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在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2-23刘文伟曾海涓覃贤文

护理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奥马哈左心室颈动脉

刘文伟,曾海涓,曾 婷,覃贤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广西 530021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其可影响心脏、大脑、肾脏的脏器结构与功能,在老年人中表现尤为明显[1],控制血压是高血压治疗的目的,对预防和延缓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2]。老年高血压病人对自身疾病以及治疗等知识掌握程度不高,其住院期间在医护人员监督、指导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康复训练行为,但出院后由于缺乏延续性康复护理指导,得不到正确、有效的监督,易恢复以往不良习惯。对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全程追踪观察病人血压、心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变化,通过心脏彩超、颈动脉彩超整体评估靶器官损害程度,对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形成老年高血压病人早期康复干预模式具有一定意义。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120 例老年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本研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病人知情同意,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高血压病人诊断标准;②年龄为60~80 岁;③意识清楚;④愿意参与本研究;⑤出院后日常生活基本可自理。排除标准:①有言语障碍;②患有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或恶性肿瘤;③患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脏疾病、嗜络细胞瘤等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3]。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高血压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病人常规治疗、护理,服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包括利尿剂、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4]等6 类,每天进行抗阻训练15~20 min。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包括评估资料、陈述问题、确认健康问题得分、制订并执行护理计划、评估护理过程、评价成果等6 个环节[5],针对疾病不同阶段实施个性化抗阻训练方案,由个案护士或专科护士执行个案管理程序。①成立高血压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护理组长及分管护士组成。小组全体成员接受专科知识培训,包括奥马哈系统理论和具体实施方法、相关问卷调查内容等。②在医生及心肺康复师指导下,制订老年高血压病人抗阻训练方案,即周一行下肢0.50 kg 沙袋抗阻训练,周二行上肢0.50 kg 哑铃抗阻训练,周三行床上徒手呼吸操训练,周四行下肢0.50 kg 沙袋抗阻训练,周五行上肢2.27 kg 弹力带抗阻训练;高血压病1 级时运动量为4 代谢当量(METs)且抗阻训练每日2 次、每次30 min,高血压病2 级时运动量为3 METs 且抗阻训练每日2 次、每次20 min,高血压病3级时运动量为2 METs 且抗阻训练每日2 次、每次10 min;一旦出现心前区不适、胸痛、胸闷、明显气促、面色苍白、发绀或明显劳累感、严重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运动[6],并向医生报告、采取相应措施、做好记录;每日上午饭后1 h 及下午饭前1 h 各训练1 次,完成1 组训练休息1~2 min。

1.3 评价指标 ①自我行为管理:于出院当天及出院3 个月采用高血压病人自我行为管理测评量表(HPSMBRS)对病人进行评价,量表包括6 个维度(饮食管理、用药管理、运动管理、工作与休息管理、情绪管理、病情监测),共33 个条目,每个条目1~5 分,总分越高说明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越强[7]。②心功能:于出院当天及出院3 个月对两组病人心率、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测量比较。③病人结局:统计两组病人出院3 个月心力衰竭加重例数、心律失常加重例数、再住院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 精确概率法,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HPSMBRS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HPSMBR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HPSMBR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例数60 60饮食管理用药管理情绪管理出院当天29.11±8.97 30.58±10.16-0.472 0.639工作与休息管理出院3 个月40.40±5.61 31.02±8.78 4.978<0.001出院当天11.16±2.71 11.34±2.82-0.234 0.816出院3 个月16.58±2.46 12.44±2.38 6.585<0.001出院当天20.46±5.47 22.34±6.13-1.242 0.219出院3 个月26.81±4.32 22.77±6.03 2.976 0.004病情监测运动管理出院当天15.81±1.31 15.91±1.41-1.649 0.099出院3 个月21.18±2.71 15.01±4.86 6.083<0.001出院当天13.01±1.75 12.87±1.69 1.562 0.118出院3 个月16.84±2.77 12.14±2.44 6.952<0.001出院当天9.01±2.64 9.76±2.10-1.239 0.221出院3 个月13.82±5.37 9.74±4.50 4.018<0.001

2.2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血压比较(见 表3)

表3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血压比较(±s) 单位:mmHg

表3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血压比较(±s) 单位:mmHg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例数60 60收缩压舒张压出院3 个月84.75±6.65 93.92±5.14-9.091<0.001出院当天136.24±11.89 134.42±14.19 0.746 0.457出院3 个月137.74±11.49 145.13±12.11-3.427 0.010出院当天80.75±6.96 81.53±6.44-0.627 0.532

注:1 mmHg=0.133 kPa。

2.3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颈动脉内膜中层 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心率比较(见表4)

表4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心率比较(±s)

表4 两组病人出院当天、出院3 个月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心率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例数60 60出院当天1.06±0.13 1.03±0.14 0.590 0.557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mm)出院3 个月0.88±0.10 0.94±0.12-4.415 0.001出院当天103.50±9.27 102.66±7.90 0.645 0.520左心室质量指数(g/m2)出院3 个月102.06±9.03 102.11±7.24-0.056 0.956出院当天88.25±6.54 89.64±6.65-1.160 0.248心率(/min)出院3 个月84.65±7.85 87.71±7.70-2.230 0.028

2.4 两组病人出院3 个月结局比较(见表5)

表5 两组病人出院3 个月结局比较 单位:例(%)

3 讨论

3.1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的影响 高血压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是引起脑卒中、冠心病和肾功能损伤等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严重病症,应高度重视[8]。控制血压是高血压的治疗目的,有利于预防和延缓靶器官损害。奥马哈系统可以改善心血管病人知识、行为,提高病人监测方面的自我行为管理能力[7]。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通过问题分类评估,从不同层面改变病人对高血压疾病的管理,通过进行阶段性、针对性、延续性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措施,可以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管理提供合理、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以奥马哈系统为基础对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在提高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方面均取得较好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出院3 个月观察组病人HPSMBRS 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为病人提供了个性化、精细化、合理化的指导,有利于改变病人原有的不良习惯,养成合理、健康的生活习惯[9-11]。

3.2 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靶器官的影响 高血压病人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维持在高水平状态,极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已有研究表明,抗阻训练有助于控制血压,加速分解病人体内糖类、脂肪及蛋白质,提高摄氧量,有效控制左心室肥厚,充分保护心肌组织,从而阻断心室重构,降低左心室质量指数,减少心、脑、肾脏等重要靶器官的功能损害[12]。本研究显示,出院3 个月观察组血压、心率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与常规护理方案相比,奥马哈系统联合抗阻训练的效果更为突出。通过高血压分级联合抗阻训练,根据代谢当量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自主神经功能,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得到控制,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缓解全身小动脉痉挛程度,进而使收缩压、舒张压得到平稳控制。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也可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有效减少心力衰竭加重例数,降低再住院率。然而心肌的改变是缓慢的,本研究观察时间较短,因此出院3 个月两组病人的左心室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对接受抗阻训练的老年高血压病人实施基于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老年高血压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控制病人心率及血压,降低病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延缓心、脑、肾脏重要靶器官损害,从而改善结局。

猜你喜欢

奥马哈左心室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奥马哈海滩诺曼底战役登陆地(环球360)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股神盛会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