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靶向情境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2022-02-23黄佩

学习与科普 2022年7期
关键词:情境教学

黄佩

摘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所规定的必修课程三个专有学习任务群之一,体现着语文课程重视实践性的价值取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强调要在“真实情境”中落实,因此,通过“情境教学”策略,实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目前在“情境化实现”中的问题,并且以“靶向情境”理论为视角,同时结合课例,提出了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靶向情境;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情境化教学问题

(一)“情境”偏重于“情”,实用性色彩淡化

情境教学代表人物李吉林老师提出:“情境教学就是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情绪,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1]由此可以看出,情境教学法中的“情”要与“境”紧密结合,最后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由于部分老师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不顾文本特色,而一味注重“情感渲染”,这样就导致情境创设失去了其本来的作用。良好的情境应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或者老师创造的情境,只有根据课文文本,创设合适的、恰当的“境”,“情”才会有依赖,才会自然而然显现出来。如果教师偏重于“情”,那么本任务群的教学目标也会偏离。例如有教师在进行新闻教学的专题时,针对《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师一味回顾历史,让学生体会战争的痛苦,但是却没有关注到“实用性”,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重回当时的战场,思考“和平的意义”,同时要关注文本中的表达,体会新闻文本的“真实性”特点,教学点应着重落在“新闻语言的分析与运用”。

(二)追求情境创设结果,忽视能力培养过程

为学生创设情境是为了在语文和学生的生活之间架起桥梁,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丰富语文学习的体验,而非为了参与情境,完成某项任务。“靶向情境”由比利时教育家易克萨维耶·罗日叶提出,“靶向情境”追求“情境的整合性”,“我们不再满足于进行一些具体目标的局部学习,而是关心如何引导学生对这些学习进行整合,对之重新调动利用。”[2]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而非仅仅为了完成某项任务,然而目前情境存在着过于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个任务群中,以“实用性交流”为例,教学中的交流很多是为了得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固定化答案,而往往忽视对学生在此过程中其他方面能力展现的关注。

(三)“阅读情境”有余,“交流情境”不足

“情境,意味着交流的发生,是有前提条件的,有前因后果的,有过程变化的,这就有了待解决的问题,有需要完成的任务。”[3]由此可见,情境的产生便是为交流提供平台,这种交流也是学生进入生活和社会的模拟。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多以文本为载体,更加关注“阅读”,创设的情境也是基于文本,而忽视了学生与外界的交流。新课标是从社会交往实践的角度来定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学习目标与内容。在《普通高中语文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任务群的实施路径是“以社会情境中的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为主,合理安排阅读、调查、讨论、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讨论”和“口语交际”等活动是让学生进行交流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环环相扣的,“听说读写”在任务群中是紧密整合的,也就是要以学习任务为主线,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阅读各类实用性文本,理解实用性阅读的策略,学会实用性的表达。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影响,教师仍然注重文本阅读,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也是为了阅读文本服务。

二、“靶向情境”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教学策略的启示

(一)创设整合情境,指向生活实用

罗日叶强调“靶向情境”是一个整合的情境,“情境不是某个规则、公式、法则的简单应用和系统的练习。因此它在呈示所调动的内容和使用的方法中没有某种机械性特征。”[4]也就是说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完整的社会情境,指向每个学生的真实生活,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未来生活的使用技能,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完成课堂上的某个练习将情境分为一个个小任务。本任务群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阅读与理解,日常生活需要的口头的书面的表达交流。”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始终考虑“生活实用性”。

罗丹老师和张秋玲老师在《劳动之歌——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设计》[5]课例中为了训练学生写作新闻消息稿,设置了以下情境:

学校举办“五一劳动节”系列活动之“古代劳动之歌”活动,介绍古代劳动诗歌,再现古诗中的劳动场面,感受劳动之乐。请你根据《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两首诗歌,写一篇报道此活动的新闻消息稿,300字左右。

该情境背景为“学校要举行劳动节活动”,由于学生对学校生活很熟悉,因此该情境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的原则。同时,这个情境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阅读单元最后一课的两首古诗,锻炼的是阅读理解能力,将古诗中的劳动场面写成新闻消息稿,既是对学生写作新闻能力的考察,也是锻炼学生将前面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运用的迁移能力。

(二)保证学生是“行动者”,关注情境体验

“一个靶向情境的关键,在于引导每个学生从情境开始的时候就完全成为的行动者。”[6]情境教学要始终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情境中去,充分体验情境。实用类文本的阅读任务如果直接奔主题便会使得学生产生陌生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不了阅读与写作的乐趣,同样也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識,难以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真正提高。不是像看似热热闹闹的公开课一样,依托多媒体、驾驭华而不实的多样化教学方法,而是在与学生中的一次次交流中将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 基于此,教师在创设情境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原则:第一,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第二,关注学生在“情境”中的体验,重视形成性评价,而非结果评价。

蒋文华老师和刘华羽老师在《评选最美劳动人物 弘扬当代劳动精神——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7]围绕“评选最美劳动者”的活动设置相关情境:拟写评选标准、宣传候选人事迹、撰写评论员点评文章、撰写颁奖词及现场表达。

这几个环节不仅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一个十分完整的情境,环环相扣,让学生整堂课都沉浸在这个情境的氛围中。并且,每一个活动环节都对应了学生的某一种具体的能力,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在这个情境中,由于每个环节都有一个具体的任务,教师能够及时地进行过程性评价,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重视“交流”情境的创设

《高中语文课程课标(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从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而成的,要“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8]也就是说,学习任务群中所设计的学习项目,所关注的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学习方法,所设置的学习情境等,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恰当的活动为载体,通过一定的言语实践活动让这些因素建立起联系,从而建构知识和学习体验,完成相应的任务。在上文第一部分提到:目前“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教学的一个问题是,部分教师不能较好地处理“阅读”与“交流”之间的关系。

“靶向情境”理论指出,学生需要“处在一个沟通情境之中”,这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目标也不谋而合。针对这个原则,教师可以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包括演讲辩论、新闻品鉴、好新闻推介等。高中语文18个任务群中涉及“口语交际”这一共同基础的只有“汉字汉语专题研讨”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也就是说,口语交际活动主要落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上,教学中不能缺少这类口语交流实践活动。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进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时,要正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贯彻落实以上的策略。以经典文本的情境创设作为内容载体,以在语言情境中完成真实的学习任务作为达到目标的主要途径,通过实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情境化,来真正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吉林,田本娜,张定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6.

[2][4][6]罗日叶.为了整合学业获得——情景的设计和开发[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五月第一版.

[3]褚树荣.经世致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解读[J].语文学习,2018(09):26-29.

[5]罗丹,张秋玲.劳动之歌——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专题学习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20(01):31-34.

[7]蒋文华,刘凡羽.评选最美劳动人物 弘扬当代劳动精神——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任务设计[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20(05):3-8.

[8]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问题情境化教学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