲解,让学生认为基础的计算能力并不会太影响到自己的数学学习,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证明,运算能力低的学生即便在数学思路上是正确的也很难独立地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在推行提高初中生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时,很多教师仍然保持以往的教学理念,使得学生无法得到系统的运算训练。

三、 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练习效率

进入初中以后,大部分数学习题的计算量都会上升,如果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够强,那么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就会用大量的时间进行计算,这会使得学生在练习习题的过程中无法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并且现在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往往每一道例题都伴随着一些计算,如果学生的运算能力低,那么在做这些习题的过程中就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无法锻炼到自己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教师主要讲解计算法则,如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方法去计算,但是真正的计算能力是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实践练习来提升的,如果学生的运算效率高,那么就可以很快掌握计算规则并进行大量的训练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但是运算效率低的学生,可能完成一个习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使得学生无法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在课堂上也无法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来进行学习,因此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提升学生的练习效率,让学生可以在做题时在计算上花费较少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来分析题目思路,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思维。总而言之,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步伐,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花费更少的时间,提高练习的效率。

(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计算是贯穿所有阶段数学学习的技能,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计算量也会大大增加,因此从小就提升学生的运算效率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章节时,其实每个地方都与运算有关,首先二次函数的图像问题,学生在画二次函数简图的时候是需要计算出一些关键点的,另外二次函数与方程也是有联系的,既然是方程,那么很多方面都是需要以计算为基础的,但是教师教学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学生在计算方面的能力的,教师都认为学生计算是没有问题的,只需要给学生讲解思路技巧即可,如果学生此时的计算能力出现错误,那么在课堂上就很有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因此拥有良好的运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而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计算量将会更加庞大,但教师不会再刻意地去教学计算方法,因此现在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也是为了给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学生未来想要在学习数学上不会感到太困难就需要提升自己的运算能力,不断强化自己的运算技巧,使自己可以在运算方面做到正确率高、速度快,这样在未来面对各种庞大的计算时不会感到困难。

(三)大幅提升学生的成绩

提升学生的成绩这恐怕就是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最直接最可观也是学生和教师最想要的效果。无论在什么样的考试中都会出现学生由于运算能力弱、在计算方面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情况,也会出现学生由于所谓的计算错误而没有得到良好的成绩的情况。这些其实都是学生的运算能力弱导致的结果,因此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学生的成绩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另外,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在课程有很多时候,教师在讲解例题时都是讲解思路,而有一些学生是计算出现错误而无法进行下一步,使得学生都卡在一个环节无法完全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但是学生的运算能力提升上去后就很少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其实就是从另一层面上来提升学生成绩,学生经过长期的练习后使得自己的运算能力得以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各种知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提升运算能力的过程中也能提升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课堂上就很少有一步一步教学生如何计算的机会了,因此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也是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能够使得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四、 提升初中生运算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在讲课时要重视计算

以往的教学方法中教师是不会在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加强学生运算能力的环节的,但是由于目前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不强,教师在讲课时要注重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计算训练,在教学策略中要加入一些增强学生计算能力的环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得到一定的练习,进而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在学习《一次方程组》的时候,这本身就是需要大量计算的章节,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给学生一些进行运算训练的机会。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先教给学生一些简化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先简化复杂的式子,然后再进行计算,学生经过教师的简单点拨后再进行计算的训练。学生经过训练后对式子的简化计算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进行一些运算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明显可以感觉到在讲解习题的时候,学生在计算方面使用的时间很少,这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给学生讲解思路和技巧问题。这就是教师重视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所带来的好处,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也会意识到计算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学习中也会更加注重计算,在进行计算时也更加仔细认真了,这对提升学生运算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教师在作业中增加计算练习的部分

作业本身就有巩固知识的作用,那么为了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就可以在学生的作业中添加一些可以锻炼运算能力的习题,让学生在作业中进行一些适当的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后,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教师在布置相关的作业时要与所讲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提升运算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合理地安排作业的数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考验,这需要教师进行仔细的考虑。

