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各显神通的科研产品生产突击战

2022-02-22程慧慧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1期
关键词:侧壁精加工圆弧

程慧慧

2021年11月15日,江南工业集团三分厂收到紧急生产任务,要在15天内完成Q系列某科研产品本体、端盖、外壳等9种部件的机加工作。部分产品图纸直至11月19日才修改完毕,剩下的加工时间已经不多了。

分厂收到任务后,立即组织生产室、技术室、031车间管理室召开科研产品生产专题布置会。会上,分厂领导明确了9种部件的各道工序完成的时间节点,并对相关技术保障工作进行了布置。031车间主任周石安召集加工经验丰富的谭江蓉、冯俊杰、贺中山等数控操作人员,成立科研产品生产突击小组。该小组在试制加工过程中凭借丰富的经验,各亮绝招,攻克了各个生产难点,确保了机加任务的及时完成。

公司劳模、机加突击小组成员谭江蓉操作数控加工中心对本体进行铣削加工。该部件棒料较长,底端装夹在机床上加工上端时,由于工装无法完全夹紧底端,加工过程中出现了晃动的情况,对产品尺寸精度有很大影响。她分析,按照工艺夹持底端,夹持面积较小,产品难以固定夹紧。如果通过车床将工装按照棒料底端和中段形状进行匹配加工,就可提升棒料的夹持面积,有效保证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按此方法,她成功完成了本体上端加工。精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产品中段进行切削,产品又只能夹持底端,肯定会出现晃动的情况。这时她想到,产品粗加工后,底端留有7毫米深的小孔。于是,她根据小孔的位置,将工装也钻一个同样大小的孔洞,然后利用定位销,插到工装与产品之间进行固定,彻底解决了产品晃动的问题。

机加突击小组成员冯俊杰正在操作数控车床对产品端盖进行加工。在加工完端盖侧壁后,他调头夹持侧壁对端盖外圆进行粗加工。加工完后他发现,侧壁夹持部位出现变形情况。他分析,可能是侧壁厚度不夠,承受不住夹持力而发生变形,于是他将主轴的外三爪更换为内三爪,将产品侧壁撑开进行固定,该方法解决了夹持变形的问题。精加工端盖外圆时,随着外圆弧厚度逐渐变薄,他发现圆弧处的振刀纹越来越粗,影响了产品外观质量。经分析,他认为应该是最后外圆弧厚度只剩下1毫米,支撑不起刀具的切削力度,从而出现了产品振动的情况。他决定自制一个实心的圆弧工装,用于顶住端盖外圆弧和侧壁,防止外圆弧振动和侧壁夹持变形。随后将主轴的内三爪更换为外三爪,重新进行夹持。该方法彻底解决了端盖的加工难题,确保了后续加工的及时完成。

机加突击小组成员贺中山负责加工产品外壳。在切削R2的内凹槽时,随着成型刀切削的深入,槽内渐渐出现了振刀纹。他想,刀具切入越深,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越大,能不能试试降低切削面积来解决问题。于是他自制R1.5的球刀,将内凹槽一刀刀剥出来。该方案的实施,让槽内大部分的振刀纹消失了,但是槽底的振刀纹依然存在。同时,加工一道内凹槽工序,居然用了12分钟,加工效率大打折扣。这时他又想到一个方法,球刀只用于粗加工,保留1毫米的余量。他通过用手磨刀具的方式,刃磨了一把用于精加工锥度的内槽刀,一把用于精加工平面与槽底的尖刀。球刀、内槽刀、尖刀先后用于加工内凹槽,加工时间缩短了4分钟。同时,尖刀比球刀精加工时接触产品面积更小,消除了槽底的振刀纹。

他们是具有工匠精神的群体,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对技术研究的激情、对平凡工作的精益求精、专注坚持,磨练极致工艺,打造本行业优质产品,书写着“匠心”人生。

(作者单位:江南工业集团党委宣传部)

猜你喜欢

侧壁精加工圆弧
综合管廊侧壁内表面结露分析
基于模糊控制的多圆弧路径自动平行泊车仿真
核电CV厚板窄间隙摆动自动焊接工艺参数研究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半圆与半圆弧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圆弧连接的画法
飞机部件精加工的研究与装配型架中的调整
空压机缸体材料成型与加工方案规划与应用
初中英语教学的“精加工”策略再探
初中英语教学的“精加工”策略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