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分析

2022-02-21盛男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创新

盛男

摘  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十九届四中全会指明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新方向。治理能力要在执行力度上进行体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要对制度的建设与思维进行强化,使得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得以高效落实,完善度更高,进而使得基层党建制度更加科学和规范,并对基层党建制度的思路、渠道、措施进行创新和优化。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2)02-00-03

基于新的发展形势,目前有部分高校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不协调、不配套、不适应等。要想使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要对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建立一个具有针对性、可以解决问题的新制度,提高党建工作的实效性,使高校党建工作可以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快速与新形势需求相适应。

一、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一)确保基层党组织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无规矩不成方圆。所谓的规矩,就是一些规章制度和准则,用来对人们的思想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高校基层领导制度、工作制度以及组织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是促进高校基层党建的重要理论依据和长远发展之策[1]。高校基层党建制度的优化和完善,不但可以促使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和党员的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还促进党员自身修养的提升。

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党的存在产生一些不利因素,甚至还对其根基产生了较大冲击。只有对基层党建制度的经常性、常态严格执行,才能使相关教育人员和党员牢记使命、坚守初心,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导能力和水平。对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进行不断创新,提高对党员的规范化管理和教育,也是对党建制度完善的一种体现。并且,对高校基层党员教育的优化有着决定性作用。基层党建制度是所有党员活动的核心和依据,只有对其进行规范化和严格化执行,提高党的教育能力,日积月累后才能培养出一支具有先进性、纯洁的党员队伍。

(二)确保党的优良传统不断发扬

党一直坚持制度建党的优良传统,并且党中央给予了高度关注。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召开,使党建制度建设有了新的局面;十六大之后,把重点转移到执行能力的建设性与先进性上来;到十八大,党从全局出发,对党制度加强了控制力度。尤其是进入新时代,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形势,把相关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这些都与基层党建制度的执行和完善息息相关[2]。除此之外,要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国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把人民群众和党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原则,这也是党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教育的重要执行依据。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坚持党建工作制度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党建工作制度创新要有前瞻性

要想使党建工作制度得到优化和创新,那么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感,同时也要对未来具有良好的预见能力,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并且对国情、党情有深刻了解和认知,对党的发展方向能够进行有效预测,并做出正确判断。思想要与不断变化的社会相适应,找准契机,对制度进行革新。制度创新的主要宗旨是能够对基层党建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对新出的情况有良好的应对策略。所以,要从客观视角对党组织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依据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决办法来对制度进行制定。在制度建设上,一定要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定之后就要落到实处,使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有据可依,更加规范。所以,要用长远目光来对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未雨绸缪,进而促进其形成长效机制。

(二)党建工作制度创新要具有效能化

为了使制度的整体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对制度创新当中的时滞情况给予高度关注。党建工作制度创新发生时滞现象主要包括两点原因:一是新制度的推广具有一定困难;二是新旧交替需要更多时间进行适应。尽管制度创新可以为基层党组织带来经济效益,但在旧的制度下也会使多人受益,这就会使旧的受益者对新的制度的产生进行阻碍,导致新制度很难进行推广。要想使新制度得以推行,需要时间的沉淀,它所体现出的作用也需要时间来证明。若是时间较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不但失去旧制度的利益,而且也没在新制度中获得新的利益,就会导致制度创新失去人力支持。这样,制度创新就会失败。要想新制度得到有效创新,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进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使时滞现象消失。基层党组织要在不断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见微知著,把有效经验带入制度革新当中,使其更加规范,具有普遍性,进而达到制度创新的目的。制度是否有效需要通过时间去验证,经过实践去调整、优化和完善,通过对经验的累积来使时滞现象降低,进而推动制度创新的不断前进。

三、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建制度缺乏执行力

党建制度的建立是前提和基础,关键是在执行上。有的制度执行力较弱,执行过程较为随意,并且主观意识占主导地位。有的甚至把基层党建制度架空,过于形式化,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缺乏对党建制度的自觉维护意识,在制度执行上缺乏足够认知。只有把制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促使基层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目前,主要问题是执行力度不够强。在制度执行过程当中,主观意识过于强大,导致结果十分不理想。“三会一课”过于表面化,自我批评与批评质量较低,大多数处于敷衍状态。

(二)基层党建制度程序性的缺失

高校在对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时,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不具有标准性和规范性。在对一些制度和规则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又过于死板,缺乏细致条例,可操作性较低,涉及内容也不够全面,有的甚至具有滞后性,缺乏合理的逻辑性。还有的制度在制定时就有不切合实际的情况,没有和基层实践工作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結合,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实际工作与制度联系不紧密[3]。除此之外,制度不健全。执行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对监督考核内容进行明确,导致考核不具体,形式化和表面化现象严重,有的对具体事项作出了规定,却无法实际操作。

(三)基层党员的教育制度缺乏创新

在对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上没有进行创新,教育内容也不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缺乏鲜活性,教育深度与广度也不够。另外,在党员教育模式上过于形式化和表面化,教育媒介较为单调,不能有力创新新模式。培训环节上缺乏实践和互动,大多数都是机械性灌输,党员也是被动接受,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创新的策略

