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黑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2-02-22李兰英叶玉龙罗晟黄藩张翔胥亚琼罗凡

中国茶叶 2022年1期
关键词:产业链对策建议

李兰英 叶玉龙 罗晟 黄藩 张翔 胥亚琼 罗凡

摘要:四川黑茶历史悠久、产业效益显著、产品品类丰富,正处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生产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不高、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科技和财政投入不足、营销能力不强、缺乏大品牌支撑等不足。为做优做强四川黑茶产业,助力川茶高质量发展,提出加强四川黑茶组织管理、加强黑茶生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推广“芽茶+机采”生产模式、利用修剪枝叶加工黑茶饰品、实行“边、内、外”并举的全球营销战略、培育大企业大品牌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四川黑茶;发酵茶;产业链;对策建议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Suggestions of Sichuan Dark Tea

LI Lanying1,2, YE Yulong1,2, LUO Sheng3, HUANG Fan1,2, ZHANG Xiang1,2, XU Yaqiong1,2, LUO Fan1,2*

1. Tea Research Institute,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

2. Tea Refining and Innov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ichuan Province, Chengdu 610066, China;

3. Sichu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engdu 610066, China

Abstract: Sichuan dark tea has a long history, remarkable industrial benefits, rich product categories and goo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it also exists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low level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low

standardization, imperfect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insufficient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investment, weak marketing

capabilities, and lack of famous brand support. In order to improv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Sichuan dark tea industry,

and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 refining and innovation of Sichuan provin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strengthen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Sichuan dark tea, reinforcing key technologies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breakthroughs, promoting the "bud tea + machine harvesting" production model, and using pruning

branches and leaves to processing dark tea accessories, implementing a global marketing strategy of "side, inside and

outside" simultaneously, and cultivating famous companies and brands.

Keywords: Sichuan dark tea, fermented tea, industrial chain,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s

黑茶是我國特有的一种后发酵茶,“四川黑茶”是四川省境内所产黑茶的统称,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四川省是全国黑茶的主产区之一,2020年四川省黑茶产量3.844万t,产值30多亿元,是全省产量仅次于绿茶的第二大茶类,占全国黑茶产量的10%以上。当前,四川省通过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精制川茶”产业体系,四川黑茶是“精制川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紧抓住当前黑茶发展的良好契机,进一步做大做强四川黑茶产业,助力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1  四川黑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1.1  四川黑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四川作为茶马古道重镇,贯通汉藏文化的咽喉要道,在茶马古道发展历史中占据了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地位。传统四川黑茶主要销往西藏、青海、甘肃以及省内的甘孜、阿坝等地,因为主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故也称边销茶[1],其历史悠久,自唐以来就是我国内地与藏、蒙、回、羌等民族互通、交流的纽带[2]。清乾隆年间规定,四川雅安、天全、荥经等地所产黑茶专销康藏,史称“南路边茶”,又称藏茶,即现在的康砖、金尖;同时期,灌县(现都江堰)、邛崃、崇庆(现崇州)、大邑、平武等地所生产的专销川西北松潘、理县等地的边茶,称西路边茶,即现在四川的民族团结茯砖和方包2种茶。黑茶因其能降脂减肥、消除油腻[3-7],又可以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8],而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同胞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9],因此,历代统治者对黑茶的控制都非常严格[10]。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和需求快速增长,黑茶的保健功效被广泛传播,黑茶成为我国茶叶消费的热点[11]。四川黑茶也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保健功效,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和青睐。

1.2  四川黑茶产业基础坚实,效益显著

2020年,全国干毛茶产量为293.2万t,其中,黑茶产量为37.33万t,占比12.73%,仅次于绿茶和红茶产量,主要产地有湖南、湖北、四川、云南、陕西、重庆等。四川省茶园面积近40万hm2,茶叶产量34.4万t,茶叶产值303.8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第二,其中,黑茶产量3.844万t,占全国黑茶产量10%以上,其中雅安产黑茶2.844万t、成都产黑茶0.3万t、宜宾产黑茶0.4万t、乐山产黑茶0.1万t,其他市州共生产黑茶0.2万t左右。

