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差异教学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管理策略探究

2022-02-23仇静静

考试周刊 2022年4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模式

仇静静

差异教学理念是一种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准差异而设计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对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和掌握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学科理论性非常强,融入了大量数学概念、定理或公理等,想要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需要为学生设计优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差异教学理念在初中数学学科中的应用为教师提供了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参考,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活动,能够提升教学活动的针对性,从而保障具有不同学习能力或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中收获大量的知识,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 初中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阻碍。分析和研究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的问题,对教师掌握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或质量的原因有着很大帮助。教师在掌握了这些影响因素后,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能够采取措施尽可能地避免相关问题出现。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教学辅助资源匮乏、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这些因素对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文章针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课堂教学氛围沉闷

影响课堂教学氛围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语言特色等。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长篇大论地讲解为主,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地进行听讲。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核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只能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因此学生的主动性无法得到发挥,教学的整体效果较差。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师无法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平的了解情况并不乐观。如果教师无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以及完成作业情况等,很难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能力成长和学习成绩的提升必然受到影响。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听讲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而且对课堂氛围的优化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例如,学生在课堂中采取消极的心理进行学习,未能配合教师进行教学,课堂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将会变差,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次数减少,课堂陷入枯燥、乏味的氛围中,教学的质量受到很大影响。

(二)教学辅助资源匮乏

教学辅助资源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丰富的教学辅助资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而且也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传统教学环境下教师无法及时搜集大量的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辅助教学资源,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足够的参考资料,因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学辅助资源有限这一问题对个体差异较为明显的学生而言十分不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进阶学习资源强化自身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基础知识巩固资源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课堂时间组织学生复习学过的知识。在缺少足够教学辅助资源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过程中出现厌倦的心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的整体进度因而受到影响。此外,虽然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部分辅助资源,但是辅助资源的针对性明显不足,教学资源缺乏针对性意味着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更好的满足,教学的整体效果或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三)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学习热情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保持着足够的热情,对促进教学活动高效进行发挥着关键作用。数学学科纯理论知识比重非常高,而且许多理论知识需要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或具体案例进行学习和理解,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处理很多难题。传统数学课堂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做题能力上,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针对学生做题能力提升,因此教学方法较为固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模式化的教学活动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并逐渐出现情绪低迷的情况。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必然导致课堂教学活动无法高效开展,加之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互动,使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此外,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另一个因素是教师无法根据学生需求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一直使用同一个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产生心理疲劳,这种疲劳感逐渐蔓延到学生的身体,导致课堂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影响。

二、 差异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管理措施的创新

差异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必须建立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差异的基础上,这是实现管理方法创新的关键。教师应使用科学的方法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生水平差异,结合学生能力或水平具体差异设计管理措施,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服务,推动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可以围绕着以下几点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实施分层教学、开展分组教学、设计翻转课堂、探究混合教学。这些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高效地管理课堂,而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一)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

分层教学模式既尊重了学生个体性差异,也满足了学生合理学习需求,对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发挥着关键作用。分层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方法;其次,设计分层探究任务。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围绕着符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任务进行探究,逐步掌握课本中的知识;最后,设计分层作业。教师为不同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优化与改进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这一问题,而且满足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了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分层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为学生设计高效的学习方法。

例如,应用分层教学方法教学勾股定理知识时,教师按照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平差异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学生能力强,能够独立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和自主完成预习作业;第二层,学生能力中等,可以自主学习基础知识,但自主完成预习作业能力不足;第三层,学习能力一般,学习基础知识时需要帮助,完成预习作业遇到的困难较多。对第一层学生,应为其设计灵活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内容;对第二层学生,应为其设计掌握勾股定理原理和应用方法的学习内容;对第三层学生,应为其提供学习勾股定理基础知识的学习内容。教学活动主要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来回走动,学生遇到问题后可以及时请教教师,教师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学生顺利地进行探究。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应用分层教学模式时,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走神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进行科学引导,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重新集中到问题探究中。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意识到知识与兴趣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联系;第二,学生在探究时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学生时尽可能为其提供解决问题或继续探究的思路,而不是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避免学生养成依赖的心理;第三,课堂氛围陷入沉闷状态或学生做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管理,例如引入趣味性小游戏,组织学生开展小游戏,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分层教学的应用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效率不断提高。但是教学中依然存在着部分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例如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低、课堂中提问的效果差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后续教学中需要继续探究的内容。