在《幂的运算》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很多都是计算的错误,这说明学生的计算能力较低,教师计划利用作业的方式来给学生进行一定的运算练习。教师在作业中减少一些较难的题型的占比,增加了基础运算的题型,让学生在做作业时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算训练。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由于很多有一定难度的题型减少了,相应地,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于计算题的训练上,这也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学生经过作业的训练后,在做与幂的运算相关的计算习题时也有了经验,对如何计算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这对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有显著的帮助。在之后的教学中教师经常在作业中安排这类作业,让学生进行运算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运算能力就会得到大幅的提升。这就是利用作业的形式来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方式,教师合理地设置作业,使得学生的作业压力有所减轻,在“双减”的要求下使得学生可以得到一定的运算训练。

(三)督促学生经常进行错题总结

经常进行错题总结是每个学科中提升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所共用的技巧,那么对提升学生运算能力这方面来说,错题总结同样有着很好的作用,教师要在教学计划中给学生安排错题总结的任务,并且教师要让学生重新做一遍错题,这样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目的。并且还要把握给学生安排错题总结任务的度,要顺应“双减”政策的要求,使得学生不会对错题总结产生厌恶感。

《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章节,既然是方程,那么这个章节对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有很高的要求的,即便学生知道解方程的方法,但计算出现错误同样是不行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将所做的所有错误进行总结记录,在最后复习的时候再进行重新练习,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相关习题的练习,然后刻意增加一些有计算难度的解方程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经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后,教师让学生把总结的习题拿出来进行复习。学生将平常错误的习题再进行一次练习,错误明显减少,学生经过总结后,自身的运算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对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综上所述,让学生进行错题总结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通过错题总结来发现自己的计算错误在哪里,是哪个环节不够熟悉,从而进行查漏补缺,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以提升,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错题总结的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教师要安排专门的运算训练

快速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方法当然是为学生专门制订相关的教学策略,进行专项训练能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其实很少会有教师专门安排课程来训练学生的运算能力,但是目前来看,学生的运算能力普遍不高,因此文章认为专门为学生制订相关的教学策略是必要的,而且不需要进行高频训练,每周一次的训练即可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也符合“双减”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教师将初中数学中的方程、幂的运算等需要大量计算的习题进行整合,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在课堂上会先为学生讲解计算技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习题练习。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学生在这些大计算量的习题中很容易出现各种计算错误,对复杂的计算学生也不会进行一些化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计算能力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给学生讲授一些计算技巧和化简方式,并且教师对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练习来帮助学生补足自己的计算漏洞。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再做这些计算量庞大的习题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是为学生进行专项训练的优势,专门的训练肯定是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快提升的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双减”政策合理地为学生安排训练课程,制订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通过教师的专门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五)规范学生的运算步骤

很多学生计算容易出现错误就是因为在计算步骤上有省略,用口算的方式进行计算,之后直接省略一些步骤,对已经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技巧、运算能力强的学生确实可以进行适当的省略,但是对运算能力一般的学生,省略一些步骤反而会使得学生在计算时出现一些错误,会遗漏一些东西,使得整体的计算是错误的,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期初的运算练习中不要省略步骤。

在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时候,教师发现学生都喜欢省略步骤,直接写出结果,这导致有很多学生出现了计算错误,甚至有的学生将不等式的符合都会记忆错误,这样的习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起着不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嘱咐学生不能省略步骤。教师在学生进行习题练习的时候,要求学生将应该写的步骤都写下来,按照课堂讲解的方式一步一步做,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应该严格要求学生写下完整的步骤,防止学生在计算上出现错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监督,学生已经改正了省略步骤的习惯,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出现计算错误的次数也大幅度减少,久而久之,学生的计算速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 结语

对任何阶段的学生来说运算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各种教学政策都需要进行改革,那么对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的教学策略也需要得到改革,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要在正常的教学中穿插运算的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来影响学生的运算能力。总之,教学需要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计算能力习题双减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