四川省大部分茶园分布于盆周高海拔山区,栽培的茶树品种鲜叶都可以作为加工黑茶的原料,鲜叶品质较好,生产的黑茶产品品质优异、质量上乘。近年来,四川通过黑茶产品的加工,提高了夏秋季鲜叶和机采鲜叶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效益,促进了茶农增收。茶叶企业既生产名优绿茶,又生产四川黑茶,茶叶产品结构得以优化,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此外,雅安市雨城区部分企业充分利用修剪枝叶等粗老原料加工黑茶用作装饰材料,既美观又环保,进一步拓宽了低端黑茶的用途和茶农增收途径,效益比较显著。

1.3  四川黑茶产品品类丰富,消费市场不断扩大

四川黑茶加工工序复杂,在鲜叶原料要求、制作工艺、产品生化成分等各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商品茶。近年来,四川陆续开展了恢复传统黑茶加工技艺和加快黑茶创新产品的研究步伐,四川黑茶呈现品类繁多、品质优异、消费逐年增长的良好局面,产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四川黑茶产品和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如雅安的藏茶和边茶、成都的邛崃黑茶和民族团结茯砖茶、乐山的马边高山黑茶、宜宾的金江青砖黑茶、阿坝的土司黑茶、绵阳的北川茯茶及平武方包茶、万源康砖和泸州黑茶等。

四川黑茶一般以茶树成熟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做形和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初制品经1年以上陈化才能作为成品上市销售。渥堆发酵是黑茶加工的关键工序,是在湿热及多種微生物作用下使茶多酚等物质发生一系列氧化、缩合、水解等反应,生成对黑茶色、香、味等品质特征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丰富内含物[12],这些内含物不仅决定了黑茶的风味品质,还决定了黑茶的保健功能。已有研究证实,茶色素具有显著的减肥作用,能够显著降低体重及体脂肪含量[13];茶黄素能够调节红细胞及血小板的黏附性,从而起到降血脂、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血管循环等功效[14-15];茶褐素能增强肝脏和附睾脂肪组织激素敏感性脂肪酶的活性及mRNA的表达,促进体内脂类特别是甘油三酯的溶解[16];茶多糖对血脂升高存在量效抑制,可显著降低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17]。

通过多年大力宣传和推介,四川黑茶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在稳定西北边销市场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成功进入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沈阳、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远销蒙古、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家。四川黑茶在广州芳村、北京马连道等大型专业茶叶市场均有一定的影响力。雅安茶厂、文君茶业等企业的营销网络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拓展至全国各地。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四川黑茶推出了更多方便饮用的黑茶类名优茶、保健茶、饮料及深加工产品,如调味藏茶、速溶藏茶、藏茶膏、藏茶饮料、收藏型藏茶和装饰型藏茶等,特点各异、品类繁多的产品组合使四川黑茶可以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1.4  四川黑茶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茶叶产业发展,一直把茶产业作为四川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是四川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将“精制川茶”纳入“5+1”现代产业体系和川字号“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先发展、重点发展,并由省领导亲自联系指导,有力助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也将黑茶作为四川“一主(绿茶)三辅(红茶、黑茶和茉莉花茶)”的重要茶类大力发展。雅安雨城、名山、成都邛崃、乐山马边、绵阳北川、阿坝汶川等多个县市区也将黑茶作为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产茶区各级政府对四川黑茶品牌宣传和推介力度不断加大,四川黑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高,过去以边销和收藏为主的四川黑茶逐渐转向大众消费,许多消费者除了当年饮用外,还购买进行收藏,四川黑茶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和欢迎。

2  四川黑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四川黑茶生产组织化程度低

“精制川茶”仅将雅安藏茶纳入,其他黑茶未能进入全省茶产业的总体布局,全省黑茶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黑茶生产完全是企业自主行为,产业各环节参差不齐。四川黑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开展较少,在黑茶生产技术更新、产品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构建、营养成分及其功能性分析研究等方面存在“卡脖子”问题。

2.2  四川黑茶加工原料参差不齐

由于部分企业不重视黑茶加工原料的质量,以冬管修剪枝叶为原料加工黑茶,氟含量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四川黑茶的质量安全。