(二)小组合作教学的应用

传统的小组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分组方式缺乏合理性,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非常差,导致小组合作效果和质量受到影响。虽然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应优化与改进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实现针对性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对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创新,一是发挥学生自主性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合作,二是结合学生阶段性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两者分组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缺点。例如,学生自主合作的方法对学生探究时的配合程度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生可以选择能够满足自己学习需求的同学合作,在双方互相帮助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也很明显,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倾向于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更愿意寻找与自己学习能力水准相符的学生合作,导致合作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应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一元二次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需求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探究。例如,探究函数图像性质时,教师可以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成员,并为每个成员分配一项探究任务。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探究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性质;学生能力中等的学生探究绘制一元二次函数的方式;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计算函数的各个点,学习其他学生绘制函数图像。小组开展探究活动前,教师将小组探究任务下发,小组选出组长,并由组长为学生分配探究任务,所有学生完成探究任务后,将探究任务整理,并选择一个发言人回答教师的问题,其他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小组成员回答问题完毕后,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由教师负责为学生解答问题。

小组合作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个体学习能力的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小组合作的过程来看,学生按照任务探究要求进行有序的探究,可以逐步地掌握函数知识。但是教学也暴露了一个问题: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存在着障碍,因为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或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很难第一时间理解学生能力强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或给出的回答,并且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并未及时地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导致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无法高效地掌握知识。但如果教师将学习能力或水平相同的学生分到一组,那么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此时学生无法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导致小组的探究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因此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

(三)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思路,帮助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设计翻转课堂时需要教师注意两点:第一,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消耗时间的比例设计,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占用大量的时间,将会压缩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时间;第二,学生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如果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无法获得足够的辅助资源,学生可能无法将知识吸收和消化,这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而且还会对课堂教学环节产生影响。此外,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时,教师应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资源,并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信息技术与翻转课堂的融合不仅深化了翻转课堂内容,而且也拓展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形式。

教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翻转课堂:首先,将基础知识和重点、难点知识区分,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设计预习课件和讲课课件,在教学前向学生提供这些教学课件,学生在课后自主观看课件。课件可以是纸质的、视频的或电子的,学生初步阅读和学习知识,并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其次,课堂教学开始后教师为学生预留15分钟的时间,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探究任务要求进行自主学习;再次,学生完成自主探究任务后,教师为学生留出10分钟的合作探究时间,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彼此的问题;最后,课堂剩余的15分钟时间用于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帮助学生吸收和消化这些知识。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为学生设计电子版的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将作业及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设计查漏补缺课程。

应用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授课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难易程度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但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必须确保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预习资源,并且按照由简单到困难的程序设计。首先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进行探究,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学生的需求,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创新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搜集辅助教学资源,选择与教学内容匹配的资源进行授课。在课堂讲解阶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教学资源,这可以减少学生手写教学资源的时间,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沟通和交流的时间,使教师和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更好地继续教学和学习。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混合式教学模式诞生于网络信息时代,是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的优质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是既能够发挥线上教学拓展资源和解决教师时空限制问题的优势,也能发挥线下教学师生面对面沟通和互动的优势。目前教育界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并未提出具体的定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须局限于教学模式的规范或流程,而是根据教学需求灵活地进行授课。除了特殊情况,例如疫情封控阶段,线上教学主要用于预习和复习,线下教学用于重点和难点知识讲解。线上教学还包括微课视频、名师讲堂或直播教学等,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线上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但是,无论选择何种线上教学模式,都应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发挥线上教学的主要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线上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从而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概率知识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线上教学部分主要针对基础知识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感于讲解概率基础知识的视频,并通过线上渠道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如果学生需要教师为其解答问题,双方可以利用线上授课平台、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线上教学为学生布置家庭作业,学生在线上完成作业后及时提交,教师及时为学生批改作业;线下部分教学则针对学生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双方针对概率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思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率知识。概率这节知识较为简单,所以教师应适当地增加线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思考的时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质量。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教学流程,也为教师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辅助资源。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授课时需要教师合理地设计线上和线下教学时间的比例,如果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将会影响教学的质量。设计教学时间时,应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如果教学内容简单,应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能够自主地解决问题。如果教学难度较大,应增加课堂教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通过教师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因为教学难度大的情况下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必然不够顺利,如果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增加,将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被压缩,大量的时间被浪费,从而影响教学的进度和质量。合理地设计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时间占比才能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作用,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学服务,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差异视角下初中数学管理工作方法的创新应结合数学学科发展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和教学重点与难点等有序推进。教师在探究新的教学管理方法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合理学习需求的体现,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设计多种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专项训练课程,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结合学生学习能力或水准差异探究高效教学方法时,也应重视学生课堂体验,将课堂时间重新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推动教学活动高效进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探究教学模式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