(一)严格执行党建工作创新制度

若想使创新的制度能够被严格执行,那么就一定要确保制度执行过程当中的权威性、严肃性。管理上的灵活,可以说是办事效率高,会应用方法,然而,若是制度上出现“灵活”,就必定会出现混乱的局面,制度执行的过程中不会有“例外”。无论是党员还是党组织,都要利用制度来对其行为进行规范,不能越界。如果违反了相关规章制度,就一定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和制裁。新的制度形成和执行时,一定要确保其内容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不能频繁更改,也不能因个人主观因素或个别领导的观点而改变,要廉洁奉公,执政为民。

(二)坚持以人为本

要想使高校基层党建制度得到创新和优化,就要不断对人的创新驱动力进行挖掘,集思广益,联合广大师生,从实际发展情况和特点出发,符合人性化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对监督管理和责任约束进行强化,进而使制度创新产生良好效果,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使人力、资源和时间得到最大化利用。可以以基层党员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着力点,站在其角度看问题、定制度,以便符合他们的实际发展需要,使其更好地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三)创新工作模式

要对党组织的工作程序进行规范,转换组织领导观念,对其政治思想进行创新,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日常党务活动规范进行科学管理,加强信息的反馈能力,使其操作性更强,从而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党组织工作的广度与深度,为良好教风、学风、校风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比如,可以开展学术交流会等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加强基层党员间的沟通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综合素养,把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四)创新基层党员的教育制度

高校基层党建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新时期的发展特点相结合,具有较强时代性。尤其是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要依据学生和党员的新变化、新需求,再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建制度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要提高对党员教育能力,并对其日常活动和教育内容进行创新。同时,还要通过制度充分体现出来,进而确保高校基层党建制度与时代发展同步。例如可以为基层党员多营造一些出国学习的机会,使其多接触国外制度和模式,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作出改变和创新;把学校的一些室内课程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多与外界接触,提升其对新党政思想的接受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基层党员教育制度的创新。

(五)完善党建制度的监督考核程序

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对约束其党建行为的制度进行完善,把制度的权威性充分体现出来。要在现存考核制度基础之上,把对高层党建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基层单位和党员干部的年度考核当中,并且要把政治制度的执行情况放在重要位置。同时,还要把监督、奖赏和考核评估进行充分结合,建立一个自觉和强制、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的长效体制。设立奖惩机制,考核合格的要及时予以奖励,激励其继续努力;对不合格的要严格督促,并采取适当的惩罚措施,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终总成绩。

(六)提高党建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融合及执行力

要加强党政分工协作能力,对其共同负责的工作体制进行完善,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使党员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得以提高。不断对基层党建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使业务部门与党建工作部门可以充分结合[4]。从师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尽最大努力满足师生的日常工作和学习需求。把日常的党日活动、党课活动、党员培训活动与业务工作进行有机结合,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制度中当中得以充分体现,让党建工作得以有效落实,促使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展开。

(七)坚持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在对高校基层党建制度进行建立时,要和学校的重点工作、相关部门的工作目标进行紧密联系,并且要在一定范围内或某一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依据部门情况来进行不断变化和完善,因势利导,这也是提高高校基层工作的主要手段。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与基层党建制度相适应,相辅相成,面对大局时要协调统一,具有稳定性。同时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有灵活性。

(八)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

若想使党员的相关教育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最关键的就是进行基层党支部队伍建设。它不但是最基层的党组织,同时也是高等院校进行党员教育、组织活动的基础单位,能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有效落实,带领党员群众充分弘扬十九大精神,有效完成党下达的指令和任务。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的建设会对基层党员教育制度的有效执行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党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所以,要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十分关键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基于新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基层党员教育在内容上更加深刻,同时也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还要对制度进行不断深化、拓展和延伸。要对基层党员制度教育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进而有效落实从严治党、执政为民的方针政策,使党组织的战斗力拥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并时刻保持先进性。

(九)坚持民主化的创新过程

在对党建工作制度进行创新的过程当中,要集思广益,把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走群众路线。对广大师生和党员干部给予充分信任,并積极采纳他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汲取有益部分纳入新程序制定当中。没有比师生和党员干部更了解党建工作具体情况的,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只有在他们发表意见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制度才会使其自觉性充分发挥出来,也能更好地遵守。除此之外,在对新制度进行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当中,还要坚持民主协商,不但能够打破部门利益的壁垒,还能使制度创新过程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防止腐败渗透到制度创新当中,为制度创新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背景下,无论是党员的广度、深度还是执行力,都充分体现在制度创新上,所以,党要坚持持久的战斗力,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同时,还要从严治党,并对基层党建制度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进而促进国内各项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忆兰,钟敏.“互联网+”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创新机制分析[J].青年时代,2018(1):55.

[2]夏建国.论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制度创新与完善——关于高校学生党支部的调查报告[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8):34-37.

[3]杜松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9(3):45-51.

[4]俞以撒.新时期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3):16-17.

(责任编辑:张咏梅)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