2.3  四川黑茶的标准化程度不高

黑茶生产加工清洁化、机械化、智能化程度较低,标准化技术体系不健全。部分黑茶生产企业在软硬件方面投入不足,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比较落后,技术改造提升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手段传统甚至简化,产品质量难以保证。近年来受市场推动,四川黑茶生产厂家迅速增加,各种规格、形态的产品充斥市场,部分厂家黑茶产品价格不规范,产品定价标准模糊,以劣充优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四川黑茶的声誉。

2.4  四川黑茶的营销能力尚待增强

四川黑茶长期以来主要满足边销市场,最近几年才着力开发内地市场,尚未建立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从产业链上看,四川省的黑茶生产仍处于封闭半封闭的小农生产状态,茶农和企业往往重产不重销,不重宣传,缺乏企业家意识和市场化思维,小富即安思想突出,主动走出去开拓市场的企业不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滞后,营销能力有待提升。

2.5  缺少影响力大的品牌支撑

目前四川黑茶的主要品牌有“雅安藏茶”“康砖茶”“民族团结茯砖茶”“邛崃黑茶”“汶川土司黑茶”“马边彝黑茶”等,产品多销往少数民族地区和川内,省外、国外市场销量不多,与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等相比,在品牌影响力、知名度、品牌价值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产业优势和文化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挖掘,这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四川黑茶做大做强。

3  四川黑茶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对四川黑茶的组织、管理与协调

一是建议将四川所有的黑茶统一命名为“四川黑茶”,下设“雅安藏茶”“邛崃黑茶”“土司黑茶”“马边彝黑茶”等若干子品牌,便于全省黑茶抱拳出击,沿“一带一路”销往全世界。二是建议成立四川黑茶研究会或四川黑茶产业促进会,持续给予专项经费支持,负责研究制定四川黑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建议及方案,组织全省科研及企业单位开展科技攻关,着力做好四川黑茶产品质量标准及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编制、优质黑茶原料基地建设、四川黑茶保健功能研究、创新产品开发、品牌打造与提升、市场开拓及营销等,提升四川黑茶的组织化水平。三是建立四川黑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强科技创新、品质提升、产品研发与品牌培育,扶优扶强,探索一条全新的四川黑茶发展新路。

3.2  开展科技攻关,促进黑茶全产业链良性发展

一是针对四川黑茶产业的生产技术更新、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黑茶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分析等开展协同攻关,加大对适宜黑茶生产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提升四川黑茶科技水平。二是加快构建四川黑茶产业技术体系和生产技术规范,建立全程清洁化、标准化、智能化的黑茶生产线,加快推进黑茶优质原料示范基地建设,提升四川黑茶整体竞争力。三是加强对四川黑茶功能成分及保健功能研究,科学阐述四川黑茶的品质特征、保健功能及药理作用机理,为四川黑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四是加强便捷型、保健型黑茶新产品研发,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黑茶深加工产品,与传统黑茶产品形成完整产品链,为四川黑茶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3  在黑茶产区推广“芽茶+机采”生产模式

四川是传统的名优绿茶特别是单芽茶主产省份,很多茶区在春季手工采摘名优绿茶后便很少采摘或不采,而黑茶对原料的嫩度和一致性没有特殊要求,采摘名优绿茶原料后的茶园较适宜开展机械化采摘,可为四川黑茶提供大量优质原料,避免了鲜叶原料的大量浪费。这就形成了川茶独特的“芽茶+机采”生产管理模式,即春季手工采摘茶树单芽加工名优绿茶,春茶后期开始机械化采摘,一般春茶可以机采1~2次,夏秋茶可以各机采1~2次,采摘一芽四叶至一芽六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用于生產四川黑茶。这种生产模式可以节省人工30%以上,提高茶园收益20%以上,夏秋茶利用率较低的地区收益更高。利用机采鲜叶加工黑茶,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原料成本,产品经2~3年陈化后销售价格接近名优茶的价格,经济效益比较显著。开展“芽茶+机采”生产模式,鲜叶因在茶树上留养时间短,鲜叶中氟的富集量低,为生产高品质、低氟含量黑茶产品提供优质原料,确保四川黑茶的氟含量不超标。

3.4  开展多元化黑茶产品研发,加强黑茶产品与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

每年在茶园冬季管理和春末进行更新改造时,会产生大量修剪的粗老枝叶,若用此原料加工黑茶,其氟含量远超300 mg/kg,无法达到黑茶的安全饮用标准。可以利用这些粗老原料加工黑茶装饰品,用于装饰房屋墙壁、茶艺馆、书房、展示厅、宾馆等,不仅美观环保、素雅清新,而且茶香阵阵、芬芳四溢,同时,提高了茶农的经济效益。此外,还可以与四川独特的大熊猫、蜀绣、羌绣等地方特色文化产品有机结合,大力开发旅游产品、纪念品、收藏品或饰品销售,延伸黑茶产业链,提高黑茶产品的附加值。

3.5  全面推进“边销+内销+出口”销售模式

在持续、稳定服务好少数民族同胞健康饮用四川黑茶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四川黑茶的宣传力度,并根据中原及北方消费者生活习惯及风味喜好,研发适宜内地消费的四川黑茶产品,为大健康产业作出贡献。此外,四川黑茶因其特有的补充膳食营养、消食去腻、降脂、降血糖等健康功效,很适合主食牛羊肉的欧美国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四川黑茶打通中亚市场大门提供了良好契机。加快推进四川黑茶产业化进程,实行“边、内、外”并举的全球营销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打造国际化品牌,推动四川黑茶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6  整合资源,培育大企业大品牌

当前,四川黑茶的主要品牌有“康砖茶”“雅细茶”“民族团结茯砖茶”“邛崃黑茶”“汶川土司黑茶”“金花藏茶”等产品或品牌,但影响力、知名度、品牌价值与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茯砖茶等黑茶品牌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四川黑茶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在四川黑茶这个大品牌下,整合资源,在现有黑茶品牌中选择有特色、有规模、有效益、竞争优势强和发展前景好的产品及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形成合力,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四川黑茶大企业大品牌,实现四川黑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再创四川黑茶的新辉煌。

参考文献

[1] 边销茶项目课题组. 久远的边销茶[J]. 中国民族, 2008(3): 4-8.

[2] 夏涛. 制茶学[M]. 3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 5.

[3] 刘仲华. 黑茶化学物质组学与降脂减肥作用机理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4.

[4] KUO K L, WENG M S, CHIANG C T, et al. 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hypolipidemic and growth suppressive effects of Oolong, black, Pu-erh, and green tea leaves in ra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05, 53(2): 480-489.

[5] 王丽丽. 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研究[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12.

[6] 陈智雄, 齐桂年, 邹瑶, 等. 黑茶调节脂质代谢的物质基础及机理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 2013, 33(3): 242-252.

[7] 杜万红. 湖南黑茶药理作用研究[M]. 长沙: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5.

[8] 李丹. 黑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研究[D]. 广州: 华南农业大学, 2016.

[9] 施兆鹏. 茶叶加工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116-156.

[10] 杨琴. 雅安藏茶品牌发展与传播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3.

[11] 肖力争, 刘仲华, 李勤. 黑茶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创新[J]. 中国茶叶, 2019, 41(2): 10-13, 16.

[12] 杨新河, 吕帮玉, 毛清黎, 等. 黑茶渥堆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14(14): 95-99.

[13] 陈沛, 王雪青, 宋文军. 普洱茶茶色素减肥作用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1(7): 169-171.

[14] 朱佳妮, 张天泉, 李诗竹, 等. 藏茶降脂减肥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J]. 食品科技, 2015, 40(4): 151-154.

[15] 罗奕凡, 禹双双, 陈勤操, 等. 茶黄素的生理功效研究进展[J]. 茶叶通讯, 2015, 42(4): 3-8.

[16] 刘春, 冯励, 彭春秀, 等. 茶褐素对3T3-L1成熟脂肪细胞基因差异表达的影响[J]. 中国食品学报, 2018, 18(6): 249-261.

[17] 侯仰锋, 汪东风, 周小玲, 等. 茶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肝脏中微量元素的调节作用[J]. 营养学报, 2008, 30(3): 269-272.

猜你喜欢

产业链对策建议
渝北:建设产业链上的经济大区
农业产业链组织与规模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
推进内蒙古产业链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
长三角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成立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重庆将重点打造千万亩产业链基地
Apple Watch产业链上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